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下高校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23-10-14余星陈锋杜杨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兴义户外运动校企

余星 陈锋 杜杨婷

(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2.晴隆县茶马镇大田中学 贵州 晴隆 561403;3.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户外运动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发展,2005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办全国首个户外运动方向本科专业,时隔两年招收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登山户外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非常完善,他们与企业、户外运动俱乐部、登山协会等有长期合作。反观贵州省内开设户外运动专业地方高校,相较下存在诸多不足,如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较单一、学生实践机会少、就业后从事本专业的较少、竞争优势不明显等情况,学校一直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这一难题。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 年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要求与地区社会需求为着力点,抓紧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和高等院校自身特点,依据协同理论,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该意见着重强调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符合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利益。户外运动专业是近年来一门备受大众喜爱的学科,参与人群涵盖面广,其社会发展速度远快于高校课程更新程度,尤其是本文探讨地方性高校中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滞后于该领域发展先驱学校。地方性高校需要从产、教、研等融合方式不断探索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发展路径。

1、校企协同的理论依据

校企协同的雏形始于19 世纪70 年代,当时被称为“协同学”,归属协同理论范畴,其含义为包含多元主体间相互协调、联系、合作,主要通过资源、利益、主体协同等多方协作共同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促进多元协同理论治理社会问题,协同理论内涵主要强调了协同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权威多样性、自组织的协调性等方面。校企协同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颁布政策,促进企业与高校合作,通过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符合社会对户外运动专业人才需求。

校企协同在我国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其最早出现在德国,该模式是为了提升企业和学校间合作共赢。在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下,如何培养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人才,一直是高校探索和改革的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正是符合此背景下培养的户外运动方向人才,但人才培养如何与时代发展匹配,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各用人单位对专业户外运动人才的规格、质量、数量也向多元化转变。开展户外运动专业较成熟的高校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医科大学等有较丰富户外阅历的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也一直在探索改革。根据国家政策以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校不断完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户外运动领域健康发展。

2、校企协同培养户外运动专业人才意义

高校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供工作经验同时,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引;校企协同有利于促进户外运动学科发展。当下,大众对户外运动、休闲等需求呈井喷式发展,人才供求失衡,企业发展受阻,校企协同在一定程度缓解企业对人才需求。

2.1、校企协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校企协同培养方式,让学生更加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企业给学校针对性的反馈,使得学校在育人过程中更加全面和注重学生薄弱环节。参加过企业实训的学生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理论与方法更加扎实,尤其是户外技能以及动手能力都相较其它未参加过相关实训学生强。对户外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户外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都达到能胜任户外运动方面工作。通过校企协同培养方式,企业在劳动生产方面更高效,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学生既可作为劳动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拥有多重身份使得其对自身专业素养和个人发展有着清晰定位。

2.2、校企协同助力地方发展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地方发展与教育紧密联系。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作为黔西南州唯一一所本科学校,开设户外运动专业是为了立足黔西南地区,服务贵州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2013 年开始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以来,近10年间培养了大批优秀户外专业领域人才,为贵州户外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黔西南州兴义市从2014 年承办户外运动大会并作为户外运动大会举办的永久地,参与人数逐年上升,社会效益显著,不仅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2.3、校企协同响应国家战略发展

校企合作培养综合性人才,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和响应国家育人的战略目标,也拓宽高校培养人才路径。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制定包括休闲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教育等在内近百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现状、人才规格,是改革工程中涉及的重要问题。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创新是目前高校转型发展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发展主题,做好大局引领,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做好政府、社会、企业的有效连接。

3、高校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贵州省部分高校也在探索校企协同下人才培养方式,但很多相关政策制度未明确或守旧。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培养户外运动专业人才探索方面还很薄弱,人才培养方式较单一,模式不健全,以往合作的企业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3.1、高校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制度更新较慢

2014—2019 年,国家先后提出将贵州打造为山地旅游大省,创建出贵州独特山地户外休闲旅游示范区。贵州省高校针对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政策较少,且与企业之间没有稳定链条链接。大多高校没有产业园,仅在培养方案上进行局部调整,对户外运动专业发展没有明显政策支持。如,教师、学生外出交流实习较少,缺少长期合作固定实训基地。没有针对性政策支持,教师外出交流少,知识更新慢,培养人才送出去存在“过时”等现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主阵地,应在育才方面走在时代发展的前面,但仍有较多高校输送人才企业发展存在脱节等情况。

3.2、高校欠缺对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贵州省大力支持户外运动发展,按市场需求高校培养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应该呈现出供不应求,但从较多高校就业率看出,仍有部分学生未就业,就业中从事户外领域工作占比较小。学生反馈信息中得知,户外专业学生对就业渠道不清,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不统一。贵州省高校缺少对户外运动专业统筹,培养各个环节不够紧密,部分学校没有结合地区优势,导致培养人才同质化,竞争优势不明显。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贵州省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存在单一、如有的学校户外运动专业未开设水上项目、空中项目。

顶层设计是育才过程中的方向指引,只有清楚每门课程核心和人才培养的去向,学生才能在接受知识同时,对职业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开设户外运动专业所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向,近5 年来学生选择户外运动专项占比不足30%,大部分对本专业就业前景认识不充分。在深圳登山协会、起点户外等参与实习后,企业反馈学生技能较弱、动手能力较慢等问题。

