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应然状态、实然困境与推进策略*

2023-10-20朱雄灏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平优质

周 凰,朱雄灏

(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武汉 430070)

教育公平包括了受教育权和入学机会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质量公平三个层面[1],即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被纳入社会建设领域并居于改善民生之首,教育公平既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政策[2],同时也是建构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此后,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公平”与“优质”融合在一起,提出要“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强调要“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3]。这就说明,我国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已经逐渐从关注受教育权公平的基础阶段上升到了关注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公平的深层阶段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应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4]。随后,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公平”[5]。由此可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而体育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支撑[6]。学校体育具有塑造学生强健体魄、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与健全学生人格等功能,对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体育教育则是全面实现学校体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否则以“体”育人功效轻则不能辐射全体学生,重则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功效。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诉求下,对体育教育应然状态、实然困境和推进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学校体育现实问题与发展方向,从而优化学校体育工作,达成体育教育目标与任务,也将以此推动公平优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这对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以及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应然状态

我国提出的公平优质教育的概念与国际社会提出的优质教育实际上表达了相同的含义,因为国际社会的优质教育是在公平的基础上的优质教育。我国公平优质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公平优先、优质优先、公平与优质并重的三个阶段[7]。因此,在中国教育改革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阶段,公平优质教育强调了“公平-优质”的融合与并重,是指“使适龄社会成员有权利接受且有条件能够接受的、给同样的能力提供同等的机会的,并有利于使他们成为能促进社会团结的卓越公民的教育“[8]。现阶段的公平优质教育在强调受教育权、教育机会公平的同时,更加强调打造优质教育,并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其中,优质教育的发展始终将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并以立德树人铸就学生全面发展、以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以质量标准建设保障教育优质发展[9]的手段进行推进。“追求有质量的公平教育”是当前教育公平的重点[10],以此再结合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任务可以得出,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核心内涵应是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并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为推动、以差异化体育教学为手段、以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为保障,来推进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的生成,从而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育起点公平优质:依法保障公平,理念引领优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这一条保障了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这一条明确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标准,保障了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则规定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同时,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保障了我国公民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为进一步保障优质体育教育,则需要优质体育教育理念作为基石引领优质体育教育。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中明确指出当前体育课程应以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作为基本理念之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性较大,而明确的、统一的、适宜的体育教育基本理念,能够为优质体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开端,使不同区域的体育教育虽在形式内容上各具地方特色,但目标指向回归体育教育本质以实现优质教育。因此,公平优质体育教育的起点在于:依法保障教育公平,目标和理念引领优质教育。

(二)体育教育过程公平优质: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差异化教学

体育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关系到体育教育过程的公平优质。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学校的特色资源等5个维度[11],例如必要的体育经费、体育场地设施、优质师资、体育教材、体育书籍、科研论文、体育文化展品等相关资源,为实现公平优质体育教育,则首先要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为体育教育的运行提供必要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当今教育公平发展的新特征是指“一种个人化的教育学……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12]。国际社会教育公平发展的新特征是基于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上,强调了因材施教的诉求,而因材施教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当前为适应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选课走班制,即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打破原有固定班级,以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现有水平为出发点,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组建运动项目新班级,从而实施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化、个性化教学。因此,从体育教育实施的角度来看,公平优质体育教育的实现有赖于在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保障下为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

