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策略分析

2023-10-15杨成军

南北桥 2023年20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策略风险管理

[摘 要]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常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策略。首先,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概述和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揭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股权结构、经营层、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最后,提出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培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确保权责清晰与分工合理以及加强内部审计及内外部监管等防范内部控制风险的策略,以期为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减少风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影响因素;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保护企业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股权结构不合理、经营层失职、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等,这些问题使得企业面临着内部控制风险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内部控制概述

內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控制手段,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管理风险,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或不完善导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如原材料采购风险、生产工艺控制风险、质量控制风险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

2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范的运营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首先,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可以有效避免权力过分集中或职责不清等问题,确保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更加科学、高效。其次,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等,使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有效地监控资金流动和成本支出,防范财务风险。此外,企业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和内部监控机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违规行为和欺诈行为,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声誉。最后,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并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反馈,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声誉。

3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股东之间的权益分配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结构可能会对内部控制风险产生影响。例如,如果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可能导致控制权过于集中,增加操纵财务报表和挪用资金等风险。此外,如果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或缺乏监督机制,也可能增加内部控制风险。

3.2 经营层对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

经营层的行为和决策对内部控制风险有着重要影响。企业经营层的能力、经验和诚信度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防范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如果经营层缺乏诚信和道德观念,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内部控制流程弱化等风险的增加。此外,经营层的决策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也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风险的发生。

3.3 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员工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其对于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也应予以重视。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减少内部控制风险。例如,强调诚信、透明和合规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员工主动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4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内部控制意识和培训不足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员工应该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认识,他们可能无法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这将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内部控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部分企业中,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员工在掌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掌握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和监督方面存在困难,这将导致员工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增加了企业面临的风险。

4.2 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和科学

首先,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部分企业可能没有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导致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例如,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能没有明确规定质量控制及检验的标准和程序,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此外,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存在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的问题,导致制度的执行效果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其次,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应该是科学合理的,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并减少风险的发生。然而,在一些企业中,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工作流程烦琐、环节冗杂,员工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困难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在销售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如果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和物流追踪等流程设计不合理,就可能导致订单延误、库存积压和物流成本增加等问题。

4.3 权责不清与分工不合理

企业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和地区,因此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果权责不清或分工不合理,就会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受到影响。首先,权责不清会造成职责模糊和责任推诿的情况。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各级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并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作。然而,如果职责没有明确划分,就很容易出现责任不明、工作交叉等问题。例如,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如果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和沟通机制,就可能导致开发出的产品无法顺利投入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这样不仅会浪费资源和时间,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分工不合理会导致工作重叠或遗漏。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各个部门之间需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只有明确划分工作任务和责任,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进行,减少信息传递和协调的成本。然而,如果分工不合理,就会导致工作重叠或遗漏的情况。例如,在销售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如果订单管理和库存管理没有明确的分工和流程,就可能造成订单的重复录入或者库存的错误统计,这样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4.4 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内外部监管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风险和控制措施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和检查。首先,企业可能缺乏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团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和专门的审计程序,可能使得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及监督不够全面和准确。其次,企业可能存在内部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如缺乏明确的内部监管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内部监管制度,并对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缺乏严格的报告制度和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和反馈不畅,影响了内部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除了内部监管,企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的监管和约束。然而,企业可能对外部监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与监管机构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无法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无法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同时,缺乏对外部监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能导致对内部控制合规性的监督和约束不够严格,增加了企业面临的风险。

5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策略

5.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培训

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中,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进行相关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员工只有具备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并且接受过专业培训,才能有效地理解及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1]。首先,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员工普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价值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内部会议、培训课程、内部通知以及内部网站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些渠道中,企业可以详细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目标和方法。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等形式,让员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和具体操作步骤。其次,进行内部控制培训是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素质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职责和岗位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内部控制评估和监督等。此外,企业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培训,提供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内部控制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如何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灵活应用内部控制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培训的效果,企业还可以建立内部控制考核和奖励机制。通过对员工内部控制素质和绩效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支持内部控制的实施[2]。

5.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风险,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首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企业运作顺利的基础。该制度应包括明确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权限设置。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制度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位。其次,流程的建立是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规范,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流程。例如,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確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销售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完善的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和物流追踪系统,有效控制风险。此外,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流程,包括预算编制、费用审批和资金使用监控等,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5.3 确保权责清晰与分工合理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各级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相关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避免职责不清、责任推诿等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其次,分工合理能够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同部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需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例如,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开发和工艺研究,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管理。通过合理的分工,可以减少信息传递和协调的成本,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4 加强内部审计及内外部监管

加强内部审计及内外部监管是防范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有效的审计和监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并确保企业的运营符合规定和标准,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4]。首先,加强内部审计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内部审计部门应组建独立的审计团队,负责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估。审计团队需要制订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对象、收集必要的证据、分析数据和发现潜在的风险等。同时,审计团队还应注重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其次,加强内外部监管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合规性的关键。内部监管主要指企业自身的管理控制机制,包括内部监督、自查和自评等。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管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内部监管制度,并对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和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反馈。

6 结语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形势也在不断演变,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推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企业能够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永琴.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研究[J]. 中国经贸,2022(22):162-164.

[2]王海. 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风险及防范措施[J]. 纳税,2021,15(31):90-91.

[3]黄韵思. 公司财务内控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以制造业为例[J]. 中国市场,2023(9):151-153.

[4]梁晔. 对企业内控体系的风险防范分析[J]. 中国产经,2021(20):136-137.

[作者简介]杨成军,男,广西柳州人,广东新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策略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