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智能包装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10-18孙惠芳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科育人思政

孙惠芳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7)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对各任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方向性指引。自此,课程思政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了多个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建设课程思政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体系,在这种育人体系下,全体教师都要履行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应发挥育人功能,最终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2,3]。引导教育回归本质,促进教育教学向育人育才升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有政治立场、有家国情怀、有创新思维、有广阔视野、有严明纪律、有正直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高职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探索课程思政实现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1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内涵

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传统工科教育培养模式逐渐不能满足新社会、新经济的需要。为主动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应对科技产业新变革,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教育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聚焦的是新兴产业和经过新兴技术改造的传统工业,以培养和造就大批面向新经济、应对新变化、适应新产业、具备新技术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以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4]。

新工科建设的前期主体主要是本科院校,但在随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以及“双高计划”的实施,引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也要主动承担起新工科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社会亟须且面向未来的“学有专攻、多专多能”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6],为培养杰出人才、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强国做出贡献。

2 新工科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为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广告、自媒体等各种渠道鼓吹所谓的 “人权”“民主”“自由”,动摇我国国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在此形式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要牢牢把握课堂育人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孤岛化,使得课程价值引领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推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提升教师队伍育德水平,破除思政课教学困境,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

2.2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

新工科培养的是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人才既要知识广、技术深,又要懂人文、有素养,这就决定了新工科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7]。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课程多采用显性的方式进行,教学相对枯燥,难以感染和吸引学生;而课程思政则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各门课程,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有效性。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更好地立德树人。

2.3 包装行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包装工业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现代服务型制造业。我国是位居世界第二的包装大国,包装工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制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8]。《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相关文件指明,包装行业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近年来,包括裕同科技、劲嘉集团、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智能包装研究,研发智能包装产品和创新智能包装服务模式[9],推动包装工业的转型发展、技术创新。行业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新工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素质能力,才能使培养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包装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4 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学校必须坚持的办学目标。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操、创新精神、国际视野、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等素质,并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等背离育人本质特征的问题与现象。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政治认同、道德法治等观念,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实现课程学习、技能提升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进行塑造,引导大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品德、身心素质、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

3 “智能包装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为提高包装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聚焦包装行业产业,培养能为包装产品防护、安全、环保等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包装技术技能人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智能光电技术应用(智能包装)专业方向,并对传统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开设“智能包装技术”课程。

3.1 立足课程定位,确定育人目标

“智能包装技术”是包装策划与设计的专业拓展课程,也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智能包装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开设旨在将包装行业最新的发展技术融入教学,针对智能包装发展脉络、类型、技术、应用等,提高学生的智能化包装设计能力,拓宽前沿视野,借助实验设备完成基础智能包装技术入门。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本课程教学与思政建设总体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包装技术”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3.1.1 价值塑造

通过介绍我国先进智能包装科技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结合包装发展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观摩和操作智能包装工艺和设备,践行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教学融合生态文明、人文关怀设计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传统美德;探索智能包装前沿,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科学报国的精神。

3.1.2 知识传授

知识传授中突出职业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实现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到“应用能力和意识”的转换,学生在掌握智能包装的概念、分类、技术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真实案例总结设计原则与方法,完成综合设计实践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探讨智能包装发展趋势,升华知识。

3.1.3 能力培养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到前沿,逐步深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核心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对综合知识的动手能力和前沿知识的创新能力。

3.2 深挖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

本课程教学团队基于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并落实于教学全过程,整体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内容上,深入挖掘专业特色元素,融合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社会责任等思政所需,引进企业真实案例,基于设计大赛命题真题做到以赛促学。

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超星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组织教学,根据课程性质,结合知识、能力素养培养要求,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线下采用启发和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法教学、竞赛项目驱动法教学等多种形式;线上采用专题讨论帖、线上视频和资料阅读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思政融入教学设计及部分思政育人案例见表1。

3.3 结合育人机制,改革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检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工具。为保证课程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本课程考核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线上学习数据与线下课堂记录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实行师评、互评、企评、机评的多主体考核评价机制。其中,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可采取设计大赛参赛成绩折合换算,也可提交设计大作业通过师评、互评、企评多方评定获得。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平台记录三方面组成,在课堂表现和平台记录中穿插融入思政考核内容,通过师评、互评、机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具体考核方案见图2。

图2 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考核方案

4 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4.1 思政育人效果明显

本课程自2020年开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在智能包装设计中有效地融入“生态文明、人文关怀、传统文化、社会责任”等理念,收集的87件2018级课程设计大作业中有32件作品融入了“人文关怀”理念,19件作品融入了“传统文化”理念,9件作品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7件作品融入了“社会责任”理念,2件作品进行了科技创新。设计的作品在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如“酒久伴随(睡)可二次利用的红酒包装”作品获2020年“WPO世界学生之星奖”银奖;“老年人急救智能药品包装”作品获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立项,并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另有作品在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奖1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

4.2 教师育德水平增强

团队教师通过参与课程思政案例收集、网络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等活动,大大提升了思政素养;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培训,思政融合水平大大提高。团队教师在2020—2021年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广东省省赛三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一等奖1项。

4.3 课程示范作用初显

本课程自开课以来,积极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目前已在超星慕课平台公开,学生或社会人士均可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课程通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并于2021年获得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学校合作院校,本课程教学与思政设计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相关教师参考借鉴。

5 结语

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新工科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包装产业发展需要,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智能包装技术”课程。新工科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是行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育人水平,满足人才全面发展需要,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通过科学设计教学与思政建设总体目标,深挖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融入思政育人要素,实施多维、多样、多元的考核评价,实现课程思政融合。实践证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改革,可以提升育人效果、提高教师育德水平。

猜你喜欢

工科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