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经济工作

2023-10-19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陈云物价财政

“这是除人民解放军在前线上的胜利以外,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为人民所做的一件最大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经济工作的中心是:遏制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管理,调整工商业,为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和高效运行开辟广阔前景。

遏制恶性通货膨胀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造成持续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财政金融体系全面崩溃。面对通货膨胀、市场紊乱、投机盛行、物资匮乏等严峻的财经形势,人民政府在组织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扭转市场剧烈波动、金融形势紊乱的局面,打击和取缔金融投机,加强金融管理,统一货币,保证人民币占领市场并取得巩固地位。

1948年底人民币发行前,市场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清理金融市场,确立人民币为单一的本位币,是建立新经济秩序、恢复生产、保证供给的前提。但是,人民币占领市场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投机分子用银元与人民币对抗,而城市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也或明或暗地抵制人民币的流通。

为了保障人民币占领市场,各级人民政府、金融部门依靠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解决这一难题。具体措施是:将金圆券、银圆券驱逐出市场;禁止金银流通;禁止外币流通;取缔和打击非法经营高利贷的“地下钱庄”;兑换收清各种地方货币。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财经的好坏,影响到全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当时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于1949年7月到上海进行调查研究,就统一财政经济、控制市场物价等问题制定新的措施。

继1949年6月以上海为中心的“银元之战”以后,投机资本家又囤积粮食、煤炭、棉纱等,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从7月底开始,涨价风潮再起。到10月中旬,几个大城市物价猛涨一倍半。10月15日,物价风潮又起。先从津、沪开始,继而波及华中、西北,从五金、化工原料等进口商品开始,进而发展到粮食和纱布。物价从10月上旬到11月25日,上涨3.26倍。这次较量的主战场仍然在上海。

为了击败投机资本的猖狂挑战,人民政府针锋相对,精心组织了一场“米棉之战”,由中财委直接指挥。11月13日,陈云批示:国营商业部门应在抛售物资方面大踏步后退,暂不将主要物资抛售,要保存实力,选择适当时机,全国一致行动,一举击溃投机势力,刹住哄抬物价之风。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拨物资。又及时清理上海、汉口纱布存量,催促华中棉花东运;为了保证上海的粮食供应,还从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和东北、华中地区调拨抢运。为了保证物资调运,各地贸易公司全力组织装卸,铁道部及时回拨空车。经过紧张调运,到1950年上半年,上海已掌握8.5亿公斤粮食,够一年半的周转用量。这一场粮食调运意义重大。它实际是保卫新中国的第一个重大的经济行动。动员面广、历时长。粮食调运的成功,为中共新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大作用。情况正如陈云所说:“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

中财委又指示人民银行,加强现金管理,设法紧缩银根。陈云于11月13日向各地发电,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各主要分行自收到电文之日起,除中财委及各大区财委认为特殊需要批准者外,其他贷款一律暂停,同时按约收回贷款;各大城市于11月25日左右开征几种能起收缩银根作用的税收;由各大区财委负责,暂停支付工矿投资及收购资金;部分地方经费推迟15天至20天发放。

经过周密准备,人民政府开始对投机势力进行全面反击。从11月20日开始,各地国营商店跟随市场价格,逐步提高牌价,抛售一些冷背商品。11月25日,全国各大城市趁高价大量抛售主要物资。投机商人错误地认定物价还要上涨,便不惜用高息借贷吃进。国营商业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连续十天大量抛售,物价逐渐下跌,仅粮价就下跌了30%至40%。与此同时,继续紧缩银根。投机商人不得不抛货还债,但是越抛越贱,越贱越卖不出去,只好借新债还旧债。不但亏了老本,还要偿还高息,闹得倾家荡产。各地市場从11月25日起趋向稳定,至12月上旬,物价风潮告一段落。

这次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物价风潮,仅十天左右就被平息下去。人民政府经过这次斗争,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此后,物价虽然仍有起伏,但是再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

1950年春节前后,上海的投机商又囤积纱布,妄图进行最后挣扎。人民政府经过紧急调运和精确预测,适时抛售、压价和稳价,配合税收、发行公债等财政金融手段,很快取得了胜利。结果,投机商妄图掀起的涨价风,使私营钱庄倒闭50%、投机商行倒闭10%。

人民政府从1950年开始,又采取开办折实储蓄、发行公债、扩大人民币的流通领域等措施打击投机资本,抑制通货膨胀,基本上结束了金融混乱和市场物价剧烈波动的严重局面。毛泽东对稳定金融物价、遏制通货膨胀的成功给予高度评价,说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这是除人民解放军在前线上的胜利以外,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为人民所做的一件最大的工作”

