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文化原型 增强新闻作品的关注力
——“中国新闻奖”新闻报道作品研究

2023-10-14黄家雄

武汉广播影视 2023年8期
关键词:原型题材受众

黄家雄

咀嚼一些“中国新闻奖”新闻报道作品(以下简称“中新奖报道作品”),总感到心中有一种力量在升腾,觉得其文化味道很浓。究其原因,就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制作中嵌入了文化原型。

一、嵌入文化原型,增强新闻作品的关注力

文化原型,如果拆开,就是“文化+原型”。原型,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个概念。如果用直白的语言概括,就是人类在不断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在其所创造的全部历史中,形成“种族记忆”“民族记忆”或“全人类的记忆”。这些集体性的记忆被浓缩后积淀在人的意识中,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就形成了各种原型。原型是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原初经验的集结,它像生命一样附着在人体上,渗入到人的思想里,能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原型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人所能感知到的仅是其形式,无从感觉到其本身,但却可以通过原始意象来感悟它的意义与内涵。一旦感悟到,它就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使人们对这一意象产生敬仰、崇拜、恐惧之情,随之,思想与观念就受会其影响。原型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生活中有多少有意味的故事,就有多少与之相对应的原型意象。

在灿若星汉的原型中,文化原型是最有力量的,它体现了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生产物质的能力和创造财富的能力,被人们普遍认可,在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反复出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深深懂得文化原型的力量,能从自己的学识出发,把准新闻写作的主题与逻辑,选择适合的文化原型,嵌入文本的内容,增添作品的内在力量,使作品引人关注。如《“小机”斗“大机”——记发生在大连市的“三师出走”风波》[1]报道的是大连机床厂的总经济师、总设计师、总会计师3人出走到村办乡镇企业,反映了企业竞争问题与企业人才流动问题。在作品的写作构思中,记者巧妙地运用谐音嵌入了“斗鸡”这一文化原型。又如《这电灯,像是晚上的太阳——夜宿我省最后一个通电村紫云大地坝村见闻》[2](以下简称《这电灯》),在报道内容中嵌入了“太阳”这个文化原型。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那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在报道中为什么要嵌入文化原型呢?从传播效果以及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的生命力来考察,主要是为了增强作品的关注度。引起关注度的因素很多,关键是作品要有内在力。应该说,中新奖报道作品报道的题材本身就很好,记者的构思、表达都有很高的水准。但如果将文化原型融入到新闻的内容中,作品就增加了内生力,有更强的势能。由于文化原型是人们青睐、钟情的对象,新闻作品乘着文化原型有力的翅膀出场,就可以激活集体无意识,使受众一见就钟情,增加对作品的关注度。如1 9 8 2年1 1月24日,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新华社当即以《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夺魁》为题快速作了报道,此篇报道截取了比赛进入白热化竞技时,八名运动在五轮比赛中怎样你追我赶,吕伟最终怎样技压群雄,夺得冠军。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的记者樊云芳、夏浩然以吕伟在一秒七的时间里如何准确地完成高难动作为作品的主要报道内容,发表了人物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3])(以下简称《“飞天”凌空》)。以时间论新闻价值,新华社的作品肯定更高。可《“飞天”凌空》一发表,就让受众过目难忘,还选录在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里,成为中学生学习的范本。探究其原因,除了记者运用了散文笔法和生动形象准确的文辞表达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嵌入了“飞天”这个文化原型。“飞天”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文化原型,所表达的是人们对神仙世界的神往,对翱翔天空的向往。在我国古代,不同朝代的画家都对这一形象特别钟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不同于国外的形象特征。中国的“飞天”,不用翅膀,仅舞动舞带就可在天空飞翔。它一出现就让人仰慕神会,它一出现就永不凋谢,至今为人们喜闻乐见,频频出现在商品、建筑物和书画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型,对社会有很强的寓意力,对人的眼球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人的心理有很强的占有力。两位记者借用具有这样一些力量的“飞天”这个文化原型来表现其内容,更加形象、准确地表现了吕伟跳水动作的精湛与优美,同时也激发了受众丰富的想象力。这就使作品乘着“飞天”的翅膀,一出场,就受到千万受众瞩目与关注。

