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机制探索

2023-10-20

江苏商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湾区高地粤港澳

张 燕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背景

(一)人才高地建设背景与特征

近年来,党中央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高水平的人才战略高地。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重要发展目标。所谓高地是指局部范围内相对最高,能够俯视、把控全局的地方。而人才高地相应的是人才高度聚集并能够长期带动区域发展有战略高度的地方,人才高地的特征参见图1。主要有:人才分布密度上体现为区域高度聚集;人才队伍结构上体现为人才层次结构高度合理;人才发展水平上体现为人才竞争力高度领先;人才培育上体现为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集中;人才流动上体现为人才吸引力高且人才出入有高度弹性;人才治理上体现为人才服务体系高度协同化和现代化。

图1 人才高地特征

由图1 可以看出: 一是人才分布的高密度,是人才高地的突出标志。表现为该区域的人才总量大,高层次、高技能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的数量多,对周边有强大的虹吸效应。二是人才结构的高度合理,是人才高地的结构性优势。表现为该区域人才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区域人才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对应匹配,人才结构有助于强化地区产业优势。三是人才竞争力的高度领先,表现为该区域人才在一定的人才环境中比其他区域创造出更优、更丰硕的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区域人才资源的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以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为例,主要包括赋能(人均GDP、网速等);吸引力(福布斯全球2000 强企业数量、国外出生人口比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等);成长力(具有影响力的大学、高等教育入学率、外商直接投资创造的岗位);留住力(安全、环境质量、交通旅行时间、可负担能力等)和构建全球知识(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专利申请数、机场连接度)。四是人才培育高度集中,表现为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区域高度聚集。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三个结合,提高高水平人才供给能力,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厚植技术产业创新、科学创造和人才培养沃土。五是人才流动的高度活力,表现为区域人才无障碍自由流动。人才流动活力的高低是对人才高地环境优劣的检验,也是人才高地保持和强化优势的前提条件。六是人才治理的高效能,是人才高地的治理方面的现代化特征。人才高地能在人才观念、管理模式、治理体系等多方面体现高效能。

(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定位

1.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定位与国内人才高地的定位有明显区别。如中共上海市委对上海市人才高地建设定位为打造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要要求;以大力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综合优势;以率先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作为综合改革试点;以加快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作为人才高地建设的根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定位为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策应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产业高地建设,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也是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一体化的过程。

2.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基础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以港澳深广四个城市为核心,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各城市产业特色鲜明、经济互补性和创新联动性强,逐渐形成了极点带动的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和轴带支撑的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并汇聚了大量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2 个国家实验室,10 家广东省实验室,50 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与港澳联合实验室,还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QS 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聚集了国内外众多的顶尖科学家,基础研究实力雄厚。香港是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在金融、法律、商务等科技创新服务领域聚集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深广两地在应用研究、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开发和服务方面的人才优势也已凸显。以创新链引领构建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链、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链,为推动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助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三)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国际比较与借鉴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中可以广泛吸收世界知名湾区全球领先的创新人才高地的建设经验,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创新需求打造适宜的人才高地。

1.移民与科技驱动型人才高地——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宜居的地理条件、 良好的科研基础、宽松的经营环境以及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培育了5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逐渐形成了全球高新技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人才高地。湾区高新技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2019 年达到了16.1%,世界领先的研发投入强度和大量稳定发展的大型成熟公司为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升和生涯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旧金山湾区中外国出生的人口在硅谷人口中占比达到38.2%,在旧金山市人口中占比达到35.6%,远远高于美国13.7%的平均水平,庞大的外国移民群体在整个湾区形成了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5 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以美国宇航局Ames 研究中心为代表的5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为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加上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湾区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高效的科技创新市场化机制,催生了一系列发达的高科技产业。