(三)体育教育结果公平优质:评价体系公平公正,指向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评价引领教育实施,体育教育评价关系到体育教育结果的公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涉及到教育评价的方方面面,将引领新时代教育的深化发展,并最终在以评促改和以评促建中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13]。同时,为全面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在实践中应当把握“明确全面育人评价目的、树立评价对象多元观、严守公平公正底线以及客观看待评价结果和评价功能”等关键点[14]。体育教育评价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即是体育中考和体育高考,当然,从整体的体育实践来看,还应该包括各学段的体育考试、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体质健康测试等多种形式。在对体育考试尤其是体育中考和体育高考的研究中,体育考试是否会形成人才选拔系统“应试教育”问题、是否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是否会降低学校体育改革长期效益、是否会挤占相对落后地域教育资源[15]等问题也备受关注。要规避上述问题,则需合理设计和规划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结合体育教育目标与教育根本任务来看,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应在服从于教育评价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体育教育评价为导向,激励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因此,在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关键应当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方案,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是以公平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作为制度约束,使学生个体及群体借助一定的体育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文化素养的过程。因此,结合上述体育教育各要素可得出: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应当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核心要义,通过按需均衡分配必要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包括优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多元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并建立公平的体育教育体系,包括适宜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融通的体育竞赛体系、公平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等,来共同推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这些要素,也构成了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应然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应然状态

二、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实然困境

(一)体育教育相关体系尚不健全,削弱了体育教育的制度保障

体育教育体系包含着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育评价体系、体育师资体系以及学校体育相关制度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来看,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非直线性”、“非阶梯性”、“非难度逻辑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16]。从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来看,体育纳入中考与高考,虽有其现实意义和价值,但也可能存在有失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问题。文化课考试的公平性是建立在对“正常人智商大体相同”的认识基础上的,而体育考试目前还缺乏这样的共识基础[17]。因此,体育中考和高考的模式或将对体育教育的公平性产生影响。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体育教师数量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其专业发展还存在学科本位固化、信息素养不足、重技能轻理论、自身创新能力不够的挑战[18],这些问题既制约了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会因体育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依据与出发点,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建构者,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反馈,相关制度法规是学校体育有效实施的法制保障,相关体系的不健全使公平且优质的体育教育的形成缺乏有力的生成机制和制度保障,将直接降低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生成的可能性。

(二)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匹配度不足,降低了体育教育质量与效果

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对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具有独特的功能,有助于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19]的目标。

第一,从理论上看,学校体育具有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培养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意识等多重功能。但从体育教育实践来看,当前体育教学受到体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化问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学校体育发展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体育学习丧失了运动乐趣[20],终身体育意识并未有效形成,学生体质健康仍呈下降趋势等现象,说明目前学校体育的目标与实践并未达成统一,即优质的体育教育尚未有效达成。第二,在新课标中,对“水平一”至“水平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锻炼时间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但由于实践执行力度的差异,占用体育课、其他学科教师教授体育课等现象仍有存在,导致校际间学生实际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和质量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公平和优质。第三,从体育中高考来看,其肩负着提升学校体育地位、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功能,但从实践来看,体育中高考与学生体质健康之间既未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21],也并未达成提升学校体育地位的功效;与此同时,从体育纳入高考的议题来看,其存在考试内容设置、考试规范问题影响最终结果的顾虑,因此同样会产生影响教育公平的风险。由此可见,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不适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降低了学校体育的质量与效果,因而对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实现形成了直接的阻碍。

(三)优质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降低了体育教育结果的公平性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主要呈现在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以及学校体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配置失衡三个方面[22]。上述资源配置失衡将导致以下问题:第一,教育公平要求平等分配教育资源,但现实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实质的平等分配存在困难[23],农村与城市、校际之间的体育教育资源差异较大,将直接在学校层面形成教育公平困境;第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教育资源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课程,体育教育资源如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存在一定的缺失,另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学校体育各环节资源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均造成了人均体育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优质体育教育的形成。第三,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是降低体育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应然状态强调,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进行体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但就目前体育教育实践而言,依据学生需求而开设体育课程的现象并不普遍,同时,对于存在生理、心理或其他因素不能参加体育实践课程的学生而言,其接受到的体育教育也存在质量不佳和公平性不足等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对体育禁忌生开设保健课数目不足,同时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24]。最后,大数据时代我国正面临MOOC、线上教育、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挑战,由于地域公共体育资源差异、学校教学环境差异、家庭教育观念与教育投入差异等,都将使得在线时代教育公平困境的进一步滋生。

