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传递,情满山乡

2023-10-19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琪民政厅助学

“我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感恩社会的情怀。”

2014年,湖北省民政厅联合《湖北日报》开展的“关注山里娃”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此为起点,湖北省民政厅在爱心助学的路上持续用力,通过牵线搭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孩子。今年是“爱心帮”活动的第十个年头,十年爱心不辍,十年桃李成材,受资助的孩子们有的如愿考上理想大学、重点高中,对未来充满着向往;有的已经完成学业,成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栋梁,成为爱心传递的接力者。

“我们会一直帮助你们,陪伴你們长大成人”

2014年初,时任省民政厅减灾备灾中心副主任陈文兵带领“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工作组(以下简称“三万”工作组。后改为湖北省民政厅驻来凤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来到了武陵山深处的来凤县三胡乡进行帮扶。“来到三胡,组织寄予厚望,老百姓充满期待,如果搞不出点名堂,别说对不起组织,也对不起家人,对不起老百姓。”陈文兵和另外两名组员暗下决心要为当地群众办些实事。

短短十几天里,陈文兵和同事们走访了三胡乡每一户困难家庭,他们不顾天寒地冻,踏雪而行,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收集社情民意,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谋划帮扶措施、致富路径。

“三万”工作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不仅家庭生活非常艰苦,而且非常缺少父辈的陪伴与关爱。被父母留下的孩子(20%的妈妈离家出走)成了一群特殊的“山里娃”。在石桥村五组,患有严重疾病的李成林,带着10岁孙子艰难生活的画面,让工作人员潸然泪下……

当时山里路不通、水不通,基础条件极差。集镇周边的孩子天未亮就打着火把去上学。遇到下雨天,孩子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路上前行,走到学校已经变成“泥娃娃”。

“三万”工作组及时将情况向厅领导汇报,得到厅领导和厅机关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解囊捐赠,为孩子们筹集了几万元的生活费、书本费,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反复思考,陈文兵想到了借助媒体向社会各界寻求帮助。他联系了《湖北日报》共同开展“关注山里娃”活动,记者经过调查采访,写出了一系列反映武陵山留守儿童的艰辛生活和求学现状的报道。特别是《8岁“没妈的孩子”做饭被重度烧伤》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时任武汉市第三医院院长谢卫国看到报纸后,立即与恩施州中心医院来凤分院联系,并接通远程连线查看孩子的病情,研究治疗方案,随后又将受伤的孩子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进一步治疗,并及时帮她申请了“华中烧伤妇女儿童救助基金”。随后,江西、江苏、北京、内蒙古等多个省市的爱心人士打来电话表示想要为山区的孩子捐款……

通过此事,“关注山里娃”活动在社会上的反响进一步扩大。省民政厅“三万”工作组还联系了陈光、李晓辉等6名爱心人士“一对一”地资助了三胡乡20名贫困学生。

2014年秋季开学前夕,陈光等来到三胡乡,在三胡乡民政办的小会议室里,他们与资助的孩子们首次互动,孩子们动人的讲述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互动不得不中止。“孩子们,不要讲了,我们会一直帮助你们,陪伴你们长大成人。”他们含泪打断了孩子们的讲述。

从当年开始,他们资助受助孩子每人每月300元至500元,直到他们完成学业。为了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也避免一次资助过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爱心人士为每个孩子都办了一张银行卡,每月定期打款。

此后,每年秋季开学前,陈光等爱心人士都会回访看望受资助的孩子,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

与此同时,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健康问题,省民政厅“三万”工作组还与《湖北日报》一道,会同来凤县委、县政府和省人民医院、省荣军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同在蓝天下,关爱留守儿童暨‘楚天名医大讲堂爱心义诊”活动,为山里娃进行健康诊疗和心理辅导。来凤县妇联还组织了爱心妈妈与孩子结对,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弥补孩子的母爱缺失。爱心妈妈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2015年7月,湖北省民政厅在来凤县启动新一轮助学活动,向家境困难的准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帮助学子顺利走进大学校门。湖北省民政厅向社会各界争取了30个助学名额,贫困学子一次性获得50000元的资助。

