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在南京上空的血誓
2023-10-16高富华谭楷
□文/高富华 谭楷
决战前夜写《自传》
1937年11月底,空前惨烈的南京保卫战正在进行。
眼看南京守不住了,为了保存中国空军最后一点力量,执行蒋介石“相机撤退”的命令,第三、第五航空大队都撤往了大后方。最后撤离的第四航空队大队长李桂丹,召集手下的精兵强将,做了最后的安排。兄弟们个个要求留下自己,与守城军民共生死。在激烈的争执中,高大威猛的乐以琴猛地站起来,声若洪钟:“你们全都撤走,我留下!”
李桂丹面对乐以琴,严肃地说:“以琴,说一说你的想法。”
乐以琴说:“南京的天空,不能这么白白地拱手送给日本鬼子!只要南京还没沦陷,军民抬头还能看见我们的飞机,从头顶飞过——那就是很大的鼓舞。大队长,民众称我为‘江南钢盔,空中子龙’,他们对我寄予多大的期望!在这紧急关头,作为‘钢盔’,若不能保护民众;作为‘子龙’,若不能杀敌,我还算个男子汉吗?”
李桂丹说:“你知道,南京周边的日寇飞机,有900多架,而我们只能留下两架飞机。”
乐以琴笑笑说:“自从进入笕桥航校,我们都明白了以身许国,是或迟或早的事。大队长,请不要犹豫了。”
李桂丹拍了拍乐以琴的肩膀说:“好,你留下。”
由五大队借调到四大队的董明德,主动报名,也留下来了。
最后的晚餐,李桂丹带着众兄弟向乐以琴、董明德敬酒。所有的铁血汉子,眼圈发红,硬把泪水憋在眼眶里。说话斩钉截铁,把生离死别当作了寻常事。
随着轰鸣之声响过,李桂丹率领的四大队机群,飞离了大校机场。
昔日日夜繁忙的机场,顿显荒凉、沉寂。无边枯草,在寒气中瑟缩。疾风夹着冷雨,扫过空荡荡的跑道。
南京四周,炮火连天,风中也有一股血腥味。这沉寂,是台风中心的沉寂,是恶战之前暂时的沉寂。
偌大一座机场,只剩下几名地勤人员和乐以琴、董明德两名飞行员,白天,他们驾机在南京上空盘桓、低飞,让守城军民看见了自己的空军,还在巡航首都。返航之后,隐蔽好飞机,商量好了明天的行动安排,他们便各自回寝室休息。
乐以琴怎能安然入睡?他深深怀念着故乡芦山的老屋,迁居成都后的家院,父亲讲解朱子治家格言那一番虔诚,川剧舞台上那些英雄人物……23岁,他已经是亿万中国人爱戴的空军“四大天王”。
他真想仰天长啸!
他想起了华西协中校友们常去聚会的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建于初唐,与始建于公元223年的刘备(汉昭烈帝)陵寝相邻,后来合为一体,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而百姓们对于诸葛亮的偏爱远胜于刘备,习惯于叫它武侯祠。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如果说,《三国演义》有很多虚构的故事,那《前后出师表》可以说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千古奇文。在武侯祠祭拜诸葛亮的庙堂上,高悬着的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拓片。常让协中的校友读得热血沸腾。
1138年,即绍兴戊午年,朱仙镇决战前夜。岳飞过南阳,拜访武侯祠,遇雨,便宿于祠中。深夜,岳飞秉烛观看祠中咏叹诸葛亮的诗文辞赋,读着读着,不禁泪如雨下。当天夜里,耿耿难眠,一直坐到天色微明。道士端来热茶,呈上纸笔,恭请岳大元帅留下墨宝。于是,岳飞挥泪走笔,不管工整朴拙,随心默诵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憋在胸怀中那股沉郁,随笔端倾吐而出。
乐以琴深深感受到,这一幅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淋漓尽致展现出从诸葛亮到岳飞,那支撑着民族精神的浩然正气。
于是,乐以琴铺开稿纸,写下一行字:我的自传。
英雄故居 学者摇篮
1914年11月11日,乐以琴生于四川省芦山县名门望族。
历经百年沧桑,闻名遐迩的乐家大院,还残存着二百来平方米的破败老屋。2020年夏天,一场暴雨后,老屋积水二尺,淹了数日。处于“华西雨屏”的雅安地区本来就雨多晴少,经浸泡后的老屋,弥漫着一股霉味潮气。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举办活动。
因为堂屋正中,悬挂着空军英雄乐以琴烈士的画像,以及介绍他英雄事迹的展板。守着乐家老屋的是乐近刚,年近古稀,看上去身体还壮实的老人。见面之前,我已经向他通报过——“我来自华西坝”。这仿佛是一句接头暗号,见面时,他伸出结实的大手,热情与我相握,并不断地说:“欢迎,欢迎。”
