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群文阅读 启迪语文素养
2023-10-19施红华
施红华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它将一组文章以特定方式组合供学生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并培养更高水平的语文素养。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群文阅读更加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质量以及塑造学生更高质量的文学审美具有重要作用。
一、投放优秀的群文材料,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更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保持高度的学习动力。优秀的群文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感兴趣的内容。通过使用优秀的群文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链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些材料可以提供真实的例子和故事,使学生更易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谈谈他们对故事的理解。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如通过讲述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他们所了解的民间神话故事,表达他们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积极反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故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源和延伸阅读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深入了解和探索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文化元素。
优秀的群文素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学领域。通过接触多样化的素材,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优秀的群文素材通常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精神。通过与这些素材互动,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二、基于教材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群文阅读的拓展延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更多相关材料和资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基于教材拓展学生阅读的方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科普读物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教材内容有限,而通过引入更多的相关材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中,主要介绍了“我”和闰土相处过程中发生的四件事,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可爱活泼、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的形象。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作为拓展阅读,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比较不同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文学手法,进一步理解鲁迅的思想与创作风格。《少年闰土》的故事发生在特殊的1919年,小学生对于相关的历史可能了解较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与《少年闰土》时代背景相关的历史事件,以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教师可以选择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者历史小说,激发学生对拓展阅读的兴趣,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在进行拓展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读《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并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这两篇文章,让学生谈谈对于闰土这个人物和作者鲁迅的新的认识。
群文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多读多练,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积累词汇量和强化阅读速度。同时,学生还能够学习到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和阅读策略,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群文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文化意识、跨学科思维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涵盖了各种主题、价值观和观点,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创设主题群文阅读任务,检验成果
主题群文阅读任务对于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这个任务需要阅读、理解相关文本材料,并从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和表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主题群文阅读任务一般包括多个相关的文本材料,学生需要从中获取不同的信息和观点,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同时,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爱国”为中心题材,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爱国意识,明确爱国的主题思想,并检验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后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阅读任务:
1.小组分工合作查询和分享:学生初步阅读完《开国大典》后,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查询与解放战争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并在班上进行分享和传阅。
2.爱国故事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让学生阅读《七律·长征》《我的战友邱少云》《詹天佑》等作品,了解更多的爱国故事。学生进行讲述,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述,针对不同学生的讲述进行分析和理性评价。
3.老人讲述和书籍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身边40、50年代出生的老人,听他们讲述开国大典之后的生活和学习变化,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相关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4.“爱国主题文章中的诗词”接龙比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爱国”主题的文章时,留意文章或书籍中引用的诗词,并进行积累。在班上进行接龙比赛,鼓励学生将群文阅读教学中所学,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的阅读和学习中。
通过以上阅读任务,教师可以对完成度较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将群文阅读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的阅读和学习中。在小学阶段,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深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主题群文阅读任务常常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小组内可相互讨论观点,分享想法,相互启发借鉴。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形成独立观点,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文章。
综上所述,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积累更多素材,掌握更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教师应该立足教材,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打开思维,拓宽视野,获得更充实的阅读体验和更高水平的进步,最终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