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行经验分享视角下中国企业农业援非项目的可持续性

2023-10-14何萌佳储思佳陈祥新于敏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可持续走出去

何萌佳 储思佳 陈祥新 于敏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尤其重视项目的可持续性,并更多地通过企业层面的商业交流维持援助效果。然而,这一援助与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新型援外模式是否真正实现了可持续的目标效果,正是困扰中非农业合作成效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开展农业援助的具体历程,尝试在平行经验分享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非援助的知识体系、实践主体和实践影响,从而探究企业援非项目在经济功能和公益功能双重层面上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中国农业企业的援非项目在经营创收、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并在未来有望进一步与非洲国家加强合作。基于此,对中国及农业“走出去”企业开展农业对外援助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走出去;农业援助;中非合作;平行经验分享;可持续

一、引言

当今世界面临农业污染、粮食供应链变化、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粮食安全情况日益严峻[1-2];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和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全球农业贸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始终坚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从平等互利的角度出发,切实寻找同沿线国家的利益共同点,以合作促进多方共赢,做好对外援助工作。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因此,在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加强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交流合作,做好中国农业对外援助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

非洲是我国“国际统一战线”阵营中的重要盟友,同时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外援助和减贫合作的重点区域,其中农业类项目是中国援非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非洲长期面临着粮食系统脆弱性、粮食供给对外依赖性、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性等诸多困境[5],但毋庸置疑的是,中非之间拥有巨大的农业合作潜力:其一,非洲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与中国农业资源具有较强互补性。其二,非洲所缺乏的农业技术正是中方相对成熟的。因此,开展中非农业合作,既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需要。创新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模式、帮助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成为未来中国农业援非的重要努力方向。

历史上国际社会对非洲进行了大量援助,结果却造成了非洲对援助的依赖:一旦援助资金和人才撤出,援助项目往往陷于停滞。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着手解决农业援助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并逐步引入中国企业参与项目运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援助政策更加注重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援助主体也从官方逐渐转向依靠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尝试通过企业在当地的长期运营以维持援助效果,并强调在运营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中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和非洲的实际情况,最终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对外援助模式的新型对非援助道路。

然而,随着中国对非援助实践的不断推进,国内和国际上却有人对中非农业合作提出了部分质疑:对非援助项目可能抢占中国国内资源;中国企业的援非项目并未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反而会给非洲带来环境污染,掠夺其资源等[6]。诸如此类谣言的产生,除了源自于中国学术界对非发展援助理论的缺少[7],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对中国企业援外实践的案例研究不足。徐秀丽和李小云[8]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构建出平行经验分享理论框架,从理论上对中国独特的援非模式进行剖析。因此,本文参考平行经验分享理论,结合企业援非的具体实践,从援助知识体系、援助实践主体、援助影响三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援非历程进行分析,在证实中国企业农业援非项目实现了援助效果可持续性的同时,希望能从企业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可供中国及农业“走出去”企业借鉴的援助项目设计和实施策略。

二、对非援助情况概述

(一)对非援助思路

1.西方援非思路:基于不平等权力关系

首先,从本质上来看,西方国家提供的对外援助通常基于一种强国对弱国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西方国家习惯于从自身的优势地位出发,在提供援助之前先对受援国提出许多附加政治条件,妄图将西方固有的价值和权力体系与援助“打包出售”,并设计出一系列严格的指标和活动,以约束援助项目在当地的开展。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开展对外援助不止是为了帮助受援国实现经济发展,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受援国[9]。

其次,西方国家拥有许多专门从事发展援助的机构。在西方,除了少数国家的援助政策由外交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以外,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多数国家主要通过援助机构来执行援助,由这些专业机构负责处理受援国的发展问题[10]。然而,援助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有时会选择性地忽略受援国的实际需求。例如,一些援助项目可能并非是受援国需要的,但因其目标更容易实现,援助机构会为了通过考核而强行选择这些项目[11]。这种援助机构与受援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会使援助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援助政策和效果严重脱节、难以实现客观预期。

最后,从援助影响上来看,70多年来的国际发展援助、尤其是對非援助,不仅未能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反而给其造成了援助依赖,一旦援助方撤离非洲,非洲国家往往因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管理经验,难以维持项目的长期运营,最后依然需要依赖于援助国。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接受外国的发展援助反而会削弱受援国的自我发展能力。赞比亚学者莫约[12]就曾在总结西方国家对非洲援助效果时,认为“援助死亡了”。