嵌入文化原型,能引人关注,增强传播效果,是因为其能激活受众的集体无意识,增加新闻作品的品味力,受众在品味新闻题材的价值的同时,还能品味文化原型的蕴意与魅力。如《“小机”斗“大机”》虽然报道的是一桩经济事件,大厂的“三师”出走小厂,小厂一下就红红火火,而大厂则出现人心涣散的局面。大厂的厂长非常愤慨,谴责“三师”出走造成严重后果:难以完成本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导致1994年出现亏损、造成人心浮动。小厂的相关领导则认为,人才流动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无可非议;小厂的机制灵活,在此可以干出在大厂干不了的大事,三年内产值可达上亿元,成立综合机械企业集团后,产值可达9亿。这一题材奇特,本身就有力度:能够揭示社会问题,激活人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记者嵌入“斗鸡”这一文化原型,使作品更增内在力。“斗鸡”是将两只公鸡放在一起,或为抢食、或为争得配偶而争斗。“斗鸡”的场面表现出来的是勇往直前、顽强坚韧、视死如归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斗鸡”是力量的象征,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斗鸡”自出现后,受到人们的喜欢,历代盛行不衰。时值今日,我们还可找到以斗鸡命名的遗址或地名,甚至中小学生在学校里仍会玩“斗鸡”的游戏。记者在作品的构思中嵌入这样的传统文化原型,其一,借“斗鸡”之力,增加了作品的内在力。“大机”不能以体制内的企业自居,一味地去遣责,而要自尊、顽强,用改革精神与“小机”展开竞争。其二,“斗鸡”文化在民众心里占有一定的位置,它激活了人们的潜意识,使新闻作品一经发表就备受关注。

荣格说:“谁讲到了原始意象,谁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与此同时,他把正在寻求表达的思想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力量。”[4]荣格的话语道出了中新奖报道作品引人关注的奥秘,因文化原型的嵌入,道出了“一千人的声言”,它把短暂的新闻“提升到了永恒的王国之中”,唤起了那些“熬过漫漫长夜的力量”。

二、文化原型的嵌入,激活了三维原力,三方互相转化形成合力,使作品具有强大的关注力

从新闻批评的角度来观照本题的研究,我们要面对的是三个力的维度:一是题材原力的维度,二是文化原型原力的维度,三是记者文化与写作原力的维度。综合看,中新奖报道作品是这三个维度的原力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融合成的一个互为作用的力的系统结构。根椐上面叙述的内容,我们看到,文化原型是一个精灵,具有魔力,它的嵌入激活了三个维度的原力,三个维度的原力互相转化,在互相转化中提升的合力,才是作品的内在力,使作品具有关注力。

就中国而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孕育与建构出璀灿的文化原型的星空,如仁义道德、礼智诚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等等,都是这一星空中璀灿的明星。这些文化原型都有对应的迷人的原型意象,一般出现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神话、童话、诗歌、古典小说及相关文献中。它们有储存力,储存着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精神活动的遗迹、典型经验与聪明才智的文化密码。它们有价值,显示了华夏子民一代代锲而不舍的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源;反映了世代人民相续相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们千百年来滋孕着民心,铸就了具有我们民族鲜明个性的情操、品行、气质;它们具有心理占据力,因为它们世代滋养着民族的精神,铸就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理想追求、道德标准、文明素养和价值标识,成为一代代人精神上的文化基因,已流淌在血液里,得到一代代人的认同。由于文化原型具有这样的力量,在新闻作品的构思中嵌入文化原型,文化原型之力会转化为新闻作品之力,增强其内在的新闻之力。