环视周边,是一座大工地,正在新建的孔庙,机声轰隆。已经建成的,颇有气势的乐以琴纪念馆业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乐近刚说:“乐家大院,坐落在芦山县芦阳镇东街大水塘。是乐氏先祖在清朝中后期代代传承,不断扩建,形成的一座占地20余亩的大院。大院包括川西民居风格的三进庭院,还有作坊、当铺、菜地、花园、碉堡、楠木林。高高的碉楼,是小县城的标志建筑,有四棵桢楠,两人合抱不住,像擎天巨柱,挺立在大院之中。后来,经历土改、粮食局征用等几次变迁,四棵大桢楠早已经被锯掉,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深宅大院,就残存了这二百平方米了。乐家后人在“文革”中被悉数扫地出门,1984年落实政策,我才有资格来守老屋。
乐氏兄弟三人,大哥乐和洲,字伯英,前清武举。老二乐和济,字作舟;三弟岳和澄,字宇熙。三兄弟手足情深,一直没有分家,共育有17个子女。乐家17名子女,除长女、三女、四女只上了中学外,其余14人,全是大学生。其中9名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
这芦山乐氏家族中,除空军“四大天王”之一的乐以琴,最为著名的是“乐二姐”。
乐二姐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性格独立。为逃婚更为了读书,私自跑到成都读中学,1924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当时,女子上大学是成都一大新闻,为了避免好奇者围观,流氓纠缠,毕启校长下令派出小轿一乘,天天接送。这位坐轿子上大学的乐二姐,1932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她就是中国妇产科泰斗乐以成教授。
乐家的女婿也很杰出,最著名的是乐以成的丈夫谢锡瑹、乐以纯的丈夫吴和光。一位长期担任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一位长期担任华西医院院长。
一部《朱柏庐治家格言》被乐氏家族奉为传世宝典、行为准则。
遵从格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乐家非常重视教育,所以花重金送子女去成都读书,海外留学。
遵从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乐和洲每天早起,规定满10岁的孩子必须参加洒扫家院。
遵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乐家不准孩子抛洒粮食,更不准铺张浪费。
遵从“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孩子从未有芦山豪门大户的优越感,与佣人、长工相处融洽。乐以琴读小学时因调皮常被老师惩戒,却不知道这一座小学是乐家出资兴办的。
乐以琴属虎,体格健壮,生性好动。小小年纪,喜欢在铁索桥上跑,桥身摇晃起来,越浪越高,连成年人都不敢走。他还喜欢伙同玩伴,下河坝摸螃蟹,上城墙掏鸟窝,成天玩得很开心,似乎有无穷精力。他在乐家男丁中排老六,在他前面有5个哥哥、6个姐姐。哥哥姐姐们对这个虎头虎脑弟娃儿宠爱有加。
每天早饭后,孩子们齐聚客厅,听乐和洲讲《朱伯庐治家格言》,以及历代忠臣孝子故事。“早课”之后,才去背书包上学。
放学回家后,乐以琴喜欢坐在母亲膝下听故事。
岳飞的故事,他从小就烂熟于心。母亲说,乐家都是岳爷后人,因为秦桧疯狂追杀岳家后代,祖上才改为姓乐。当时,乐以琴就明白,这是母亲故意说出来勉励后人的,但他不愿意说破。
如果要研究中国近代乡绅家族,探索“耕读传家”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请到芦山来吧。芦山的乐家,足以写一部砖头厚的家族史。
在遥远而偏僻的芦山县,乐家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故居、学者摇篮,归根结底,在于良好的家风与严格的家教。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1929年,乐以琴来到成都,就读于华西协中。
这时,乐以琴的叔叔,即乐和洲的二弟乐和济在华西协合大学当校监(学生宿舍管理员),有二哥乐以箎、二姐乐以成在华西协合大学上学。在芦山狭小的空间,乐氏兄弟经营的店铺,常受到官方勒索,却无力反抗。乐和洲索性将生意移往成都。所以,乐以琴在成都,有亲人相伴,更逍遥自在。
协中创办于1908年,坐落于华西后坝,曾用名“华西高等预备学堂”。先后有外籍陶维新、罗成锦和本地名人杨少荃、吴先忧任校长。学校的历届校长均较为开明,提倡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学生们竞选学生会干部,发表竞选演说,举行辩论会,真是热闹非凡。协中被誉为“民主的摇篮”。抗战以来,蒋委员长就指示,全国高中生搞军训,要求束皮带,打绑腿,男性高中生要剃光头。协中居然掀起“护发运动”,拒不执行。校长吴先忧说:“硬性规定剃光头,是搞形式主义,有损人格,我协中不宜提倡。”此事有人报告了蒋介石,气得委员长大骂“娘希匹!”
