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品种的TOPSIS 法综合评价及饲用价值探讨
2023-10-17耿智广张金霞李晓莉
耿智广, 张金霞, 高 钰, 李 峰, 李晓莉
(1.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西峰 745000;2.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甘肃华池 745600)
我国鲜食玉米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京津冀、甘肃、江浙沪、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 鲜食玉米经济价值及加工价值较高,《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促进玉米结构调整,适当发展鲜食玉米,到2020 年种植面积达100 万hm2(周文期等,2018;胡建广等,2004),目前,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134 万hm2, 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徐丽等,2022;宋俏姮等,2020)。
甘肃近几年随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和复种等栽培模式成功推广, 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贺峰,2008;史振声2006),逐渐成为鲜食玉米生产和消费大省, 因其土地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生长,玉米生产设备齐全、农民生产经验丰富,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很快(陈碧梅等,2015)。鲜食甜玉米籽粒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0 倍以上,油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果穗不但可鲜食,也可做罐头和速冻食品,青苞收获后的茎叶为奶牛场的上好青贮饲料(王颢,2017)。 另一方面, 种植鲜食玉米利润空间巨大, 其利润率可达81%(韩学伟等,2020),因其风味独特,口感鲜嫩香甜,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种植鲜食玉米收获鲜穗52500 ~60000 个/hm2, 经济效益可达到20000 ~25000 元/hm2(王亚静等,2022),而这仅是果穗收益。 由于鲜食玉米收获较早,采摘后茎叶持绿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牲畜的优质饲料,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但目前鲜食玉米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育种、栽培等方面,将鲜食玉米饲用价值提到和果穗价值同样重要层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确定鲜食玉米果穗生产价值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充分探讨其饲用价值的开发,为鲜食玉米的饲用价值最大化、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7 年引进鲜食玉米品种15 个作为供试材料,其名称及来源见表1。
表1 鲜食玉米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试验于2017 年在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盛科研基地(甘肃宁县和盛镇) (35°25'N,107°48')进行。该区海拔1173 m,年均温度9.1 ℃,年日照时数2449.2 h,≥10 ℃积温2725 ℃,年日照2380 h,无霜期160 ~180 d。 属西北半湿润偏旱区。年均降水量600 mm 左右,主要集中在7 ~9 月份。
试验地土壤为黑垆土,含有机质11.8 g/kg,全氮0.97 mg/kg,碱解氮93 mg/kg,速效磷15 mg/kg,速效钾22 mg/kg。播前深翻,施农家肥28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75 kg/hm2,随后旋耕覆膜,5 月1 日播种,播种深度3 ~5 cm。 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人工除草一次。
1.3 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3 m×7 m=21 m2, 鲜食玉米种植株距32 cm,行距50 cm。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 生育期 出苗期: 全区发芽出土高约3 cm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 抽雄期:从出苗期到全区50%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的天数。 吐花丝期: 从出苗期到全区50%的雌穗抽出花丝的天数。采收期:散粉后的第23 天采收,前后不超过3 d。
