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聚焦三大难题 创新三项机制 积极探索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新路径

2023-10-19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温江区盘活产权

一、改革背景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聚焦资源价值“度量难”、集体资产“经营难”、金融资本“下乡难”三大难题,以促进“集体增收、农民富裕”为目标,着力加强集体“三资”管理,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股份化、资金项目化”,盘活了沉睡的资源资产,发展了农村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夯实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制度基础。温江区于2022 年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 万元的薄弱村;资产上亿的集体经济组织达2 个,收入上100万元的达10 个。

二、创新做法

(一)探索资源要素转化机制,破解资源价值“度量难”。针对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市场发育滞后,农村产权价值评估认定难的现实问题,温江区着力于创新资源资产的价值评估方式及营运管理模式。

一是创新土地产权折价入股模式,盘活土地资源。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等作价出资,采取市场化方式与投资人共同组建乡村产业发展主体,通过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获得稳定收入来源。例如,永宁街道天王社区参照温江区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招拍挂价格(80 万元/亩),将4.61 亩建设用地作价368.8 万元入股“茅歌水韵”林盘火锅庄园项目公司,占股10%,集体经济组织不参与项目经营管理,不承担经营风险,前五年每年获得10 万元稳定收益,此后每五年再增加1 万至1.5 万元,合作期满后,项目公司运营期间形成的所有固定资产归天王社区所有。目前,已累计获得30 万元的收入。集体经济组织让渡了经营权,让经营方获得长期独立的经营资格,有利于项目的稳定持久运行。而相对单纯的租赁,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比租金收入更高的固定分红收益,并在到期后获得地上构筑物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促进了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二是探索生态价值转换入股模式,盘活生态资源。由集体经济组织会同社会投资主体委托第三方对区域内的林盘、花木、湖面等生态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并作价入股,从而推动“生态股”向“资产股”的量化转化。例如,万春镇幸福村聘请专业机构量化评估前期建设的20 公里村道、绿道和1400 余亩湿地、林盘等生态资源,按照成本占30%、收益占70%的权重进行评估,并将估值(总计3.91 亿元)进行折算后作为集体资产股权,入股春秋华堂、田园圣恩等13 个项目。2022 年实现生态资产分红收益65 万元。

三是试行财政资金“投改租”,盘活基础设施。将可由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的财政投入形成的增量资产界定划拨给村集体,增加村集体资产,并由村集体出租以获得收益。例如,万春镇高山村接收乡村振兴基金和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共750万元修建的乡村旅游广场、长廊等,按照25 万元/年的价格打包租赁给四川农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既推动了资产的盘活利用,又促进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二)健全集体经济运营机制,破解集体资产“经营难”。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缺乏细分市场调研、项目经营能力,集体资产保值难、经营难的现实问题,温江区着力于创新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一是强化内控制度,筑牢风险底线。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后,以集体经营性资产对外承担债务,利用集体资产采取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注册成立的公司,必须设立形成决议、内控制度、定期报告“三道防火墙”,公司主要参与市场经营、承担风险,集体经济组织则按照约定获得稳定经营收益。

二是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发展路径。将乡村优势资源开发与资本入乡、农民创新创业等改革联动推进,引导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出租、合作、入股、阶段性让渡经营权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获得稳定持续的收益。例如,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出资20 万元,与市场主体合资注册成立成都市卫鑫置业有限公司,公司作为社区市场代理人,通过承担部分社区管理职能,与辖区内大型企业在人才培养、项目开发、企业运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开展建筑装饰、绿化工程、物业管理等经营业务。2022 年,卫鑫公司经营收入600 万元,集体经济组织获得20 万元分红。

三是探索利益分配新机制,吸引农民组织深度参与。按照“群众自愿、股份量化、进退自由”原则,探索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分红”联合发展模式。例如,和盛镇陈家渡村将基础设施折价入股到月食河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紫薇公园项目,并向所有村民公开募股,收益按照5:3:2 比例分配,即合作社收入的50%用于合作社成员分红,30%用作项目再投资再发展,20%归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2022 年,该合作社实现旅游总收入650 万元,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200 余元。

(三)创新农村融资服务机制,破解金融资本“下乡难”。针对农村产权的金融属性激活难,金融机构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民融资无抵押、机构放贷无保障”的现实问题,温江区着力于融资渠道的拓展与风险分担机制的创新。

一是以收储联盟为载体,建立抵押资产市场化处置机制。组建收储联盟,创新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作为不良抵贷资产处置企业,全程参与抵押物的价值认定、资产监管和风险处置,有效保障金融机构、借款主体和处置企业三方利益。

二是以多方认可为标准,探索农村产权“五方定价”价值评估机制。专门组建由银行、处置企业、借款人、专家和当地村委会推荐人员组成的五方价值认定小组,对资产进行合理评估,交易和处置价值以评估价格为参照标准。

三是以财政撬动为杠杆,创新融资风险缓释机制。区政府投入1000 万元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承担抵押资产处置后净损失的80%,金融机构承担20%,引导不良抵贷资产处置由传统的“债务收购—抵押物处置净值分配”向“市场化处置—差额补偿”转变。同时,引入省农担公司构建“银行+区政府+省农担公司”(按3:3:4 比例)产业发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区财政投入风险补偿金1500 万元,发挥“杠杆”效应放大金融资本20 倍授信规模,形成3 亿元融资贷款资金池。

三、主要成效

(一)在深化改革创新中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多元转化。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市场化项目经营,破除仅租赁为主的单一经营方式,持续拓宽发展路径,多元化盘活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房屋、生态资源、基础设施等乡村资源资产,实现乡村资源资产“变现”。截至2022 年12 月,全区村集体资产达到15.84 亿元;盘活闲置宅基地827 亩、闲置农房35.77 万平方米;有偿退出宅基地262.5 亩,利用宅基地建设产业项目35 个;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160 宗,交易额5.56亿元。

(二)在运管机制创新中推进了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农民以产权、现金等资产入股,实现了其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角色的转变,并让其持续享受改革红利。2022 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1 元,位居四川省第二位,其中财产性收入占比达11.6%;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49:1。

(三)在深度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多项制度转化成果。基于试点工作高效有序的不断推进,温江区同步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与支持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的指导意见》和《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管理办法,实现政策与改革试点工作高度契合。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核心成果还被吸纳进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探索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继承取得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的做法被吸纳进《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

猜你喜欢

温江区盘活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成都市温江区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
温江区高效解决某酒店涉众型劳动纠纷的启示
温江区:做优“五大工程” 惠民生增福祉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