2.中国援非思路:基于平行经验分享

自冷战结束以来,经验分享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主要手段之一。西方国家对经验分享的理解相对单一,认为受援国只需要照搬西方先进的发展经验和规律、进行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可以保证援助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援助项目的可持续运转,从而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这也是西方国家在提供援助时附带政治条件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更像是通过想象“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受援对象,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受援国,但是却忽视了两国在发展水平、发展经验等方面的差距。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实践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非援助。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中国的援非案例。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对非援助中所分享的经验被称为“平行经验”。所谓“平行”:一是因为中国与非洲的发展水平相差不大;二是中国目前通过援助所分享的经验是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经验[13],而中非之间发展形势和国际地位的“大逆转”①发生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14],因此双方发展经验的时间差距较小。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平行经验分享更多考虑了非洲的基础条件和实际需求,旨在用更符合非洲国情的发展经验以激发当地的自主发展能力,最终促进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5]。

平行经验分享理论最初由徐秀丽和李小云[8]提出,是将中国对非援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这一理论框架中包括三个要素,即援助实践中使用的知识体系、推动援助实践的主体以及援助实践的影响。

首先,援助中所依赖的知识体系反映了援助国对自身与受援国之间关系的认识。平行经验分享理论强调,援助中的知识体系由援助国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得出,但又实际适用于受援国;并且援助国应该从平等地位出发,避免約束和控制受援国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中国在援助中充分尊重非洲各国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强调对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社会结构保持敏感,这也是中国在对非援助时坚持不附加条件的原因。此外,中国还强调在设计援非项目时要给双方留出互动空间,通过“援助+合作”的方式,在互动中帮助非洲找到适合其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动援助实践的主体需要被重新界定,即实际援助者是谁、在援助实践中具体发挥什么作用?与国际传统援助不同,中国对非援助的实践者是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技术专家,而非援助机构的管理专家。一方面,技术专家注重从科技入手,通过“干中学”等技术转移或市场化运营方式,聚焦于当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尽量避免援助政策与效果的脱钩;另一方面,科技专家在国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其能够从容应对援助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

最后,援助的效果和援助的影响应当结合援助项目的具体结果来进行评价,例如是否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是否促进援助者和受援者之间的关系等。平行经验分享视角下,良好的援助实践应该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并且使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更加聚焦于发展问题。这与西方发展援助形成的“权力不对等”不同,但也并非完全忽略中非之间的政治、社会、文化差异,而是以追求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具体实践将中非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即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二)中非政策支持

1.中国政策支持

中国的对非援助由来已久,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七十余年的援助历史已经让中国逐渐积累了丰厚的对外援助经验;农业对中非双方来说都是基础且重要的产业,因此农业类项目成为中国援非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建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将双方的国际合作推入机制化轨道。在此之前,中非农业合作以中国对非的无偿援助为主,援助方式以援建大型农场为主;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后,合作形式从碎片化项目合作迈向机制化合作,合作方式也从无偿援助转向援助、投资和贸易相结合[16]。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自此,中国的对非援助从以官方援助为主、逐渐发展为官方与民间的多元化参与,对非援助形成新格局。在农业领域,中国更加重视带动商业力量和市场化经营元素参与非洲的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援助效果的持续性。

中国对非援助越来越多地借助中国企业的力量,而参与农业对外援助亦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促进非洲国家放开对企业投资的限制,增强在非企业的经营活力。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被正式提出以来,中国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国内农业企业通过参与对外援助、开展对外投资等方式“走出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农业对外合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制定了省内企业的农业“走出去”战略。例如,安徽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农业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并规定从2012年起,安徽省财政“走出去”专项资金中的20%用于支持农业。此外,安徽省还开展了对津巴布韦的“一省包一国”农业合作政策[17],与津巴布韦官方和当地农业部门达成紧密的交流合作。可见,中国大力支持中非农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外援助有利于为中非农业合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基础。