1.4.2 特征特性 株高: 乳熟期连续取小区正常株10 株,测量从地表至雄穗顶端的高度,取平均值。穗位:乳熟期连续取小区正常株10 株,测量从地表至果穗柄着生节高度,取平均值。 穗长:小区内连续取10 个正常果穗,测定从穗基部到穗顶端的长度,取平均值。穗行数:小区内连续取10 个正常果穗,数果穗中部籽粒行数,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行粒数:小区内连续取10 个正常果穗,数果穗上从穗基至穗顶一行的籽粒数,求平均值。 产量:每小区收获中间3 行,称果穗和秸秆鲜重,折算小区产量,并折算成公顷产量。
1.4.3 果穗品质评价 参照GB/T 5492 标准进行果穗品质评价。
1.4.4 果穗、 秸秆产量及品质的综合评价 采用Topsis 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舒泽兵,2022;邵美红,2017):
设有n 个处理,m 个性状,建立评价决策矩阵A:
(1) 由矩阵A 构造规范化的决策矩阵Z',其元素为Z'ij,且有:
(2)构造规范化的加权决策矩阵Z,其元素为Zij:
(3)确定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
(4)计算各处理与理想解的相近度:
与正理想解的相近度
与负理想解的相近度
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进行整理,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分析
2.1.1 生育期 15 个鲜食玉米生育期见表2,所有玉米品种播种期均在5 月3 日, 出苗期也基本一致, 在6 月底进入喇叭口期的品种有CT618、QC1、JNJ 三个品种,CT1、JYN 两个品种喇叭口期在出现在7 月1 日,其采收期也相对较早,出苗到采收总天数不到100 d。 生育期最长的是JXN,采收期到8 月29 日,采收期天数达到118 d。总的来说糯玉米育周期普遍较长。
2.1.2 田间表现 15 个品种中,田间综合评定较好的品种有 MT1、BM68、MN75、JXN、CT618、CT518、ZH5 7 个品种,试验中无倒伏,植株整齐度较好(表3)。这7 个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MT1,达到266 cm,其次是FRC,株高为255.5 cm ,QC1、FRJ 株高均在240 cm 以上。
表3 2017 年鲜食玉米各品种田间表现
2.1.3 产量性状 15 个引进品种中, 鲜穗产量最高的品种是BM68, 达14463.8 kg/hm2, 其次是FRC,产量达14307 kg/hm2,第三位是MT1,产量达13819.5 kg/hm2, 排前5 位的还有CT518 和JNJ 两个品种,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 <0.05)(表4)。
2.1.4 秸秆产量 由表4 可知, 鲜食玉米收获后鲜秸秆产量最高的是FRC,达48412.5 kg/hm2,其次是CT518, 达46669.5 kg/hm2, 第三是MT1,达40672.5 kg/hm2,且各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 <0.05)。 所有品种在鲜穗收获后秸秆都表现出较好的持绿性。
2.2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对15 个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等单向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明确了各品种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 在此,取收获时期、株高、穗长、品质综合评分、果穗产量、秸秆产量六个指标,整理成综合评价指标表格(表5)。品质总分中CT1、CT518、FRC 三个品种最高,均为83 分, 其次为MT1, 品质总分为82 分,BM68品质总分为81 分。 FRJ、CT618、CT1825、JNJ 等四个品种品质总分80 分。
表5 鲜食玉米各品种品质评价
2.3 K-means 聚类分析 对收获时期、 株高、穗长、品质综合评分、果穗产量、秸秆产量六个指标,用K-means 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类别设定为三类,迭代次数为20, 期望找出综合指标能满足果穗产量、品质及秸秆产量较优的类。 分析结果见表6,15个品种共分为3 类,第1 类MT1、BM68、JNJ,第2类CT518、FRC,其他品种归为第3 类(表6)。
表6 K-means 聚类分析成员
将15 个成员聚成3 类, 其各指标方差可见(表7),采收期天数、株高、穗长F 测验没有显著性,品质总分、鲜穗产量、秸秆产量三个指标则表现出显著性, 说明选中的聚类最大化的差别主要来自后面三个指标。
表7 K-means 聚类方差分析
对第3 类的10 个成员进行了系统聚类 (图1), 其中CT618、CT825、FRJ、ZH5 四个品种表现相近。
图1 类群3 品种的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
2.4 TOPSIS 分析 TOPSIS 分析也取收获时期、株高、穗长、品质综合评分、果穗产量、秸秆产量六个指标(表8),在反映鲜食玉米果穗产量、品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秸秆产量, 株高是秸秆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也作为一个评价决策指标。由这6 项指标建立评价决策矩阵A。
