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2023-10-20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沙海红
文/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沙海红
一、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为教授学生作为公民应该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特别是增强公民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行为实践中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分析
“依法行使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公民权利”的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框由“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目组成,阐述了行使权利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介绍了维护权利的方式和程序,强调公民权利既受法律保护,又受法律约束,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应按照法定程序,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清责任、达成协议、化解矛盾纠纷。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但是他们的权利意识更多停留在对自我权利的认知上,并没有具备尊重他人权利是实现自我权利的保证的觉悟。
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宪法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基本权利,但是由于认知有限加之阅历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方面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行使权利毫无边界意识,忽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不知道用何种维权方式和程序,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必要时应用暴力手段解决纠纷;不珍惜权利,认为行不行使权利是自己的事;等等。因此,澄清学生对权利的模糊认识,纠正其错误观念,引导他们正确、合法、合理维权非常必要。
四、教学目标
本框旨在帮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参与社会生活,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具有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程序意识。
2. 能力目标: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3. 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确立依据: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法治教育”学习主题明确要求学生要“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 教学难点:维护权利守程序。
确立依据:在初中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往往会面临如何处理与他人、与国家及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情况。学生不仅需要知晓由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从而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知与理解,还要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按照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六、教学过程
1. 时政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视频内容】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吉祥物冰墩墩凭借可爱呆萌的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甚至造成了一“墩”难求的景象。
教师:你想实现“冰墩墩自由”,于是自己动手制作冰墩墩去售卖,你的行为违法吗?
【设计意图】法律是抽象的,但通过导入时政话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拉近他们与法律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在情境中得到启发,明白只要不是出于商业目的,自己制作冰墩墩是不违法的,但是擅自生产、销售冰墩墩是违法的。通过案例分析,自然导入本课学习主题。
2. 正式授课
环节一:寻界限
总议题: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分议题1:权利的界限在哪里?
议题情境1:
全国首例!制售盗版冰墩墩获刑一年!
2022年2月,北京快侦、快诉、快判一起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玩偶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任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4万元。该案也成为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吉祥物著作权的刑事案件。
议学活动1:案例分析,讨论探究,交流展示。
议学任务1:讨论任某为什么会被判刑,说一说其行为有什么危害。
教师归纳提升:虽然任某有销售商品的权利,但他在没有经过北京冬奥组委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生产、销售冰墩墩属于侵权行为。由此可见,任何利益的取得都必须有法可依,任何权利都是有界限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更不能滥用权利。任某这样做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破坏国家的正面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设计意图】选用典型案例,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且该案例理解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其中,议学任务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其能交流讨论所思所悟,踊跃发言表达观点,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启智增慧,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规范自身言行,明确权利的边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教师补充相关法律条文,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明确“限制即为保护,界限带来自由”的道理。
环节二:明界限
议题情境2:
捏造事实诋毁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嫌疑人说:“我在行使批评建议权。”
散播谣言的犯罪嫌疑人说:“我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传染病毒的密切接触者拒绝隔离,说:“我在行使人身自由的权利。”
议学活动2:结合以上三个议题情境,交流讨论。
议学任务2:思考问题,言论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是权利吗?情境中的人是在正确行使权利吗?为什么?
教师归纳提升: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并不代表其可以被肆意行使。
【设计意图】议学活动是基于课前调查得到的学情—学生的认知困惑进行设计的,旨在调动学生的思辨积极性,引导其针对不同情境思考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深刻认识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该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不造谣不传谣不诋毁的义务;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理解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就是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界限。
议题情境3: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规定,“未经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和名称属于我国法律法规确定的奥林匹克标志,未获得北京(冬)奥组委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商业目的使用冰墩墩的形象和名称。
议学活动3:案例分析,讨论探究,交流展示。
议学任务3:假如你想生产、销售冰墩墩,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归纳提升:权利需要辩证看待。一切权利的行使都要有边界,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也不能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时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步骤进行。
【设计意图】基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议学任务的难度需要逐步递增,以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案例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出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讨论。本环节对其再进行深入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知识内容的记忆,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也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这个活动也是引出第二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钥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环节三:守程序
分议题2:维护权利的科学程序是什么?
议题情境4:
张先生花上万元网购冰墩墩,结果却收到其他形象的玩偶。
议学活动4: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决方案。
议学任务4:
(1)思考讨论:张先生该如何维权?请给他支着儿并说明理由。
(2)交流感悟:张先生受骗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警示?
教师归纳提升:通过讨论,我们知道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依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利。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当公民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跟对方协商和解,然后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当协商无果时,可以请求调解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网购被骗案例创设议学情境,目的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明确事理、融洽同学关系。这样的设计不但便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塑造其健全人格。注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每个公民都应该依照法定程序办事观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遵守正当的程序行使权利,从而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纠纷。
议学情境5:
在行车途中,小李的爸爸的车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
小林的父母离婚后,小林的父亲以小林不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抚养费。
小张给小李起具有侮辱性质的绰号。
小王买到了假冒伪劣医用口罩。
在小区散步时,小潘被突然跑过来的狗咬伤,狗是邻居家的。
议学活动5:自主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议学任务5:
(1)选择你认为适宜的维权方式去解决问题,并说明理由。
(2)按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可分4组:和解组、调解组、仲裁组、诉讼组。讨论时结合参与人、依据、优势、适用范围等方面探讨适合的维权方式。
教师归纳提升:维权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和主次之别,可根据具体问题和当事人的需要灵活选择使用,从而化解矛盾纠纷。
表一 归纳四种维权方式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僵化而是灵活的活动,方式应随课而动,随生而变。本环节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展示,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表格直观、简洁地介绍了四种维权方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学生对维权方式的直观印象。通过分享,让学生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意义,帮助他们依据纠纷的性质对维权方式进行选择,树立程序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3. 课堂总结
教师: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希望每个同学将之牢记于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规范自身言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七、作业设计
1.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内容之后,决定开展以“依法行使权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
现 象 评 析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举行的艺术节演出时大声喧哗,引起周围同学的反感。有同学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略。
2. 有同学在调查后发现,日常生活中仍存在很多不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为此,请你拟写一份正确行使权利的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与习惯,引导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在解决日常出现的问题上,从而加深他们对公民权利的理解,增强其社会主人翁意识。作业能及时检测和反馈课堂成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八、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一“墩”难求的现象导入,用全国首例制售盗版冰墩墩获刑、张先生花上万元网购冰墩墩结果却收到其他形象的玩偶案例创设议题情境,并设计了多个议学活动。活动中,学生进行数次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与学习的主人,完成了学习任务。整节课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只起到点拨学生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本课在知识逻辑上遵循从认知到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终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其正义之心,采取训练思维能力、强化实践行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本教学设计围绕核心概念“权利”展开,着眼于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引导其理解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对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价值,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在哪里以及维护权利的法定程序是什么,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相互启发,从而实现课程价值和知识的有机统一。
本教学设计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聚焦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行使权利要明界限,知晓维护权利要守程序;此外,基于学生的真实困惑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内化,从而有效实现课程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开展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互动、思辨的过程中充分感悟体验,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提升关键能力,涵养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