2.非洲政策支持

非洲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因受限于落后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资源利用效率和粮食生产水平低下。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领导人认识到农村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在非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非洲农业开始受到重视[18]。二十多年来,非洲联盟和非洲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期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包括制定优惠政策等,吸引外国政府或外国投资者参与本国农业建设、为本国农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以津巴布韦为例,自2000年以来,土地改革新政策的实施对津巴布韦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再加上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津巴布韦农业陷入困境。为了改变现状并吸引外国投资,津政府出台了与土地有关的融资法案、土地购买法案、移民法案、农村土地法案等相关配套政策,外国企业通过与拥有农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津巴布韦当地人进行农业合作可以参与使用当地农耕地;还出台了新的投资和税收政策规定,对投资农业的外国企业实行特殊企业税政策,例如提供25%的特殊补贴用于购置农业机械设备或农用建材,进口的农用设备免增值税、免5%的关税等。这些政策法规使津巴布韦当地的营商环境和投资便利性得到大幅改善。2018年,中津两国关系被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津巴布韦提出希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夯实两国合作,借助中国企业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津巴布韦加强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此外,津巴布韦外交官也认为,中非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共商大事,津巴布韦从中非合作论坛中获益良多。中非国际合作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欢迎,由此可见一斑。

三、中国企业农业援非情况:以安徽农垦为例

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农垦”)由安徽省政府于1998年批准改制成立。目前,其省内垦区拥有20个农(茶、果)场基地、约100万亩土地,主产水稻、小麦、大豆及油菜、水果和茶叶;拥有农业科研所15个,高素质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2 300多名,在职职工1.9万名,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5%。安徽农垦以种植业为主要业务,不仅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国有现代农业企业,更是中国参与对非援助的典型企业代表。本文选取安徽农垦为案例,具体分析中国企业农业援非情况。

(一)安徽农垦的主动援非历程

自2000年土地改革后,津巴布韦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大批良田沦为荒地,但其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农业生产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0年,安徽农垦与津巴布韦国防部各持股50%在津注册成立(津—中)皖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津公司”),共同投资开发津国土地资源,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烟叶等作物。目前,皖津公司已成为津巴布韋境内规模最大的农业生产企业,也是津巴布韦最大的粮食收购公司(National Foods)定点供货商。

在援助过程中,安徽农垦首先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恢复原有交通和水利设施,并从国内采购大马力拖拉机、新型收割机、大型喷灌机等农业机械,向津巴布韦提供所需农资与农机设备,在当地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作业。这些建设回应了津巴布韦农业最直接的需求。近年来,为帮助津巴布韦农业现代化转型,安徽农垦继续加大对其农场水利、农机等基础设施投入,并且随着国内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农业设施的创新改进,所投入的农业设施也在不断更新。

如果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非洲国家发展的硬性瓶颈,那么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就是制约非洲发展的关键软性因素。津巴布韦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很低,接受和吸收技术的能力低下[9],因此需要对津进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为此,皖津公司积极聘请国内农业专家,培训本土员工在大田整地、播种和喷灌等方面的技能,并针对高效作物项目聘请当地技术顾问共同参与指导农业生产。另外,皖津公司还依托与津巴布韦奇诺依大学、扬州大学、安徽省农科院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为津国培养了大批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努力帮助津巴布韦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皖津公司这种软硬结合的举措,一方面,兼顾了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另一方面,人才培训与基础设施建设良性互补,起到了相互促进的累加正效应[19],帮助津巴布韦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二)平行经验分享视角下安徽农垦援非项目的可持续性探析

1.援助实践的知识体系

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为前提,安徽农垦的援非项目成功让集团与津巴布韦双方均参与其中、达成平等互利的合作。作为集团援非项目的运营平台,皖津公司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津国逐步为该公司提供50万公顷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期限为99年,并将其中一个农场作为中方独立经营的示范农场;而安徽农垦则利用这些土地和其他农场配置等资源,结合集团的资金和人才优势,依托皖津公司在津巴布韦当地开展生产活动和销售业务。这样的互惠合作,不仅让安徽农垦成功进入了津巴布韦市场,还为津巴布韦人民提供了粮食和就业岗位、帮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推动援助实践的主体

中国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可以为非洲带来亟需的资本和农业技术,促进非洲农业的产能优化;并将非洲小农户引入市场化影响范围,帮助非洲国家减贫致富。此外,不同农业企业拥有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通过在援助中加入市场化经营力量,有助于中非合作项目开展多元化运营,依靠企业的长期经营带动援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协同发展。以安徽农垦为例,集团在援津过程中采取了“以援助引领投资”的经营模式,凭借自身的专业背景、强劲实力以及内在动力维持皖津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运营。

