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的意义与实施路径
2023-10-16杨柳青王晓勇
杨柳青,王晓勇,周 静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根据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等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对耕读教育的重视与提倡,以及对于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新要求。耕读文化是我国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重要连接点,是促使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的关键载体。涉农高校作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主体,要全面贯彻落实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完善的发展保障机制。
一、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内涵
“耕读”系农耕与读书的结合,是我国近千年来盛行的一种生产生存与生活方式。耕读教育的理念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专门的概念则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出现在北宋时期,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留下了诸多家训、匾额、诗篇等;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小农经济的逐步解体,耕读教育日渐衰落。当前,随着我国对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与文明的重视,耕读教育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以耕读传家为基石的耕读教育蕴含着个人与家族的美好期望,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演变而越来越丰富。卢会翔、刘义兵(2023)认为,新时代高校耕读教育的内涵蕴含于德智体美劳当中,涉及思政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沈月娣、杨平(2022)认为,耕读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联动学校、社会、家庭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有机融合。
耕读教育是将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等理念的引导下,在教育过程中贯彻、渗透知农爱农思想,激发学生建设“三农”的情怀,强化学生对“三农”知识和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克服学生五谷不分的“城市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培养更多对“三农”有担当的新型农林人才。
二、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涉农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涉农高校要将耕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举措,在耕读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耕读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服务奉献、追求进步等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智育方面,耕读教育相关课程涉及乡村治理、中国农业文明、农业发展史、乡村调研、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农业政策与法规等多方面内容,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拓宽视野。在体育方面,耕读教育的精神推动学生将锻炼身体与体育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遵守规则意识等相结合,既能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又能培育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人格。在美育方面,耕读文明作为我国的软实力,文化底蕴深厚,有利于促进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发现农耕文明之美。同时,还能在耕读教育的过程中增强美育熏陶,培养审美修养。在劳动教育方面,耕读教育所倡导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身体力行等精神与劳动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是结合传统农耕文化而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劳动教育方式。耕读教育以耕读为本质、以劳动为桥梁,引导学生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强化劳动教育。
(二)有利于培养乡村振兴的专门人才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关键的因素,涉农高校是培养乡村振兴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等均导致了人才向城市的流动,但也加剧了农村对人才的需求。耕读教育与“三农”联系较为紧密,在耕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自然和土地中感悟农村之美,在农耕文化中感受农业历史,在耕作实践中体验现代智慧农业,在农事劳动中培养良好品德,从而培植与农业、农村、农民、农事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毕业后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村情怀与家国情怀,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
(三)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当前,乡村传统手艺、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由于缺乏宣传、保护和传承等正在面临逐渐消亡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化、碎片化和娱乐化,并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耕读文化作为我国独有且数千年延续不断的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精神给养和文化滋养,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耕读文化的挖掘,其所蕴含的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也为涉农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借鉴。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深入研究耕读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在汲取其精华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的体现,有利于耕读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更有利于让学生从心里对耕读文化产生认同感,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三、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探索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范式
在课程教学方面,将耕读教育理论知识融入学生必修或选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明确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制定等方式加入耕读教育的内容,并鼓励教师编写与之相关的教材。同时,将耕读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在思政课程中融入耕读理念、强化耕读文化、阅读耕读经典。耕读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塑造学生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农耕文化赋予新的价值和精神。除此之外,耕读教育也应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涉农高校应将耕读文化、耕读理念、耕读价值等融入专业通识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当中,强化学生的耕读理论知识学习,扩充学生的视野。在实践教学方面,第一,涉农高校要积极打造耕读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并安排学生定期进行生产实习与调研实践。第二,涉农高校可以组建师生服务团队,既能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科技种植养殖,还能推广乡村文化、让学生上好实训课程,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第三,可以与政府、企业等合作,搭建多样化、多形式的平台和场所,优化学生耕读教育的实践环境,进一步让学生心系“三农”、情牵“三农”。
(二)推进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涉农高校应该有专业的、服务于“三农”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耕读教育师资团队。第一,要定期对与涉农专业的教师以及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进行耕读教育专项培训或研修,增强教师耕读教育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提升其运用耕读文化育人的意识,加强其对耕读教育政策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第二,可以聘请农技师、园艺师、与农相关的技术专家到高校授课或作为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实践,专兼职耕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立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有利于改善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困境。第三,涉农高校要发挥耕读教育教师队伍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外交流与学习、教师引导与培养等途径,开展传帮带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并带动其他高校进行耕读教育。
(三)营造校园及社会耕读教育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营造校园及社会耕读教育文化环境,有利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涉农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条幅、LED屏、广播等形式营造校园耕读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渠道宣传耕读文化,加大耕读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知识竞赛、艺术展览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耕读文化。第二,涉农高校可以以学院或社团为单位,定期开展耕读文化的读书会或学习日活动,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对耕读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予以挖掘。第三,涉农高校可以通过慕课、拍摄视频、邀请相关知名专家讲学等形式提升宣传水平、扩大宣传范围,让全国高校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耕读文化。第四,可以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三农”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深入群众,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对乡村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和推广,提高知名度,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四)构建高校耕读教育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的完善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落实与创新才能确保耕读教育体系的健全。第一,应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耕读教育的领导小组。耕读教育领导工作小组主要从全局把控耕读教育的实施,负责政策指导、管理制度的制定、经费的拨付统筹并合理分配资源,调动学校各部门的力量,从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第二,应将耕读教育相关内容纳入考核机制中。在教师考核方面,应全面考察教师运用耕读教育育人的能力、与耕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带领学生开展耕读活动的次数与方式等,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时,向“双师型”的耕读教育教师予以倾斜;在学生考核方面,应注重综合性和全面性,将耕读文化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和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平时参与的各种形式的耕读教育活动,也应在考核中予以体现。第三,要构建协同机制。一方面,耕读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多方一起进行交流和实践,并在耕读教育的过程中共享理论知识与技术信息。另一方面,要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并将教学科研与农业农村的振兴有机结合,构建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四、结语
耕读教育并不是上几门课、给学生讲一些耕读文化、带学生体验一下生产实践就能够实现和落实的,应做到久久为功,不断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和推进耕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面向未来,耕读教育承载了促进乡村振兴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希望,培养了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