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在虚拟现实产业学院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21杨祯明
文/杨祯明
学分银行作为一种学分认证、兑换和互认机制,能够帮助实现专业群学分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学分银行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和转移。
学分银行改革背景
学分银行在不同教育主体和机构之间主要是用于学分互认和转移,比如可以在一些联盟院校内部进行学分互认,也可以用于校企合作。学校与各合作企业之间,为了达成实践教学目的,制定学分银行机制,学生可以在企业进行短期实践获得学分,或者参与企业项目获得学分。学校内部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机制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甚至不同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和转移。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产业学院为校企共建利益共同体,由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群组成。专业群内部有课程共享、项目共享、资源共享、师资共享、证书共享、岗位共享等特点,且群内包含学徒制班、订单班、五年贯通培养班等。因此从学生培养的角度,必须改革学分机制用以专业群内不同专业间学分互认和专业内的学分兑换。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合适的学分银行机制有助于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规范企业实施学徒轮岗教学,有助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项目实践。
学分银行构成
传统的学分体系下,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产业学院要求学生毕业完成每个课程模块的学分,也就是培养方案里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专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课外学分等。学分银行体系下,每个模块做了相应的弹性组合,鼓励学生积极跨学科学习以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如公共基础课模块中的语言课程由传统英语课程修改为相同学分总量的外语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特点可选不同外语作为主修外语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加入专业群共享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都分出一定学分,用1+X 证书、社会服务项目和学徒制工作室轮岗业绩认定进行兑换。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可在专业群内互认,即扩大了原有的备选课程数量。公共选修课程和课外学分可由创业业绩和社团任务进行兑换,支持专业群内互认。
学分银行中学分储备包含三部分,即学分总量固定的“模块内限定学分”、学分总量远大于毕业要求的“模块内可兑换且专业群互认学分”和“全院互认学分”。要求学生毕业时,其个人学分账号里的学分总量是每个课程模块所要求的学分的累积,其中“模块内可兑换且专业群互认学分”为弹性部分,可以通过学分兑换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定制要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实践的机会。
学分认定、兑换和互认规则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产业学院改革后的学分构成包括模块内限定学分、模块内可兑换且专业群互认学分、全院互认学分。模块内限定学分由学生课程成绩决定,模块内可兑换且专业群互认学分由产业学院委员会进行认定。
外语课学分。群内四个专业均需要学习英语课程8 学分,但考虑到单招和综合评价生源,如果有学生入校前学习的是日语,或者像软件技术专业有服务外包定向培养,可以用日语课学分进行兑换。这样,能充分考虑到地域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特点,鼓励合作企业按照自己的要求参与定向培养。
专业群课程学分。例如群内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都有关于平面设计的课程,但其目的不太相同,有偏向平面设计或者UI 设计的,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定向企业的要求、学徒制企业要求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这类课程专业群内各专业互认。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可以根据大赛与某门课程的关联性兑换该课程的专业群课程学分。
专业群X 证书类学分。只要是专业群所规定的证书,学生考取一个即可获得规定学分。这类课程在有些专业是核心课程或者核心课程的某一部分,在有些专业是专选课,学生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证书。
学徒制轮岗业绩学分。由学徒制合作企业进行评估打分,提交委员会进行审核认定。
社会服务项目学分。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获得,可以是参加教师组织的工作室项目、学生自己联系的与本专业相关并获批的社会服务项目,项目需是以学院名义与需求方签署协议的项目。
社团任务学分。由学校团委进行统一认定,主要是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业业绩学分。由学院学生处进行认定,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创业活动。对于已经孵化成型的创业项目,学生在保证学分银行个人账户满足毕业要求前提下,可根据委员会评估兑换岗位实习学分。
专业群限定课外活动学分。由委员会进行认定,方便学院专业群内部的学生管理,方便开展各类讲座或活动。
学分银行改革实施举措
按照专业群所涉及的岗位建设项目资源库。专业群的合作企业涉及的专业领域需全面覆盖专业所涉及的岗位。例如,一个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学徒制班里的学生比较擅长平面设计,但三维建模还不够熟练,轮训过程中,由于学徒制合作企业提供的轮训是真实的项目,在确保生产率的前提下,虽然安排了该生在平面设计岗位和三维建模岗位实训,但该生只拿到了平面设计岗位的学分。因此,该生还需要去工作室参与其他三维建模的社会服务项目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因此,需要确保三维建模岗位的项目资源充足,且难易适中。
规范符合学分认定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每个项目岗位和职业能力细化拆解,对职业能力进行学分系数认定,并写入课程标准的考核指标。对实践环节每个轮训岗位所做的项目也需要拆解职业能力并进行学分系数认定。例如,一个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课程名为“VR+景区地产类项目制作”,该课程涉及3D 模型师、VR 交互师两个岗位,课标里这两个岗位分别包含多种能力,每种能力都明确标定了学分系数。这名学生考试不合格或因为创业、参加社会服务未修该课程,但其参加过学院每年组织的VR 训练营活动,并完成了项目实训里的部分工作任务。因其完成两个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覆盖该课程的80% 以上,且经过学分计算获得该课程60% 以上,那么经过该生提交学分认证申请,由训练营带队企业老师进行审核,交由委员会认定,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并存入其学分银行个人账户。
建立实践项目遴选机制。实践项目规格可覆盖专业群或课程,但项目按照轮训岗位进行拆解;拆解的项目模块需符合轮训课程的学习周期;优先考虑生产流程较为完整、难易程度适中的项目;项目是由企业配合实施完成的。
建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和学徒制轮训工作室。学徒制轮训工作室校企双导师负责进行项目遴选、拆解,对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职业能力进行学分系数设定和考核后的学分系数统计上报。创新创业工作室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并由工作室老师和第三方入驻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创业业绩进行学分系数统计和上报。
学分银行改革成效
推动了课程体系的重构。在保证学院要求的毕业总学分和各模块学分不变的前提下,重构课程体系,加入获得学分的弹性“课程”,通过学分认定、兑换和互认机制满足了学徒制班的轮训实践各项要求。
梳理了项目化实践类的课程,对合作企业的评价更加透明。兑换类课程多数为合作企业开设的课程,如学徒制轮训课程,这样对企业的教学评价更加透明,从而促使企业优选轮训项目。
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室建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创新创业工作室参加实训。同时,也给部分学生提供了创业契机。
学分银行改革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产业学院已实践两年,实现了从委员会学分评定细则不断修改完善到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再到每门课的课标更新,改革总体效果比较明显。当然,也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入学教育需要增加对于学分银行的认知教学,以便帮助其获得更多实训和创业机会。下一步,学院将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