三、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推进策略

教育体系的“4A”基本特征包括教育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可适应性(Adaptability)。可获得性强调受教育机会的获得;可进入性则强调了身体可进入性以及经济可进入性;可接受性则强调教育是否优质与是否多元;而可适应性则强调教育是否能够主动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需求以及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25]。显然,前两者强调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而后两者则强调了教育质量的公平性。在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发展诉求是平等地接受体育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多样的优质体育教育。为此,可以从完善体育教育公平体系、丰富优质体育教育资源以及实施个性化的优质体育教学三个方面入手,来推动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优化与发展。

(一)完善政策制度建设,加强体育教育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实现的保障,为进一步推进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实现,加强政策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各方面进行构建:第一,从国家层面完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依据与法律保障,尤其是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学校体育安全法规等方面,并在学校层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第二,建立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在国家层面上,应结合社会需求形成“贯通式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使不同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开展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在地方与学校层面上,应再结合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借助现有体育教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合理设计具有特色的地方与校本课程,这将形成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内容载体。第三,完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将教育评价的导向指向于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6]。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决定着体育教育结果的公平性,完善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将为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教育是一项具有效果滞后性的活动,因而教育评价应确立人本立场,关注现实生活的具体个人,坚持全面综合地看待一个人,对人的个性潜能作出综合判断,为他的学业、职业乃至整个人生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27]。第四,建立科学且规范的学校运行机制,开足开齐体育课,配备足够数量的体育教师、场地与器材,保障学校内部资源的均衡分配,平衡体育与其他学科间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融合共促模式。

(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融合与创生,扩充优质体育教育资源

在学校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向外借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校内创生的方式来充实教育资源总量,以丰富建构优质体育教育所需的优质资源。教育优质资源扩大,是指对优质教育资源中可以发生空间位移的物质形态与复合形态的优质教育资源要素进行开发、共享和辐射[28],从而融合、共享、丰富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并延伸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力求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强化区域化办学、强校工程建设等方式,以区域内骨干体育教师柔性流动为重点,推动学区内优质体育教育资源的融合共享。再如,可以通过特级体育教师、正高级体育教师向薄弱学区、学校流动的方式推动跨学区的体育教育优质资源融合共享。在创生校内体育教育资源方面,首当其冲是要关注体育教师个体成长,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实践者,其自身体育素养及其应用则是体育教育资源中重要的人力资源部分。因此,通过激活体育教师教育活力,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充分挖掘体育教育的隐性功能与价值,是校本环境下体育教育资源创生的重要方式。其次,应通过学校变革的方式整合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并为学生体育参与赋予各方权力,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优化体育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最后,应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学校体育文化是指师生通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与竞赛等体育行为方式在校园里传播与流通的,以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全员文化、身体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的,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29]。因此,以学校变革的方式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也将是创生校内体育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

(三)实施差异性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过程的公平优质性

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是体育教育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的生成,可以理解为使学生在一定的政策制度保障下,借助体育教育资源的推动,实现公平且高质量体育素养的形成。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优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不同个体间差异性较大,因而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差异性教学,即“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30],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质量来推动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另外,优质体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多元化的,既要符合当前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又要顺应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唯有将三者融合才能实现体育学习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优质体育教学[31]。因此,在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各校应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在不断提升现有体育师资水平的同时结合当下师资力量,为学生开设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及学习兴趣的差异性体育教学将是推动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生成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以政策法规建设为制度保障、以优质体育教育资源供给为物质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性体育教育推动学生体育素养的不断积累,这是公平优质教育背景下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生成的有效策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公平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一个阶段教育公平问题得以解决后又将生成新的教育公平困境。因此,在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的制度支撑与优质教育资源配备也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与优化,从而推动体育文化素养的高质量且持续动态的生成。

公平且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均衡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指向于促进学生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这是推进学校新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建设中,如何将完善体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优化体育教育评价体系、丰富体育教育资源落入实地来保障公平且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实现,从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优化学校体育工作,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平优质
公平对抗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怎样才公平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公平比较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