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理文献史料需要深入发掘、阐释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2023-10-20蔡震

郭沫若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俄文信函郭沫若

蔡震

郭沫若是在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之后,于20世纪40年代有意识地转入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系统研究。然而他在留学日本时期,就已经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先秦诸子开始了研究意义上的思考,关于墨子即如此。《郭沫若、宗白华讨论墨子的通信》将郭沫若写于1920年1月的一封信函,作为郭沫若研究文献资料做了详尽的校勘、整理,这对于全面认识郭沫若的墨子研究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对于整理、校勘历史文献,尤其是如何勘定标点符号,整理者提出了一些原则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1945年6月,郭沫若开始了他的访问苏联之旅。这在他的生平活动中是一段重要的经历。本期有两篇文章钩沉、考订了两则文献史料,能够补充,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郭沫若的这段经历。

1945年3月30日,文化工作委员会被国民党撤裁,这意味着郭沫若不再在国民政府机构任职,他成了自由身。正如他在给吴晗的信中所说:“此次文工会解散”,“本是预料中事,解散实同解放。”(手迹见《郭沫若学刊》1989年1期)“解放”之后的郭沫若只在非官方的中苏文化协会主持研究委员会工作。5月28日,费德林送来了邀请郭沫若赴苏参加苏联科学院成立220周年纪念大會的邀请函。郭沫若访苏之行能得到蒋介石同意,与此时他的政治身份、社会身份大概不无关系。

《郭沫若赴苏前夕致沙孟海信解读》一文所钩沉的一封佚函,补充了郭沫若接到邀请函到得到蒋介石同意之间相关史料的空缺。尽管郭沫若致沙孟海的信函,没有记录他办理访苏事宜的具体过程,但这纸信函提示了一个历史线索,即,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历史记录,记录在当时国民政府的相关档案资料中。那么顺着这条线索深入下去,或者能获得更详细的史料记载。不过这篇文章有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文中自6月5日至9日下午郭沫若活动日程的叙述,应该都是出自《郭沫若年谱长编》,而《郭沫若年谱长编》编撰的一条条谱文都是注明有史料出处的,如:《阳翰笙日记选》《新华日报》《大公报》《苏联纪行》等。作为一篇披露、考察史料的文章,文中的历史叙述,也应该是严谨的,要详细注明史料出处。

《〈郭沫若《苏联纪行》俄文版序〉的中文原稿及〈胜利后的苏联巡礼〉》提供了另外一份历史文献资料,准确地说似应称作“郭沫若为《苏联纪行》俄文译本《苏联五十天》所写的序”。

《苏联纪行》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载了郭沫若访问苏联,在各地参观的全过程,连载于重庆《新华日报》,后于1946年3月由上海中外出版社初版发行了单行本。郭沫若写有“前记”,而未作序。苏联罗果夫将《苏联纪行》略作删节,译为俄文本,并将译本改名为《苏联五十天》出版。郭沫若为该俄文译本写了序言,但序言的中文本一直没有见到。文章作者查找到了刊载于《燕京新闻》的这篇序言的中文本(不应称为“原稿”),弥足珍贵。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未能进一步提供或发掘与俄文译本《苏联五十天》的文本及出版相关的信息。譬如,《苏联纪行》初版本的情况,俄文译本《苏联五十天》何以在中国出版,在苏联是不是出版了?郭沫若所作序的中文本在报刊发表有没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再进一步还可以考证一下中文版《苏联五十天》的情况。

网络资讯的发达,图书报刊的数字化,对于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是极大的利好。以前大海捞针式寻找文献史料的过程,可能会变得相对容易些,特别是在一些犄角旮旯处。郭沫若研究领域亦如此。由是,对于文献史料的整理、研究就更为重要。要尽可能全面地发掘、阐释文献史料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猜你喜欢

俄文信函郭沫若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佚诗一首
卡拉·陶格陶夫所藏手抄本《观自在经》(俄文)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卫拉特本《уHeκep TopeлκиTy汗史》(俄文)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反七步诗
卫拉特文译般若经(俄文)
准噶尔的物质文化遗产(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