3.3、校企协同合作深度不够

贵州省开设户外运动专业的高校中,除正常教学实习实训外,较少有与企业长期合作,实习实训形式是以学生为主参与到企业,而作为一线的教师与企业交流甚少。因此,户外行业快速发展使得知识链不能有效衔接。尤其是户外运动领域,不断受到外来冲击,衍生的产品涵盖范围不仅广,且越来越细。部分企业反馈招收学生工作上手慢,存在较多边学边教边工作情况,究其原因是学校与企业间交流少,培养体系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滞后。企业常抱怨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学校开设部分课程内容不够与时俱进,教师不仅有科研任务和教学工作,有的还兼任行政工作,工作量大使得教师与企业间沟通较少,企业也因以上一系列问题,降低合作意愿。黔西南州有多家夏令营,运营年限不长,与学校合作较浅,据调查企业与教师间交流较少,学生参与实习负责工作多属于后勤或打杂类。

4、“校企协同”培养户外运动专业人才路径

户外运动专业较侧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校企协同可以提供多种平台让学生得到锻炼,学校多维度探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为培养高质量户外运动专业人才提质增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人才培养路径。

4.1、做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制度更新与顶层设计

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干预能更好地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减轻企业顾虑同时对其进行监管,要加大力度和政策引导企业进入高校,创建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成立监管小组,对校企合作中出现问题,通过访谈学生、咨询专家,及时解决。学校和企业及时更新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合作制度,学校把握好国家政策理论引导,企业做好社会市场需求分析,相互沟通,将学校和企业的目的及需求点纳入培养计划中。

完善好顶层设计并利用好其指导功能,聘请校外企业专家指导学生户外方面实践技能,实行双导师制,增进校企之间交流。引导好教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训纳入工作量,激发教师对校企合作热情。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采用多元化教学,要掌握好学生参与企业实训思想变化及技能提升水平,不断对顶层设计和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完善,从而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4.2、借助地方资源与企业深度合作

贵州省教育部门提出要办特地方高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隶属黔西南州,州内户外资源分布广,涵盖空中资源、草地资源、山地资源、峡谷资源、赛事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洞穴资源等。因地区气候宜人,长年适合在户外开展活动,也是休闲康养的绝佳圣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地方需要的户外专业性人才。如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布依族节日六月六、苗族节日八月八等)与企业共同筹划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户外赛事。学校搭建平台,学生作为赛事策划主体,企业提供场地资源,形成有效和长期合作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还需多方改革,从而完善育才体系。学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加强对彼此的认识,请企业专家到校交流,送老师、学生到企业观察学习,给双方创造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企业对学生要敢放手、一带一、多带一,敢于把客户放到学生手中,让其体会技能掌握的重要性,与不同年龄段人群交流的方式方法,一个企业老师带一个学生实操,多个企业老师指导一个学生等方式让学生不同角度去看待客户和解决问题。校企之间通过签订协议,固定交流时间,校企交流不定时让学生参与其中。

4.3、搭建多元化校企合作平台

(1)“双元制”(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学校完成相应理论知识的讲授)人才培养模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通过与贵州起点鹰极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后简称起点户外)进行联合培养,制定符合学校和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机制、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联合教学模式、学校和起点户外共同搭建实训就业平台。学生在学校内对专业方面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有了理论基础,在企业有实操指导教师,提供针对性技术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理论和技能方面得到最大化提升,也为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2)校企共建实训室。通过校企集资共建户外运动基地,创设校内企业,方便学生实践实训。学生可直接接触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结构,并学习实际案例。同时,可以第一时间拜师学艺,形成企业化学徒制,建立起师生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如与贵州起点户外、兴义励志园户外搭建拓展训练基地,学生在基地掌握实践技能,到企业实训便可以参与带队、兼职教练员,提前清楚工作形式和就业渠道;

(3)“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国内知名户外运动学校、企业、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借助其人才需求的平台,签订“订单式”合作意向,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出口。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培养,与山鹰户外教育、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签订就业合作意向,学生先到就业单位跟岗实习3—5 个月,然后到联合培养学校学习12 个月,最后回到学校完成对专业领域发展研讨和总结,教师进行指导分析,做好对比观察和学生就业后跟踪;

(4)“户外运动工作坊”人才培养。大力倡议学生创建相关方向的工作坊,优质企业、学校各部门及教师团队应积极引入合作项目,在指导教师的全力协助下,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学生课外实训的同时,也快速提升学生的能力。如利用校外赞助商和学生大创项目,形成稳定赛事筹办中心,学生自主进行锻炼,完成赛事方案、运营、后勤、赞助资金等,整个赛事过程中,学生能从中发现很多自身存在问题,同时也很享受,以学生为首举办的两届定向联谊赛事后,学生反响较好,能及时地查缺补漏,并有信心在下一次能办得更好。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户外运动专业为例,基于前期与贵州起点户外俱乐部、深圳登山协会等在户外教练员带队方面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和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结合户外运动、野外生存等特色课程的建设和专业培养目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先后与兴义青少年夏令营、兴义军事夏令营、贵州励志园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还可以从单一的课程延伸到其他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如地理学、户外气象学,实行多学科的融合和相关企业、户外俱乐部合作。

5、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户外运动人才培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长期战略路径,助力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社会层面,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休闲需求得到满足,形成一种良好的宣传效应,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大众幸福指数增加。企业对新员工培养投入少,企业管理得到优化,劳动力高效,运转快且创收经济效益更高。学校层面,不仅突破学校专业发展瓶颈,还能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和更具有竞争力人才;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与发展趋势,教师教学内容能适时更新,还能得到学生参与实践方面反馈第一手资料;学生专业能力得以施展,综合素质也能得到锻炼。

高校人才培养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校企协同的模式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有合作就会有问题,这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本文通过选取地方性为代表的高校与企业相互合作路径探究,能为校企协同方式培育户外运动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了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衔接的立体化教学,形成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兴义户外运动校企
冬季户外运动
重返三叠纪——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兴义万峰林
骑行在兴义
赏花——兴义万峰林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