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3-10-17张丹
张 丹
(天水市建设路第二小学 甘肃 天水 7410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往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然无法再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因此,为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满足学生的日常发展与学习需求,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1.开展个性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对班级学生的独立性以及集体性进行充分的明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性,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充分的尊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借助分层教学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体现,将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实际的学习特点作为教学的基础,对班级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转变,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式的学习。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多更快的掌握小学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良好、中等以及较弱。教师可以根据层次划分,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方案,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并为其提供详实的学习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以及学习自信心。
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认识物体与图形”进行学习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分层教学法来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出分层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课前的分层,对每一层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任务安排。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为其安排有关本次学习知识的习题,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的加深学习印象。针对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在保证其对基础知识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将一些相对较为抽象且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知识对其进行教授,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数学学科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以分层教学的形式,开展个性化教学,使得班级上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学习与发展,真正的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1]。
2.开展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日常教学,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尚不完全,对于一些相对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难以理解,而教师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一相对较为抽象的问题进行具象化处理,使得学生可以直观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一些无聊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借助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班级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将以往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趣味化以及生动化的数学知识。
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位置与方向”进行学习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为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辨别“东西南北”以及“地图上的方向”,可以在课前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学习视频,同时在网上下载当地的地图。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使得学生可以对本次学习任务进行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课前预制的视频或是平面图进行观看,视频以及平面图的内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场所,比如天安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将自身所观察的内容进行讲述,并借助已掌握的方位知识对自身所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或是方向不同,学生的描述也是不同的,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对本次学习的知识进行引出,从而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视频化或是电子化,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得学生可以共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校周围存在的事物进行方位描述。之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上的校园示意图进行电子化处理,并将自身所描绘的事物的位置与地图上的位置进行对应,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地图上的方向”有关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进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更快的完成本次数学学习[2]。
3.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策略可以有效的对当前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行明显的改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作业成绩,使得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认知,并在合作学习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随着新课改工作以及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合作成员将自身的思考、经验以及知识进行互相的交流,并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使得成员的思想可以逐步达成共识,从而共同进步。
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之一,以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开展数学学习,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分配,要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配原则进行落实。教师需要各组之间保持平衡。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学习内容,对合作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师可以在一旁对其进行指导。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时,还需要将分层原则进行落实,从而可以使得组内成员可以相互交流与学习。小组中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对组内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进行帮助,在对其进行帮助的过程中,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的加深知识印象,接受帮助的组员可以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与提高,从而真正的真实组内的共同进步。
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以及归纳的机会,同时,引导与帮助合作学习小组对“中间商为0”的情况进行探讨,小组成员可以在组内发表自身的看法与意见,之后小组成员需要将组内意见进行整合,并在后续的结果讨论环节,对小组的研讨结果进行展示。借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充分的发挥团队协作优势,集思广益。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4.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有限,在学生的眼中,数学是一门相对较为抽象且晦涩难懂的学科,学生对于一些相对较为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导进教学情境中,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情境中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教师可以构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以此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相对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了解[3]。
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认识钟表”进行学习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时,分,秒”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借助实际的钟表来进行学习,以此来引导与帮助学生思考“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平时都是几点起床,有的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六点半”,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所给出的起床时间,来拨动时钟,并让学生对时钟的转动方式进行观察,并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之间的变化以及不同之处进行观察,以此来使得学生可以对三者进行精准的区分。之后,教师便可以将钟表交给学生,让学生将时钟的时间调整到自己起床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可以随意说出时间,让学生对钟表进行转动,例如,上课时间、午饭时间以及放学时间等。在学生对时钟进行拨动完成后,班级的学生需要对其拨动的时间进行检查。教师将时钟知识与生活进行全面的联系,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情境下,更好的掌握“时钟”知识,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构建问题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多边形面积”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多边形呢?有的学生说:“我见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有的学生说:“我还见过四边形、六边形……”教师就可以把这两个同学叫到教室前面,让他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所见的多边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说出他们所见过的多边形有哪些,然后再让他们说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例如:三角形面积=长×宽×高,四边形面积=(边×边)×高×2,长方形面积=(边×边)×宽×2,正方形面积=(边×边)×高×2……然后再让学生们讨论一下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部分,如:“边”、“边与角”、“角与边”等。然后再让学生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题目,例如,一个长方形有一边是圆,另一边是正方形。请问这个长方形有多大?要求是把长方形切成两个相等的部分。题目中给出了一个要求: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们理解这个题目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使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5.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数学教师需要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其不仅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制定之前,需要对班级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摸排。并将摸排内容作为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的基础,同时将评价机制充分的落实在当前的教学中。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教材中的“认识人民币”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完成后,便可以让合作学习小组推荐一名组员来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教学情境,“妈妈让小明去超市买酱油,一瓶酱油3.5 元,小明给了店主5 元,店主应该找给小明多少元”学生针对该项问题进行回答,并将自身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解。当所有的学生对问题回答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答案以及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以学生互评的形式,来进一步的增强学生之间的探讨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意识。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教材中的“大数的认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将学习任务对学习小组进行布置,由小组成员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可以从旁对其进行指导。同时,教师需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身的探讨成果在班级上进行展示。教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但是,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以鼓励与引导为主,例如,“你的阐述非常棒,如果能将语言逻辑进行优化一下,那就更好了”针对一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也不要对其进行直接的批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将其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出,并以一种平和委婉的方式对其进行改正,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随着教育资源信息化的不断推动,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构建数学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评价,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4]。
6.开展趣味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切实开展趣味教学,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教材对“小数的认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数点圈起来,然后在圈中写上“1”、“3”等数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能够使小学生从小数点开始认识小数,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对小数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小学生喜欢动物和汽车等事物这一特点,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小棒、粉笔、纸棒等事物来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小猴带到课堂上来,然后让学生从小猴身上找到几个与钟表有关的特征,这样能够使学生对钟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将数学思维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转变,由以往的感性思维逐步转变成为理性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趣味游戏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实践,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对人教版教材“图形的拼组”进行学习时,教师便可以以趣味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直尺、方格纸以及量角器等材料,学生借助教师所准备的材料对图形进行拼组,使得图形可以“动”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对图形拼组的规律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图形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对图形移动的形状在方格纸上绘制,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图形进行拼组。教师借助趣味横生的教学活动,来带领学生对数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进行锻炼,最大限度的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5]。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从新课程改革中得到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