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作品《龙飞凤舞壶》之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2023-10-21邵海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龙凤祥云质感

邵海萍

在中国陶瓷艺术之林中,紫砂并没有悠久的历史。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论证的话,只有短短的几百年。按照书中记载,自明代小书童龚春在金沙寺根据千年银杏树树瘿形态仿生抟制而成“供春壶”,后来的紫砂艺人们世代传承,生生不息,已经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和包罗万象的艺术造型和文化蕴藏,与此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完美地融入其中,以紫砂这样一种古朴内敛的材质来展示我们古老的东方韵味,让更多的壶友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龙飞凤舞壶》采用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形式,来展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龙凤”的形象,其实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题材,但是作者在演绎的过程之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独特的思想,更好地凸显出紫砂的质感和造型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此壶壶身扁圆,彷佛一只大碗一般,上下收拢,中间腹部鼓起,充满了张力,而这样的收发自如的手法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够完成。壶身祥云贴塑纹饰舒展自如,营造出天空的境界,壶嘴则是胥出壶身,宛如鸽子嘴一般饱满,和壶身形成完美的匹配,壶把则是龙形设计,蜿蜒之中透露出许多的霸气,能够更好地形成持续的张力,宛如空中飞舞一般。壶盖则是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设计则是凤的抽象扭转,非常符合我们的艺术审美和对凤这样一种神鸟的期许。从龙头端把到凤首壶钮,再加上祥云的装饰,营造出完整的“龙飞凤舞”的形态和感觉,让我们从视觉上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对紫砂艺术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从整体上再来看这件作品《龙飞凤舞壶》,我们能够看到作者为了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而采用了如同玉石质感一般的泥料,在明针功夫非常到位的情况之下,还没完全泡养就已经散发出幽幽暗光,和这样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图腾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艺术作品在茶座之上定然能够成为关注的焦点,抑或是陈列起来欣赏,也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美好的祝福之情。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在《表忠观碑》之中这样写道:“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其中的“龙飞凤舞”是用来描述山势的蜿蜒盘旋,在后来也用于表示书法的笔势有力,灵活舒展。而龙和凤作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其实是一种古人在面对自然困难之中幻想出来的存在。因为在过去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面对风雨雷电等等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于是幻想出来一种能够呼风唤雨、掌管自然的神物,“龙”就被臆想出来并且在图画和文字的记载之中赋予了超自然的能力,于是我们华夏儿女以龙为图腾,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同样,凤是和龙相呼应的阴阳平衡的结果,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对称之美的理念。在紫砂艺术之中,围绕龙凤这样的题材展开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而且总是能够吸引我们大众关注的眼球,但是真正把艺术创作融合起来成为一体的却是凤毛棱角。这件作品《龙飞凤舞壶》正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斟酌之下诞生的,它具有紫砂光器的实用性和艺术鉴赏,同时把泥料的特性也发挥到了极致,更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龙形、凤形和祥云的设计,并不是生搬硬套地堆叠和组合,而是顺其自然、行云流水一般的丝滑,让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毫无违和感,真正体会到紫砂艺术的精妙之处。

总之,龙凤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中比较的常见,但是用紫砂来演绎却别有一番风味,通过紫砂的质感和形态的捏塑,更好地体会到蕴藏其中的人文内涵和我们对这样神秘力量的向往,在徐徐茶水的氤氲之中,体会到龙飞凤舞的轻快之感,为我们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慰藉。

猜你喜欢

龙凤祥云质感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龙凤双胎
空间的质感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奥体祥云
颜料的“质感”
潭溪山祥云景观桥顶升法安装
龙凤珠宝LOGO征集活动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祥云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