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斯巴甜说“致癌物”
2023-10-19段梅红
段梅红
声称“无糖”或“零糖”的饮料喝起来却甜甜的,这是因为添加了人工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饮料和生活用品,如无糖饮料、口香糖、冰淇淋、乳制品、麦片、牙膏、止咳药水和维生素咀嚼片等。最近,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发布报告,将阿斯巴甜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这一消息引发了诸多疑问,像“无糖可乐还能喝吗”“无糖口香糖还能吃吗”等问题此起彼伏,但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不必过于紧张”。
阿斯巴甜真的“致癌”吗
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称,基于阿斯巴甜具有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IARC将其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40毫克。
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并不认同IARC的结论,认为阿斯巴甜是食品科学界研究得最充分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安全剂量内使用并不会造成健康问题。除美国外,中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允许生产者合法使用阿斯巴甜。7月14日当晚,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发表声明,指出中国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进行了严格规范管理,按照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确保安全。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发布报告指出,阿斯巴甜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分解为两种氨基酸和甲醇,而这三种物质在正常的食物消化过程中也会产生。此外,阿斯巴甜也不会进入人体的代谢循环过程。因此,JECFA认为“阿斯巴甜是安全可靠的,无需调整目前的安全剂量标准”。
如果按照IARC“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40毫克”的标准,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的阿斯巴甜摄入量上限为2800毫克。一般一罐“零糖”饮料中阿斯巴甜的含量约为200~300毫克,要达到2800毫克的摄入量,每天大约需要喝9~14罐。也就是说,摄入含阿斯巴甜的食品确实存在健康风险,但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的概率非常低。
既然健康风险较低,为什么有些饮料不使用阿斯巴甜呢?实际上,除了口味问题,生产者还考虑到了特殊群体的需求,如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每1.5万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受其影响。由于无法代谢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患者需要终身依赖特殊配方食品,而阿斯巴甜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代谢障碍,因此不适宜此类患者食用。
实际上,作为一种代糖产品,阿斯巴甜的真正风险不在于致癌性。科学研究发现,持续摄入过多的阿斯巴甜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最终发展为各种代谢性疾病。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总数及年增长人数最多的国家,还有大量潜在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这些人会寻求代糖食品和饮料来控制血糖水平,而这一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胰岛素抵抗,加剧人体代谢障碍。
根据《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只有44.37%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会查看包装标签和说明,但并不会仔细阅读。这意味着很多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并不清楚自己每天摄入了多少代糖。因此,养成查看标签的习惯,学会阅读营养标签是每个成年人应具备的消费素养。
其实,它们都是“致癌物”
阿斯巴甜被确定为“2B类可能致癌物”意味着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先了解一下IARC的“致癌物清单”。
“致癌物清单”是IARC对致癌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该清单不仅限于物质,还包括行为和所处环境等因素。IARC的致癌物分类是根据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来划分的。根据IARC的致癌物分级,1类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目前已确定有120种;2类是对动物致癌,但对人类是否致癌还需进一步研究的物质,目前已确定有357种;3类是不确定是否能导致人类患癌,但有致癌可能性的物质,目前已确定有502种;4类是不太可能导致人类患癌的物质。
1类致癌物是人们最担心的,因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们可以导致人类患上癌症。这些物质包括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香烟、槟榔、砷、镉、苯、甲醇、氡、煤焦油、紫外线、X射线、二英、酒精、酒精饮料、中式咸鱼、木屑等。此外,太阳辐射、室内烧煤、橡胶工业也被归类为1类致癌物。
2类致癌物分为2A类和2B类。2A类是已确定对人类有致癌风险的物质,如某些农药、65℃以上的热水、苯胺类化合物、染料等。2B类致癌物是对人类可能有潜在致癌风险的物质,但证据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很多2类致癌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丙烯酰胺(常见于薯片中)、铅、4-甲基咪唑(常见于可乐中)、咖啡、汽油等物质都属于2类致癌物。
3类致癌物是种类最多的,有三种情况可以归入该类别:第一种情况是无论对人类还是对动物,致癌的证据都不充分;第二种情况是对人类致癌的证据不充分,但对动物致癌的证据充分,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对动物的作用机制对人类无效;第三种情况是个别无法分类的物质,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致癌性。汞、苏丹红、三聚氰胺、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双氧水)、次氯酸、印刷油墨、氨苄西林(一种常用抗生素)、聚乙烯(PE)、聚丙烯(PP)、玻璃纤维、三氧化二铁(铁锈)、咖啡因、膽固醇、静态磁场、单宁酸(常见于葡萄酒)、茶、维生素K等都是3类致癌物。
IARC的致癌物分级是基于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与致癌风险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必然联系。等级最高的1类致癌物是指其致癌的证据非常充分,而不是致癌风险最高。
曾经有一款知名品牌牛奶因检出黄曲霉毒素而引起广泛关注,因为黄曲霉毒素被归类为1类致癌物。然而,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是1类致癌物,但阳光、空气和水被我们视为“健康生活必需三要素”。黄曲霉毒素和紫外线都被归为1类致癌物,是因为已经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了它们的致癌性。
与阿斯巴甜类似,二氧化钛也被归类为2B类致癌物。它主要用于产品的“白色化”或使颜色变浅、变柔和,彩虹糖、口香糖、糕点、肉汤制品等食品以及美白、遮瑕和防晒用品中都含有二氧化钛。可见,被归入2B类致癌物的物质并不一定要从食物、日常用品中彻底消失,而是应该在标准范围内使用。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证据尚不确凿的2类和3类致癌物,如苏丹红、丙烯酰胺、阿斯巴甜,却忽视了生活中十分常见的1类致癌物,如香烟和酒精。事实上,这些对人体危害较大的1类致癌物更值得谨慎对待和积极预防。
剂量决定毒性
显然,人们不会因为太阳辐射和咖啡分别被归类为1类和2类致癌物就停止晒太阳或喝咖啡。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很多人仍然会对被归为致癌物的食品添加剂感到担忧。如果长期大量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呢?
