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保姆
2023-10-17陈四益
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一个个宝贝顶在头上怕歪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婴儿的衣帽鞋袜不算,吃的、护肤的、沐浴的、大小便的,一切种种都有专用的产品。“月嫂”成了专门的职业,而且行俏得很。我们这些知道上一辈怎么带我们、我们又怎样带下一辈的人,对于今日的育儿,真有点看不懂了。但是再怎么变,当父母的总还知道,什么时候要教他爬,什么时候要叫他说,什么时候要引他走,不会一辈子把他抱在手里。孩子自己走,自己说,哪怕跌跌歪歪,哪怕咿咿呀呀,也从没有一个父母因此将孩子抱在手里过一辈子的。(先讲育儿之道,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论说“精神保姆”作铺垫。多读几遍,妙处自见。)
但是,在精神领域,却往往出现另一幅情景。似乎人打出生以后,就绝对要处于“精神保姆”的监护之下。什么书不能看,什么话不能听,什么观点是正确的,什么思想是错误的,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病态的……凡是“精神保姆”认为不好的东西,就要在所有的传媒中消失,想看也看不到,想听也听不着。如果偷偷地寻觅,就是不轨之举,就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较重的惩罚。总之,人们无需有自己的思考,只要虔心诚意接受“保姆”的教诲,思想就会纯正而又纯正,健康而又健康,不受一丝一毫的“污染”。(话锋一转,过渡到“精神保姆”。精神导师不可或缺,但凡事过犹不及,令人担忧。)
真能这样,阿弥陀佛!(单独成段,话外有话,欲言又止,幽默中带讽刺。)
但是,为了达此目的,我们首先要确保“精神保姆”的精神完全正确、永远正确。若是“精神保姆”的“精神”出了问题,绝对听从的人岂不一齐遭殃?可惜,我们无法确保能有这样的存在,除非心造一个幻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圣贤,过也不少,只不过被有意地掩盖起来罢了。既然我们无法拥有永远正确的“精神保姆”,那么消除所有人的独立判断能力而一切听命于并非永远正确的“精神保姆”,就是一桩非常危险的事情了:它可能因为“精神保姆”的疯狂而变得举世若狂。(本段采用逆推法,找条件,并锁定这个条件集中火力,论证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即便“精神保姆”们恪尽职守,也确实只传授纯正的思想,但在无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虽避免了与病菌的接触,却也失去了常人所有的免疫力,形成精神软骨症,一旦脱离了监护的“玻璃罩”,就会更加容易受到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就难以收拾。绝对服从的反拨,会成为绝对放任,而绝对放任则正好导致是非不分,甚至以非为是。(逆向思维,不谈“精神保姆”,转而立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警惕“精神软骨症”,精辟而深刻。)
人的精神的正常发育,应该是在亲身教导的同时,也养成其自由之研究精神和独立之判断能力。这种精神与能力的养成,当是在种种思想的碰撞、比较、鉴别当中。只有经过自己思考与咀嚼的思想材料,才能真正被吸收、被消化,成为一种精神的滋养。单一的精神灌输,绝对的精神服从,必然导致可怕的精神控制与可悲的精神依赖。诗曰:
精神保姆一枝花,
玉洁冰清岂有瑕?
引领群氓朝天去,
人人都变软骨娃。
(特有的陈四益式结尾,打油诗,寓庄于谐,让青年人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才是“精神保姆”的真正职责所在,读之振聋发聩。)
(选自《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有删改)
赏析
杂文家陈四益的文章独树一帜,有大家风范。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幽默中不乏辛辣,别有一番风味。所选论题切近日常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同学们写文章时要学习这一点,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有味道。其次,论述性文章也可以做到张弛有度,既有可读性又有思想性,文笔老道,思维清晰,思想深刻,值得学习。最后,论述文思维的艺术也是典范,采用合理的推理手段可以讓文章不断走向深刻,渐入佳境。
【李新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