陈文兵离开三胡乡回到省民政厅之后,仍旧将恩施贫困学子牢牢记挂心上,多年来,湖北省民政厅以党支部建设为依托,持续发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帮扶助学行列,成立结对助学“爱心帮”,助学范围也由来凤扩大至建始、英山和蕲春等地,受助学生陆续增加至70余名。

“他们给了我与命运做斗争的底气”

小琪和小仪两姐妹是湖北省民政厅联合爱心人士资助的第一批学生。10年前,小琪还是个青涩的小姑娘,和爷爷奶奶、妹妹相依为命。

小琪和小仪的父亲2008年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后,她们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比同龄人承受了更多的苦难和挫折。结对资助姐妹俩的是武汉一家文具店的老板。

小琪回忆说,奶奶接到三胡乡民政办的电话,下午就带着她和妹妹赶到镇上拍了一张照片,办公人员是一位年轻的阿姨,她对小琪说拍照的时候要开心一点、要笑。小琪不明白用意。直到有一天家里来了好多人,亲切地了解她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包括年龄、学校、成绩、生活有哪些困难等等。

那时小琪家里喂了几头猪,她在给猪割草,妹妹在给鸡喂玉米,爷爷奶奶在干农活还没回家。

陈文兵向小琪介绍说,有位姓熊的叔叔想帮助她们,并留下了熊叔叔地址和电话,说有需要一定打给他。那一次村里给小琪和小仪办了银行卡,每个月熊叔叔定期将资助款打来,并常常打电话关心她们的情况,叮嘱她们好好学习。

2016年,得知小琪考上高中,每月300元的爱心款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将资助款增加至每月500元。

小琪考上大学后,陈文兵特来祝贺,并送给她1000元的红包,鼓励她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熊叔叔也特地买了一台电脑送给她,以表祝贺。从熊叔叔手中接过电脑时,小琪的眼泪夺眶而出,她说:“感谢二字说出来很轻,但在我心里很重。好心人的帮助,让我走出了大山,有机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把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小琪说:“我们电话沟通时,陈文兵叔叔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有任何生活上的困难,直接给我发消息。你要努力读书,走出大山。陈叔叔的话就像黑夜里的灯塔,给迷茫的我以安慰、指引、鼓励。让我变得有目标有动力,且愈发坚定。感谢那么多年一直对口帮扶我的熊叔叔一家,也感谢陈叔叔的鼓励和关心。他们不仅给予我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了我与命运做斗争的勇气。我会把这份爱传递,以实际行动感谢为了贫困山区孩子们付出的每一位爱心人士。”

“因为与这些孩子们的结对,让自己的拼搏、企业的发展更有动力”

如今,湖北省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党支部组织的结对助学“爱心帮”队伍越来越壮大,参与其中的爱心人士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山区贫困学子有学上,健康成长。

爱心人士沈艳芬是湖北嘉鱼人,在杭州创业20年,多次组织浙商到家乡捐赠。通过省民政厅牵线搭桥,她和浙江省几位爱心人士一道到蕲春县狮子镇小学捐赠价值10万元的体育音乐器材,并资助了当地一户困难家庭三姐妹,直到她们完成学业。

上海人童晓明目前在武汉工作,他积极加入省民政厅组织的爱心活动。家住建始县茅田乡封竹淌村的小船,家里有兄妹两人,父亲因上山砍柴被砸伤,高位截瘫,母亲体弱多病,家庭十分困难。了解到小船的情况后,湖北省民政厅工作人员与童晓明一道对她家进行了走访,并将小船列为了结对帮扶对象,每月资助她1000元,让她放心地读大学。“只有你优秀了,别人才愿意帮助你,只有你优秀了,你将来才能帮助别人。”在小船家的屋坝前,童晓明这样鼓励小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爱心人士李晓辉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未能按时给资助的学生小蔓打款。疫情结束后,他赶帮将三个月的资助款打给小蔓,并打电话解释情况。这令小蔓一家非常感动。

