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县反季节棒菜地膜栽培技术要点

2023-10-16陆丽华

南方农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理县反季节蚜虫

陆丽华

(理县杂谷脑镇人民政府,四川理县 623100)

在乡村振兴和科技助农的大背景下,针对成都、重庆等地秋季缺菜的特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不断优化蔬菜种植品种,提升理县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2017 年在古尔沟镇召开棒菜示范推广现场会,全面推广棒菜种植,并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海拔区域进行示范试验,宣传关键配套生产技术和反季节栽培技术,如今已经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总结反季节棒菜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理县高山蔬菜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1 发展优势

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市198 km,距重庆市398 km,国道317 线横贯全境,到成都市只需3 h左右。全县耕地面积3 333 hm2,其中1/3 种植蔬菜。理县平均海拔2 100 m,属山地型立体气候,春夏季降水量多,冬季无霜期短,光照充足,小气候资源丰富,农业资源具有多层次结构特征。年平均气温11.5 ℃,年平均日照时间1 777.2 h,年积温2 900~4 500 ℃,年均降水量566.4 mm,无霜期200 d左右[1]。

为增加理县特色蔬菜种类,填补9—10 月四川省内无棒菜的空白,提升理县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整体素质,2017 年理县推广种植棒菜20 hm2,且通过近几年对棒菜不同品种、不同海拔的试验和示范,已基本掌握棒菜最佳种植条件和种植时间。同时,理县不断加大棒菜宣传和推广力度,2022 年棒菜种植面积超过33 hm2。理县棒菜一般于7—8 月播种,9—10 月上市,反季节的棒菜正好可以填补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空档期,农户能获得较高的售卖价格,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未来几年,理县将继续加强棒菜宣传和推广,相关部门应帮助种植户掌握反季节棒菜种植要点,以实现农户增产增收。

2 反季节棒菜种植技术要点

2.1 选地覆膜

种植户应选择土层深厚(厚度大于20 cm)、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地块,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对肥力较低的土地要增施有机肥,保证种植地有机质含量高,最好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轮作。由于是反季节种植,而理县属山地型立体气候,为保证棒菜能良好生长,需为其营造合适的温湿度条件,采用合适的覆膜技术,利用银色反光膜,按两行或四行种植。

2.2 品种选择

应选择笋茎肥大、皮薄肉嫩、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棒菜品种[2]。如南充棒菜(产地四川省)、白皮大棒菜(产地四川省)、花叶棒菜(产地四川省)、薄皮棒菜(产地四川省)、科兴白皮棒菜(产地四川省)、板叶棒菜(产地四川省)、温州棒菜(产地浙江省)、龙岩长茎芥菜(产地福建省)、渝选棒菜(产地重庆市)及大叶芥菜(产地湖南省)等。

理县多选择产地四川省的花叶棒菜,该品种生长势强,茎白皮、花叶、植株长棒直立,株高约60 cm,开展度约50 cm,单株茎粗7 cm左右,单株总产量1 kg左右,营养生长期60~100 d,抽薹晚,抗逆性强,质地细腻,口感极佳。选种之后用0.1%高锰酸钾液浸泡18~20 min,或者用2.5%咯菌腈悬浮剂1 200 倍液浸泡25 min,降低种子表面病菌含量。

2.3 大田整理

2.3.1 土壤消毒

病菌较多的土壤需进行消毒处理。1)草木灰不用发酵即可直接撒到土壤上,对土壤有消毒杀菌的作用。2)多菌灵溶液也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消毒溶液,将多菌灵溶液和水按照1∶1 000 的体积比例稀释,然后用喷雾器喷洒到土壤上或用多菌灵溶液拌土,也能对土壤起到杀菌的作用。3)虫害较多的土壤,每667 m2可使用辛硫磷1~3 kg拌10 kg细土撒施。

2.3.2 施用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不使用工业废弃物、污泥,以及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入1 500~2 000 kg腐熟农家肥、40 kg美丰硫酸钾复合肥[m(N)∶m(P2O5)∶m(K2O)=17∶17∶17]和80 kg生物有机肥,施肥后进行翻耕,耕层深度在15~20 cm,打碎耙平。

2.4 播种

在施足底肥、开好厢的地块趁墒播种,采用直播中的穴播方式。播种时间一般不可早于7 月20 日(易抽薹开花),也不宜晚于8 月15 日(上市时间与成都市周边的早熟棒菜冲突,缺乏市场竞争力)。每667 m2用种量维持在60~80 g,每穴播种4~6 粒,播种后用细土浅盖。晴天、土壤干燥时,先在穴中浇水,待水渗入土中后播种浅盖,再略加轻压,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采用宽窄行半高畦种植,宽行包沟开厢,种植4行,厢面1.4 m;若采用窄行包沟开厢,种植2行,厢面0.5~0.6 m;每667 m2种植株数保证在4 000 株左右即可,行距为33~37 cm,株距为40~47 cm。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否则空气不易流通,易引起病虫害,降低单株重量,从而影响产量[3]。注意覆土不宜过厚,以免影响出苗。

2.5 田间管理

2.5.1 查苗补苗

理县大多采用直播,在大田直播的同时,在地边用营养杯或肥团育苗的方式育苗100~400株,用于定苗后查漏补缺。补苗时间最好在傍晚,并灌足水,移栽时用纸杯或纸碗罩苗,有助于防曝晒和保墒。

2.5.2 匀苗定苗

为确保壮苗,出苗后应及时匀苗和定苗,拔掉生长细弱的小苗,促进幼苗生长均匀。匀苗和定苗宜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防止伤根。

