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拉丁舞的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
——以宜昌市领跑者培训机构为例
2023-10-20谭玉清谢晓艳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谭玉清 谢晓艳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随着人们运动理念的逐步提升,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拉丁舞培训机构已较为普及,在理论及实践方面,青少年拉丁舞的培训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其教学模式仍存在突出问题,在师资力量、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对青少年拉丁舞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适应当前青少年拉丁舞市场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及培训质量,以宜昌市领跑者培训中心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出发,以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重点,寻求提高青少年拉丁舞教学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青少年拉丁舞培训行业的发展,以期为青少年拉丁舞培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1 青少年拉丁舞的教学现状
1.1 芭蕾舞元素融入拉丁舞形体训练
青少年的身体处于高速生长发育阶段,练习各类运动技能较易塑形。从小接受体艺特长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身体协调性、音乐韵律的感知性以及柔美的气质,还能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发展[2]。通过案例分析,领跑者培训中心的教师在拉丁舞教学过程中融入芭蕾舞元素,在正式上课之前的专项准备活动会使用舒缓的轻音乐,搭配芭蕾的五种基本脚位和七种基本手位进行热身活动。在柔韧拉伸练习中,采用正压腿、侧压腿等方法。以上练习能够改善学生基本形体、凸显肌肉线条及维度、增强肌肉爆发力及身体柔韧度,并引导学生找到拉丁舞动作正确的发力方式,以免在后续练习中造成肌肉拉伤。
1.2 教学内容的安排
该机构的拉丁舞教学采用分班进行,各班级学习内容有所差异,其分班原则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是学员的年龄大小,二是学员的学习进度快慢,三是学员的自身天赋及学习态度的好坏。依据以上几点原则将学员分为初级班、小班、中班、大班和高级班五个班级等次。初级班学员为零基础的青少年。不分年龄大小,所有学员都有一至两个学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动作的学习,例如拉丁舞的种类、手型、脚型,手位和站姿等。小班中的学员从初级班中进行挑选,要求年龄相差不大且已掌握基础知识及动作,使用恰恰作为第一支舞开始教学,以基本步和简单的舞蹈组合为主。中班学员要求学习时间超过六期,已完全掌握恰恰的全部步伐和基本技巧,且能够完成难度较大的组合动作,将接触第二支舞蹈——伦巴。大班中年龄有大有小,要求已完全掌握恰恰及伦巴,以正常升班顺序学习第三支舞——牛仔,并在学习牛仔的过程中穿插进行恰恰和伦巴的练习,升华之前的学习动作,使得学员的舞蹈更加协调,更具有美感。高级班学员主要以学习最后两支舞蹈——桑巴和斗牛为主,其余三支舞为学习中辅助教学的手段。通过调查,这五种班级的划分因人而异且各有不同,该机构不以固定的班级进行拉丁舞教学,而是以学员自身学习的快慢递进式的跨班学习,该方法改善了学员的学习动机,提升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 兴趣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兴趣教学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掌握知识的持久性等确定教学的方法,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3]。”所以通俗易懂地讲就是以兴趣为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积极热情地学习所学事物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充满娱乐性[4]。经调查分析,该机构在教学中缺乏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在初级班和小班的教学过程中,因学员为零基础或者年龄较小,以至于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会根据其心理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安排游戏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的其他班级,虽学员已具备拉丁舞基本知识且年龄较大,但教师一味的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参与,将会削减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形成较为单一的教学状态。而兴趣与情境教学法可打破常规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将学习状态转变到“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自身需求。
2 青少年拉丁舞的发展困境
2.1 师资力量与教学能力的困境分析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领者和帮扶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水平等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调查,该培训机构教师文化程度为本科,年龄偏年轻化,属于青年教师,且发现拉丁舞教师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能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男女性别比例差别较大
女教师的人数远大于男教师,这较为符合很多家长对于舞蹈教师的性别常规印象。该培训中心的学员多为女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员会有近距离的接触,这使一些家长会介意男教师进行教学。但拉丁舞是以双人组合为主,女教师在教授男性步伐时,较为女性化,无法展现男性的阳刚之气;而男教师在教授女步时又失掉了女性的柔美。一人教学两种舞步不能很明显地展示出男女步的特点,由此可见男女教师的比例差距较大地影响拉丁舞的正常教学和未来发展。
(2)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宜昌市培训机构有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三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也制约了拉丁舞培训的发展。例如不同年龄阶段教师个人的创造力、教学技能水平、教学潜质以及教学经验都不尽相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拉丁舞教师偏年轻化、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龄时间偏短,教学经验丰富,教龄长的教师十分稀缺。
(3)文化程度差异过于明显
调查得知,目前的拉丁舞教师大多文化程度为本科,研究生学历稀少,专科学历人数仅次于本科人数,而且发现一小部分拉丁舞教师还尚不具备教学资格,未考取教师资格证就直接上岗教学。此类现象是由于近年来拉丁舞发展速度较快导致教师数量不足,造成滥竽充数情况发生。拉丁舞教师有毕业于专业院校,自身技能水平高于其他普通、中专院校的教师,但其教学能力还是较为不足,并不能把技能真正教到学员身上,教学效果较低。有大学本科选择体育舞蹈专项,但学龄时间较短,自身水平能力较弱有待提高。也有自身进行拉丁舞学习后任职,其教学能力水平相对于其他教师更加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水平还存在较大不足。
