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2023-10-17何秋玲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思维数学

何秋玲

(阿勒泰市实验小学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比较肤浅,很多学生认为把教师讲解的内容熟记于心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造成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如果从数学角度出发,直接讲解概念的方式只能让学生对数学形成刻板的印象,并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于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教师需要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探讨和交流模式的教学指导,改变学生以往“呆坐”式的听课状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堂活力,帮助学生找到思考和探究的方向,也能获得表现能力的机会,提升对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要点

1.1 提升学生自主性

我们完成教学计划、实施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完成某项工作指标。陈旧的课堂模式造成课堂学习呈现出一种呆板的状态,低年级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能力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增强自主思考与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学生才能自我探索并发现问题。其实通过对过往课堂的实际分析,我们都知道传统课堂最为落后的并未教学形式,而是教育理念。教师主导整个学习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形式培养了大量的应试化学习者,造成学生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显著不足。数学教师需要对以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将自己视作一个“向导”,而将学习过程更多的交给学生去进行探索。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的时候,教师再进行辅助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行自主学习,降低课堂专注度不足的情况。教师要结合实际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教学问题,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进行结合,教学引导的形式也要增加变化,长期使用某一种教学引导方式,容易造成学生错误的学习认知,学生会按照固定的思路去解决变化的问题,继而出现种种无法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创新教学设计,提升学生融入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把趣味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而新颖的学习资料、学习素材能够让学生在探索中产生充沛的学习热情,而且遇到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多样。这样学生可以尝试对数学问题进行自行解决,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增强。

1.2 加强多样化教学活动布置

在完成优化设计之前,教师要客观分析目前的课堂现状,并找到学生学习的难点,给予有效的解决方式。由于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不足,很多数学课堂同质化严重,学生难以收获预期收益。对于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重复单一的教学模式更具备吸引力,能够引导他们在课堂上投入更多的专注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收效远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意义的多。教育实践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多样化的生活元素和素材,让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能够和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课堂教学的元素就变得丰富了起来,促使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感兴趣的环境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完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并以此得到综合性的教育培养。与此同时,数学教学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融入,使学生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学生的思维也从逐条概念背诵的学习模式变成发散式学习、灵活式学习,培养数学学科素养。学生也利于产生探究意识,进而对知识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数学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都得以树立。这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因,一定要改变以往学生只会死记默背,按照例题的思路去分析概念的方式,要启发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形式去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

2.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

2.1 通过信息资源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意识

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息技术占据课堂教学主体,没有将其辅助的作用发挥出来,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而且思维变得发散,促进问题意识的树立。数学教师借助丰富新颖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思考,并由此提升内心体验。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以解决小学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情境创设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教学应用之一,可以实现立体化、互动化的教学形式。教师结合教学对象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学习过程也会相比语言讲解更加轻松。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设计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将教师抛出问题的形式转化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形式,实现教与学的双向“问题互动”。举例来说,在二年级《观察物体》的相关教学中,单一的观察对象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很多小学生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比如利用信息设备中的网络资源展示观察素材。素材的内容一定要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学生才能用心去观察。比如迪士尼的各种趣味的卡通建筑、超市里各式各样的文具,或者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孩子们看见这些事物,就会产生好奇心。而这些事物中都包含着很多图形内容。老师首先提出问题:积木玩具里有那么多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圆形和菱形的积木。同时也给学生一些自主空间。学生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迪士尼的卡通城堡是哪种图形呢。教师可以给学生解答:城堡并不是某一种图形,而是多种图形组合而成的。这也将图形运动的知识进行了延展。这样的时间分布有利于学生在课上就消化了晦涩难懂的部分,同时有不会的问题还可以及时问老师,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为直观观看视频,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多样,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更为灵活,对知识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信息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教师要考虑到低段小学生的吸收能力。给学生导入一些容易理解,又比较有趣的素材。学生的质疑精神、自主思考意识也逐步树立,把理论型学习变成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再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提出想法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乃至数学思维能力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收效远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意义的多。

