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2023-10-14匡成兰居殿峰
匡成兰 居殿峰
江苏省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锐意改革创新,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筑牢教育发展的根基,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师德建设,厚植教师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
1.强化制度建设
扬州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扣“四有”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扬州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扬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八不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为教师定规矩、画红线、设禁区。
2.强化学习培训
扬州市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学习培训的关键一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日常学习和暑期全员教育制度。每年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培训会,加强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市教育局与各地教育部门和市直学校主要负责人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深化师德理论研究,加强师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师德教育入脑入心。
3.强化典型选树
一名优秀教师就是一面旗帜。扬州市积极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发挥名师、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弘扬正能量。扬州市先后开展了万名学生推选“最美教师(群体)”活动、“最美教师(群体)”故事分享活动、百场师德典型事迹宣讲活动等。每年通过市、县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推选展示1000多名“最美教师”代表。
4.强化师德监管
扬州市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监管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对师德师风的举报投诉进行全流程管理,全方位规范。持续推进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治理,严肃惩处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实行师德师风季度通报制度,凡被通报的教师在晋升晋级和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
二、聚焦专业发展,培养教师扎实精湛的业务水平
1.实施双轮驱动,健全德能提升机制
一是以活动提升教师涵养。扬州市连续17 年实施师德师能建设“双百千万”工程,坚持“校级活动人人参与、县级评比争先进位、市级展示树立标杆”。每年均以“百名校长(教育干部)、千名骨干、万名青年教师”为主体,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运河杯”教科研论文大赛、骨干教师公开课展评等活动。二是以考核引领评价导向。职称晋升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打破骨干教师“终身制”,实施骨干教师年度业务考评;打破“职称到手,船到码头”的定论,创新高级教师考核机制。
2.做强五大团队,健全梯队培养机制
一是打造教科研团队。立足教科研能力提升,举办教科研人员专业素养评比活动,推进教科研人员从“幕后指挥”转向“台前示范”;以专职教研员为核心,从学校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在每个学科建立一个科研攻关团队。二是打造名师名校长团队。从2007 年开始,扬州市探索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基地孵化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16 年,市委组织部也相继成立教育名师工作室12 个。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市教育名师工作室53 个,县级名师工作室80 多个,基本涵盖中、小、幼各学段,全市近3000 名教师在名师工作室接受培养。三是打造骨干团队。实施“骨干教师攀越行动”,推进省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市特级班主任)、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骨干、市教学能手五级梯队培养工程。四是打造青年教师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启航行动”,建立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岗前轮训、“考学赛课”“三字一话”竞赛等机制。五是打造教育管理团队。在全国首开班主任职级评定工作,全国班主任专委会落户扬州。自2022 年起,推进杏坛先锋、杏坛清风、杏坛薪火品牌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校长队伍。
3.搭建多元平台,健全城乡共进机制
一是搭建结对平台。2009年以来,扬州市深入实施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程,全市组成86个结对组,365所城乡学校实现了网上结对,近3万名教师参与,40余万学生受益,有效促进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二是搭建组团平台。广陵区、江都区、邗江区等纷纷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所优质学校与邻近的相对薄弱学校“组团办学”,教师打破校际界限,实现跨校流动。三是搭建送教平台。开展“特级教师牵手乡村教育行动”,每年组织特级教师到乡村送教120人次以上。依托全市94个乡村教师培育站,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三、聚焦改革创新,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活力
1.创新师资引进模式
一是实施学前教育师范生委托培养。2018年至2022年,先后委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130名。二是统筹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充分用好省级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段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从2016年到2022年,全市委托培养乡村定向教师1590人。
2.创新教师管理方式
一是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构建专业分系统、晋升讲梯次的教师专业荣誉体系和系统性人才管理框架。二是探索名师表彰新路径。2008 年,扬州市在全省首次开展市级特级教师评选,目前已评选6 批,共300 人。2017 年,市教育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启动扬州市特级班主任评选工作,目前已评选出30 人。三是提高骨干教师奖励标准。每年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合格后,市教育局分别奖励省特级教师人均50000 元、市特级教师和特级班主任人均20000 元、市学科带头人人均8000元、中青年教学骨干人均3000 元、教师能手人均1000 元。四是实施荣誉届期制。打破名师荣誉终身制,促进公平竞争,形成“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3.创新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整体推进县管校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集团校在总额内自主统筹使用教师编制岗位,促进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集团人”转变。创新编制岗位管理办法,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年度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岗位。如江都区出台《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实施办法》,推进教师科学管理和有序流动,探索以指导型、合作型、走教型交流为主,结对帮扶、送教下乡、支教轮岗等多种形式并存,多形式、多层面的交流模式。二是实施“备案制”教师招聘。有效破解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等问题,研制符合扬州实际的公办幼儿园人员备案制管理指导意见,推行编制管理和备案制管理相结合的教师补充方式。三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贯通使用初级、中级教师岗位,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延退女性高级教师不占岗位职数。在乡村中小学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0 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可不受推荐指标限制。
4.创新集团化管理模式
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如广陵区以育才小学、汶河小学、东关小学为核心学校的教育集团化办学;邗江区出台《义务教育“1+X”集团化办学行动方案》,成立了以邗江区实验学校中学分校、邗上分校、维扬中学、维扬实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邗江实验小学分别牵头的5 大教育集团。各地教育集团在总额内自主统筹使用教师编制岗位,实现教师队伍合理有序流动。
四、聚焦尊师敬教,培育教师敬业奉献的教育情怀
1.突出荣誉激励
扬州市探索开展“桃李奖”推选认定,定期在连续三代均有家庭成员从教的家庭中推选“教育世家”,全面推行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成长仪式和荣休仪式,给予教师更多荣誉感、认同感、自豪感。同时,宣传身边好教师典型,唱响教育赞歌,让尊师敬教在扬州蔚然成风。
2.突出待遇保障
扬州市将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市对县级政府的督导考评、年终考核,狠抓推进落实。明确财政足额保障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补贴,统筹保障高中和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
3.突出生活关爱
扬州市支持鼓励学校免费为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提供晚餐,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弹性上下班等人性化服务,全面落实教师普惠式健康体检和教职工疗休养制度,健全慰问帮扶工作机制。同时,着力精简会议文件,扎口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切实减轻基层学校和教师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