现代科学先驱之一、毒理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曾说:“只要剂量足,万物皆有毒。”“剂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暴露量,二是暴露时间。暴露量越大,暴露时间越长,罹患癌症的概率越高,但也不是一定会患癌。在描述“大量”“长期”这些概念时,科学家们会更加严谨,考虑更多因素,如人群特征(成人、儿童、女性等)、摄入的时间长度和频率(终生每天、连续一周、单次摄入等)、摄入途径(食入、吸入、皮肤接触等)、摄入量(与体重有关)、健康效应,等等。这样的描述更加详尽地考虑了各种因素,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不过,对普通人而言,我们可以将“大量”理解为“将食品添加剂当作主食”,而“长期”则是以“终生”“每天”为基准,时间长度和摄入频率都远远超过正常生活的标准。
近年来,我们在日常消费中接触到了许多被称为“致癌物”的物质,如鸡蛋中的三聚氰胺、鸭蛋中的苏丹红、薯片中的丙烯酰胺、食用油中的苯并芘、营养面条中的亚硝酸盐、可乐中的4-甲基咪唑等。然而,人们往往只记住了这些食物和化学物质的名称,而忽略了以下信息:每天食用114个含三聚氰胺的鸡蛋才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每天食用1000个含苏丹红的鸭蛋才有可能导致癌症;每天食用150包薯片才会因丙烯酰胺而增加患癌风险。虽然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但在正常的日常饮食中,我们接触到的量通常遠远低于致癌的剂量。因此,我们不必过度担心,只需保持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降低致癌物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为什么大多数消费者常常对某种有害物质感到担忧而容易忽视剂量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在风险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许多消费者认为,凡是入口的食物、饮料都应该绝对安全。事实上,对食品安全的“零容忍”是指对非法添加、掺杂假货等行为的零容忍,而并非食品安全可以达到“零风险”。因此,“检出”并不意味着“违规”;“含有”也不代表“超标”;风险≠危害+后果,风险=危害+剂量。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可行的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不是要求食品“零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为了减少农药残留物和致癌物的摄入,许多人对有机食品青睐有加,认为有机食品是最安全、最健康的选择。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年度《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丹麦在食品安全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丹麦拥有一整套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制以及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丹麦,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占总人口的7.8%,且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此外,其他非有机水果和蔬菜的农药喷洒,也受到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丹麦农业部每年都会定期抽查,如果发现农药或化肥残留超标,农场主将被剥夺生产权。
尽管丹麦被誉为“有机国度”,但其癌症检出率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似乎令人难以理解。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生活方式是导致丹麦人患癌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丹麦,女性烟民的比例高于全球的平均值,酒精饮料的消费量也很高,而吸烟和饮酒都会显著增加患癌的风险。“丹麦现象”说明,比起化肥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
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状态也会对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士,非常注重养生,对喝什么水、吃什么菜从不马虎,亲朋好友皆视其为“养生达人”。然而,他在盛年罹患癌症,最终不幸离世。朋友们想不明白,这样一个“讲究”的人怎么会英年早逝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这位男士虽然注重养生,但他的养生初衷是错的。比如,偶尔没洗手就觉得有细菌钻进皮肤,吃了一次非有机蔬菜就担心有农药渗进血液……他是基于恐惧去养生的。试想,一个人若总是处于“神经绷紧”的意识状态下,其身心都是拘谨的、畸形的,即便饮山泉水、吃有机菜也很难健康长寿。
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表演艺术家陶玉玲都曾三次患癌,但她们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甚至还坚持工作,如今都已八九十岁,仍然精神矍铄。世界卫生组织也发表过统计数据:世界上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可见,良好的心态也是防癌的一味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