身体健壮,喜爱体育运动的乐以琴,在协中赢得了“球王”“短跑王”“射匠”(足球射门高手)的称号,乐以琴的800米中跑,打破了四川省纪录,直到牺牲的1937年,还没有人打破他的纪录。
乐和洲曾与南洋陈嘉庚合作在成都开了一家四川橡胶公司,公司就设在成都第一街——春熙路。橡胶公司的胶鞋店,与春熙大舞台相邻。为躲避地痞流氓纠缠,老板与乐和洲商量,开一道侧门,让女演员借道安全撤离。乐和洲欣然允诺,于是老板就给乐和洲铜牌一面,凭此可以免费看戏。这一面铜牌,乐和洲顺手就给了乐以琴,为他洞开了一片历史的天空。
胡冶钧,是乐以琴的同学加表亲。他在回忆录中特别说道,乐以琴是个川剧迷。喜欢武戏《三岔口》《战吕布》;喜欢喜剧《做文章》《柜中缘》;而最让他看得入迷的是文天祥、岳飞、诸葛亮的戏,每每说到戏中的英雄人物,便滔滔不绝。
《柴市殉节》是川剧著名的折子戏,再现了文天祥慷慨赴死,震天撼地的英雄形象。激烈火辣的川剧锣鼓一响起,让乐以琴面赤心跳。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瘦骨嶙峋的文天祥,衣衫褴褛,难掩一身浩然正气,他踉踉跄跄,走向刑场,终于站稳脚跟,像一尊雕像,伫立在舞台中央。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文天祥的千古绝句,随高亢的演唱,仿佛融入了乐以琴的血脉之中,让他浑身热血滚沸,禁不住热泪盈眶。
碧血喷洒柴市口,顿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文天祥的灵位竟腾空徘徊,高悬天上!曾亲自出面劝降,又暗中监斩的元帝,竟惊骇得面色如土,直到他承应将柴市口改为教忠坊,文天祥的灵位才落在祭坛之上。戏的结尾,虽属虚构,却表达了千万观众的强烈愿望。
一场好戏,会让乐以琴沉浸多日。川剧看多了,就会上瘾。《风波亭》的岳飞,《空城计》的诸葛亮,那些忠臣良将的形象,在乐以琴心中真是栩栩如生。
武侯祠,也是协中学子经常游览、会聚之处。
乐以琴与同学们多次议论起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人生格局。
有同学说:“诸葛亮最伟大的是大智慧、大眼光,在偏居南阳山村,能将天下大势分析得非常透彻,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
还有同学说:“诸葛亮最伟大的是政治品质高尚,刘备都知道了他的儿子阿斗靠不住,临死时指示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诸葛亮竟汗如雨下,让将咽气又咽不下气的刘备放心而去。”
接着,同学们又热议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曹魏已经雄霸中原,无论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均胜于蜀国之时,他亲自率兵“六出祁山”,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是他特别令人感佩之处。《论语·宪问》,有一句名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末清初的张岱,在《四书遇》中云:“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华西协中的乐以琴,已经懂得了“圣人的境界”,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终于成为中央航校学员
1931年秋天,华西协中接到通知,次年4月将在南京举行全国运动会,要求学校组织运动队参加。800米跑的四川纪录保持者乐以琴当然是选手。当年底,乐以琴随四川代表团抵达南京。
正在集训的时候,“1·28”淞沪战事爆发,国民政府曾仓皇“迁都”到洛阳办公,并下令全运会停办,全国各地的集训队纷纷返回。四川代表团的参赛队员都回来了,但始终不见乐以琴的身影。原来,他想方设法离开了队伍,买了一张车票,一人去到上海。
他的目标是到上海,参加19路军,投身抗战队伍。他苦苦寻找,怎么也找不到19路军的驻地。后来才知道,这支孤立无援的军队激战一个多月后,已经撤离上海。
那时,三哥乐以钧正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他便找到三哥。
三哥酷爱美术。曾经在内山书店认识了鲁迅。后来应邀去鲁迅家做客,看到了德国、苏联等国家的著名版画家的作品,眼界大开。1931年8月,鲁迅筹办了中国第一个木刻讲习所,邀请日本友人内山嘉吉先生教授木刻创作经验,乐以钧参加了培训。后来,在鲁迅推荐下,乐以钧到了日本深造,专攻版画,1935年归国后,在成都南虹艺专任教,成为乐家17个子女中唯一的一位艺术家。
