APP下载

论紫砂壶作品《菊瓣提梁》的艺术特色

2023-10-21吴志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筋纹器筋纹品格

吴志强

紫砂壶创作有着表现自然的传统,形成了花器与筋纹器两大类型,在工艺上展现了紫砂壶的特点。此件《菊瓣提梁》运用筋纹设计表现菊花特点,并结合了提梁设计,形成了形象又风雅的艺术特点。本文首先说明筋纹与提梁的艺术价值,进而对此壶进行分析,说明其工艺特征及文化品格。

一、经典的筋纹与提梁设计

紫砂壶分为光器、花器与筋纹器三种类型,筋纹器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这一器型以真实的模仿和抽象的艺术表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紫砂壶创作独特的自然美,其中规整的筋纹线面结构蕴含着节奏美,这也是筋纹器最为独特之处。[1]筋纹器最初用于表现自然花卉、瓜果的筋纹,仍体现了紫砂壶创作的自然美追求。随着紫砂壶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的发展,筋纹设计也在与不同造型、结构的组合中产生了新的审美特质,再度证明了筋纹的艺术魅力。

提梁是紫砂壶把手形态的一种,这一结构早在青铜时代便已出现,于宋代时期开始运用至茶壶创作之中,当时极爱饮茶的大文豪苏东坡发现了传统茶壶的不便之处,从房梁与食盒中获得了灵感,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件提梁壶。在紫砂壶艺术诞生后,提梁结构自然运用至紫砂壶创作中,由于紫砂泥质地较为柔软,可塑性强,紫砂壶中的提梁形态也更为多样,加之与苏东坡之间的联系,提梁自带文化内涵,这也是人们喜爱提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菊瓣提梁》的艺术特色

菊瓣壶是紫砂筋纹器中的经典款式之一,通过筋纹与壶体造型之间的配合模仿出菊花花瓣繁荣的形态,灿烂繁盛,艺术效果极佳。由于菊花的花瓣极多,因此菊瓣壶的筋纹也就较为丰富,构成了菊瓣壶的工艺难点,能够较好地展现筋纹工艺的特点。

从作品的整体形态上来看,《菊瓣提梁》造型圆润玲珑,有花朵那种婀娜美丽的风采,形象生动。菊花不仅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花卉,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创作者在塑造菊花造型时就不仅要关注菊花的自然姿态,更要重视其风骨。壶身虽有弧度,但弧度并不张扬,以壶肩部最为明显丰满,向下运行则渐渐向中间聚拢,直至形成较小的壶底部,衬托出作品结构的端庄与精巧。在壶身底部边缘处镶嵌着三只小巧的足,这一设计借鉴了中国古代青铜器,“三足鼎立”的结构,能够使壶体更加稳固,并展现出作品的结构特色。壶身之上为线条构成的花型提梁,线条流畅,转折圆润,尽显提梁的造型之美。提梁的造型模仿的也是菊花花瓣的形态,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菊花的自然美。

壶盖与壶身之间已看不出界限,足见工艺的精湛程度。壶盖中央镶嵌着边缘性壶钮,精致实用。筋纹遍布壶钮、壶身与壶足,做到了上下贯通、一气呵成,这也是筋纹器设计的要点之一。菊花的一个凸出特点就是花瓣繁复,因此创作者运用了数量较多的筋纹来表现这一特点。筋纹是创作者运用明针、线梗等一类的工具纯手工打造而成的,要保证筋纹呈现效果的完美,创作者首先要保证作品各部分结构比例的精确配合,再根据整体空间进行精确的划分,才能保证筋纹设计节奏感与韵律感的呈现。[2]此壶中展现了凸纹与凹纹两种筋纹形态,凸纹与凹纹交错配合,使壶面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结构效果。凸纹硬朗、利落,凹纹则在壶身上形成整齐的凹痕,每条凹纹的深浅均一致,尽显筋纹工艺的细致。在筋纹的装饰中,一朵花瓣丰满的菊花正悄然绽放,提梁的造型又能让人们联想到菊花绽放后的完美姿态,从作品中感受到自然美与艺术美。

三、《菊瓣提梁》的艺术品格

在中国,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不与群芳斗艳,在飒爽的秋日绽放,为秋天增色不少。中国人认为菊花一身傲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坚贞的品格,故在诸多传统艺术创作中表现菊花,其目的是赞扬菊花的精神品格。

菊花在紫砂壶艺术创作中同样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运用筋纹去表现菊花的形态是对菊花自然美的提升,让人们能够从工艺的角度领略菊花的风采,并从那端正的造型与利落的筋纹中体会菊花的非凡品格。

综上所述,《菊瓣提梁》的筋纹与提梁设计十分精美,不仅形象地展示菊花的自然美,也塑造出了菊花的品格。本文分别说明了筋纹与提梁的艺术价值,对此件作品进行了分析,说明其造型、筋纹及提梁设计的独特之处,最后解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高尚品格,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此壶的艺术美。

猜你喜欢

筋纹器筋纹品格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香雾空蒙高海棠——浅析“高海棠壶”的筋纹器之美与花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