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助推古诗词创新教学走进2.0
——由顾宇星《让核心素养在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中落地生根》一文想到的
2023-10-14金陵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金陵 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顾宇星执教《采薇(节选)》一课,教出了不一样的“风景”。且看《让核心素养在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中落地生根》一文中引用的学生诗中最短的一首—《石小我别》:
白云苍苍,落日煌煌。吾于石小,不予彷徨。今将允别,也处忧伤。恩我师长,千里无凉。
虽为身处现代的小学生所作,读来却古风悠悠,情意深长。我以为,顾老师的课不啻为一堂成功的、可资效法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课。
但深究教法,这堂课还停留在古诗词创新教学1.0层面,假如进入2.0,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将获得大幅提升的空间,从而思维与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也将获得新的扩展。
这篇课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从此成为古典诗词曲中“惜别”的最典型意象。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为例,2.0版本的古诗词创新教学应该这样设计“理解诗意”的学习任务:
1“.昔”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2“.往”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3.连起来,“昔我往矣”是什么意思?
4“.杨柳依依”是什么意思?
5.从《诗经》《采薇》这个源头开始,杨柳成为我国古典诗词曲中表达什么样的感情的意象?
完成上述学习任务,除了任务5需要教师录制讲课视频予以支持之外,其他任务都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能够获得新认知的渠道,乃至理解之后表达新的认知。
但是,假如没有专业信息的支持,仅靠教材上跳掉了认知环节的注释,是难以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的。因此,微课程教学法推荐让学生上《古诗文网》,用关键词搜索诗文,查看注释,加深理解。例如,关于“杨柳依依”,《古诗文网》这样注释: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这样,教师就可以继续设计《采薇(节选)》深挖诗法的学习任务:
叠词是《诗经》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也是《诗经》的显著特点之一,重读“杨柳依依”,想一想:“杨柳依依”为什么比“杨柳相依”更能表达离别的情感?
如此引导,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有意识地用叠词来渲染作品的古韵今风。
于是我们发现,从事古诗词创新教学,让学生熟悉专业网站,懂得到哪里去寻找学习需要的资源,能提炼关键词搜索需要获取的资源,不正是信息素养最基本的也是极其重要的能力和内容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素养支持古诗词学习,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