当时,乐以钧也是个穷学生,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拮据,无法照顾以琴小弟。无奈之下,乐以琴只得离开上海,到山东济南去投奔大哥乐以壎。
大哥早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他学的是牙科。1930年乐以壎毕业时,恰逢齐鲁大学请华西协合大学支援口腔科医生一名。经学校推荐,乐以壎便到了齐鲁大学任教。
大哥劝六弟:“先在山东读书吧,有机会再去当兵。”乐以琴本名乐以钟,由于高中尚未毕业,没有学历证明无法报考。而四哥乐以琴的学历证明正好放在三哥乐以钧那里,于是,乐以钟便以四哥乐以琴之名报考了齐鲁大学,被该校录取。(注:在民国时期,借名投考的事不胜枚举,相当普遍,不是什么事)
从此,乐以钟就成了乐以琴。
虽然,乐以琴在齐鲁大学读书,加入抗战队伍的愿望一直在胸中燃烧。他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
因为与蒋介石、汪精卫意见不合的冯玉祥将军,一直隐居泰山。他的牙痛病常犯,便去济南,找著名牙医乐以壎。
冯玉祥在跟乐以壎闲聊时,聊到了中央航校正在扩建,要招收一批身体素质特别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学员。
冯玉祥将军的讲话,被乐以琴听见了。他迫不及待地向冯玉祥表示:“我要去读中央航校,请将军推荐我去中央航校。”
看看眼前这一位脸蛋通红、身体强壮的小伙子,冯玉祥乐了。顺口问了一句:“你知道,中央航校是干什么的?”
乐以琴说:“报告将军,我晓得,中央航校是培养战机飞行员的。”
将军又问:“你晓不晓得,当飞行员可不是儿戏。要求不仅要身体好,还要勇敢,不怕死!”
乐以琴说:“请放心,决不给将军丢脸!”
将军拍拍乐以琴宽厚的肩膀,露出满意的笑容。
虽然有冯玉祥将军的推荐,中央航校还是对乐以琴进行了严格考核。他强壮的体魄、运动员的天赋、扎实的理工科知识,使他被中央航校录取,成为第三期飞行队学员。
也许是独立自主性格的人心灵相通。乐以琴从小就与二姐乐以成感情深厚。乐以琴报考中央航校的事,只有大哥乐以壎、二姐乐以成知道。离开山东,南下浙江,乐以琴给远在成都的二姐写了一封信:“父母生我,祖国养我,此时此刻,弟惟有投笔从戎耳!”
风云际会壮士飞
1932年秋天,中央航校第三期从全国各地7000多名报考的大学生中,录取了包括乐以琴在内的43名学员。因人数不够,又招收了42名高中毕业生,还有“9·18”事变从东北航校南下的学员,一共150人。
从梅东高桥到笕桥,10公里。所有学员都要在梅东高桥,经历为时半年的严格训练。吃不下苦的,身体素质差的,全淘汰。10公里,仿佛是一道天堑,有50多名学员未能走到笕桥就被淘汰,不足100名学员来到了笕桥。在飞行训练中又淘汰了一批,最后仅有61名学员毕业。
中央航校大门口,石碑镌刻着的校训,写的不是激励人心的话语,而是让学生们“去死”——
“我们的身体和飞机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是一所与死神签约的,年轻人的学校。
因为招收的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学员中大多数出自非富即贵、颇有社会地位的家庭。林徽因的胞弟林恒,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还有来自清华的贵公子沈崇诲……这些原本锦衣玉食的社会最顶尖的那批精英,却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慷慨赴死。
在开学典礼的会场上,有两幅横标: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学校培养了16期毕业生,1700名冲上了天空,而前几期的学员大多数壮烈牺牲。平均年龄仅23岁。
航校的教官有意大利人,也有美国人,教学方法大相径庭,常让学员无所适从。而学员最喜欢的还是年轻教官高志航。
高志航,1908年生于是吉林通化。12岁考入沈阳中法中学,13岁为了减轻负担,转入东北陆军军官学校。16岁时,加入东北军空军科,并改名高志航,赴法国留学,开始学习驾驶驱逐机。1927年1月,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被任命为东北军航空教官。
上世纪20年代,“东北王”张作霖便开始投入巨资组建空军。但在“9·18”事变后,东北空军的各种飞机200多架,全部落入日本关东军之手。痛心疾首的高志航,从东北一路逃亡到南京,后来便成为中央航校的教官。
飞行的第一课,高志航就讲起东北沦陷、日军的残暴、民众的凄惨、颠沛流离的难民,家家都有一部血泪剧。而全中国的天空,沦陷的范围更广阔,没有空防等于没有国防!亿万中国人随时可以被日寇屠杀。我们航校学员重任在肩,一定要保卫中国的天空!