2.5.3 补水

补水视天气进行,如果雨多,则不用浇水;如遇连续晴天,田土较干,可进行灌水。灌水最好选在晚上,如果土壤黏重,要随灌随排,不可积水。

2.5.4 追肥

在抽薹期,每667 m2施加1.5~2.0 kg 尿素,追肥时使用喷雾器灌根;对于长势弱的棒菜,每667 m2追加10 kg 三元复合肥(15∶15∶15,为N、P2O5、K2O质量比,下同)或水溶性复合肥(17∶17∶17);在茎秆膨大期,每667 m2施加6 kg 钾肥、5 kg 氮肥,或叶面喷施5 kg 水溶性复合肥(17∶17∶17)+钙(预防茎裂);棒菜形成前期每667 m2喷2.5 kg 叶面肥(20∶20∶20),棒菜形成后期每667 m2用1.5 kg 高钾型叶面肥、0.5 kg糖醇钙。

2.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绿色防控为重点,辅以科学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在使用药剂防治时,应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2.6.1 软腐病

理县棒菜生长过程中多发软腐病,最初是接触地面的叶柄发病,后续外叶失去水分而萎蔫,叶片半透明,此时如果不及时防控,根尖也可能发病,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最后整株软化、腐烂。

在软腐病发生初期,每667 m2可交替使用100 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0 g、绿亨6 号60 g、春雷溴菌氰或80%喹啉铜1 200倍液,以避免软腐病蔓延。

2.6.2 霜霉病

理县7—8 月气温高、雨水多,是霜霉病的高发期。在土壤表面消毒的前提下,从苗期开始防治,匀苗后每667 m2用甲霜·锰锌1 500 倍液80 g 进行喷雾;棒菜形成中期每667 m2用烯酰吗啉2 500 倍液或氰霜唑1 500 倍液进行喷雾,每7 d 喷1 次;棒菜形成后期每667 m2用银法利1 000~1 500 倍液+氰霜唑1 500 倍液喷雾,每7 d喷1次。

此外,可采取以下农业措施预防霜霉病。1)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选择葱蒜类、茄果类为前茬作物。2)采用深沟高厢栽培,开深沟排湿,减少田间积水,发现棒菜有伤口时严禁大水漫灌,并延迟浇水时间,待伤口愈合再行灌溉。3)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培育健壮植株,促进早封垄,清洁田园,整地播种前曝晒土壤。4)发现有受害的叶片应及时摘除,并带出园地烧毁或深埋。5)在进行农事操作时,避免人畜和农机具与植株的摩擦,减少伤口产生[4]。

2.6.3 病毒病

病毒病又称花叶病,主要病状为明脉和花叶,叶片皱缩,植株矮化畸形,根系发育不良,病根切面为黄褐色。该病以预防为主,消灭传毒媒介蚜虫,并于发病初期用化学药剂防治,如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1.5%植病灵乳油800~1 000 倍液、高锰酸钾1 000倍液等。

2.6.4 蚜虫

理县棒菜生长期16~22 ℃的气温适宜蚜虫繁育,因此多发蚜虫。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叶部的栅栏组织,使叶片形成缺刻、孔洞。蚜虫繁殖速度惊人,直接影响到新生叶片的生长,严重时一个棒菜叶片蚜虫数量可达数千头甚至数万头,收获期棒菜心叶将布满黑白色虫体,降低食用价值,影响农户创收。

防治方法:1)喷施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每7 d 喷施1 次,连续使用4 次;2)喷施50%杀灭菊酯乳油2 500 倍液、1.8%阿维菌素2 500 倍液,重点喷施叶片背面;3)喷施10%烟碱乳油杀虫剂800 倍液结合10%吡虫啉2 000 倍液进行综合防治,降低蚜虫虫口数量;4)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每667 m2放置20~25 张20 cm×30 cm 的黄板,插在田间厢面上并高出叶面30 cm[5]。

2.6.5 菜青虫

在高温、潮湿、多雨的环境中,棒菜易发菜青虫。菜青虫主要取食叶片,2龄前幼虫只能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 龄后可蚕食整个叶片,轻则吃成孔洞,重则仅剩叶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棒菜减产。

防治方法: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菜青虫;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在菜青虫3 龄前,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 倍液+1%甲维盐1 000倍液喷雾防治。

2.7 采收

根据生长情况,棒菜叶发黄即成熟,应及时采收,收获过迟,茎棒含水量高,筋多、皮厚且易抽薹空心。一般在顶端4~5 片心叶“平顶”时采收为宜。将残枝败叶、杂草及农膜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6]。注意施药后的采收安全间隔期,接近采收的蔬菜严禁用药。

3 结语

理县在棒菜种植方面具有一定地理环境优势。为进一步推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可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方法,为棒菜生长营造合适的温湿度条件;选择优良品种,做好浸种处理,降低种子表面病菌含量;趁墒播种,采用直播方式在7 月20 日—8 月15 日播种,以此保证理县棒菜错峰上市。同时,强化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满足棒菜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并严控病虫害,采取多元化防控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频次,以此实现棒菜高产。棒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丰富了理县的蔬菜品种,增加了成都市、重庆市等地蔬菜淡季的供应量,满足了市场需求。

猜你喜欢

理县反季节蚜虫
蚜虫婆婆
基于“双评价”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以四川省理县为例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羌族歌舞探究——以四川理县蒲溪乡为例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