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道”
2023-10-19郑一舟
郑一舟
在汉语世界里,“道”这个字既可以表达“言说”之义,又指涉一种人生和世界的至高哲理。言说通向的是“道”理,是可变生活中的持守之“道”德。当然,言说也可能遮蔽生活的本真和精微之处,但它至少在生活的暧昧模糊中开辟出了一条道路,我们可以借此实现与他人、与世界的交互,从而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道”又是路。
写作是人重要的言说方式之一,按刘勰《文心雕龙》的说法,即“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学生不管喜不喜欢写作,至少要学会用文字表达自我,在内心培养出一种对文字构筑的世界的虔诚,这是一个人为数不多可借以彰显自身特性的途徑。可是在部分同学那里,写作被当成了一种纯粹的公共规范化表达,写作是一种要求,成了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他们没有意识到写作中隐含着人对世界的隐秘热望和欲求。
一百多年前,黄遵宪喊出了“我手写我口”的诗界革命口号,而在我看来,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思”。每个个体与世界发生了特定的联结,有其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特定空间、时间与方式,这些联结和方式就是我们写作的出发点和最大资源。作文要求中的“结合你的思考和体悟”,这个“你”不是众多数字中的“一”,而是独一无二、充满异质性的你。你有你的成长经历,有你的兴趣,有你的爱与恨……很早以前,我就建议学生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写入议论文中,兴趣和爱好是对琐碎庸常生活的超越,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艺术批评著作,有那么多对人生雅趣的论述,这些内容无一不可与今天的兴趣和爱好相联结,以己之身在历史传统中获得回响和印证,并深化自身认知。
柏拉图说过,人的理性被情感和欲望所遮蔽。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蔽”,发现智慧就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打开自我,而不是迷失在套话和模仿中。语文应试写作有着训练的要求,而非要求我们误入歧途。写作最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的“道”,而不是在别人走出的路上踟蹰。“道”不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