河南人李建营从事幼教课程体系开发工作,他资助了英山县一户困难家庭的姐弟俩。同样参与结对资助的还有上海企业家刘伟、李林标,武汉企业家陈光,河南籍企业家贾瑞中、蒋文广,甘肃籍企业家夏冰、彭羚等十多名爱心人士。

此外,“爱心帮”还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助推爱心助学。武汉市洪山高中的文梵歌同学曾参与其中,她深受震撼:

对于我和我的朋友们,父母的殷切关爱、忙碌的校园生活、课余的丰富多彩、心仪的国风潮玩是“理所当然”。但在前几天参加的助学活动中,我突然意识到,这种“理所当然”,在今天依然是很多孩子的“求之不得”,甚至是“想象之外”的。

因为难得的机缘,我参加了这次省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党员叔叔伯伯阿姨們组织的结对助学活动。听陈文兵伯伯说,获得他们帮助资助的“山里娃”已经超过70名。同行的晓莉姐姐,正是十几年前受过帮助的孩子之一,现在已长大成才,积极从事公益事业。

在本次活动帮助的三个家庭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青妹妹家。从建始县城出发,坐近3小时大巴车,再爬山30分钟,才能到小青妹妹家。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也去了外地打工,幸好有祖父母抚养她长大。但老人家年事已高,生活难以为继,家里靠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才从破破烂烂的危房搬进了新瓦房。

她的祖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小青妹妹7岁了都不知道如何数数,靠着家里一台老式电视机学会了说普通话。小青妹妹即将就读的小学,距离她家有5公里,相当于上个学就要绕我们学校操场走12圈半,而且还是山路!

我们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让我在小青妹妹面前有几分不知所措。在接过我们送来的书籍和文具时,小青妹妹眼里闪动着真切的欣喜的光芒,面对外人非常拘束甚至有些畏惧的她,壮着胆子拥抱了我。我却深深地觉得:我自己能做的,如此有限。

我想帮助小青妹妹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交换角色,我希望有人帮助我自己。我也许做不到像张桂梅校长那样伟大,点燃自己,照亮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但我可以成为萤火,即使微弱,也给她们带来光明。

“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帮助孩子们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因为与这些孩子们的结对,让自己的拼搏、企业的发展更有动力,我会动员身边更多的朋友汇聚到爱心助学的行列中来。”李建营说。

“我们不求回报,只盼望孩子们健康成长,今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陈文兵现任湖北省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回顾爱心助学事业十年,他说:

2014年以来,我们动员身边的爱心人士持续十年接力助学,结下一个对子,就许上一份承诺,每月定向打卡,每年上门看望,真心地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步成长。

我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感恩社会的情怀。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把生活的磨砺当成人生的财富,努力成才,早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起到一个纽带作用,是真心和爱心将我们与爱心人士和贫困学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心助学最关键的是要有持续性,提供物质资助很容易,但数十年如一日的陪伴与关爱很难得,这种大爱犹如涓涓细流,持续不断流向孩子的心田。

十年真心付出,我们收获了孩子幸福的笑脸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情响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帮扶助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每年见到孩子们的成长,我都很欣慰。

结对助学只是一道微光,我们只是尽到了绵薄之力,但对一个困难家庭来说却是照亮孩子未来的明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将活动开展下去,让更多贫困孩子得到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学习立身本领、塑造健康体魄,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是我们这个团队里每个人朴素的愿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正如河南籍爱心人士贾瑞中所言,“我们不求回报,只盼望孩子们健康成长,今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总结结对助学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湖北省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将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抓手,从“幸福家园”慈善众筹入手,呼唤亲情回归、能人回乡、产业回迁,让家乡更富、更美,让共同缔理念造结出更多硕果。

猜你喜欢

小琪民政厅助学
城市“白夜”
——繁华背后竟是伤害
鸟儿的时髦“发型秀”
河南省民政厅召开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
风铃
广东省民政厅举办全省民政系统学习贯彻《慈善法》专题培训班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卓志强 强化领导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风铃
关爱·帮扶·助学
洪涝灾害
为助学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