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23-10-14张晓华于国亮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韶关市旅游体育

张晓华 于国亮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 韶关 510008)

韶关市作为广东的主要旅游城市之一,每年旅游业经济产出占据该市整体GDP 较大比重。近年来,韶关市传统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受到各地游客的推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旅游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亟需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可挖掘乡村体育资源,聚焦乡村问题,推动体育旅游服务行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融合发展,盘活乡村旅游市场,激发生态健康旅游的活力,推动体育强国又好又快建设。

1、韶关市体育旅游发展概况

近年来,韶关市大力翻新及新建体育场馆,每年举办大量的体育赛事,如2019 年举办马拉松赛事,国内外约为两万名马拉松跑者前来参赛。截止到2020 年,韶关市共翻新及新建15 处体育场馆,有效带动了全民健身。韶关市近些年旅游产业逐年递增,入选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意味着韶关市已经成为旅游业的标志性城市。但是,韶关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处于初步阶段,需紧抓机遇、克服困难,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目标。地方旅游业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度紧密相关,地方政府是否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决定着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状态,旅游业作为人们放松娱乐的主要途径,其在人们生活习性改变的基础上也需做出对应优化。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释放及鼓励旅游消费,创建全国性旅游示范区,推动地方文化建设。韶关市在政策的引领下,实现了多部门联合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走出了旅游产品同质化的桎梏,面向宏观经济与现代化旅游模式发展。体育旅游既有体育性质,又包含了旅游乐趣,能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韶关市的体育旅游覆盖了马拉松、自行车、游泳、登山、温泉等领域,为公众创设十分优质的体育旅游环境。

2、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开发后的效应分析

2.1、不良效应

(1)缺乏生产要素。

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的发展依托人力、资金及技术,这是韶关市开发体育旅游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韶关市缺乏生产要素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地方旅游产业聚焦在传统旅游业方面,即便开发了多种体育类赛事,但其缺乏体育旅游的硬件支持;二是受限于地方财政、储蓄水平等因素,韶关市可分摊给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有限,影响了体育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同时,由于缺乏基础设备的建设资金,即便是当地新建及翻新了数十座体育场馆,但体育旅游环境吸引力依然不足,落后于优先发展区域。

(2)受示范效应影响。

体育旅游早发展区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获得了大量的客源,韶关市作为体育旅游相对落后的区域,受机遇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模式和经验无法适应韶关市各个区域的体育旅游发展。同时,韶关市在示范效应的影响下,会模仿体育旅游发展区的发展模式,步入缺乏创新的路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体育旅游的发展。比如,韶关市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其他地区的开设模式基本类似。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如果开发同质化,旅游产品无法吸引新的客源,将会阻碍体育旅游的发展。

2.2、积极影响

(1)推动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乡村经济发展为主要衡量目标的。当前,韶关市的大部分乡村产业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开展的。得益于早期韶关市在农业经济上的优势,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视,才为后续的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与乡村产业之间形成了有效联系。2010 年以来,韶关市先后通过招商引资、旅游推广活动等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广“乡村旅游”、“乡村体育旅游”等品牌理念,让农户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良好势头中,既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又给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渠道。同时,农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大,能够转移韶关市农村地区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就业问题。韶关市利用农村地区的体育资源,通过举办各种足球、篮球等体育演出和赛事,在网络上积极宣传,吸引了外地游客的到来。

(2)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

新时期,城乡经济差距在不断加大,城乡结合与协调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居民体育旅游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消费,这些资金会流入韶关市乡村区域,来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同时,体育旅游还会产生交通和住宿等需求,有关机构会借此完善配套设施。在城乡沟通频繁的基础上,打破了城乡思想壁垒。比如,韶关市开发体育旅游,开展乡村特色体育赛事活动,为地方发展增添了个性化特色,有效减少了城乡文化差异,缩小基础配套设施的差距。

(3)增强体育意识。

体育旅游包含了体育、文化和休闲娱乐三个重要属性,通过因地制宜方式,韶关市开展体育旅游,既能够进一步挖掘当地的旅游品牌内涵,还能够提高游客对于体育重要性的认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同时,韶关市开展户外体育赛事和趣味性体育活动,有效宣传了地方特色体育活动,为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优化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需创新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及改变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在乡村区域发展体育旅游,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时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乡村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体育旅游项目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具有实施简单的特点,既可以为乡村企业或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让其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可发挥自身良性运转功能,带动旅游设施及体育用品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可吸引国外行业及本地产业的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及参与体育旅游,引导消费者向更为有趣的体育旅游项目延伸,拉动韶关市乡村区域的经济发展。

3、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3.1、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韶关市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时,既需要关注自身已有的资源,同时还要关注市场需求,深入了解市场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开发率,了解游客想要什么和自身应该如何做。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中需在不影响体育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满足游客需求,提高体育旅游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2)凸显地方特色原则。

韶关市乡村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其具有不可再造及个性化特点。对此,韶关市体育旅游开展中需结合乡村资源,深入分析乡村特色民俗活动及文化资源,开发出游客喜爱的体育项目,在传承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让游客感受民俗情怀及地方文化,开发文化韵味浓厚及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韶关市体育旅游项目的核心是如何围绕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开发。韶关市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因此,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到农民心中,将会提高农民体育旅游经营思维,牢牢贯彻落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要确保韶关市传统旅游的优势项目,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优势性融合,制定配套战略,完善旅游行业要求规制,赋予韶关市乡村旅游产业新的时代内涵和品质。

(4)系统整合的原则。

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需建立在生态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进行整合,结合地区发展加速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要和周边其他旅游资源进行融合式发展,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生态旅游圈。同时,要坚定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与参与度,利用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树立韶关市“乡村振兴+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理念,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设施配套,从而为体育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

