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性格:探秘《鸿门宴》胜负的钥匙

2023-10-20冯俊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鸿门宴人物性格

冯俊杰

摘 要 《鸿门宴》中项羽将一手好牌打成烂牌,坐失斩杀刘邦良机,实力弱小的刘邦则化险为夷,全身而退。比较分析刘项集团的主帅、谋臣与主帅亲近之人的性格特征,刘项集团的斗争结果显而易见。人物性格是探秘《鸿门宴》刘项集团胜负的钥匙。

关键词 《鸿门宴》  人物性格  胜负钥匙

《鸿门宴》中拥兵四十万、实力强劲的项羽稀里糊涂将一手好牌打成烂牌,坐失斩杀刘邦良机,只有十万兵力、相对弱小的刘邦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化险为夷,最终全身而退。比较分析刘项集团的主帅、谋臣与主帅亲近之人的性格特征,就可以得出胜负答案。

一、刘项集团主帅性格的不同

刘项集团在鸿门宴上的斗争预示了双方的最后结局,这与双方主帅的性格有密切关系。

首先,项羽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刘邦则低调务实,能屈能伸。刘邦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告发刘邦“欲王关中”的阴谋,项羽听后“大怒”。项羽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刘邦“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所以他勃然“大怒”。刘项集团之间的一场恶战似乎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刘邦借助项庄之力先期弱化了项羽的作战意志,赢得了鸿门会面的解释机会。刘邦在鸿门委曲求全,自称为臣,表现出能屈能伸、懂得隐忍的性格。项羽听了刘邦的谦卑语气,以为刘邦真的无意与自己争雄,自大虚荣之心得到了满足,先前的怒气烟消云散。刘邦感受到宴会上的凶险气氛,便不动声色借口“如厕”带着随从间行回营了。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项羽居然“受璧,置之坐上”,丝毫没有责怪刘邦,只因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其次,项羽缺乏原则性,柔弱仁慈,刘邦则坚持原则,强硬果断。两军交战前夕,项伯私自前往刘邦军营,向张良泄露军机,并受刘邦所托劝项羽“善遇之”,项羽居然没有追究项庄的泄密之责,还接受项庄“善遇”刘邦的建议。宴会中,项庄请求舞剑助兴,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也未加制止。只因项庄是自己的叔父,项羽就罔顾原则,仁慈迁就。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擅闯会场,项羽并未训斥、驱赶,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樊哙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赐坐。这都是项羽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的性格使然。同样对待泄露军机者,刘邦完全是不同的表现,刘邦从鸿门回到霸上军营,“立诛杀曹无伤”,何其强硬果断,坚持原则。感受到宴会上的凶险后,刘邦便借口“如厕”出来了,与张良、樊哙紧急商量后立马间行回去了。刘邦行事的果断坚定非项羽所能比。

再次,项羽缺乏远见,冲动易怒,迂腐呆板,刘邦计谋深远,理智冷静,机智善变。项羽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要发兵攻刘邦。这是他冲动易怒的表现,其实他下令“击破沛公军”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坚决。后面项伯受刘邦所托,劝说他“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他居然答应了。刘邦亲到鸿门,一番卑词“谢罪”后,项羽不仅取消了进攻计划,还热情招待起刘邦来。对项庄舞剑的意圖,对刘邦“不胜杯杓,不能辞”的真相,项羽全然不知,依然傻乎乎地喝酒陶醉,后面还因收受刘邦白璧一双而自喜。可见项羽迂腐呆板之极,实在缺乏远见。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面临鸿门宴的凶险局势,借口“如厕”与樊哙、张良商量脱身之计,嘱咐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刘邦这种种行为无不表明他遇事理智冷静,机智善变。

二、刘项集团谋臣性格的不同

张良、范增作为谋臣对各自集团的发展壮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与主帅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作用的发挥与各自的性格特征也大有关系。

范增恃才傲物、自作主张、急躁冲动、缺乏城府,张良则谦虚谨慎、群策群力、沉稳理智、胸有城府。得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项羽当即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谋臣范增趁机进言,用刘邦居山东时与今入关的不同表现,得出刘邦“其志不在小”的结论,而且他“令人望其气”,发现是“天子气”,因而提出“急击勿失”的建议。可惜的是范增恃才傲物的性格使得他用了命令语气,这在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的项羽听来有些不舒服,所以范增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项伯为刘邦开脱,并劝说要“善遇”刘邦之后,项羽便“许诺”了,即是明证。鸿门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羽并不是不懂范增的意思,他自以为是,不愿受范增过多干预。范增迫不得已出召项庄,令庄入前为寿,请以剑舞,击杀沛公于坐。范增这番自作主张的部署最终被项伯破坏,乃是项羽不予配合、未及时制止项伯的结果。得知刘邦“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范增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并愤然怒骂:“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范增如此急躁冲动、缺乏城府的性格自然令他与主帅项羽不可能融洽相处。反观张良,虽然认为刘邦“欲王关中”之举操之过急,但也只是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委婉指责刘邦的决策失误。刘邦推责于鲰生,也算检讨自己的失策后,张良也就不予深究,转而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化解当前危机。“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发问,表现张良的处事谨慎,善于听取意见,有群策群力的自觉。感觉宴会上的紧张凶险气氛后,张良找机会“至军门见樊哙”也是他群策群力、沉稳理智的表现。刘邦借口“如厕”要隐秘脱身之前很是紧张担忧,张良便问:“大王来何操?”这一问,一则表明张良谨守臣子本分,不越矩,主帅不主动告诉自己的事不打听;二则提醒刘邦,你带了什么东西来,可以由我转交,我掩护你先撤。张良如此沉稳理智、胸有城府自然深得刘邦信任、尊重。张良与主帅刘邦配合默契,最终使刘邦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化解了一场危机。

三、刘项集团主帅亲近之人的性格不同

项伯、樊哙作为各自集团主帅的亲近之人,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所作所为自然会影响到主帅的议事决策与行事决心。刘项集团鸿门斗争的胜负与项伯、樊哙的性格也有一定关系。

项伯盲目重义、自私短视。为了感谢张良当年的救命之恩,项伯私下“夜驰之沛公军”,将进攻刘邦的军机泄露给张良,而且还因为与刘邦“约为婚姻”,便为刘邦开脱,劝说项羽“善遇”刘邦。项伯的盲目重义、自私短视最终干扰了项羽的进攻计划,动摇了项羽的进攻决心。项庄在宴会上舞剑时,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让项庄击杀刘邦于坐的计划化为了泡影。

樊哙忠诚勇敢,机智灵活。见张良从宴会上来到军门,樊哙便急切发问:“今日之事何如?”得知宴会上形势“甚急”时,樊哙就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于是他“即带剑拥盾入军门”。这是樊哙忠诚勇敢的表现。进入宴会后,樊哙先是拜饮斗卮酒,后是覆盾切啖彘肩,然后借机当面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人”,实不可取。后面刘邦脱身之前还在犹豫,樊哙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的常理坚定了他的脱身决心。樊哙以他的忠诚勇敢、机智灵活为刘邦在鸿门宴会上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全身而返的立下了大功。

综上,对比分析刘邦与项羽集团的主帅、谋臣与主帅亲近之人的性格特征,就能够清晰地得出刘项集团鸿门斗争的胜负答案。可以说,人物性格是探秘《鸿门宴》刘项集团胜负的钥匙。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灌云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鸿门宴人物性格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