中新奖报道作品所选择的新闻题材,本身就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或因为它是前因后果的连接点,有的新闻题材,是从昨天的历史隧道上走来,又向着未来走去,其发展过程是一个长长的链条,在这无数个链环里,有的具有重大意义,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既显示由发展而来的过去,又暗示着生活继续走向未来的图景;或因为它是现实生活的聚焦点,这样的新闻题材与现实生活有广泛的联系,是复杂矛盾的交叉点,对广阔的现实生活来说是一个焦点,它可以把分散的生活现象压缩在一起,具有透视力,透过它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整体;或因为它是事物与时代的一个契合点,即新闻题材映现着时代的风雷,是时代的关注点,具有时代之问的回应力,能满足其急切需要;或因为它是预示生活未来走向的萌芽点,当有的事物刚刚出现时,只是一个芽苞,但它却有预示力,预示着一个明媚的春天即将来到。中新奖报道作品选择这样的题材做新闻,自然就有内在力。但如果新闻作品只是照猫画虎似地直录题材的客观信息,受众是不满意的,受众要求新闻作品在客观报道题材内容时,应有新境界、新天地。满足受众的这种高层次的要求,其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嵌入文化原型。文化原型与新闻题材相结合,两维原力相互碰撞,互相转化,就生成了新的力量,即文化原型之力提升了新闻题材之力,新闻题材之力又成就了文化原型之力。

如《这电灯》,作品报道的是贵州省最后一个村紫云大地坝村通电的事。这一题材是个连接点,它连接着昨天、今天与明天。昨天,山村人千百年无电,靠松明灯、煤油灯照明,生活艰困;今天,山村人杀猪宰羊办盛宴,庆贺通电,山村人通宵看电视,将电用于生产提高效率;明天,电力的运用必将促进生产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安康。此篇作品倘若只是这样如实地表现它的内容,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让受众看到了山村人民在生活上发生的整体变迁。但在受众看来,觉得读后不过瘾,因为它还缺乏有意味的东西。于是,作品在构思中嵌入了“太阳”这个文化原型。太阳具有希望之力、生命之力、生机之力,是永恒、光明、幸福、热情、繁荣的象征。这个文化原型之力与新闻题材之力一结合,一碰撞,就产生新的力量,之于新闻作品,就不仅是揭示了通电后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主题,而是提升了新闻题材的价值,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太阳,其一心为民的执政之力,永远给人民带来光明与幸福;同时也赋予了作品的新意境、新天地:山村人今天的生活充满生机,未来走向繁荣。对于太阳这一文化原型来说,新闻题材则对其象征意味予以阐释力。太阳的象征意义是抽象的,很难用具体、明了的话语将其说清楚,新闻题材的意蕴融入到这一文化原型的象征意义中,让受众可具体感触其象征意义。显然,新闻题材的原力提升了这一文化原型的可理解力、可把握力。如《“小机”斗“大机”》中,“斗鸡”文化原型的嵌入提升了新闻题材的价值力。而新闻题材的价值力融入到“斗鸡”这一文化原型的意蕴中,使这一文化原型进入人与社会的拼搏境界,让这一文化原型具有新的内涵与意义。

能使文化原型的原力与新闻题材的原力得以碰撞,二维原力互相转换,二者的原力都得以提升,是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来实现的,那就是记者。记者文化与新闻写作的原力,让文化原型与新闻题材相结合,使二维原力在碰撞与交融中得以提升,反过来,这二者提升的力量则升华了记者的文化与新闻写作水平。1988年11月7日,台湾当局鉴于形势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调整“三不”政策,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此事震惊世界,是当年中国发生的十大新闻之一。此时,连锦添正好担任《人民日报》香港分社记者,他凭着新闻敏感认为首批同胞回大陆探亲肯定是热点新闻。这一重大题材,肯定会被众多媒体所报道。于是,他凭驻香港4年的有利条件,在九龙的启德机场、港岛湾仔的中旅社、深圳罗湖口岸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在现场获取大量生动的素材后,写成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相思正是吐黄时》[5]。该作品选择的题材之所以具有力量,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两岸同胞分离38年,所累积的相盼相思的浓情在此时的口岸是最具爆发力的时候;其二,中国政府制定的来去自由的对台政策具有感召力与影响力。这样的题材,用记者那富于文彩的笔进行表达,本就是具有感染力的好文章。但记者凭借其传统文化的功底和对与台湾相似的闵南风土人情的了解,通过在作品的构思中嵌入“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来表达离别的情感。这一文化原型的原型意象是宋康王霸占了门客韩凭的美妻何氏。韩凭对宋王怒恨,宋王便捏造罪名判韩徒刑。韩凭服劳役时,何氏写信表示忧思,说自己已有死的打算。后韩凭自杀,何氏也跳台自尽。自尽前留下遗书,要求宋王把她与韩凭葬在一起。可宋王将二人的坟分离得很开。不久,二坟分别长出一棵梓树,过了一段时间,二树竟靠拢相抱,树根交相连接,树枝互相缠挠。更巧的是,还有两只鸳鸯长时间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动人。宋国人将二树称为“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的原力是真爱具有忠贞不渝、永恒不变的力量。这一文化原型的嵌入,提升了新闻题材的原力:台湾同胞回大陆寻亲,不仅仅是满足3 8年来的思念之情,而且表达了两岸同胞那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永恒不变。将新闻题材与这一文化原型的精神结构相结合,使文化原型的象征意蕴上升到民族情感的坚守与永恒不变的层面,有了新的价值与意义。

