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2023-10-19刘琴琴
刘琴琴/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经济效益被不断压缩,如何投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各大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成本管理引起重视,而在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十分重要,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成本核算和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因此,保障成本核算精确和管理有效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成本核算和管理角度出发,首先明确其重要性,同时阐述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接着汇总分析目前企业存在的各项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助力企业强化成本核算及管理,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 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 优化措施
新时期,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企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效防范风险,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强化对经营成本的掌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企业从容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较多不足,缺少先进的成本核算理念,管理手段单一,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企业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尤为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将成本核算作为重点工作,部分企业认为成本核算与管理只是简单的资金安排,可有可无,因此没有搭建完善的核算体系,导致成本核算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成本核算和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全面分析和掌握市场发展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改善企业经济状况,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
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维护企业利润
企业开展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经费支持,所有收入减掉成本之后才是企业获得的利润。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想要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就要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要获得预期收益必须合理控制成本,企业应当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细化各项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有效减少成本浪费,从而创造更多效益。
选择合适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繁多,企业根据不同的核算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使核算对象更加多元化。若是在成本核算中将产品作为主要核算对象,则需要计算产品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若是在成本核算中将责任单位作为核算对象,则需要计算责任成本。
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缺乏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
当前,企业的市场压力不断增加,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应对压力的重要措施,而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企业提高竞争力最常见的手段。但在实际成本管理中,部分企业依旧将重点放在节约成本上,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单一的成本节约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并不能全面考量生产项目中所涉及的技术、安全等问题,因此,从综合角度考虑成本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模式。此外,很多企业员工对成本核算和管理认知不足,一些员工认为成本核算是财务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缺少相应的危机意识。部分企业分工过细,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还有一些企业存在重设机构的问题,人浮于事,整体竞争意识不强,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缺乏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不仅难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还会极大地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资金是保障其健康运转的核心,因此,在资金投入时需要加强管理。在实际管理中部分企业盲目进行成本投入,导致成本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企业没有采用科学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核算方法,会导致较多问题。企业成本记录时效性不强,成本支出归集不够完整,在各项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成本核算存在较多漏洞。例如,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将生产项目归入成本核算中,经常出现少记或者多记的情况。同时,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不能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不断发生变化,一些非财务人员也进入了财务部门,专业知识不足很容易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容易导致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进而让企业无法识别潜在风险,严重威胁其健康运营。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传统理念影响,所采取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没有结合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并且在信息时代不注重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导致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有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能全面管控日常的成本支出,严重浪费成本,无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成本核算和管理时效性不足
部分企业由于经营资金不足,会采用银行借贷或者社会融资的方式获得经营资金,长此以往,导致企业资金更加紧张,阻碍了企业发展。同时,缺少相应的成本核算和管理规范,导致成本核算时效性不足。管理人员应重视这一问题,全面规范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工作成效,保障企业正常发展。
成本管理动态监管机制缺失
在成本管理中,企业没有动态监管成本支出,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财务风险,存在较多管理漏洞,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企业若不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体系,则无法保障其健康运营。在实际管理中,部分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成本核算及管理中有较多的记录环节,难以全面监管成本支出,导致企业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浪费严重,不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无法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成本管理与各部门之间没有实际的利益关系,导致各部门对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
企业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措施
增强企业人员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应当转变成本核算管理理念,促使企业所有人员共同参与成本核算和管理,明确成本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的工作,还需要其他部门协作,全面控制企业成本。首先,企业要加强成本意识,明确所有成本核算工作都应围绕成本效益开展。其次,提升企业全体人员的成本核算管理素养,在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工作环节落实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全面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同时,企业领导层要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度,并在企业中加大对成本核算理念的宣传力度,以扩大成本核算的覆盖面,增强成本管理效果。最后,企业应当重视编制成本核算管理计划,例如,在预算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成本。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应当对项目开展全面预算,并且根据项目所需材料有的放矢地降低成本。
创新成本核算方式,提高核算水平
由于成本核算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以保障成本核算的科学性,顺利推进工作,选择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的成本核算方法。首先,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找出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计划,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同时,企业想要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应当结合具体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全面管控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促使成本核算更加方便。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及时更新核算方式,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保障成本核算效率,提高精确度。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还可以收集存储成本信息,以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企业决策。其次,企业在完善成本核算方案时,要有机结合成本核算和企业经营状况,并进行产品分类,从而保障产品与分配方式相适应,根据实际发展状况,促使业务财务深度融合,财务人员深入业务内部,掌握各个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
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企业构建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当前,企业面临的成本支出越来越大,想要加强成本核算,必须不断完善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并且根据企业组织架构设置各部门的成本核算小组等,确保成本核算部门与企业财务、业务等部门的有效沟通,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高效共享。其次,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机制。例如,企业业务部门往往会因为想要拿下项目而忽视成本问题,且在申报过程中不重视各项规范要求,对此,可以针对业务部门制定专门的成本核算操作规范,在完善的制度要求下强化各部门的成本控制效果。最后,企业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和特点策划完善的项目实施方案,有效控制成本开支,并规范项目开展中的成本核算指标及原始材料使用标准等,明确成本分摊标准,仔细登记项目分类,从而保障后期相关人员全面有序开展成本核算。例如,绿化施工企业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工期要求以及施工特点,从而编制个性化的招标方案,并规范项目的施工工期、工程技术、人力、机械、材料使用等成本核算指标,对项目类型及成本使用做好登记,顺利落实成本核算工作。在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开展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当充分了解当前的市场环境,做好分析汇总,进一步促进成本核算和生产效益完美融合,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增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时效性
首先,明确企业的成本核算目标,补偿企业产品价格、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各项费用的同时及时反馈企业的管理质量,进一步保障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及时有效,为企业管理层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其次,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采用科学的核算方式,不仅有利于企业全面有效地掌控当前的成本管理,还能让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编制更加科学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采用上述方法,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全面掌控具体的成本核算执行情况,并编制有效的执行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目标,促使相关人员明晰自身职责,在成本核算中起到带头作用,促使各部门提高重视度,全面落实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在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中若是发现资金支出异常,要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并由上级部门进行严格审核,优化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规范,提升核算的精确度。
完善成本管理动态监管体系
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在市场中的重要竞争因素之一,对企业发展格外重要,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提高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度,在优化自身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想要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合理降低运营成本,除了要做好成本核算和管理之外,还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保障成本控制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同时,避免因为过度节约成本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成本控制中,企业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构建动态的监督体系,全面监管成本支出情况,保障生产成本支出与回报保持平衡。
随着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核算和管理也显得愈发重要,企业应当对其树立正确认知,在日常管理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优化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从而维持企业的长期管理优势。具体而言,除了要强化全员意识之外,还应采取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增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时效性,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