安徽农垦拥有农业领域的专业背景和强劲实力承担对非援助任务。安徽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农垦作为全省唯一的省属大型农业企业,一直承担着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国家队”的使命[20]。在农业生产领域,安徽农垦拥有种植、灌溉、农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的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引进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种新式农机设备,是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引领者。另外,安徽农垦的人才储备和资金实力也较为丰厚。

安徽农垦对津巴布韦的援助,不仅服务于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还可以借助皖津项目在津巴布韦当地寻找商业机会、开拓农业市场,这也是安徽农垦援津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中,安徽农垦将援助和投资的重点放在津巴布韦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入手,并依托皖津公司与当地市场和农民积极互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皖津项目的经营和管理做出调整。例如,津巴布韦雨季频发的旱灾常导致当地大片土地撂荒、农民日益贫困,同时也会给皖津项目带来较大损失。为应对这一问题,皖津公司结合津巴布韦的自然气候、农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等情况,示范性地种植一些成本低、耐旱、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包括马铃薯、芝麻等,及时总结试种经验,同时推广烟叶的规模化种植、产加销一体化生产,并继续加大对农场水利、农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到2020年,皖津公司调整种植结构初步取得成功,顺利实现项目的扭亏为盈。

安徽农垦在国内积累的丰富发展经验让其高度重视皖津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经济高效、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好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快速消除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性因素。因此,面对津巴布韦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徽农垦在皖津项目初期便着手恢复灌溉系统、农机设备等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并在咨询专家意见后选择合适的作物与配套技术展开种植。截至2019年,皖津公司从国内采购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大型喷灌机等农业机械100多台、化肥2 000多吨等农业生产资料,大大提高了生产和收割效率。目前,安徽农垦正在津建设光伏发电提水灌溉设施等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旱灾损失,还有效利用了当地太阳能资源,克服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皖津项目的生产运营,为公司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具有成本低、容易学、简单实用的特点[21],容易被当地人民所接受,最终可以实现在当地的技术推广。安徽农垦多次聘请国内农业专家来到津巴布韦为当地农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涉及農机操作、泵站扩容,还涉及大田整地技术、杂草防控技术、玉米和烟草等当地主要创收作物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等,而津方员工和当地农民经过多轮培训后也掌握了操作农机、播种作物、加工烟草等具体方法。因此,从运营的总体情况来看,皖津项目在为津巴布韦创造更多工作岗位的同时,亦实现了对非农业技术和知识的转移。

3.援助实践的影响

对于长期在非洲土地上开展援助与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良好的企业形象对顺利开展非洲业务来说尤为关键,而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在于企业开展援助投资、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自2010年皖津项目启动以来,安徽农垦和旗下皖津公司在经济、科技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以实际行动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深受津巴布韦政府和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在经济发展方面,为满足当地的需求,皖津项目收获的粮食将全部用于在当地市场进行销售,以此帮助津巴布韦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十年来,皖津项目累计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3万吨,烟草创汇800万美元,常年带动就业500人,季节性用工2 000人,对缓解当地粮食短缺、外汇短缺和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提升津国农业科技水平方面,项目起到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011年,皖津公司试种的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获得丰收,其中小麦平均产量突破5吨/公顷,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公司先后获得由津巴布韦农业部授予的2011年“小麦生产先进单位”、2018年“津巴布韦玉米11吨及以上俱乐部成员”等荣誉称号。近十年来,安徽农垦依托农场的技术优势,帮助培训津国技术官员和农场主,皖津公司作为津巴布韦奇诺依大学的教学和实习基地,累计培训当地技术官员和在校大学生达2 000人次,不断为津国培养和输送农业高级人才。2020年,安徽农垦联合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团队为津巴布韦培养研究生,建设农场科技小院,还协调奇诺依大学农业专业学生赴中国留学,培养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帮助提升津国农业科技水平。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作为中国对外援助代表企业,安徽农垦通过皖津项目在津巴布韦当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2013年,皖津公司具体承办了中国援津第四次大型义诊活动,义诊场地设在了皖津公司的农场内;2019年为“伊代”飓风灾区及时捐赠粮食;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后,皖津公司积极开展救灾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