高志航问:“你们有为国家牺牲的决心吗?”
所有的学员都举拳怒吼:“有!”
高志航将一只熊熊燃烧的复仇的火炬,传递给每一位学员。
毕竟,由于中国空军起步晚,实在太年轻太稚嫩。恶劣的天气,糟糕的机场,经常阻滞的导航信号,操作中的失误等等,往往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就在与日寇开始空战之后,出现过误投炸弹,一次投向了上海闹市区百乐门,一次投向了美国商船,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中国空军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付出血和生命的高昂代价。
乐以琴的战友龚业悌的日记,在1937年10月17日(学员们已经毕业参战),记下来自南京的消息,令人悲痛欲绝的一幕:
“出发时,天气突变。机场上低云弥漫,斯洛勃机在起飞时,极其危险地穿过云层飞起来,接着马丁机起飞,刚离地面领队机即失速下坠,所带炸弹坠地后即轰然爆炸,人机俱成齑粉,跟随起飞的飞机也蹈覆辙坠地焚毁。这次死的人员,我们仅知道就有张琪和驾马丁机的大队长,其余人员在四人以上。
大略估计,过去在战场上,真确被敌人击下并阵亡的人数和损失飞机,只占我们全部阵亡牺牲的人和损失的飞机的三分之一,那三分之二的人员损失全是失事造成的,可以说白白牺牲了,几乎全无价值。”
在6期学员马叔青的回忆录中,多次记下了恶劣的天气、糟糕的机场、经常阻滞的导航信号、操作中的失误等等,往往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龚业悌还记下了乐以琴训练中受伤的情况:
“飞机在不小心中又失事,22分队乐以琴等成队飞起,升至100尺将出机场关停车,转弯停下,机右腿及翼微伤,人无恙。”
幸亏乐以琴反应敏捷,基本功扎实,避免了一场大事故。
回头再看高志航,严苛的训练,很有道理。他要每一位学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好每一个细节。
在训练打靶时,命中率达到了90%,已超过了教材的要求。但高志航并不满意:“你们平时用轻松的心情打飞靶,还做不到百发百中,到了真正与敌人空中缠斗时,在紧张的心情下我们命中率还能高吗?你打不中敌机,敌机就会把你打下来!”
在队员们午休时,高志航叫来乐以琴,让他拖着飞靶,飞到鄱阳湖上空,自己尾随其后,瞄准飞靶按钮射击。第一天命中95%,第二天命中97%,第三天命中100%。
高志航把学员集合起来说:“乐以琴,你告诉他们,这三天是我怎么训练的?我能做到的,你们也要做到!完不成任务,不准吃饭!不准睡觉!”
岂止是不准吃饭和睡觉,还不准恋爱和结婚。这不是航校立下的规定,而是乐以琴和他的铁哥们(均为航校三期学员)郑少愚、沈崇诲、罗英德共同的誓言:30岁之前,不谈恋爱不成家。
还在芦山老家,就有人为乐以琴说媒,直到进了航校,同学朋友,想为乐以琴当月老的,大有人在。
1936年10月31日,中国航空协会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祝寿献机”活动。新购的30架美制“霍克-3”飞机的飞行表演,迷倒了成千上万观众。高志航、乐以琴下了飞机,立即被欢呼声和美女鲜花包围。一些狂热的女孩子,大胆而直白表态,恨不得立刻投入英雄怀抱。高志航频频表态:“我有太太了,我有太太了!”“不信!不信!”“骗人!”“骗人!”
高志航脱不了身,便把乐以琴推出来:“他,不但没有结婚,还没有女朋友呢!”“啊!”“啊,好帅呀!”
