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皆美妙
2023-10-16沈娟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23年4期
沈娟
【原文】
清明夜①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②红轩刺史家。
独③绕回廊④行复歇,
遥⑤听弦管暗看花⑥。
【注释】
①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前后。
②砌(qì):台阶。
③独:独自。
④回廊:回旋的走廊。
⑤遥:遥远。
⑥看花:赏花。
【译文】
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我)独自徘徊在回旋的走廊里,听着从远处传来的弦管乐声,默默地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赏析】
白居易的诗歌非常平易近人,平淡中有着深远的意味。这首即景小诗,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清雅寂静的清明月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描写的是一幅清风阵阵、月色朦胧的画面。诗人情不自禁地陶醉于美好的清明夜月色中,也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碧砌红轩刺史家”写诗人处在有着碧玉栏杆和红砖墙的府邸里,目之所及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诗中的一个“碧”字和一个“红”字暗示出了诗人愉悦的内心。
“独绕回廊行复歇”写诗人在如此迷人的月色中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走走停停,兴之所及便开怀歌唱,尽情抒发着内心的愉悦。
“遥听弦管暗看花”描绘的是在一片恬淡中,诗人隐隐约约能听到远方的弦管之声,于是便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思绪也情不自禁地飘向了远方。从另一方面看,“遥听”和“暗看”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链接】
1.清明節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人们可以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你知道清明节除了踏春以外还有哪些习俗吗?
2.与清明节习俗相关的古诗文你了解多少?让我们一起分享,一起积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