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提升建议

2023-10-15林冬翠闫冰卢小玲蒙志波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双减影响因素

林冬翠 闫冰 卢小玲 蒙志波

【摘要】提高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既关乎“双减”政策的落实,又关乎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访谈发现,影响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师的认识水平、家长的支持力度、课程内容设计、课后服务评价、经费保障、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度等;通过分析以上影响因素,结合当前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实际,提出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的五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双减” 课后服务质量 中小学校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2-0014-04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全国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以下简称课后服务)。开展课后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能够有效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开展课后服务,而要提升课后服务质量,需要准确把握影响该项工作的多方面因素。为此,我们对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访谈。访谈围绕如何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这一问题展开,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并就此提出质量提升建议。

一、访谈过程

(一)访谈问题设计

我们基于“双减”政策要求,紧扣“中小学课后服务”这个主题,设计了如下十个访谈问题:(1)您如何看待“双减”政策?(2)您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您认为“双减”政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何影响?(4)您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学生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5)您认为影响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有哪些?(6)您认为当前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存在哪些问题?(7)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您认为开展课后服务对您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8)您认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参加课后服务的态度是怎样的?(9)您对目前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如何评价?(10)您认为该如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为了使访谈更贴近实际,我们在访谈中鼓励和引导被访谈者结合实际进行说明。访谈的每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为的是让被访谈者可以畅所欲言,不因问题的设计而使回答受到限制。

(二)访谈对象及访谈方式

为了使访谈具有代表性,我们从广西各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校选择访谈对象,共计32人接受访谈,具体情况见下页表1。

由表1可知,本次访谈对象包括中小学一线科任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访谈对象均有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经验。访谈对象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在访谈方式上,我们采取结构化访谈为主、非结构化访谈为辅的方式,结构化访谈分为集体座谈和个人访谈,个人访谈主要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

二、因素分析

“双减”背景下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通过访谈分析发现,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教师的认识

教师对“双减”政策的把握及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责任意识是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直接因素。在访谈中,所有被访谈者都对“雙减”政策较为了解,一致认同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他们反映,在“双减”政策出台前,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无论是毕业班学生还是非毕业班学生,很多都上“补习班”。受“知识改变命运”观念及“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影响,家长普遍支持孩子补习,愿意花费高昂的补习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存在严重的“内卷”现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普遍喊累,个别学生因补习问题与家长发生过冷战、冲突。过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应该说,教师对学生补习方面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基于上述考虑,他们认为出台“双减”政策及时且必要。

教师的认识是其愿意投入课后服务工作的基础。在访谈中,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自觉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展现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的敬业精神。也有部分教师不太愿意承担课后服务工作,他们认为课后服务是学校安排的,只能被动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有的是因为课后服务影响了个人生活,这部分教师主要以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为主;有的是因为家中孩子尚幼,需要更多照顾;有的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加剧了职业倦怠,导致教师没有工作热情,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课后服务质量。

(二)家长的支持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在访谈中,多数访谈对象表示,大部分家长是非常支持孩子参加课后服务的,许多班级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超过了八成。有些家长存在片面认识,如一些家长认为中小学举办的课后服务,无非就是在学校写作业,没有参加校外补习班的效果好。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参加课后服务了,回到家就不用管孩子的学习了。还有些家长是被学校邀请参加课后服务,主观上其实并不愿意。虽然参加课后服务遵循自愿原则,但是课后服务涉及的主体有学生、教师、家长,任何一方缺席,都会影响课后服务质量。

(三)课程内容设计

课后服务内容指的是课后服务“做什么”“怎么做”。丰富的课程内容是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的基础。课后服务不应简单理解为上学时间的延长,也不应简单理解为在校写作业。课后服务应该构建一系列课外课程,具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方式、目标等。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课后服务课程,许多课后服务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学生在教室完成作业,教师在服务时间内给予指导;二是一些教师占用课后服务时间赶教学进度或进行测验,课后服务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这两种现象在毕业班尤其突出。当然,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作业辅导或复习巩固知识本无可厚非,但课后服务不能“一刀切”,应该结合学生兴趣及需要设计课程内容。例如,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其“开小灶”,而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关注这部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课后服务评价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评价。课后服务评价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方式对课后服务的内容、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对课后服务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不断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可以达到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目的。我们通过访谈发现,目前义务教育学校普遍依据国家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制定了课后服务方案、课后服务实施办法、课后服务管理制度等,但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本校的课后服务评价体系。一些学校采用简单的调查问卷形式,通过调查学生或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来评判课后服务的质量,并不能完全找出课后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导致评价的目的不能有效达成。

