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在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的实践研究
2023-10-18王朴
王 朴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推进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这都表明了在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特点,将学科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灵活结合。
1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中职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塑造期,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获得外界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错误观念也在影响着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医闹事件、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其原因虽然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某些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医学人文关怀的缺失也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现代医护人员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人文素养,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作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承载着培养护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其教学过程中蕴含着海量的思政教育资源,无论是人体标本的特殊性,还是学习护理操作技能的过程,都能让护生体会到正是由于逝者及患者的无私奉献,自己才有机会获得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2-4]。
目前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过分注重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爱国主义、医学职业道德与规范、医护患沟通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5]。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落后于课程思政的理念更新,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实施路径及效果评价尚处于探索中,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6-8]。因此,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及师生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非常必要[9-11]。
2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
2.1 调查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设计调查问卷,对2018级实习护生、2019级在校护生及2020级新生关于课程思政认知和期望进行调研分析,形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和期望调查报告”,为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2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中国知网研究国内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据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护理职业岗位要求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挖掘、梳理并提取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根据护理专业思政目标,制定课程的思政目标,开发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包,寻找护理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嵌入点与融合点,形成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践。
2.3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参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护理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学科特点,进行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在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实施课程思政,即“课前探思政”,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进行学情分析,发布任务或课前作业,引导学生完成含有思政元素的课前任务,探索思政;“课中练思政”,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特点及难易程度,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导、学、教、做、评”,立足课堂主战场,师生互动参与,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实施尊重生命教育、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护理安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提升、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职业理想、劳动教育、家国情怀、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慎独精神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课后验思政”,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职业生涯的联系,注重职场情境的设置,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讨论、临床见习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持续性,促进护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及个人价值锻造,做到课前有引导、课中有互动、课后有升华。通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相结合,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采用专题教育培训、主题班会、技能比赛、“5·12”护士节专题活动、养老院、老年康养院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将护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交融,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目的。
2.4 构建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体系
为检验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团队利用“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和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等相关数据,并通过布置课程思政相关作业,开展专题讨论,纳入形成性考核,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探索构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3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
3.1 开发了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包
专业课教师拥有的课程思政资源和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差异较大,为充分整合、利用课程思政资源,增强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育人合力,课程教学团队以护理专业“家国情怀,仁心仁术”为主线全面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开发了包含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程思政教育素材、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考核评价表等内容的思政教育资源包,为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
3.2 构建了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课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思政教学现状的了解、困惑及期望,结合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进行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三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五结合(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相结合,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多途径(专题教育培训、主题班会、技能比赛、“5·12”护士节专题活动、养老院、老年康养院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三阶段、五结合、多途径”的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3.3 建立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评价考核体系
为评估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团队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作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量表(表1),基于评价量表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于课前、课后分别发放,评估护理专业核心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及教学满意度。最终建立了问卷调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结合”的课程思政评价考核体系。其中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果展示为主;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以实验实操技能考核为辅;问卷调查内容则分为教师和学生2个维度。将“教师素养、课程内容、思政资源、教学方法”4个指标纳入教师教学评价维度。将“知识掌握、认知态度、情感体验、思政素养”4个指标纳入学生学习评价维度。每个指标的评分按照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赋分1~5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生认知程度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表1 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量表
3.4 提高了护理专业核心课教学质量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校内外、课内外实践活动,以宣传、岗位体验、参观调研等形式,将护理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育拓展延伸到医疗服务一线。通过“校院共建”“校院共育”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理念推广应用于护理人员培训、临床带教及护理工作中,护生、护士及患者均从中受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拓展了思政教育的空间,为其他兄弟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3.5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护生在全市、全区技能比赛中取得的成绩逐年提高,达到全区前列水平。桂林市卫生学校代表队在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项目个人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其中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指导的学生获自治区二等奖一项。获奖人次及获奖率在广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名列前茅。此外,桂林市卫生学校护生还获得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赛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通过参与课内外活动及第二课堂,护生的思政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3.6 提升了师资团队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培训学习、观摩交流、教学比赛、项目申报、名师工作坊活动等形式,促进了课程教学团队成员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讨,通过集体备课、查询文献等手段挖掘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参照借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挖掘各门专业核心课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确定课程思政的映射点与融入点,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使教学设计对接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等工作岗位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二是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在新教师岗前培训、学校全员培训中增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比赛,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建构具有中职医药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以赛促教,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课程教学,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
三是通过开办名师工作坊、教改科研等活动,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积极申报课程思政建设教改项目课题,以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先后立项各级各类项目课题10项,其中课程思政类项目课题3项,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均过硬的教师团队。
4 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之处
通过“校院共建”“校院共育”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理念推广到临床护理一线,并应用到护理人员培训、临床带教及医疗实践中,护士、护生及患者均从中受益,扩展了思政教育的外延;开展校园内外和课程内外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岗位体验、参观调研等方式服务奉献社会,将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拓展延伸至校外医疗机构,形成协同效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课,拓宽课程思政教育的范围,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的参考。
5 关于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
5.1 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对于在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认知能力和实践范围的局限性,项目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学科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表面化”和“硬融入”的问题;课程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的有效衔接、自然融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较为欠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德医风和医者精神的结合不够紧密,还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细化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不够丰富。
5.2 今后的设想
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及科研水平。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广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同向并行的理念。扩大学校网络教学课程辐射示范的深度和广度,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理念推广到护理临床一线。积极开发编写课程思政新型教材等思政资源,通过教材编写研讨、教材出版使用等方式,进一步辐射推广到其他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