皖津项目的援助实践不仅对津巴布韦的农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带动了安徽省内相关企业赴津投资。2013年,皖企赴津巴布韦合作开发联盟成立,该联盟以皖津项目为平台,带动农业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形成和延长产业链,共同参与津巴布韦以及非洲农业产业发展。2017年,依托该联盟,安徽省在津巴布韦成立了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由安徽农垦创建的这一“抱团走出去”模式不但对津国粮食安全、技术升级、就业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流合作。2018年4月5日,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专门到访安徽农垦,并肯定皖津项目贡献,表态支持皖津项目发展。

4.小结

基于以上分析,安徽农垦的皖津项目采用了“以援助引领投资”的新型对外援助模式,这次援助一是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农业增产增收,并培训了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民、推广了农业实用技术,使得当地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二是创造了经营收益,并带动中国农业“走出去”。从2010年至今,安徽农垦对非洲进行商业化的农业援助,在项目实现长期经营的同时,做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还带动安徽省内多家企业抱团出海,丰富了对津投资结构、延长了津国产业链条,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加强中非双方的交流合作。

对援助项目可持续性的定义通常涵盖经济功能和公益功能两个层面[22]:经济功能指援助项目从长期来看能在受援国当地可持续盈利,实现项目的经济独立与长久发展;公益功能可持续的实现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示范推广。林冬梅和郑金贵[23]认为,广义的对外援助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在促进双边关系、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宏观目标指导下,中方实施机构能在受援国持续经营,项目自身能够持续地为受援国带来经济、社会多个方面的效益,并持续地为中国带来政治、经济等利益。因此,对照安徽农垦援非历程,皖津项目基本实现了援助项目的可持续性。

四、农业援非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援助策略——因地制宜

为了切实提高受援国的福利以及保障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和长远发展,企业需要研判东道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禀赋,主动寻找能促使双方共赢的合作领域。非洲地域宽广,农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并且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24],因此,企业在规划和经营援助项目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在设计农业合作项目时,可以提前到目的国进行实地调研,综合研判目的国实际需求和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条件,随后再制定具体的项目经营策略。例如在作物选择上,为降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可以选择粮食作物与其他经济作物相结合。虽然目前非洲的粮食危机岌岌可危,但企业在开展农业合作时,不仅可以生产粮食,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产品市场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如烟草、棉花以及作为新能源来源的油料作物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援助项目的收入来源,还可以丰富非洲农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当地人民的农产品需求。

(二)援助目的——授人以渔

企业的对非援助应该与国家对外援助原则保持一致,以帮助提升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非开展农业援助和投资的中国企业,一方面,应该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技术的传递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首先,非洲的农业基础条件落后,企业在项目初期应该积极投身于改善合作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破除其发展的关键瓶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逐渐帮助其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其次,企业对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传递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技术援助,否则中国的农业技术与当地农业技术不兼容,反而会导致当地农户的抵触情绪。最后,企业应该积极完善合作项目的制度体系建设,特别是培训和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帮助非洲员工更好地融入合作项目当中、增加其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企业应注意加强与非洲国家当地官员、农场主和农户的交流,在项目外更广的范围内提升非洲人民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与当地政府及相关人员建立联系,不仅可以收集到更广泛的商业信息,进一步了解受援国农产品市场状况,还能为下一步拓展双方合作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援助方向——与时俱进

企业在援助和投资过程中,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当下的企业发展问题,在多变的环境中明确自己的侧重方向,保持企业发展路径与方向上的一致,以此促進自身的稳定与长远发展。然而,项目开展过程中免不了遇到突发情况,例如不可预知的天灾、政权变动和战争冲突等,很可能会给合作项目带来沉重打击。这时候需要企业在坚定整体战略和大方向的同时,及时对经营方针和短期目标作出适当调整。而具体如何调整,一般要依靠企业在以往的项目运营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类信息,例如受援国政治环境、农业种植规律、人民生活和消费偏好等。只顾眼前利益可能因小失大,因此在平时的经营过程中,企业不能被项目本身所局限,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援助项目和周围环境,甚至是提高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洞察力,根据大趋势及时且适当地调整企业目标。

在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非农业合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志于农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亦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合作前景。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在市场需求、科技信息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非洲各国与中国的合作需求更加迫切,强烈期盼能与中国共享农业发展成果和发展经验。因此,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及时了解农业“走出去”相关重点的转变,例如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等方向正备受瞩目。

参考文献:

[1]谢亚宏.合力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N].人民日报,2022-12-06(17).