1950年2月13日至25日,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讨论统一财经、紧缩编制、现金管理、物资平衡四大问题,并作了具体部署。经过充分论证,会议作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政务院于1950年3月3日正式颁布了这个决定,并于3月24日通过了《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形成了以集中统一为基础的财经管理体制的雏形。这次统一财经工作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内容有三项: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统一全国物资管理、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其中核心是统一全国财政收支,重点又是统一收入,保证中央财政的需要。

从1950年3月到6月,人民政府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并在很短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财政收支平衡,金融物价基本稳定。刘少奇指出:“现在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已经统一,国家的财政收支已接近平衡,不久可能完全平衡,金融物价已趋向稳定。这是全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是除人民解放军在前线上的胜利以外,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为人民所做的一件最大的工作。”

这项工作结束了旧中国几十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它向全世界表明,新中国不仅能够在政治上日益巩固壮大,在经济上也同样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获得恢复和发展。中国财经状况的初步好转,为调整工商业和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有利条件。

调整工商业

物价趋向稳定以后,1950年三四月,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投机者不仅停止了囤积居奇,而且还向市场抛售囤积的物资;许多消费者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购存了不少消费品,暂不购买商品。

通货膨胀时期虚假购买力的消失,加之城乡购买力低、季节影响、公债发行等原因,发生了商品滞销并跌价,银行的货币存款大增而难以放出,致使部分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人数增加。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蔓延至许多中小城市。

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停产歇业,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对经济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面对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惶恐不安,认为人民政府改变了保护私营工商业的政策,失望和不满情绪也在一部分工人和城市居民中蔓延。一些敌对分子乘机造谣,挑拨群众与政府的关系。经济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从3月27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有各大区负责人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讨论财经问题、土地改革和军事等问题。毛泽东在会议上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后,主要是抓了一个财政问题。目前财政经济的好转还只是财政的好转,并不是经济的好转;财政的好转也只能说是开始好转,根本好转需要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目前财政上已经打了一个胜仗,现在的问题要转到搞经济上,要调整工商业。”他针对党内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要挤垮私营工商业的错误倾向指出:“和资产阶级合作是肯定了的,不然《共同纲领》就成了一纸空文,政治上不利,经济上也吃亏。‘不看僧面看佛面,维持了私营工商业,第一维持了生产;第二维持了工人;第三工人还可以得些福利。当然中间也给资本家一定的利润。但比较而言,目前发展私营工商业,与其说对资本家有利,不如说对工人有利,对人民有利。”他还进一步提出:“我们是一个大党,策略上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我们现在胜利了,要巩固胜利,更要注意,要反对‘左的思想和‘左的做法。”毛泽东还说“两全其美是可能达到的”。

一周后,在全国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说:“以前集中力量搞财政是对的,以后要转到工商业方面。《共同纲领》中说五种经济要各得其所,现在私营经济感到无合法地位,公营经济中也有不得其所的。要在经营范围、原料、市场价格、周转资金等方面,将私营经济真正作为国家五种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4月到9月的6个月中,中财委要召开一些工商业会议,调整工业要有所准备,要工商业者、公营企业参加,由政府领导,把口号变为实际,否则人家说我们讲空话,未能实行《共同纲领》所规定的。”

为了全面认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讨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困难问题。会议听取和批准陈云《关于财政状况和粮食状况的报告》。毛泽东就陈云的报告发表讲话,更明确地说:“今后几个月内政府财经领导机关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调整公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以及公私企业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方面,努力克服无政府状态。《共同纲领》规定,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各种社会经济成分至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这必须充分实现,方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復和发展。现在已经发生的在这方面的某些混乱思想,必须澄清。”

4月23日,毛泽东给上海市市长陈毅电报,指出:“目前几个月确实应当用大力气来做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维持生产与救济失业的艰巨工作。”

按照之前的部署,在中财委组织领导下,召开了一系列有私营工商业者参加的工商、税务、贸易、油脂、火柴、橡胶、机械、纺织、造纸、印染等专业会议,以摸清行业和市场情况。

1950年5月8日至25日,中财委在北京召开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北京、重庆、西安七大城市的工商局局长会议。陈云在会上分析形势时指出,商品滞销除了物价稳定这一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外,还与生产、消费结构变化,产品结构有关。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毛泽东作了题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发言。陈云作题为《目前的财政金融状况》的发言,阐明了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调整的内容和有关政策措施。会议决定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使工厂开工以解决失业问题,同时改善同资产阶级的关系。

1950年6月至9月,中财委的工作重心从财政方面转到经济方面,首先抓现有工商业的调整,主要措施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国家还调整了贷款政策,对私营工商业适当扩大贷款额。后来陈云形容1950年的财经工作:上半年是“统一”,下半年是“调整”。

1951年,由于军需加工任务和基本建设投资扩大,特别是土改后农村购买力迅速增加,公私营商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50年增加37.3%,全国私营商业比1950年底增加了48万户。调整工商业不仅使得私营工商业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加强了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为过渡时期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陈云物价财政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市场物价
2012,物价的期盼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