2.2 构建趣味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创新思维,其实这也是目前数学课堂的不足之一。很多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都非常薄弱,分析、解答的方式与例题别无二致。教师应开展引导教学,让知识课堂告别传统的说教模式,为知识教学融入更多的新鲜活力。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一个引导者身份来组织教学活动,能够事半功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学生非常可爱活泼,充满灵性。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可以说是与学生好动的天性相悖的,因此,除了部分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是不热衷的,甚至说是特别容易产生厌烦感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大量努力都在传授学生知识点,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机械的习题训练,以此完成教育目标,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有很大的突破,还特别容易让学生成为机械化的数学学习者,这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的。要想让学生学习数学,并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学习数学,才能达成思维锻炼的基础。比如在一年级数学课本中《找规律》这一课,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意识呢?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一种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想法,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有解决问题能力的,而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源自课堂学习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上展示一些超市商品排列图、节日灯笼悬挂图等等,想让学生帮自己一起来找规律。然后教给学生一些规律的排列技巧,并展示几种颜色的小彩球,让学生自己用白纸画出排列的规律,最后把得出的结果告诉老师。根据结果可以发现学生使用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是直接按照彩球颜色的分类排列,有的学生则别出心裁的将颜色打乱,然后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还有的学生则尝试用彩球拼出某种图案,而将排列规律蕴藏于图案之中。老师可以选取其中有创意的思路进行着重讲解,并给予这名学生更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之前我们讲过,数学课堂不能变成背诵式学习课堂,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视作教学工作的重点。从几何学习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都是需要教师去思考的板块。而趣味引导式的教学构建则给了学生更多自主权,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维去化解难题,在充满想象的空间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在不断的思考中得到成长,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过程。

2.3 通过趣味观察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推理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才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最大化。比如在几何知识启蒙的教学中,从解决问题教学角度出发,数学观察活动当然是最直观的,但如何提升学生的观察效益,则是教师需要去完善的内容。低段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寻几何知识的奥秘,对这些小活动容易感到满足。新课标对于数学观察活动的创设也做出指导,几何观察教学是直观课堂的展现,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出发点,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创设是当下一线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例如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中,实践性几何教学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教师构建题目为“神秘的角”的趣味活动,首先为学生发放一些趣味观察素材,比如漂亮的三角形小彩旗、长方形的卡通人物卡片等等。这时,老师问学生:“小彩旗有几个角?人物卡片有几个角”,当学生回答后,可以继续延伸问题:“它们的角是一样的吗”。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观察、度量不同的角。学生在真实的素材情境下会更加努力地尝试去完成几何观察的任务,让学生在角的度量过程中,了解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对锐角、钝角等形成初步的认知。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学生会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内在潜力,其学习效率得到显著增强。而且当学生意识到数学几何的趣味性之后,也会在家中利用不同方式去尝试拓展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有趣、高效的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并由此带动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有趣、高效的几何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数学课程教学需要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考虑数学问题,所以几何观察活动的构建过程要具有完善的互动内容设计,并由此带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4 创设生活化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完成教学拓展延伸

学做合一是2022 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实践始终是薄弱的教育环节,而在数学学科中实践活动的创设更是老大难的问题。以往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多以基础理论讲解、概念分析、例题探究的方法展开,对于实践活动并不重视。但是实践是一种教育价值极高的教学形式,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应用思维,而且学生通过实践也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布置需要依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对学生形成多角度的教育培养。为培养学生学力,实现单元整体教学拓展延伸。教师可以从小组合作教学入手来布置单元主题实践性的任务。同时运用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将自身的独立探索与小伙伴的思维方式进行融合,得到新的启示。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中,该章节的教学内容包含的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该整体归纳单元重点知识,然后为学生量身定做实践性的合作活动。比如长度单位的认知、几何知识的启蒙、生活应用思维的锻炼等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基础的概念讲解,学生对于长度单位,比如厘米、米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教师以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以合作为实现形式,根据教学对象的性格、学习能力等指标,完成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然后组织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实践测量,生活中的图形事物是比较多的,都可以作为测量的对象,而这些素材的运用本身也可以提高课后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测量对象可以是文具,如橡皮、练习本、书籍等等,也可以是教室里的物品,比如黑板擦、桌子、讲台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寻觅。比如有的学习小组尝试去测量校园的大门,还有的学习小组去测量花坛。通过这样的实践形式学生们会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们会积极主动设计相应的探究方案,不断的校正自己的行为过程中,并且积极主动的找到最佳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有了自主权,就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尝试。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丝毫不会感觉到学习是自己的负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完成趣味的实践活动。而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测量,学生的动力能力得到增强,并且对不同的图形事物有了新的认知,实现对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理念革新的一种展现。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数学教学活动创设,可以让数学课堂变成综合性的教育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形式,促使学生实现对于数学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教师应把更多的教学内容集合到课堂教学中,并构建相对轻松的教学活动,形成高品质的教育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加强引导与启发,与生活建立互联,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