2.金融与知识驱动型人才高地——纽约湾区。纽约湾区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基础雄厚,技术进步促成了多次产业转型,已由制造业中心发展到以金融服务业和知识驱动型行业为主导的“金融湾区”,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和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纽约湾区是世界金融中心,拥有能影响世界经济的华尔街、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及众多投资银行、证券、期货等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总部。湾区长期以来实施开放的技术移民政策和国际项目合作,繁荣的经济使得湾区能够以具备竞争力的职工薪酬为湾区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海外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区域人才竞争力优势突出。湾区内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高校云集,人才培育高度集中,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形成了科技人才广泛储备机制。在各类发达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中介的推动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了超强的人才培育体系,对打造人才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3.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型人才高地——东京湾区。东京湾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建设、高密度大规模的汽车、石化、硬件和电子制造等工业制造产业群、庞大的人口资源支撑和相对健康的城市环境,成为世界有名的研发中心、娱乐中心、消费中心以及工业制造研发创新人才高地。产学官合作是东京湾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政府在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创新人才协同治理等方面展现了超高水平。政府通过多项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包括搭建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商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政府将海外引援机制与就地取材机制相结合,帮助企业多渠道引进科技人才并充分利用海外科技人才资源。大型工业制造业企业以投资建设工业实验室、支持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开展应用型技术研发、“学徒制”培育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积极参与科技人才培养。此外,企业利用东京湾区内多类型、多学科、多层次的大学集群优势,吸引高校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促成产业成果转化,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主体、高校和企业双向流动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4.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属于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漫长的海岸线、良好的港口群,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制造业产业链完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3。大湾区在地理条件、科技人才移民等方面与旧金山湾区有很多共同点,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方面与纽约湾区也有共同的地方,在工业制造业基础与政府引导方面又与东京湾区相似。在综合借鉴世界知名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大湾区集中粤港澳三地力量,立足已有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面向未来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基础研究-开发应用-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创新人才高效流动、创新人才协同治理等机制,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的政策支持、产业基础、教育条件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需要粤港澳大湾区深刻把握新时代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的六大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转变思想、深化改革,以创新人才机制推进人才服务整体环境的全方位优化。

(一)高密度创新人才聚集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和产业优势,形成高密度人才发展机制。如在创意经济理论中,创新人才集聚的关注点主要在3T 和3S 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方面。3T 重视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包容(tolerance),包容吸引人才,而人才创造科技,相应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是其重要因素。3S 则更为关注技能(skills)、阳光(sun)和城市蔓延(sprawl),对应的经济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1.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升级促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产业聚集促进高密度人才聚集发展。数字经济引领大湾区发展,家具、家电、陶瓷、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等传统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了一批跨境电商领域独角兽、 瞪羚企业,诞生了一大批数字经济生态主导型企业,集聚了大量的数字经济人才。以广州为首,佛山、东莞为辅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业的城市,在数字化科技创新升级的新引擎导引下,正由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已集聚华为、华大基因、大疆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相应的创新人才形成聚焦效应。

2.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创新人才聚集效应有赖于其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蔓延氛围。大湾区创新人才增长迅速,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在主轴上,人才核心区域开始出现扩散。香港凭借高素质的教育体系和良好的国际化就业环境,始终是湾区总部、商贸的人才集聚中心。广州、深圳以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创新生态链和重应用的科技创新氛围成为湾区技术研发人才核心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内循环体系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社会环境越加宽松,城市蔓延氛围越加浓厚。东莞、佛山以及湾区其他城市在产业链、营商环境等方面紧跟深圳和广州,在承接深圳和广州产业扩散的同时,不同专业层次的人才在产业链合作中相互学习,相应的产业链逐步完善并向纵深发展,人才聚集效应继续放大。

(二)创新人才结构合理发展机制

人才结构理论强调构成要素中的“质”与“量”,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创新人才匹配程度高。从质的角度,推进湾区高新技术产业链与创新人才链协同布局、精准配套、良性互动,从量的角度,提升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结构和创新人才结构在学历、经验和薪酬匹配程度。

1.构建人才学历结构合理发展机制。大湾区人才本科占比38%、大专占比43%、硕士及以上占比4%。以近10 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情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由工业化迈入后工业化阶段,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知识和信息技术成为最主要的资源。与此相适应,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代表的技术阶层人数会迅猛增长。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高学历人才在整个湾区人才学历结构中占比偏小,整体学历结构低于世界主要湾区城市群,人才受教育程度与后工业社会所需的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效率提升的高素质人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创新人才学历结构提升主要依赖高质量的高校供给,一是本土高等教育机构的跨越式发展,如新建一批一流大学(校区);二是吸引外地一流高等教育机构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到大湾区就业。

2.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经验结构合理发展机制。产业经验匹配度高说明本产业具有一定比例的工作经验的创新人才群体,决定了该产业未来发展的后劲,尤其是相应的青年人才比例十分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产业对青年人吸引力较强,产业经验匹配度也比较高。而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经验匹配度较低,吸引和保留青年人才挑战较大。通过提升产业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开发,拉动对应产业发展中青年人才挑大梁、 担重任的比例适度,形成高度合理的老-中-青创新人才结构。

3.健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薪酬结构合理发展机制。区域引导企业构建创新驱动的创新人才薪酬结构机制,包括外在薪酬结构机制和内在薪酬结构机制。外在薪酬是物质激励,包括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两个因素。外在薪酬结构更利于团队合作,更加促进团队协同创新,催生原创性成果。内在薪酬属于精神激励。