记者将“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与新闻题材相结合,二者之间原力的转化力,也提升了记者文化与新闻写作的原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升了记者增强新闻文化品位的能力。“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是一个社会历史、社会经验、社会文化、社会情感的承载体。记者将这一文化原型嵌入文本的构思中,助力这一重大新闻题材的叙事,给受众带来一种情感的震撼和认同,从而使新闻的叙事具有浓浓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具有文化价值,成为一种文化附加值的载体。新闻是“易碎品”,但由于作品嵌入了有情感意味的、有文化意味的文化原型,就会在受众心中镂刻下深深的印象,挥之不去。其二,提升了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新闻题材纵跨历史3 8年,其藏寓的情感信息丰富、复杂、深刻,很多是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如两岸同胞分离3 8年,如今,垂垂老已的同胞就要拥抱亲人,是那么急切切、情凄凄、胆还怯,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反映了什么?这确实很难用语言说明白。这一文化原型的嵌入,则化复杂为单一,就是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情感的永恒坚守、永世不分离。因为这一原型意象具有象征性,记者将多样的感触与情感渗透在这一意象上,让受众去咀嚼去品味,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三,提高了记者新闻美的创造能力。新闻美的重要表现是深邃的意境美。意境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是记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契合交融而形成的一种独立且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记者内情与外境两方面辩证统一而构成的艺术世界。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不是外在的结合,而是意与境浑。记者在采访现场无数次被那些故事所打动,而年事已高的同胞们在中旅社、罗湖口岸办理入境手续时的那些动作、表情、言语所构的场景又是那样动人。在行文走笔时,记者的主观情意与外在场景会自然而然地做到意与境浑,呈现出意境美。但这种美是外在的、浅显的,而文化原型的嵌入则使意境走向深邃。原型意象中人物的悲惨命运与台湾同胞的命运那么相似,这两个场景是那样的叠合,而记者对古今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悲戚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也使作品的意境走向历史时空,具有深遂美。

综上所论,我们看到,文化原型的嵌入激活了三个原力。文化原型嵌入文本内容中,升华了新闻题材的意义,而新闻题材的意义则赋予文化原型新的含义。这二者融合的力量,又提升了新闻记者的才华力,这是最具魅力之处。因受众佩服记者的才华,便会更关注其作品。总之,嵌入文化原型,激活了三维原力、提升了三维原力。三维原力的融合与提升,才真正给新闻作品注入内生力,增强了新闻作品的关注力。

三、内化与点睛、贯线与缀珠:文化原型嵌入的方法

文化原型的嵌入,首先要选好文化原型。那么,记者在把准新闻作品的主题并选好了文化原型,需要怎样嵌入呢?研究一个个案例后,举其大要。

(一)内化与点睛

内化,就是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在新闻写作的构思中能通观全局,清楚地把握作品的主旨,在对整体内容了然于胸后,找到与新闻作品内容相契合的文化原型,在把握其内在意蕴后,将意蕴氤氲在作品的文脉中,如同盐溶于水。在外在结构形式上,用标题标示其文化原型的原型意象的名称,作品结尾用文化原型的原型意象的意蕴点明主题。

