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任务群 开展文言文生活化教学
2023-10-19袁文艳奚佳铭
袁文艳 奚佳铭
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借助学习任务群所涵盖的知识主体和学习目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当前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将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相联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语言实践的方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遗产,文言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小学文言文生活化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对提升学生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将文言文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通常更容易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将文言文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增加学习的意义感和动力。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生活相关的实际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并愿意主动探索文言文的知识。同时,将文言文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生动、具体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提高对文言文的记忆效果和理解程度。生活化教学还能在学生实际运用文言文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语境运用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扩展和语言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与实际情境的结合,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其次,生活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情境,要求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将文言文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能力,提高语境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只有真正设计契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真正走入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的言语实践。此外,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在表达时的创造力。将文言文置于实际情境中,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文言文知识。实际情境提供了更具体、生动的学习材料,使学生更容易在使用文言文时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记忆联想。
二、学习任务群视野下文言文生活化教学路径
1.设计生活化教学任务
设计生活化教学任务将文言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文言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任务,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知识和技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情景对话活动。学生扮演古代人物,通过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师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古代人的饮食习惯、服饰搭配等,让学生用文言文对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些话题的见解。这样一来,学生既能体验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又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让学生用文言文写一篇关于自己日常生活的日记,或写一封给古代人的信等。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写作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
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古诗解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的意思和表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中涉及的历史背景、情感表达和诗歌结构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并进行相关的文言文创作扩写。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自由创作或扩写。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汉语,用类似的语言风格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以调查的方式开展拓展实践,探究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利用互联网或者去图书馆查阅等方式调查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模仿作者的创作风格来展示探究任务。
2.引入情境对话活动
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建角色扮演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言文故事或场景,通过扮演角色展示文言文的运用。学生根据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编写对话剧本,然后在班级或学校活动中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情境使用,加深对文言文的印象,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演绎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文言文对话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一段文言文的对话,并根据对话内容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学习和运用文言文的对话表达方式和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互动课件等资源,将文言文的对话情境呈现给学生。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将文言文的对话情境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源,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对话情境中,积极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
例如,在学习小古文《狐假虎威》時,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语法和词汇,编写情境对话剧本,并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表演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演绎能力。教师可以提供《狐假虎威》的文言文原文和一个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利用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编写对话剧本,以角色扮演方式展示文言文的运用。如,学生可以选择狐狸、老虎等角色,并展开编写对话来展示故事的情节和内涵。学生通过扮演狐狸、老虎等角色,将文言文中的对话场景真实地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演示,示范如何在对话中运用文言文。如,教师可以模仿狐狸的威吓语气,用文言文表达狐狸对老虎的伪装欺骗。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表达方式来学习文言文的对话表达技巧,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来组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设计生活化教学任务,创设文言文学习情境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