哇!身高1米80的乐以琴,仪表堂堂,高大威猛,一下子被女孩子团团围住。乐以琴只是微笑着点头,一直说着:“谢谢!”不回答任何问题,很快便突出了重围。
乐以琴,坚守着铁哥们的誓言。
四位铁哥们都信守了誓言。沈崇诲,早已于1937年8月,撞炸敌舰牺牲;郑少愚,1941年4月,因接收的新飞机突然起火坠地殉职;乐以琴,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为国捐躯了,只有罗英德活过了30岁,抗战胜利后娶妻生子。
23岁的乐以琴,留下的文字资料少之又少。
在航空队驻防南昌期间,乐以琴曾去瓷都景德镇,定制了写有父母、16个兄弟姐妹名字的68套件杯、碗、盘、勺,寄回了芦山老家,让父母分赠给亲朋好友。当时,烧“抗战瓷”成为风气,表现出民众“抗战到底”“誓血国耻”“国家至上”的理念。
1985年,二姐乐以成在重庆讲学时,听说博物馆在收集文物,便将乐以琴给她的3件瓷器,全部捐出,现存重庆三峡博物馆。
这是乐以琴及早为亲人准备好了的自己的遗物。
7天击落6架日寇飞机
“8·13”淞沪战争爆发,日寇大举向上海发起进攻。
而中国军方早制定了对日军的轰炸计划。
8月14日,凌晨2点30分。第二十四中队中队长刘粹刚率领9架霍克-3型战斗机,从扬州机场起飞,沿着长江往东搜索前进,寻找敌踪。他们一直搜索到川沙县附近才发现日舰。中国战机立即往下俯冲,对准敌舰投弹,击中了敌舰尾部,敌舰马上冒起滚滚浓烟。
这一天,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76架次,分9批集中轰炸了日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重要军事目标。当时的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大家都把这一次淞沪会战称为‘八·一三’战役,实际上8月13日并未开战,不过是两军对垒。”
年轻的中国空军勇敢地成为“正式开战”的揭幕者。
从1937年8月14日天不亮开始,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连连接到关于中国空军轰炸日本军队的消息,让他大为恼火。长谷川清一向不相信中国空军有什么力量,没想到中国空军竟大显威风,把日本军队炸得狼狈不堪。于是他命令航空队出击,但老天爷却和他作对,强台风使得九州的航空队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都不能起飞。最后,只有驻台北的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全部出动。他们分成两队,一队空袭杭州笕桥机场,一队空袭广德机场,目的是破坏摧毁中国空军力量和机场设备。
几天前,台风袭扰中国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杭州湾一带浓云密布,能见度极低。8月14日,从台湾松山起飞的日本空军王牌鹿屋航空队18架轰炸机飞越台湾海峡,一路北上,后兵分两路,一路攻向广德机场,一路直扑笕桥——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捣毁笕桥,给中国空军主力以毁灭性打击。
由于航程过远,战斗机无法为轰炸机护航,且日本空军指挥官认为,“96式”轰炸机配备有任意旋转的机关炮,火力强大,对付中国驱逐机不在话下。如此藐视中国空军,为首战惨败埋下伏笔。
台风布下的浓云,以及暴雨天气,让分布在周家口、南京的等地的航空四大队各中队无法动弹。心急如焚的高志航,搭乘一架民航机,辗转赶到笕桥,立即下令紧急部防,等待各中队集结。所幸,骤雨初歇,有了一小段窗口时间,李桂丹率领9架霍克-3趁机直飞笕桥。
机场上,地勤人员已经在跑道上摆出“T”形红白布标,向空中飞来的各中队示意,暂不降落,在空中直接拦截敌机!
当日寇轰炸机编好队,在笕桥上空投弹时,高志航早已钻进云层,爬升在日机上方。一架日机刚从云中钻出,高志航便迎头冲上去。吓得日机掉头就钻进云层。高志航紧追不舍,在团团浓云中穿过。21中队的三架霍克-3战机,发现了高志航在驱赶日机,便合围过来,并开炮射击,因距离远,没能命中。仓皇之中,日机再次钻进云层,没料到高志航的战机就盯在身后。待敌机进入射程,高志航瞄准了敌机尾部,狠狠按下按钮,一排子弹射去,日机中弹,空中一声巨响,一团火球散开,燃烧的日机,拖着浓烟,翻滚坠落,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紧接着,李桂丹21中队三架霍克机围住了一架日本的“96式”,将其击落;王远波、张效贤和龚业悌驾机重创了一架日机。此机飞到台湾松山机场,迫降时坠毁。
在参战的中国空军无一伤亡的情况下,3∶0大胜日本,举国为之欢庆。后来,8月14日,被国民政府定为“中国空军节”。
这一天,乐以琴既为战友高兴,又深感遗憾,他所属的22中队,前往安徽广德机场加油,在飞往笕桥的途中,空战已经结束。
高志航要求大家毫不懈怠,立即为明天的战斗做好准备。
由于油罐车被炸毁,乐以琴和飞行员们只好各提着5加仑的小桶,多次往返于油库和战机之间,在漆黑的雨夜跑了好多趟,直到午夜1点过才完成了加油。
8月15日,按计划四大队准备飞上海,轰炸日军舰队,军械士正忙着往飞机上挂炸弹时,警报突然响起,高志航紧急下令:“缷掉炸弹,升空迎敌!”
