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2017-11-16
虽然飞机拼凑出来了,可等到真的要上天时,麻烦就更多了。当时没有航空汽油,反复试验后,航校成功用酒精代替了汽油;轮胎充气没有冷气瓶和气泵,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打气,一个人的力气不够用,就大家轮流干;飞行员没有风镜,就用普通玻璃自己磨;没有航行图,就用白纸画;没有无线电设备,就用红白旗帜和手势指挥;没有航空时钟,就用手表和闹钟……
除了硬件问题,东北老航校的教学同样遇上麻烦。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翻译和教材缺乏,日籍教员只好用半通不通的中日混合的语言讲课,还要借助各种手势,学员也只好连听带猜地听课记笔记。例如飞机着陆时应该让前后三个轮子一齐落在跑道上,术语叫做“三点着陆”,可是由于翻译人员不懂飞行,不明白“三点着陆”的意思,翻译成着陆时飞机在跑道上蹦三下,让学员们疑惑了半天。尽管遇到种种困难,但大家学习认真、刻苦钻研,还是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理论。
人在任何时期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在航校训练期间,教官和学员就是航校最宝贵的财富。而当时航校最特殊的情况是很多教官都是日本人。学员与教官之间不但沟通有障碍,而且很多学员的亲人都是惨死在日本人手中,因此最初学员和教官关系并不融洽。我父亲为改变这种情况做了很多努力。
日本军官的等级观念很强,学员见面要向教官敬礼。但是很多学员对日本人有很大情绪,不肯敬礼。我父亲为此挨个给学员做思想工作,教导大家来航校的目的是为了学习飞行,而日本教官技术好,教学认真,大家要尊重教官。在相处过程中,日本教官和学员都互相感化,关系逐渐融洽起来。
当时航校对日本教官非常尊重。日本人习惯吃大米,航校就收集大米给日本教官吃,餐食中还安排牛羊肉等肉品。要知道,航校的条件很艰苦,虽然是飞行员,但根本没有什么“空勤灶”“地勤灶”之分。飞行员和大家都吃得一样,日常主食是玉米碴儿和高粱米,菜也只有土豆、萝卜、豆腐。日本人看到了这种区别对待,非常感动,在教学工作中也尽心尽力,在飞行员培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航校的这种政策是正确的。新中国成立后,这批日本教官很多都留在中国继续从事飞行教学工作,他们返回日本后也做了很多中日友好工作,这一切都源于当时我父亲他们的政治感化工作。
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后,随着机务人员的补充,修复的飞机数量也开始增多。1947年8月,老航校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展飞行训练。为了机组配套的需要,航校还从机械队中挑选了一部分学员组成第一期领航班,1947年8月领航班学员正式进行飞行领航训练。
这些艰苦卓绝的训练在1949年10月1日大放异彩,震惊世界。1949年10月1日下午4时35分,开国大典阅兵式的分列式开始,17架飞机分成6个分队,轰鸣着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参加空中阅兵的23名飞行人员大部分来自东北老航校。
对于老航校的历史功绩,彭真曾经指出,老航校是“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此外,东北老航校探索总结了一套在战争年代组织飞行训练和机务、后勤保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方法,探索积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创办航校的丰富经验,为人民空军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老航校所培养的人才为后来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以及民航事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航空体育运动的奠基和发展,都做出了历史贡献。
东北老航校的发展,加快了人民空军建设的步伐。1949年10月6日,中央军委批准创办六所新航校方案。1949年11月18口,奉中央军委命令,利用东北老航校整编后留在牡丹江的人员,改建牡丹江航校。1949年12月20日,牡丹江航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2004年6月9日该校转隶空军航空大学,9月30日改称为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
(本文照片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志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