如《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6](以下简称《王顺友》)一文,报道的是乡邮员王顺友在木里县马班邮路送邮件20年,投送准确率达100%。在20年里,他风餐露宿,饿了吃几口糌粑面,渴了喝几口山泉水;在2 0年里,他对党的邮政事业无限忠诚。在崇山峻岭的邮路上,经常发生危及生命的事件,但他坚强以对,从不打退堂鼓,一直坚守着这一份引以为豪的工作;在20年里,他每月倒贴200元给马买苞米饲料,让它吃好,在邮路上,他再累也不骑马,有时看到马驮邮包太累,便卸下来自己背。记者在报道王顺友这些令人涌动热流的事迹时,嵌入了“索玛花”这一文化原型。“索玛花”在彝族人眼里代表的是信念坚定、永不凋谢、节制欲望、永远属于你。记者在嵌入这一文化原型时,用的就是内化与点睛的方法。即将“索玛花”花语的意蕴渗入文本的纸背,让它成为王顺友事迹与生命的底色。文面一直不见“索玛花”这三个字,只在标题中作标示,在文尾用以点题。“5月的凉山,漫山遍野盛开着一片一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浪漫……它只生长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矮小、根深、生命力极强,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有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像碳火一样通红。”这里是写花,更是写人。我们看到,这里所表现的索玛花的品质提升了王顺友的人生境界。《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7]《中国质量的一座丰碑》[8]等文章亦是如此。

(二)贯线与缀珠

贯线,就是记者在构思时,贯穿清晰的新闻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线;缀珠,就是所选择的文化原型追踪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在需要的时候就出场。如《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9](以下简称《走西口》)报道的是陕北人解放前走西口逃荒要饭;极“左”路线横行时走西口是为求生、避难;1984年走西口的人越来越多,为的是赚大钱、寻找幸福。记者在报道这一题材时,在选用“走西口”这一文化原型后,用原用与化用陕北民歌的方法,让它在开头、中间、结尾三次出场,除了以清晰的线索贯穿整个故事外,还在对比中反映了中国农村农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读之令人欣喜。

贯线与缀珠,关键在如何缀珠。耳钉是美丽的,徜若钉在口唇上就丑;胸花是漂亮的,如果挂在袖口上,就起不到装饰作用。选好的文化原型,在运用时,还要安嵌在合适的部位上。

1.兴起,即文化原型安嵌于新闻作品写作的开首上

兴是诗歌的构思方法。按古人所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诗作的开笔,先用他物起兴,对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进行渲染、烘托,以后再把要表达的词句写出来。中新奖报道作品所选择的新闻题材,有的故事味很浓,有的具有诗意,于是,记者在写作构思上就向诗歌学习。新闻题材中人物的命运触发了记者的情思,记者便浮想联翩,在写作的开头借用他物,借物引申,借物展开题材的内容,使所报道的题材内容形象,颇具诗的味道。如《走西口》的开头以陕北民歌《走西口》起兴,以此引出解放前陕北人走西口的苦难生活,让受众产生悲惨凄凉的感觉。又如《相思正是吐黄时》一开笔就用两个段落的文字描写“相思树”的特点与品质,把受众带入浓浓的情思中,脍炙人口。

2.安嵌于新闻题材本质的显现点上

新闻报道题材内容的构成有多个侧面,有的起铺垫作用,有的是本质显示的地方。在其本质显示的地方安嵌文化原型,可以起到凸现、强化、升华题材的意义与作用。如《走西口》一文,在写到极“左”路线横行时期,硬是要把做泥瓦刀的刀拿去做锄头把,有人迫于生计偷偷走西口搞建筑,却硬生生被捉回来批斗。这时,记者化用陕北民歌,嵌入“走西口”的文化原型:“哥哥你守泥坑,囤里没有粮;想走西口还不让,光棍排成行……”。再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陕北人可以自由地走西口做生意、打工。此时,记者也化用陕北民歌,嵌入“走西口”的文化原型:“哥哥你走西口,妹妹不再愁,西口成了幸福路,日子有奔头”。“走西口”这一文化原型两次出现,前者揭示了极“左”路线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害得民不聊生;后者表明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具有科学性,具有活力,一经实施就改变了人民群众的命运。