原来,是日寇木更津航空队的30多架战机,轰鸣着,向笕桥猛扑过来。高志航亲率一批战机,昂首飞天,奋勇迎敌。
乐以琴一钻进云层,就与两架日机相遇。乐以琴禁不住大吼:“来得好啊,老子玩死你!”眼看着日机临近,开火,乐以琴一个“鹞子翻身”,扎进云中,不见踪影。日机飞行员还没回过神来,一排子弹扫过来,擦着翅膀,冒着轻烟。原来,乐以琴已钻到后面的有利位置,一阵猛打。另一架日机一个大转弯,直冲乐以琴的战机飞来,乐以琴仿佛猜透了敌机意图,突然拉高,顺便又是一排子弹扫去,又一次隐入云中。
此时,两架日机飞行员急了眼,分进,合围,包抄,狂吼不已,想死死缠住乐以琴的战机开打。可是乐以琴的战机忽隐忽现、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像幽灵一样难以捕捉,日机飞行员被玩得晕头转向。在空中“捉迷藏”时,一架日机被击中,空中爆开了巨大的火球。
乐以琴后来回忆说:“当时,我摸了摸脑袋,哈,我没死,人还在,够本了!继续干!”
另一架想趁机逃脱,结结实实挨了一顿“胖揍”,空翻几下,燃烧着嘶叫着,坠向大地。
也许是足球射手临门一脚的冷静;也许是乒乓球运动员控球的精准;也许是排球扣手瞬间爆发力的凶狠;也许是800米跑冠军惊人的体能,结合在一起是支配运动的神经特别发达,瞬间反应疾如闪电,面对日寇军机,乐以琴保持着“玩死它”的高度灵巧的心态。
在食堂,乐以琴曾表演过筷子夹住飞苍蝇的绝活,引起战友一片叫好声。乐以琴笑笑说:“这算不了什么,要把鬼子的飞机打下来,才算真本事。”
打下两架日机,极大地刺激了乐以琴。他迅速发现了新目标。那一架日机,见乐以琴的战机气势汹汹杀来,立即逃窜。乐以琴哪肯让它逃脱,从杭州湾一口气追到了曹娥江上空。日机利用云团东躲西藏,侥幸逃脱。乐以琴正骂:“狗杂种,下回非穿你一身窟窿不可!”几架日机,迎面飞来。也许,它们迷失了方向,不成队形。乐以琴趁它们不注意,一个“鹞子翻身”,突然出现在日机身后,还没等到日机飞行员反应过来,乐以琴火力全开——一架、两架,两架日机立即中弹起火!乐以琴大喜:“今天大开杀戒,干掉四架了!”
幸存的日机开足马力逃窜。乐以琴按动按钮才发现,子弹已经打光了。他不得不掉头返航。
这一战,中国空军击落日机17架,乐以琴一个人就击落了4架日机。8月22日,中日空军再次激烈交锋,乐以琴再次击落2架日机。这样,乐以琴在七天之内,击落6架日机,成为与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齐名的中国空军“四大天王”!
当人们盛赞乐以琴出神入化的飞行技术时,乐以琴总是谦逊地说起高志航教练的“真传”。比如“鹞子翻身”,飞机的突然极限加速和强大的离心力撕扯得肌肉和脏腑剧痛,没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实难承受。跟着高志航教官,乐以琴一次次苦练各种飞行技巧,终于在实战中大显神威。
日本空军在上海、杭州湾的一败再败,在松山机场,60架日机只剩下12架。大本营对赫赫有名的木更津和鹿屋航空联队的失利大为光火,愤怒表示要问罪联队长石井义大佐。
就在中国民众为欢庆空军英雄的胜利敲锣打鼓、大放焰火之时,日空军联队长石井义大佐切腹自杀了!
日本空军实在不服气!
跳伞后被俘的日本飞行员川田胜次郎,根本不相信中国空军有本事打下他的战机,一口咬定:“肯定是美国人帮忙,替你们作战!”
高志航听懂了这位日本俘虏的嘟囔。用日语回答说:“请你看看,是谁把你的飞机打下来的。”
高志航把乐以琴叫来,向川田胜次郎说:“是他,一战就击落了你们4架飞机。你的飞机只是其中的一架!”
