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思辨·角色·逻辑·升华
2023-10-13刘传菠
刘传菠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作文题型也趋于稳定。材料作文不设审题门槛,贴近时代生活,巧妙地传递当今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但在实际写作教学中,一些考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偏离材料、胡乱议论;毫无逻辑、议论空洞,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思考肤浅、乏善可陈;角色模糊、定位不清等。考生需具备材料意识、思辨意识、角色意识、逻辑意识、升华意识五种写作意识,方能有效地规避上述问题,写出高水平作文。
一、材料意识
“‘论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凭空产生,‘论点基于‘材料。这里所谓的‘材料,不是‘供料作文中命题者提供的‘材料,题目中的‘材料是经过精心选择、处理过的寓有作者之意的‘材料。”材料作文中一定要重视材料的作用,要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材料、引用材料,基于材料审题立意。可以从三个角度解读。首先,要有运用材料的意识。材料作文的显著特点是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来构题、立意,材料是考生思考的逻辑起点,材料意识要贯穿到整篇作文中,“材料作文命题中的原材料在写作时‘一定要用,而且‘非用不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论点源于材料的意识。论点一定来源于材料,是在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挖掘出来的。只有正确、全面理解材料所传达的深层含义,并把这层含义转化为立意,作文才能站得住脚,而片面、肤浅理解材料只能让作文立意跑偏,直接拉低作文评价的等级。第三,结合材料分析的意识。材料为作文提供了广阔的立意空间,同时也规定了立意的界限,越过这个边界就会造成过度解读、断章取义的后果,作文就会偏离材料旨意的主航道。考生写作时一定要善于运用材料,基于材料提炼观点,同时要结合并紧紧围绕材料行文。
如2022年新高考I卷材料作文“本手、妙手、俗手”,借用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内涵和关系,引发考生对生活和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这是考生立意的背景和前提。考生在行文时必须把这三个术语运用到材料中,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作文题所给的材料是文章论点孵化的温床。这就需要在开篇之时引述材料,交代论点的来源与依据,表明立之有据。引述材料的关键在于审读材料,辨明意图,找准孵化点,即材料中能提炼、生发出论点的关键词句。”如果抛开“本手、妙手、俗手”这个“温床”,则视为偏离题意,直接影响作文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说,材料是防止考生跑题的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火墙,考生必须在墙内立意、布局、行文,才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二、思辨意识
一篇優秀的考场作文,除了精美的语言、丰富的手法、精巧的构思外,还必须渗透考生的理性思辨意识。思辨性表达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手段,它借助逻辑推理方式对阐述观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具有辩证性与逻辑性两个基本特征,其论述的深刻性、严密性,直接决定了议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长期以来,高中生作文的思辨性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思维浅薄,深度不够:思维混乱,条理不清;单线思维,认识片面。其表现在写作上就是明确论点之后,就开启了“证明式作文”,寻找大量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阐释一些单一狭隘的观点,罗列一些不证自明的语言,他们所追求的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缺少了最重要的论证和推理的过程,没有体现出层层深入的剖析,多角度的解析和有根有据的分析,文章中没有出现重要的逻辑推理和辩证推理。这样的作文议而不论,不是真正的议论文。
近几年高考作文更加凸显思辨性,引导学生将逻辑性思维与辩证性思维统一起来。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整个作文都紧紧围绕“距离”与“联系”展开,考生需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距离虽然拉开了,联系却更加密切了,距离中包含联系,联系中存在距离,看似矛盾的两者却统一于疫情防控中。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材料本身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强调“强”与“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以生理之强弱,隐喻“强者不必自喜,弱者不必自悲”的深刻时代哲理。2021年浙江卷“得与失”,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非常明确,“得与失”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辩证,这个从辨识、选择再到讲清楚、说明白的过程就是对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彰显。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材料作文“本手、妙手、俗手”,首先理清三者的逻辑关系,“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否则沦为“俗手”。材料本意在于引导考生先做好“本手”,然后才可能成为“妙手”;“本手”是“妙手”的前提,不深刻参悟“本手”,就可能沦为“俗手”,强调做好“本手”的重要性。考生必须理清这三个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意识到不练好“本手”、盲目追求“妙手”的危害。
思辨意识是当下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更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考生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或一个层次进行思考,文章就会过于肤浅,很难有说服力。理性思辨意识首要突出理性。理性就是有思想,讲逻辑,有独到见解,能够基于逻辑判断与推理独立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观点。针对一种观点和社会现象,考生能够追根溯源,抽丝剥茧,层层论证,选择合适的说理方式和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能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而非无病呻吟,流于表面的假大空的论述。判断一篇文章是否具有思辨性,主要看分析问题的逻辑性是不是很强,具体来说就是考生因果逻辑分析是否能说服读者,能否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能否科学合理预见事物发展的走向,是否基于理性分析得出独到的见解。然而这些都是当下学生所欠缺的,叙述抒情代替议论、罗列事例代替论证、道听途说代替论据,人云亦云,拿古人说事,替古人代言,并没有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味同嚼蜡,毫无新意。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重点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在“距离”和“联系”中体会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之上的第一防疫要务。笔者在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就“距离”论“距离”,就“联系”论“联系”,在概念表面上滑动,泛泛而谈,空且假,并没有论述二者背后的逻辑关系,更谈不上对我国防疫方针的理解。