(五)经费保障

教师为课后服务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依法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合情合理。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学生家长缴纳一定的课后服务费用理所应当。通过访谈可知,目前各地小学和初中课后服务费用均是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统一收费,相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其收费标准大大降低,家庭因补习带来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目前,承担课后服务工作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能够根据课后服务的工作量取得一定的报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通过课后服务获得的报酬有限,不少教师反映课后服务报酬过低,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二是没有建立课后服务激励机制,存在“大锅饭”现象,不能激励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社会教育资源利用

社会教育资源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访谈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把社会教育资源与课后服务有效结合,社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也有一些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把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南宁某小学与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科技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图书馆、南宁动物园、南宁市科技馆、南宁市图书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这些单位的专业人员来校开展主题活动,学生也有机会到这些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双向互动,学生课后服务内容更为丰富与鲜活,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三、相关建议

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此需要坚持系统思维,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对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师相关考核

课后服务是教师在结束了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后进行的,一些教师不愿意在课后服务中有更多付出,导致课后服务时布置学生写作业是常态,不利于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学校可结合实际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范畴,对于在课后服务中有创造性表现的教师,应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方面给予倾斜,如有的教师开发了课后服务课程,有的教师通过课后服务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都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这样能够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后服务开展得更有质量。

(二)让家长在课后服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课后服务不能让家长缺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进校观摩、评价课后服务,也可以邀请有才艺、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来学校开设主题活动。例如:南宁市某小学邀请具有剪纸手艺的家长来校教学生剪纸,与学生一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市某初中邀请退伍军人家长来校开展体能训练及进行国防教育;有些学生家长是行业的精英能手、先进模范,可以邀请其走进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把家长动员起来,为课后服务提供更多支持,有利于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三)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

课后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有相应课程为保障。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例如,南宁市某小学在校园内开辟一片稻田,以此为基础研发了“稻作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好评。有的学校挖掘校史资源,开发爱国主义课程,取得良好成效。也就是说,课后服务课程要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四)构建课后服务评价体系

每個地区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推出的课后服务也有差异,因此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课后服务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既反馈评价结果,又反馈评价过程,旨在通过评价发现课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加以改进。课后服务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在明确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细则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客观评价。相关学校要对评价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加以改进,最终达到通过评价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目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把评价与监督结合起来,持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五)提供稳定的课后服务经费

课后服务要有专项经费支持,每学年要做好课后服务经费预算和管理,把经费花在刀刃上。要探索建立激励性课后服务经费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发挥课后服务经费的激励作用。为了激发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把课后服务与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岗位晋升等联系起来,对于在课后服务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应予以奖励。对于在课后服务工作中敷衍塞责、没有尽到责任的教师,应减少课后服务补贴发放,以此让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更有动力。

(六)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一个更大的教育场所,处处有教育资源,关键在于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中小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例如:可以与消防部门建立联系,邀请消防人员进校为学生讲授消防知识;可以与公安部门建立联系,邀请警务人员进校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与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邀请专业律师进校开展法治教育。社会教育资源是丰富的,中小学校要积极探索可行的方式,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总之,“双减”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在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加法,“双减”同时也意味着“双提升”,即一方面要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通过访谈,我们对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建议,以更好地把“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保障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吉红.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8):6-8.

[2]金志远,贺婷.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困境及课程突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5):96-104.

[3]陶行知文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广西中小学课后服务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路径研究”(2021ZJY1229)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冬翠(1977— ),广西隆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闫冰(1986— ),安徽亳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学生德育;卢小玲(1982— ),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管理;蒙志波(1992— ),广西藤县人,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班主任工作。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双减影响因素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