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假顶快速摸底技术在综放初采中的应用
2023-10-19刘红旗
刘红旗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羊东矿,河北 邯郸 056201)
羊东矿主采煤层平均厚度5.5 m,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多且一次采全高液压支架体积大、质量重,运输支架的巷道高度不足,一次采全高液压支架在羊东矿并不适用,只能采用综采轻放支架。放顶煤工作面切眼安装和初采工艺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在切眼安装和初采工艺上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羊东矿8267 工作面为例,由于切眼沿煤层顶板掘进,采面沿煤层底板回采,存在初采丢失底三角煤且托顶煤推采问题。针对该问题,扩切眼时在切眼位置卧底后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1-6],初采可实现快速摸底,可实现安全快速初采、提高煤炭回收率。
1 工程概况
羊东矿井2#煤层为突出煤层,8267 工作面为2#煤层工作面,位于-850 m 水平五一采区,工作面标高-628~-682 m,地面标高+132.4~+137.2 m,走向长度761.4 m,倾向长度149.41 m。工作面东部以隔离开采煤柱为界,西部以8269 采空区为界,南部以X20-8467-1 陷落柱为界,北部以五二皮带上山为界。8267 工作面切眼长度150 m,煤层厚度5.5 m,切眼安装ZFG5400/20/35 型6 架、ZF5200/16/28型93 架。8267 工作面煤层及顶底板情况见表1。
表1 8267 工作面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2 工作面原初采方案及问题分析
2.1 原工作面切眼支护及支架安装方案
扩切眼后规格:净宽×净高=7.5 m×3.5 m,沿煤层顶板掘进,采用锚网梁配合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配合梯形梁垂直切眼方向布置,锚杆规格为Ф20 mm、长度2.4 m 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距850 mm,排距800 mm,配备140 mm×120 mm×8 mm 的U 钢自制托板,采用K2335 树脂锚固剂1 卷、Z2335 树脂锚固剂2 卷锚固;锚索长度7.5 m,采用Ф21.8 mm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配备16#b 槽钢使用,锚固剂选用K2335 树脂锚固剂2 卷,Z2335 树脂锚固剂2 卷。顶板铺设钢筋网,钢筋网由Ф6 mm 钢筋焊接而成,网格规格100 mm×100 mm,网边搭接100 mm。扩切眼完毕后安装支架,上下端头各安装3 架ZFG5400/20/35 型液压,中间安装93 架ZF5200/16/28 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架顶盖与顶板直接接触,支架底座下留有约2.5 m 底煤,如图1。
图1 原切眼支架安装示意图(mm)
2.2 原工作面初采方案
工作面安装完毕后,采煤机下割,支架逐步下钻,工作面托顶煤推采,如图2。支架底座逐步摸至煤层底板,采空区切顶卸压后进入采煤、放煤正规循环,如图3。
图2 工作面支架下钻摸底示意图
图3 工作面支架摸底正常推采示意图
2.3 原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支架从摸顶到摸底的过程中,支架托顶煤由薄变厚,该过程中托顶煤过薄容易导致顶煤冒落,在顶煤破碎的情况下还需要注浆加固煤体,托煤推采难度大,易导致瓦斯、顶板事故,且丢失底煤。根据统计,邻近的8266 工作面初采过程中,从初采到支架摸底需要推采20 m,发生了两次顶煤冒落导致瓦斯超限预警事故,在顶煤破碎的情况下采取了注浆加固措施;在邻近的里8261 工作面初采托顶煤推采过程中,由于顶煤冒落导致支架不接顶、支架倒架咬架事故,给工作面回采造成很大隐患。
3 切眼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及初采方案
3.1 扩切眼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
切眼扩帮后,在扩煤帮侧顶板,按间、排距1.55 m 打设吊木垛锚索。锚索Ф21.8 mm、长5.0 m,外露超长部分先在锚索端头往上150 mm 处上槽钢、锁具,然后利用槽钢作为木垛底面逐层摆好高度为1.6 m 的木垛,木垛采用长2.3 m 的硬杂木。摆木垛时木垛端头搭接不少于200 mm,组成木垛的杂木间、排距不大于1.55 m,按此顺序逐层摆至接顶,最后对锚索预紧,预紧力视木垛贴紧顶板为准。木垛使用的两面平松木选用直径20 cm 以上、长2.3 m 的优质红松木,槽钢选用16#槽钢,长3.5 m,3 孔布置,孔间距1.55 m,槽钢顺切眼方向安装,每个木垛(槽钢)间距不超过300 mm。扩切眼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如图4。工作面初采即可快速摸至煤层底板。
图4 扩切眼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示意图(mm)
3.2 初采方案
切眼采用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后,支架可直接落在煤层底板,初采即可托住1.5 m 以上厚度的顶煤,顶煤不易冒落。根据2#煤层顶底板特性,2#煤层顶板多属直接顶易冒落和周期来压明显的二级一类~二级二类顶板,推采10 m 即可在采空区及两巷爆破切顶卸压,随后进入采煤、放煤正规循环。
4 应用效果
在羊东矿8267 工作面切眼安装及初采过程中,采用扩切眼悬吊木垛制造人工假顶方案,初采切眼高度达到5 m,初采期间的快速摸底比原设计提前12 d,减少了初采底三角煤丢失,可多回收煤炭8820 t。
5 结论
1)在现有轻放支架设备及切眼支护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扩切眼施工过程中,先按3.5 m 正常高度扩完切眼,随后打起吊锚索配合槽钢,在槽钢上摆放木垛,预紧槽钢使木垛假顶形成整体,再按5 m 高度卧底扩帮,安装支架升架接假顶,使支架直接接触煤层底板,减少了底三角煤丢失,省去了初采时托顶煤摸底的过程,顶板、瓦斯风险大大降低,为工作面初采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施工条件。
2)该方案为峰峰矿区同等地质条件下6 m 厚煤、只能选用综采轻放支架的工作面提供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