理性思辨意识还要注重辩证性。如果说理性借助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分析,辩证性则是突出多元思维,强调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以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以偏概全,陷入极端是当下高中学生思考问题的常用角度,表现在作文上就是抓住问题的一个侧面放大或缩小,得出片面化和绝对化的结论,这显然与我国的育人方针相悖。写作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是思维的外化,作文水平归根到底是思想水平的反映。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考生的开放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引导考生对“二元矛盾体与多元矛盾体”进行辩证思考,这不仅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更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面对高考作文,考生要有理性辩证的意识,否则,作文就可能陷入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泥淖,论据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结论毫无说服力,显得片面而狂妄,无知而肤浅。
三、角色意识
情景角色意识是考生面对作文材料,在特定的情景下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即明确写作的“虚拟角色”是谁。高考作文材料通常提供或明或隐的“虚拟角色”,考生需要对材料审视,对自己的“虚拟身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主体认识。此外,考生也应明确作文的“接受主体”是谁,作文写出来是给谁看的,德国学者伊瑟尔的“接受理论”认为,写作过程是与“隐在读者”进行对话的过程,“接受主体”从文章构思之初就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考生发表什么样的看法,隐在读者决定了考生如何去表达,因为任何文章的写作都有其角度与位置,也有指向的对象。
“虚拟角色”与“隐在读者”两者直接决定考生在面对作文材料时思考的角度和立场,直接决定了写作的每一个字,每句话的表达。行文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呈现出什么样的思想内容,用什么样的结构和风格来体现等,“情景角色意识”的建构这对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景角色意识首先要求考生要具有自我定位意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承载选拔和评价的功能,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选拔人才”直接决定了高考的性质,选拔的人才的特点,就是考生对自我的定位。“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考生在高考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我”不是普普通通的学生,而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考生具有这样的自我定位,审题时就会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材料,从如何做人、优秀文化、道德品质、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高度思考材料,体现心中“大我”的价值取向,而非从“小我”的角度孤芳自赏,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有的材料显性地表现出命题人的用意,直接引导考生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和高度思考问题。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材料开头就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为背景,引导学生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规律,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汇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如何完成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历史使命”。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材料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到两次奥运举办时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体育精神、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有的材料则较为隐性地传递命题人的意图,考生如果角色定位不清晰,就很容易陷入自我的狭小天地。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考生很容易地理解为疫情之下,为了生命健康人与人要保持距离,同时也要保持联系,两者都要有,不可偏废。这样立意就是狭隘的“小我”意识,严重偏离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最终影响作文的等级。其实,这道作文题是意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时中国所作出的回答,从中发现中国的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同样,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如果考生单纯从个人角度理解“体育”让自我身体由弱变强,强调“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就写得很“小”,没有高度。這道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思辨意识,其实还突出对考生价值观的引导,只不过是用“体育”这个引子表现出来,考生需要仔细琢磨。考生立意如果从国家“强”与“弱”的角度分析论证,强调国家民族的强弱转化,论述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由弱变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正在实现:再从世界的角度思考,欧美国家由强变弱的现实,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样作文立意的高度就会大大提升,符合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质,更能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情景角色意识还需要考生具有读者意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写作要“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显然,新课标已经把学生的读者意识纳入到中学作文教学中来,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为谁写”的读者意识。所以,考生在作文时一定要明确“谁是作文的读者”,显然,阅卷人是考生唯一的读者,考生一定要具备读者意识——我的作文是写给阅卷人看的。考生在行文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更不能与阅卷人捉迷藏,应该站在阅卷人的阅读习惯、阅读流程等角度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这样考生内心就有了一个潜在的读者,议论就有了针对性,就不会出现说理的盲目和散漫。