在侵华日军的一本日记中,这样描绘了“8·15”空战:
“天空是墨黑色的,飘着小雨。我的两个同学没有回来,他们被顽强的中国空军击落了……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野口君的母亲。这个现实很残酷,小川君被吓坏了,依然在角落里颤抖着。他亲眼看见野口君军机被打得凌空解体,亲耳听到了野口君最后凄厉的惨叫。据小川君讲述,那个英勇的中国空军不顾生死地冲过来,他能清楚地看见那张坚毅的面孔。如果不是野口君掩护,他也就回不来了。野口君在飞机解体,坠落时应该还活着(可能受了重伤),因为他的惨叫声断断续续持续了10余秒时间!
那个中国飞行士的座机编号是‘2204’!
昭和12年8月16日凌晨”。
2204号,正是乐以琴和战机的编号。这一篇日记,成为乐以琴英勇杀敌的重要佐证。
乐以琴获得了“空中子龙”“江南钢盔”的美誉。按国际惯例,击落5架敌机的飞行员,就是“王牌飞行员”,乐以琴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在一片欢呼声中,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8月25日,毛泽东从延安发来了贺电,电文如下:
“所有的前线军队,不论陆军、空军或其他地方部队,都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表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谨以无上的热忱,向所有全国的爱国军队,爱国同胞,致以民族革命的敬礼。”
南京上空的孤鹰
乐以琴写完了《我的自传》已近凌晨。一弯冷月,几颗疏星,在云团中时隐时现,有枪炮声从远处传来。
他将《我的自传》,还有这两年珍藏的照片,一并交给地勤的战友。应该交代的事,他早就一一做了交代。
仰望云天,他默默地说:“高志航大队长,我来了!”
10天前,11月21日,高志航在周口机场,安排新购买的苏联造伊-16战机飞南京,情报被日军破译。9架日本轰炸机突然出现在机场上空,投下大量炸弹,高志航还未来得及打开机舱门,炸弹已在身后爆炸。中国最优秀的飞行教官,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首,倒在血泊之中……噩耗传来,乐以琴浑身战抖,难以自持,大哭一场。可以说,他一生也没有这样哭过。
“8·14”和“8·15”大捷之后,又有多少兄弟为国捐躯?
8月17日,阎海文与战友们驾着6架战机,挂满炸弹,直飞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让罪恶的巢穴陷入火海。返航时,阎海文的战机被敌高炮击中坠落,阎海文跳伞,由于风向缘故,飘向了敌军阵地。日寇四面围来,妄图活捉他。他举枪射敌,高喊着:“中国没有被俘虏的空军!”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的太阳穴。
21岁的阎海文视死如归,连日寇也深为佩服。不仅厚加葬殓,还立下一碑,大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8月19日,沈崇诲与战友在长江口外,执行对海上敌舰的轰炸。由于沈崇诲的座机发生故障,冒出青烟,不得不脱队飞行。返航时发现白龙港有敌舰数艘,便驾机对准敌舰俯冲而下。飞机如一枚巨型炸弹,直撞甲板,随着震天一声响,飞机与日舰同归于尽。
高志航、阎海文、沈崇诲……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他们都鲜活地活着、活着,活在乐以琴心中。
这是1937年12月3日,南京城已经陷入日军的层层包围之中。数十架日寇飞机飞过空中,一番番狂轰滥炸,耀武扬威地宣告南京的天空已经被占领。
突然,一架中国空军伊-16战机升空,直扑日寇机群。
先上1对3,接着是1对6,日机的编队被打散了,只想将这一架伊-16团团围住,却一次次被玩得团团转。慌乱之中,两架日机险些相撞。
南京上空,乐以琴举行了生命中最精彩的飞行表演!
正玩得兴起,忽见红灯闪烁,燃油即将告罄。那一瞬间,埋伏于上方的日机击中了乐以琴的座机。
顿时,一团火焰散开,眼前浓烟滚滚,飞机迅速下坠。乐以琴想起9月的那一次经历:“2204”被击中后,他从4千米高空跳出飞机,拉开了降落伞。凶残的日寇不顾国际公法,向失去战斗力的乐以琴不断开枪射击……
这一次,他一跃而下,决定延迟开伞,不让罪恶的子弹碰着自己的躯体——也许,他离地面太近了,来不及张开伞;也许,他的降落伞出了故障;也许,他已经负伤,手脚不灵便……
乐以琴坠落之处,是南京最美的栖霞山。
那一刻,满天满地,红叶飘零,如血雨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