3.安嵌于激活内容的情趣点上

中新奖报道作品的题材虽然有极高的新闻价值,但从形式内容上来看,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政治性很强,这样的内容如实表达,会如冬烘先生讲故事,活泼不足、严肃有余,令受众难以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中新奖报道作品的记者用富于情趣的文化原型去激活题材内容,使作品在行文中不断地释放出浓浓的情趣,让人品味再三。如《中南海的春天》[10]一文,报道的是中央书记处在成立后的一年时间里,书记处的全体同志争分夺秒、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回击与批驳了当时社会上的“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不实之言。这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题材,可作品却写得生动活泼、诗意盎然,关键在于记者巧妙地运了“春天”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原型,并将其通贯全文。如作品的第一部分,写到书记处的领导同志没有节假日,成天忙于开座谈会、下乡调研、起草文件、讨论重大决策。记者知道,对这样的内容如实道来,肯定平淡、呆板,无趣。此时,记者在一开篇就安嵌“春天”这一文化原型:“春风,掠过中南海的湖面……”“我们走进中央书记处的一些办公室,感到那蓬勃奋进的朝气,炽热旺盛的活力,更胜似窗外的春光。”这里的安嵌,如同桃花酒瓶盖的开启,一开头就让春天的迷人芳香弥漫开来,把内容激活,让受众在微熏中读完这一部分的内容,顿觉有情有趣。

4.安嵌于题材内容的拢合点上

有的新闻题材内容复杂,与生活中的事物有广泛的联系。记者在表现这样的题材内容时,从多方面取材,笔墨散得很开。但散开的同时,必须有个聚拢。这时,巧用一个文化原型,既能显示题旨,又能使所有的材料聚合,使结构严瑾,可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相思正是吐黄时》一文,记者让“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三次出现在文中。从全文的结构来看,它的意蕴把全文所有的材料粘合在一起,使全文结构紧凑。我们具体看第二部分“38×365=?”。在这一部分的一开头,记者就安嵌了“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我遇见一位从启德机场赶来的老人,取出证件时,证件里“竟然夹着一束相思树叶”。接着,记者就将笔墨散开,写了75万退伍老兵在38年里怎样盼望回大陆探亲,有人用极端的方式,在难以排解的思乡思亲中自尽。写了他在38年里在精神上寻亲的心路历程。他在3 8个中秋夜晚,在独酌时,桌上为母亲摆上一只空碗和筷子,对着孤月,一寸相思一寸灰;他面对记者写含意丰富的算式“38×365=?”……这一部分的内容撒得很开,特别是他的故事,信息那么多,可细细体味,所有这一切都在逻辑上趋向于“相思树”这一文化原型的意蕴。记者在开始就安嵌这一文化原型,是为这一部分内容的表达作张本,它是复杂内容的拢合点。再如《王顺友》一文中,记者将“索玛花”这一文化原型安嵌于作品的结穴处,很好地起到了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的的作用。

结语

文化原型有很强的文化力量,它的嵌入增强了中新奖报道作品的关注度和新闻的传播效果。对一般新闻记者来说,要学习中新奖报道作品记者运用文化原型的经验,首先要打好传统文化的功底。

注释:

[1]李天斌,詹国枢. "小机"斗"大机"——记发生在大连市的"三师出走"风波[N]. 经济日报, 1993年2月7日.

[2]刘流.这电灯,像是晚上的太阳——夜宿我省最后一个通电村紫云大地坝村见闻[N].贵阳晚报,2007年11月24日.

[3]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N].光明日报,1982年11月25日.

[4]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连锦添.相思正是吐黄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11月12日.

[6]张严平,田刚.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E B/O L].[2 0 2 1-0 5-3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5/31/c_1127510700.htm.

[7]郭梅尼,徐家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N].中国青年报,1983年3月1日(1版).

[8]孙洪泰,杨俊.中国质量的一座丰碑[N].新民晚报,1993年9月22日.

[9]王忠杰.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N].陕西日报,1985年2月4日.

[10]冯 健,曾 建 徽.中 南 海 的 春 天[J].瞭望, 1981年(01期).

猜你喜欢

原型题材受众
包裹的一切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