(三)创新人才竞争力提升机制

根据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组织的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才是核心人力资源。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区域,拥有的创新人才群体竞争力决定了湾区核心技术实力、产业升级换代能力以及科技创新发展持续力。要提升创新人才竞争力机制,保证湾区人才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提升。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主要体现为科技人才资源、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因此要从创新竞争力角度,构建本地区的创新力评价体系,包含科技人力资源、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企业、开放与合作、创业支持等项目,以此来促进湾区人才竞争力的提升。创新人才竞争力机制的核心要素包括规模、投入力度、产出水平和环境等。首先,提升创新人才竞争力重点是提升创新人才规模。从区域层面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出台对应的引人用人政策,提高引进人才的政策宣传力度,采用柔性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其次,加大创新人才资源投入力度是提升创新人才竞争力水平的关键。以创新人才专项资金投入,搭建引才引智工作站、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以拓展人才专项内涵为主要举措。再次,打通创新链、延伸产业链,使创新人才在实现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赋能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能。破除影响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在科研项目申报、产品孵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服务措施,创造尊重人才、真心关爱人才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幸福感。

(四)创新人才集中培育机制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资本回报最高的形式。[]创新人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培育,也可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进行有效挖潜,还可以通过国际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

1.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立足湾区,通过高校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培养产业融合的高校创新人才。以粤港澳大湾区本地高校建设为重点,新建部分产业急需的一流大学(学科),推进粤港澳湾区大学合作联盟,为湾区产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2.健全创新创业大赛人才培育机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建设港澳台及海外留学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通过创业补贴扶持、孵化场地保障、创业融资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政策服务,开设交流对接平台、规范辅导、上板展示等资本市场服务,为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全方位支持,也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形成国际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香港、澳门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天然的国际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势条件,可分别以 “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的定位面向全球范围引进高端人才。珠三角城市聚焦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开展科研工作。围绕半导体行业、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产业链建设靶向引才育才。着力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大湾区内部打通粤港澳三地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双向通道,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科研人才、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科研经费跨境拨付、港澳科研院所与内地大型企业联合申请国家重大项目或者参与面向产业发展前景的应用型项目,加快港澳科研成果在内地转化。

(五)创新人才流动高效机制

根据人才推拉理论,人才迁出地对人才的推力因素以及人才迁入地对人才的拉力因素是决定了人才流动和聚集的两大要素。尤其是大湾区自身作为人才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如适宜的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良好的下一代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均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流入构成积极影响。

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创新人才流动高效机制。从拉力角度,随着粤港澳大湾区9+2 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推进,湾区内各大城市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将持续增加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吸引、管理、流动政策为重点,落实大湾区人才所得税优惠政策,健全大湾区内执业资格互认、人才共享机制,提供优越的科研、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配套解决子女入学和医疗等措施,进一步构建顺畅有序的人才流动渠道,精准链接港澳一流人才。

2.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外的国际创新人才流动高效机制。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主导功能,以人才自由流动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一是鼓励高校教师出国访学、讲学,支持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走出去”。依据技术预见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权威的学术交流合作和国际技术研发合作进而逐步熟悉国际规则,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组织任职,担任国际组织重要职务,参与规则制定,提升话语权。二是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优化海外人才回流的政策,营造公平自由的科研和创新创业氛围,重点关注海外杰出华人科学家,吸引他们来华交流和创新创业,积极推进国际科技人才环流。

(六)创新人才协同治理机制

根据协同学理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机制以人才协同发展为主线,包括人才引进协同、人才交流合作、国际人才互认、平台载体共建、人才流动畅通、人才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1.形成六链融合创新人才产业生态圈建设机制。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经济繁荣发展的共性,由科研、科技服务和金融投资等人才聚集发展形成的创新人才生态链是推动这些湾区持续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区域间的人才竞争集中体现在创新人才生态链的竞争。优良的创新人才生态链至少应该具备四个特征:即人才引进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适应,人才在高端价值链上的高度集中,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卓有成效,人才创新创业配套条件完善。它既是区域高质量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表现,又是区域集聚创新人才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生态链需与产业链、价值链、教育链、创新链、创业链协同发展,进行有机融合,依托教育链、与产业链同频、与创新链衔接,共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形成湾区创新人才服务高效治理机制。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和顶层设计,对各市已有的人才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协调和优化,制定出一套符合大湾区九市发展定位的人才政策方案,避免湾区内发生激烈的人才抢夺战。积极向用人单位放权,支持企业自主设置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强化以市场导向吸引人才,对“高精尖缺”人才实行特聘年薪、项目工资等灵活的薪酬制度。完善和落实重点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制度,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资源调度权。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完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和科研资金管理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人员离岗创业,完善科研人员以技术要素和创新成果折算股权参与科技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实施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科技指导员制度,从而引导人才到科创型中小企业工作。加大对创新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和对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力度,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环境。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灵活的政策、法治、资源优势,从引进、评价、培养、激励、服务等环节全力打造优良人才发展生态。

猜你喜欢

湾区高地粤港澳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燕晗高地
高地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编读往来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