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多年前,这台机器把世界印在纸间

2023-10-20小白村

科学大众(中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欧洲人

小白村

如今,人人都盯着手机,吃饭看,上厕所看,上床还要看,一直看到手机砸在脸上。一天下来,太多人只顾着看手机,跟家里人都说不上几句话。

其实,在500 多年前,书也是这样,数量骤然增多,人人为之痴迷。印刷的书籍就像今天的手机,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让人不知不觉地换了很多想法,也换了很多活法。因此,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机是世界上最有用的机器,比蒸汽机还要了不起。

印刷机是欧洲人古登堡创造的,但也有人说,活字印刷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两者是什么关系?欧洲人为什么具备印刷书籍的潜力?

没有书可能就没有环球航行了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也就是15 世纪以前,不会有闲人想着“红袖添香夜读书”,贵族的日常娱乐也就是讲故事、猜谜语、玩游戏。然而,在印刷术发明后,贵族的夜间生活就变成了老爷、太太各自捧一本书看。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欧洲人9 成是文盲,贵族里文盲也很多。因为中世纪的书籍太贵了,一本《圣经》要用1 000 张小羊皮制作。抄在书上的信息也都很严肃,宗教内容居多,几乎没有娱乐信息或日常实用信息。

而古登堡在1450 年左右发明的印刷机,只用过去几十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的成本,就能印出一本书。因此,印刷技术迅速流传开。随之散播开的,还有五花八门的内容,其中最多的就是骑士冒险文学,还有神仙怪物传说。

那时候,印刷作坊就像今天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印刷工也像今天的IT 精英人才般吃香,二者联合把奇妙的信息散播到全世界。1500 年,大约250 个欧洲城市拥有印刷作坊,生产了3 万种版本的书。读者每拿到一本书,甭管什么内容,都会津津有味地从头读到尾,再拿给好友读。

在那段时期,有一位酷爱读书的年轻人,他最爱的书就是当时最畅销的一本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他在书的70多页上都写了笔记;他还喜欢读新出版的地理学著作,幻想着绕过地球去探险。这个人就是哥伦布。

达伽马、麦哲伦以及许多探险船长,还有他们率领的水手,也是在新出版的种种奇谈怪论、英雄伟业、爱情传说之类书籍的诱惑和启发下,踏上了冒险的征程。如果没有印刷机,他们可能还在贵夫人的客厅里做游戏呢。

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并没有流传

采用活字印刷不是一个特别难想到的思路。5 000 年前,印度河文明中就有用不同凹凸字符组合在一起做印章的。

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后来又发明了活字印刷,但世界通用的金属活字印刷与中国没有关系。

19 世纪中叶,法国汉学家茹莲将《梦溪笔谈》讲毕昇的一节译成法文后,世界开始承认,中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

清朝有人试着复制了《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泥活字,虽然成功了,但是花费了好多年的时间,做出来的质量也不好。

中国所用最多的活字是木活字。从宁夏一座塔中发现的西夏文佛经,被许多学者认为是12 世纪的木活字印本。而发现于敦煌的近千枚回鹘文木活字,也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12、13 世纪之交制造的。从这些实物可以看出,中国率先使用了活字印刷术。到了明朝,木活字的使用还是蛮多的。

然而,由于中国匠人的木头雕版技术成熟,速度很快,基本够用,所以活字印刷并没有流行开来,只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修家谱的匠人会挑着已经印好的套路家谱,配上木头活字,下乡给人印刷。

至于中国最早的金属活字,一般认为是元代的王祯在《造活字印书法》(被认为成书于1298 年)中提到的锡活字。而中国现存的最早金属活字印本,是华燧在1490 年印的《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这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汉字活字印本,这就比古登堡发明印刷机要晚了。

为什么欧洲金属活字“一统世界”

如今,大家用的印刷技术是古登堡传下来的,亚洲的技术不再用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稳定耐用、印刷精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包括铅锑合金活字、模具、螺旋杆压印、油墨等,缺一不可。古登堡的贡献,是首次把多个领域的发明结合在了一起。

先说铅字。用铅来制造活字特别合适,因为它不是太硬,不会损坏纸,又不太软,不会被压碎,并且很耐用。

那时候,欧洲人开采了很多银矿,由于银和铅经常共生,其比例往往达到1:1 000,所以作为副产品,铅是过剩的。铅有大量用途,欧洲金属匠人很熟悉它,经常批量制造铅物件儿。锑在当时也算常见,用它来硬化铅最合适。

在小小的金属活字上打、冲、钻,还需要高质量的钢凿、钢针。古登堡生活的德国是当时金属加工的中心,他本人又是金匠,所以把制模、冲压等技术融入了印刷机。

再说螺旋杆压印,这是欧洲的独门技术,最早用于榨橄榄油和葡萄汁,中世纪的时候又用于纸张脱水和呢绒熨烫。古登堡将螺旋杆压印技术引入印刷机,使得印刷机劲儿大,压得又平,更有利于印刷的自动化和高质量。

而欧洲的油墨也不同于亚洲的水墨。它源自欧洲的油画技术。比起水墨,油墨能更均匀地附着在金属表面。

总之,古登堡综合了一些欧洲特有的技术,发明了现代印刷术。后来,中国等国家接触到这种机器,一下子还难以復制,只能从欧洲进口。

16 世纪,欧洲人一边在海上探索世界,一边在书上探索世界。16 世纪的英格兰,男性识字率从10% 增加到25%,女性识字率从不到1% 增加到10%。科学、宗教、艺术……我们熟知的这个信息世界,都是拜印刷机所赐。(责任编辑:吴宇)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欧洲人
印刷术的发展
印刷术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活字蹦跳
比例原则在欧洲人权法院诽谤判例中的适用
进“门”填字
商标权属于人权?——从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谈起
漆与艺——一种欧洲人的视角
神奇的印刷术
泥、木活字印刷工艺制作流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