考生的读者意识主要体现在题目、文体、结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等。考生要拟定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题目,这会极大增加阅卷人的好感,为赢得高分打下坚实基础,如2021年高考优秀作文《书堂堂之“人”,奏时代华章》《以时代为墨,描红中国青年“人”》《乘可为之浪潮,展有为之风华》。特殊文体突破传统文体创作思维,如书信体、日记体、演讲稿、寓言体等,会让阅卷人眼前一亮,赶走审美疲劳,获得较高的分数,如2020年新高考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有一篇满分作文是以快递员的口吻写的一篇日记,这篇作文紧扣立意、文体新颖、角度别致,得到了很高的分数。精巧的结构也备受阅卷人青睐,分节标题、首尾照应、镜头剪接、横向拓展、纵向推进等,这些都是区别传统的论证结构,也会让阅卷人眼前一亮。此外,别致艺术手法和特殊语言风格也能够摆脱普通作文的“平庸”,吸引阅卷人的眼球,获得高分。
四、逻辑意识
高考作文是偏向于议论文的,甚至有的高考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这是高考作文的性质决定的,考生在备考上需要在议论文上下足功夫。但当下突出的问题是很多考生不会议论,不知道如何论证,没有清晰的论证思路,“思维缺乏灵活性,只能以单点结构式的直线性思维,简单地照抄题目原材料的观点和理由,或机械拼凑原材料的字句,在题目提供现有观点和理由的前提下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同时不能就一类问题,找到相关联的现象、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从而造成思路狭窄,继而陈述的理由空洞无力或杂乱无章”。考生的论述内容空洞,逻辑论证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废话连篇,围绕核心概念在表面上反复论述,平面大,纵深度不够,没有说服力;二是逻辑不清,论据与论点、分论点之间毫无关系,直接把堆砌事例和罗列名人名言作为论证;三是不会议论,把议论文写成阐释性议论文、因果型议论文和决策性议论文,没有找准一个点按照逻辑深入剖析,没有挖掘到本质,流于表面,毫无逻辑,甚至出现逻辑谬误。提高考生的逻辑论证能力,改变议论文“堆砌素材”“平面说理”的现状,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逻辑论证意识要求考生首先要明确议论文的本质。很多学生不懂什么是议论文,不知道议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议论,这是写不好议论文的根本原因,同时很多教师也把议论文抽象化、高端化、神圣化,让学生无法触摸议论文的本质,造成学生不敢写、不会写、不愿写的局面。实质上,议论文写作的核心是“说理”,目的是以理服人,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能够让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观点,议论文就成功了。其次,还要明确如何把道理讲明白。说理是议论文的本质,如何说理则是议论的工具。要说服阅卷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用证据证明自身的观点,证明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证明用的证据就是论据,证明用的方法就是论证方法。论据越充分,说服力就越强:方法越丰富,逻辑就越严密,道理也就讲得越透彻。最后,讲道理要分层次。多数考生议论时,单从一个层面展开论证,说理较为薄弱,论证效果差。要把道理讲明白,提高论证的深度,就要从多个维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打开思路,这样议论文的内容才能更丰富,结构才能更突出,论证才能更有力。
五、升华意识
对于一段现象类或事例类高考作文材料,很多考生往往就事论事,贴着材料行文,如“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写成在家每天帮助爸妈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在校积极参加大扫除,从不偷懒,把自己树立成以为热爱劳动的中学生。“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就写成疫情中哪些是距离,就是待家里不出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断,从而产生距离;哪些是联系,就是待在家里只能通过电话、微信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交流,嘘寒问暖中彰显疫情中的温暖联系,整篇作文紧紧扣住主题不放,毫无高度和深度。“体育之效”就论述体育活动如何让一个人变强,应当积极参加体育课,多学习几种体育项目,让自己身体更强壮,如果不参加体育活动体质就会变弱,经常生病,体育对于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整篇作文大谈“体育”之效,貌似扣题,实则完全违背了命题宗旨。
显而易见,作文的立意脱胎于材料,但并不意味着就材料论材料,就事论事,这样只能导致作文流于表面,既没有深度,更谈不上高度,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的泥潭,给作文带来毁灭性灾难。此外,高考作文选取的材料绝不是随意选取的社会现象或素材,一定是命题人认真甄别和筛选的,其背后一定紧贴时代,紧贴社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和针对性。
升华作文立意需要考生备考时养成好的思维习惯。考生平时写作训练时要养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良好思维习惯,善于从更深的层面上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究事情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念,把这些与当下主流价值观结合起来,再从这个角度审视立意,赋予其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立意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幸福都是奋头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工匠精神”等时代精神切入。2020年新高考作文“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立意着眼于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与时代之中,把个人生命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体现全党和國家在抗疫工作中所展现的团结协作、顽强斗争的精神。2021年新高考作文“体育之效”,让考生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引导青年学生从辩证的角度观察国家民族,激励他们发愤图强,建设新中国。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以“双奥”之城——北京为背景材料,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呈现当代中国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奥运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如此,作文的格局就打开了。
“培养探究精神和探宄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是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的要求。高考作文的探宄性是一个新问题,适当地提高思维强度,尤其是理论思维强度,是提高试题探究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命题人把核心立意隐藏在繁芜的材料中,甚至还会有很多干扰信息。考生需要具备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抽丝剥茧拂去材料表面的尘埃,挖掘材料的内核,与命题人深度“对话”,领悟命题人的“良苦用心”,由实到虚,化具体为抽象,提升立意的高度,升华立意。
总之,材料母体意识、理性思辨意识、情景角色意识、逻辑论证意识、立意升华意识都贯穿于作文的审题、立意与行文中,考生需要在这五种意识的引导下,仔细研读材料,把握审题方向,理清写作思路,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站在一定高度审视问题、深度剖析问题的写作习惯,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