3.2、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发展建议

(1)促进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发展。

首先,应打造多样的体育旅游项目,实现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项目开发中需提高竞争力,避免出现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时需避免同质化,结合现有机遇和优势,构建特色旅游活动。韶关市乡村区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可结合地方山水资源组织户外活动,游客到达韶关市乡村片区后,可为其提供旅游观光车或自行车等工具供其参观旅游景点,开展户外体验式体育活动,在景点周边开展野餐露营场所,让游客体会乡村片区的大好景色。此外,韶关市发展体育旅游时可结合民族文化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提高韶关市体育旅游知名度,同时为宣传传统文化创新路径,形成经济效应;

其次,拓展体育产业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宣传要结合新媒体渠道,摒弃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积极宣传地区旅游优势,强调旅游特性和独特之处,将韶关体育旅游打造成为“网红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和体验。在宣传过程中,韶关市体育旅游要和一些旅游出行网站,比如携程、同城等平台积极进行合作,优化购买方式,给予旅游优惠券,来形成良好的推广优势。同时,要采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渠道,积极做好打卡、分享、关注等引流工作,进一步提高韶关市体育旅游的知名度和口碑。此外,也可以学习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杭州、乌鲁木齐等城市的乡村旅游宣传方式,利用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等方式打造人设,利用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吸引游客们的关注。

(2)科学开发资源,保证生态平衡。

首先,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需保护自然环境。韶关市的体育旅游是自然与人的相互博弈,涉及到资源的利用,不能过度开发,自然界的平衡若被破坏,是没有退路的。因此,韶关市居民和地方政府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管理制度,在保护当地社区的同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尤其是居民应落实发展理念,密切关注各景区情况,做好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韶关市应进行综合开发,必须把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在保护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对自然的亲和力,改善居民的福祉和接触自然的机会,并把体育旅游与自然资源联系起来;

其次,加强人文建设。韶关市体育旅游既涵盖自然环境,也包括了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就是指某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和风俗习惯。韶关市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需要重视乡村文明建设。要基于新农村建设理念,积极提高当地农民的思想素养,积极解决各种卫生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做好各种监督管理工作,让游客来到韶关后,看到一个干净、整洁、友好的旅游环境。对此,韶关市可成立环境卫生督导小组,对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管理,将破坏环境的行为曝光在网络上,在景区内部形成人人环保的氛围。此外,还可以聘用乡村保洁人员,不同片区配置不同的保洁人员,带动乡村人们增收。为了保证韶关市乡村体育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促进乡村振兴。韶关市要对当地农民思想进行解放,将打造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作为体育旅游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落实好各项招商引资的政策,为投资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另一方面,要将新农村风气建设和打造营商环境相结合,制定相应的惩处条例,对于各种乱收费、违规收费等现象要做到“见一次,惩处一次”,从而确保体育旅游事业投资平稳发展;

最后,保护历史遗址。韶关乡村中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遗迹是人类的瑰宝,应挖掘地方历史文化遗迹和特色文化结合,打造以体育为核心、历史文化为辅助的体育旅游产业,让体育旅游和历史文化有效对接。与此同时,需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将保护历史遗址的思想贯彻到每位民众心中,提高游客及农户的保护意识,优化地方人文环境。

(3)健全基础设施,注重管理及布局。

首先,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乡村旅游需由政府牵头,结合不同类型的资金筹集方式,比如,可以与当地知名的运动品牌、各大商场开展合作,来为体育旅游项目赢得赞助。一方面,运动品牌能够通过体育旅游项目获得更大的关注度,提高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体育旅游项目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完善本地的各种体育基础设施,奠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基础。同时,也要注重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由于体育旅游项目和各种体育设施密不可分,因此,应该安排专门人员,看管和定期维护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通过张贴标识、建立体育设备维护团队等方式,确保体育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其次,优化设施布局。韶关市个别区域的体育器材十分全面,但分布较为分散,部分体育器材使用效率较低,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对此,应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和场地,将体育设施布置在游客和村民经常出行的地方,或是专门设置体育场地,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率,让游客和村民得到有效的锻炼;

最后,将现代科技和理念引入到旅游行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韶关市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构建“体育旅游智慧服务”体系,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服务保障。韶关市可以积极和当地的科技公司合作,打造“韶关市体育旅游APP”、“微信小程序”等服务平台,让游客能够动动手指就获取到韶关体育旅游项目的各种信息,包括体育设备、体育赛事、餐饮服务、票务服务等,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专门成立体育旅游项目投诉窗口,积极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种不满意事件,提高游客旅游的舒适度,让他们充分享受旅游的每一瞬间,进而起到一种良好的宣传效果。

(4)培育体育旅游人才,加速人才建设。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保障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体育旅游推行时间较短,同时韶关市投入体育旅游的精力有限,缺乏足够的经验。韶关市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时需注意人才的引进,避免出现人才短板的问题。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体育行政部门或旅游行政部门,其缺乏必要的培训及知识储备,在专业技术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外加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十分紧缺。对此,为了发展韶关市体育旅游产业,需加速对村民、地方人才的培养,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拓展体育旅游项目经营者的创新思维,提升乡村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同时,乡村政府需注重对村民技术的培养,可增设体育旅游项目专项培训,让村民了解必要的知识,形成本土化专业人才梯队。最后,可以和本地高校取得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吸纳高端人才开展乡村体育旅游相关研究,将政府、学术界和产业有机结合,为韶关市乡村体育旅游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

4、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优化地方产业结构,提高人文资源及自然资源利用率。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需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发展,韶关市乡村区域需遵循旅游开发的基础性原则,促进体育和旅游的深入融合,通过健全设施、优化人才结构等方式盘活乡村旅游资源,为韶关市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韶关市旅游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旅游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等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韶关市的实证研究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