[2]李先德,孙致陆,赵玉菡.全球粮食安全及其治理:发展进程、现实挑战和转型策略[J].中国农村经济,2022(06):2-22.

[3]朱晶,张瑞华,谢超平.全球农业贸易治理与中国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问题,2022(11):4-17.

[4]安全.新时代中国与国际社会对非洲农业援助差异性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埃塞俄比亚为例[J].世界农业,2019(12):89-95.

[5]张梦颖.俄乌冲突背景下非洲粮食安全的困境[J].西亚非洲,2022(04):51-66.

[6]吕珂昕.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N].农民日报,2022-11-24(08).

[7]周弘.中国援外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27(05):3-11.

[8]徐秀丽,李小云.平行经验分享:中国对非援助理论的探索性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11):117-135.

[9]高贵现.中非农业合作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

[10]薛澜,翁凌飞.西方对外援助机构的比较与借鉴——改革中国的对外援助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01):107-113.

[11]刘晴,王伊欢.从效果悖论看西方援助评估体系的内在矛盾[J].求索,2018(03):88-96.

[12]丹比萨·莫约.援助的死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13]王方.中坦合作:农业驱动减贫之道[N].中国科学报,2015-07-29(05).

[14]张春.非洲可以借鉴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J]. 现代国际关系,2018(08):4-7.

[15]张春,赵娅萍.经济利润VS经验分享:中非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内生动力[J].区域与全球发展,2022,6(01):21-38,153-154.

[16]唐丽霞,赵文杰,李小云.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农业合作的新发展与新挑战[J].西亚非洲,2020(05):3-20.

[1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院科研处派员参加农业农村部对外合作会谈[EB/OL].(2021-11-02)[2023-02-19]http://kyc.aaas.org.cn/4740522/18910596.html.

[18]李小云,李嘉毓,徐进.非洲农业:全球化语境下的困境与前景[J].国际经济评论,2020(05):61-75.

[19]张海冰.发展引导型援助:中国对非洲援助模式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2012(12):78-83.

[20]王洪.参与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计划——安徽农垦担纲重任[N].安徽工人日报,2020-05-18(01).

[21]乔长涛.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

[22]张晨,秦路.我国农业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与对策建议——以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18(12):48-55.

[23]林冬梅,郑金贵.中国农业技术对外援助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框架与评价[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0(01):107-116.

[24]许志瑜.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战略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4(12):17-23.

责任编辑:管仲

Sustainabil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gricultural Assistance to Af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osing-Gap Experience Sharing

—— Taking Anhui Farm and Agribusiness as an Example

1He Mengjia  1Chu Sijia  2Chen Xiangxin   2Yu Min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Jiangsu, China;

2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projects in aid to Africa, and more importantly, maintained aid effectiveness through business exchanges at the enterprise level. However, whether the new foreign aid model that combines aid with enterprise investment has truly achieved sustainable effects is the main issue that troubl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Africa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knowledge system, practical subjects, and practical impac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id to Africa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losing-Gap Experience Shari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enterprise aid projects to Africa at the dual levels of economic and public welfare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id projects to Africa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revenue gener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re expect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African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China and agricultural “going global”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agricultural assistance.

Key words: going global; agricultural assistance;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closing-gap experience sharing; sustainable

[基金項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7193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9730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编号:71761147005);感谢南京农业大学全球化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案例研究实验室的经费支持(经费号:XIE-20230323)。

[作者简介]何萌佳(1999-),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储思佳(2000-),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通讯作者:陈祥新(1990-),男,江苏兴化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对外投资;于敏(1980-),女,安徽砀山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国际合作。

①中非“大逆转”指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余年里中国和非洲的发展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大翻转。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社会形势甚至比如今的许多非洲国家还要恶劣;但如今,中国成功应对发展和治理挑战,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GDP连续增长、遥遥领先非洲国家。

猜你喜欢

可持续走出去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