(4)继续教育现状仍需提高
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对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再提高[5]。经调查,该机构教师继续教育次数较少,更多的是内部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很少有教师会继续进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其原因包括上课较累,时间不足等各类因素。继续教育的不足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宜昌市青少年拉丁舞的持续发展,对其业务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了宜昌市青少年拉丁舞教师的整体水平。
2.2 教学方法与训练内容的困境分析
在拉丁舞训练过程中,要想保证较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提升训练的效率,那么就需要多种教学模式以及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且训练内容及体系也需完整化、规范化。
(1)从本次调查对象中发现该机构教学训练方法老套,只是一味地进行示范教学让孩子观察模仿,不仅学习效率不高且效果低下。在单一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死板没有新颖性,且枯燥无味。造成学员常有精力不集中、走神甚至犯困打呵欠的现象。
(2)整个教学内容较为混乱,尚未形成规范完整的教学体系。一般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总结,或者是师门传承的教学流程,使得教学过程缺乏专业性,不能满足当前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训练原则,使用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3]。
3 青少年拉丁舞教学与训练方法提升和改进的发展路径
3.1 加强拉丁舞教师的专业素养
拉丁舞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作为领导者,承担着较大的责任。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项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水平,了解内涵和舞蹈类型的特点,考核具备教师资格证后才上岗教学。并且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培训机构可安排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对教师进行再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且在招聘时对教师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1]。
3.2 改变拉丁舞课堂的教学体系
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先改变和规范拉丁舞教学训练内容,构建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有利于拉丁舞训练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6]。首先要规定具体的训练内容,依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来进行针对性地练习,面对不同学员的学习情况选择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注重学员动作技术、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员充分了解拉丁舞的各类动作,进行换位思考,从“学员”的角度体会学员的内心想法,从根本处解决问题[7]。最后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建立运动素质训练体系,从协调、速度、力量、耐力、柔韧以及灵敏六大素质进行训练[8]。
3.3 优化拉丁舞教学的训练方法
使用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有利于学员轻松掌握拉丁舞的动作,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9]。第一我们要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处理和解决训练什么的问题,第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打造基本动作训练和技术训练,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练习这四大基础练习[6]。为了增强教学训练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有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了解拉丁舞的舞蹈特点和学者的身心特点,着重强调动作的细节和要点,不定期的检查学者学习效果,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对训练方法进行改进和更换,以合理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去教学[10]。
3.4 规范拉丁舞教学的训练场地
训练场地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环境,对学员来说是学习环境,环境是影响人的一种隐性因素。好的学习环境给人不一样的学习感受,能够影响人的心理,使其舒服愉快地进行学习。若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学习环境则会给人压抑沉寂的氛围[11]。所以教学训练场地要规范化,专业化。教室场地不可过小,且地板要采用哑光质地,镜子要保证其稳固性和安全性。基本的音响、把杆、瑜伽垫要配备齐全,一般培训教学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所以教室内的空调要能正常运行,老旧电器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也可对教室内部环境进行主题性的装饰,最好以儿童喜好为主,营造活泼开朗的氛围。
3.5 合理分配拉丁舞教学的班级人数及助教
在分配班级时要合理安排人数,一个班级最好是在10—15 人之间,人数过多会使得教学过程混乱没有秩序。且分配班级要以学员的学习情况来制定,若学者天赋较好可进行跳班制。小班年龄在4-6 岁之间,初级班年龄在6-8 岁之间,中级班年龄在9-12 岁之间,高级班年龄在12-15 岁之间。跳班制将会出现年龄差别的现象存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主教老师教授学习内容以外,还需有助教老师做辅助工作,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秩序。
4 结论
通过以宜昌市领跑者培训机构为对象进行研究,青少年拉丁舞培训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想继续教育的思想。其次要规范的拉丁舞教学内容体系并结合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教学内容要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后要规范舒适的教学训练场地,除了基础设施之外,教室的环境氛围也需相应提高。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拉丁舞培训事业更上一层楼,不仅增强了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为我国的“体育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