鲜食玉米采收期天数以较小为好,生产中有利于提前上市,因此先用差值法(max-x)对其进行了正向化处理,再由矩阵A 算出规范化矩阵Z'。
权重向量以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其WT={0.1 0.1 0.1 0.2 0.25 0.25},得到规范后的加权矩阵Z 为:
由矩阵Z 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表8值及排序排序结果3 BM680.0260160.0134280.340445 FRJ0.0297970.0072640.195997 MN750.0344200.0055150.1381011 JXN0.0325430.0064720.1658810 CT10.0354450.0050080.1238012 CT6180.0309200.0066040.175989 CT5180.0034560.0330980.905462 SB100.0354700.0032340.0835614 CT18250.0305650.007420.195348 ZH50.0288440.0080130.217416 FRC0.0002760.0363990.992481 JYN0.0335100.0032130.0874913 JNJ0.0160290.0207660.564374 QC10.0341180.0024530.0670715编码MT10.0136550.0232120.62962
从表9 可以看出, 把Ci排序得,CFRC>CCT518>CMT1>CJNJ>CBM68>CZH5>CFRJ>CCT1825>CCT618>CJXN>CMN75>CCT1>CJYN>CSB>CQC1。
表9 综合评价较高的6 个鲜食玉米品种秸杆营养及相对饲料价值 %
2.5 综合评价较高的6 个鲜食玉米品种秸杆营养及相对饲料价值 将聚类分析1、2 类包含的5 个品种,结合TOPSIS 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将排前6 的品种秸秆进行了营养含量及饲料价值测定, 其结果见表9,FRC 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2.886%,6 个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均在10%以上。相对饲料价值CT518 和MT1 低于100 外,其他4 个品种均高于100,饲料价值较高。 饲草品质ZH5 最高,达151%。
3 讨论
3.1 鲜食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分析 优质新品种筛选是品种推广应用的基础, 对促进品种更新及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赵小敏等,2022)。 产量与性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天龙等,2020;孙少利等,2020),既要关注产量等主要指标, 又要协调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刘世敏等,2020)。 本文中研究比较了15 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作为选种的参考,重点对采收期长短进行了方差分析, 以便生产中选取最佳生育期的品种。 对鲜食玉米来说采收期天数短比较好,可早于其他品种上市,也可作为复种品种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因此收获时期是品种的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生育期最长的是JXN,采收期到8 月29 日,生育期达到118 d,最短的是CT518,生育期达到83 d, 两个品种的收获期相差35 d。总的来说鲜食玉米中糯玉米生育周期普遍较长。田间综合评定较好的品种有MT1、BM68、MN75、JXN、CT618、CT518、ZH5 7 个品种, 试验中无倒伏,植株整齐度较好。
在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中, 鲜穗产量最高的品种是BM68, 达14463.8 kg/hm2, 其次是FRC,产量达14307 kg/hm2,第三位是MT1,产量达13819.5 kg/hm2。 鲜食玉米收获后鲜秸秆产量最高的是FRC,达48412.5 kg/hm2,其次是CT518,达46669.5 kg/hm2,第三是MT1,达40672.5 kg/hm2,且三个品种在鲜穗收获后秸秆都表现出较好的持绿性。 品质评价共有7 个指标, 总分中CT1、CT518、FRC 三个品种最高,均为83 分。 这些分析对单个品种在单项选择时可以提供帮助, 要么选择产量,要么选择品质,秸秆产量仅在选种时具有参考价值,无法用其进行决策。
