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阅读内涵,渗透德育养成

2023-10-19顾佳言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阅读教学

顾佳言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学科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在新时代阅读教学的背景下、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渗透德育教学。在丰富阅读教学内涵的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养成。目前,后者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已经得到认可,但前者往往容易被忽视。教师要弥补这一短板,关键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的渗透,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形成必备的品格。以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探讨一些相关思考与实践。

一、阅读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沃土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来熏陶学生的品德。浸润品德的概念是指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影响。而阅读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阅读是学生通过视觉输入文字或者图片的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并构建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加工是阅读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也能够独立构建,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了一些德育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有了实质性的引导方法,这也意味着德育教育不再空洞。因此,当学生的阅读成为德育渗透的土壤时,德育就能够扎根,并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得以生长。

从逻辑方面梳理阅读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具体如下:對小学生而言,德育的生长表现在他们能够对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做出与德育目标相符的判断,对于自身的语言与行为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进行判断与选择。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除了对他们进行常规的要求外,最有效的途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明确德育渗透的目的进行组织和实施,学生的阅读空间就会充满丰富的德育营养。学生在阅读中吸收这些营养,就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德育养成。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不断内化,并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实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德育渗透,也必须遵循这样的路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关注文本的主题、情节分析和人物形象等,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以围绕这些重点实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中涉及生活和科技等多个场景,可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充分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解读课文来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主题的提炼和情节的描写这两个重点环节,进行与德育渗透相关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方法,下面将进行相关阐述:

在提炼课文主题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阅读水平。当学生开始阅读时,他们通常对能够引起直观感知的描写表现出极大兴趣,例如课文中关于飞机夜航的描写。许多学生都有晚上乘坐飞机的相关经验,因此这段描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在学生有了这种共鸣之后,他们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思维就会被其中提出的问题所激活。当学生看到“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这一句话时,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会被引导至理性认识。这时,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课文中对科技的描述。在学生通读并理解全文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同学们能否畅想一下,自己长大以后能够对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断思考,以此来实现德育的渗透。

这样的问题提出和思考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掌握高科技关键在于人才,而要成为人才,关键在于认真学习每一科的知识。可以说,当学生将对高科技的思考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隐形的德育渗透效果。

在分析文本情节描写时,学生通过阅读细节进行分析与概括,从而获得了新的认识。比如,课文中的三个段落描写了三次实验,后续的段落中又提到“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对这些内容阅读,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呢?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提到科学家的艰辛探究、重复实验和反复研究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旨进行适当的升华: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科学家的执着追求与坚持不懈,遇事冷静与根据失败的经验进行不断改进,团结协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而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只有当我们领悟了这些,才能真正读懂科学家……

三、基于德育养成的阅读教学再思考

在基于德育养成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过程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内化后,这些信息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因此,德育的养成不应该仅仅是说教的结果。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是帮助学生夯实德育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德育。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德育渗透与养成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德育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要拓宽德育思路,开拓德育途径,优化德育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润物无声式的德育。在此基础之上,语文教学便可以插上德育的翅膀,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空间里自由地翱翔。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阅读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