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写作背景与意图,提出自己的见解

2023-10-18文雅恒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3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本探究

文雅恒

应考锦囊

探究,一般是对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提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看法,其价值在于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而不在于结果,其结果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同时,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深厚的知识积淀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有这样的要求: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不同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不同层面”可以是深层的、浅层的、美学的、哲学的等。“人生价值”是指人生对于满足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具有的意义。“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的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写作背景”一般包括文化与知识构成、时代发展的背景、成长历程与经验、独特的思想与创作冲动。“写作意图”就是创作目的,考生要通过探究得出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如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生的感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等。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即要求考生要有质疑精神和全面性、深刻性思维。考生要善于从文本中有分歧、有空白、重难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紧扣文本,尊重文本。答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地探究,而是要立足于文本进行探究。(1)尊重文本原作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别是关键内容。(2)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认知规律。文本往往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它表现的往往是普遍的认知规律。(3)尊重作者意图。有些作者创作文本时常常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得比较隐蔽,阅读文本时要注意挖掘这样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延伸拓展的探究。

2.深入慎出,展示学识。实用类文本阅读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是“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融入性”试题。这种题目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不仅需要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调动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所以,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又要出乎文外——不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运用阅读所得和知识储备,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题。

3.引述事实,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思路去解决问题。探究能力最主要的是发现和创新,因此,考生在答探究题时,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和挖掘答题点。但是,任何阅读都要有文本意识,不能脱离文本。探究题是针对文本中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方面所提出的探究任务,那么考生在探究时就不能完全进行个性化解读,也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考生探究得来的观点和支撑观点的论据都应来自文本。答题时做到“述”“评”结合,才能有理有据地表达探究的结果。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发展需要形成同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物质财富的增加、经济格局的重塑,而且也必然意味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其中,“可信”展示的是中国的公信力,“可爱”展示的是中国的温润度,“可敬”展示的是中国的责任感,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的文化特质。君子礼序背后的可信、人伦和合背后的可爱、大同理想背后的可敬,是中华文明不间断传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明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助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刘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时面临两方面的困境:有时候,过于“趋异”,表现出以本国叙事和本国话语为中心,导致传播的预期与效果之间呈现出较大偏差;有时候,又倾向于“趋同”,有意无意地迎合西方话语和西方偏好,缺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体构建。

“趋异”所造成的传播效果偏差,既源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也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受众意识和精准传播自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方面,国际受众往往处于没听过、听不懂、不认同的状态。一些国际传播内容非但没有增进中西方之间的认知和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他者意识”。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或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持续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妖魔化,进一步强化了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久而久之,海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形象呈现出选择性接触和对抗式解读两种状态。这就为中国国际传播“走出去”增加了阻碍。

一味迎合西方社会偏好的“趋同”策略,在另一个维度上同样强化了中国的“他者”形象。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交媒体的兴起,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意外涌现出一批具有显著传播效果的案例。有些研究者试图通过成功案例反推其成功原因,并希望從中总结出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然而,从内容上看,目前成功的案例主要是展现“中国的乡村生活”图景,符合西方视角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神秘古老的东方大国的想象,经过“美化”的乡村生活也同样符合西方艺术审美的取向。但是,这并不是真实立体的中国全貌。尽管这些案例从流量数据上看是“成功”的,但其本质上仍是依循西方既有的中国想象对“中国故事”进行选择性地演绎和编排,满足了西方受众的东方幻想与猎奇,却在文化意义上增强了中西身份上的差异感,强化了西方叙事下的中国古老、神秘乃至相对落后的刻板印象,这并不是我国想要构建的更具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因此,从这些个案的传播结果来反推其“成功”原因得出的传播方法,可能会使得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走向片面,距我国塑造新时代大国形象的目标渐行渐远。这种国际传播的工作和研究,看似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但实际上却是直接将西方叙事和西方标准“请了进来”,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自主性。

因此,必须正视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无论是采取“趋异”倾向的“走出去”,还是采取“趋同”倾向的“请进来”,都难以真正加强和改善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也无法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摘编自虞鑫、崔乃文《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全球史叙事视野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

材料三:应该看到,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创作,逐渐重视电影作品艺术魅力的传达。但是从历史回溯和宏观层面审视主旋律电影创作,相当一段时间内,相当一部分承载价值传达的主旋律电影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未能充分调动艺术规律、艺术技巧去完成,最终导致叙事感染力量弱化,这种创作矛盾也是困扰当前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重要症结。一些主旋律电影作品,因为过多强调其宣传属性、价值功能,而忽视本应尊重的艺术规律,为追求政治正确的惯性力量所驱动,作品中人物塑造、情节建构进而被意识形态传达的要求选择、提纯,拉大了叙事内容与日常社会的距离,有些艺术表达甚至远离了生活常识,忽略了日常情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无疑会出现叙事的悬浮感。其结果是对内在中国观众中不能形成预期影响力,在境外更得不到海外观众的广泛接受。

(摘编自王海洲《国际视野下中国电影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再现》)

1.请根据材料分析,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原因。

答:

2.2023年央视频道重磅推出的电视剧《三体》在海内外获得一致好评,该电视剧改编自刘慈欣雨果奖获奖作品《三体》中的第一部。这次走红让海内外观众都对接下来第二部、第三部的影视化呈现充满了期待。如果你是续集的导演,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创作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本探究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