3.2 鲜食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要保证鲜食玉米所选品种的高产、优质且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需对每一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本研究选取收获时期、株高、穗长、品质综合评分、果穗产量、秸秆产量六个指标, 用K-means 算法进行聚类分析,设定三类,迭代次数为20,期望找出综合指标能满足果穗产量、品质及秸秆产量较优的类。通过分析将15 个品种共分为3 类, 第1 类MT1、BM68、JNJ,第2 类CT518、FRC,其他品种归为第3 类。第1 类和第2 类的5 个品种结合前面分析, 发现都具有产量、品质及饲草价值等综合性能好的特点,1 类倾向于鲜穗生产,2 类倾向于饲草生产, 但仅能得出这一结论。 K-means 算法简单, 收敛速度快,但得到的结果是局部最优而不是全局最优解,聚类准则单一, 不能综合考虑每个类内样本的相似性(杨娜等,2014)。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品种果穗产量、 品质及饲草价值,采用TOPSIS 法对15 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费永红等,2017;卢华兵等,2012),取收获时期、株高、穗长、品质综合评分、果穗产量、秸秆产量六个指标, 收获时期如前面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穗长作为果穗产量的辅助指标,株高是秸秆产量的辅助指标,综合评价权重赋值时充分考虑产量,其次是品质,将收获期、株高、穗长权重确定为0.1,品质权重为0.2,鲜穗产量、秸秆产量权重为0.25。 综合分析后Ci排序的前6 位为,CFRC>CCT518>CMT1>CJNJ>CBM68>CZH5, 这6个品种均表现较好的综合生产能力, 而K-means聚类中的第2 类2 个品种排在前2 位, 第1 类中的三个品种排在了3、4、5 位。 两种方法相互印证和补充。
3.3 鲜食玉米品种营养综合评价 将聚类分析和TOPSIS 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排前6 的品种秸秆进行了营养含量及饲料价值测定,FRC 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2.886%,6 个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均在10%以上。 相对饲料价值CT518 和MT1 低于100 外,其他4 个品种均高于100,饲料价值较高。饲草品质ZH5 最高,达151%。前人研究优质青贮玉米有粗蛋白质含量达12.80%的报道(郭江等,2022), 大多数报道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 ~8%(侯燕红等,2022;王晓春,2022)。我国青贮玉米分级指标包括CP、ADF、NDF 和淀粉含量,分级标准为: 一级青贮玉米NDF 含量≤45%,ADF 含量≤23%,淀粉含量≥25%,CP 含量≥7%;二级青贮玉米NDF 含量≤50%,ADF 含量≤26%, 淀粉含量≥20%,CP 含量≥7%; 三级青贮玉米NDF 含量≤55%,ADF 含量≤29%, 淀粉含量≥15%,CP含量≥7%(全国畜牧总站,2010)。可以看出,优质的青贮玉米应具有较高的CP 和淀粉含量, 较低的ADF 和NDF 含量。这是因为CP 是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 对于饲料和饲草的营养价值具有决定作用(侯湃等,2021;王运涛,2020)。6 个品种中除CT518 外其余品种NDF 含量均小于55%, 达到三级水平,但所有品种的ADF 均高于29%,达不到三级水平。 6 个品种的淀粉含量均较低,仅为一级水平的10%左右,可能因不带果穗所致。 所以鲜食玉米秸秆因其远高于普通青贮玉米的蛋白含量、 较低的NDF 含量及较高的相对饲料价值和饲草品质,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因其较低的淀粉含量, 不能完全等同于青贮玉米,作饲草使用时还需区别对待,具体如何利用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在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中, 鲜穗产量最高的品种是BM68, 达14463.8 kg/hm2, 其次是FRC,产量达14307 kg/hm2,第三位是MT1,产量达13819.5 kg/hm2。 鲜食玉米收获后鲜秸秆产量最高的是FRC,达48412.5 kg/hm2,其次是CT518,达46669.5 kg/hm2,第三是MT1,达40672.5 kg/hm2,且三个品种在鲜穗收获后秸杆都表现出较好的持绿性。品质评价共有7 个指标,总分中CT1、CT518、FRC 三个品种最高,均为83 分。
用K-means 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将15 个品种共分为3 类, 第1 类MT1、BM68、JNJ, 第2 类CT518、FRC,两类所含品种相对于其他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生产能力(果穗产量、品质和饲草产量),第1 类倾向用于高品质鲜穗生产,第2 类倾向用于饲草生产。
用TOPSIS 法对15 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Ci排序为CFRC>CCT518>CMT1>CJNJ>CBM68>CZH5>CFRJ>CCT1825>CCT618>CJXN>CMN75>CCT1>CJYN>CSB>CQC1。
综合评价前6 的品种中,FRC 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2.886%,6 个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均在10%以上。 相对饲料价值CT518 和MT1 低于100外,其他4 个品种均高于100,饲料价值较高,饲草品质ZH5 最高,达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