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分析
2023-10-13刘颖超邓玉珍
刘颖超,邓玉珍,王 芳
(山西地质博物馆,太原 030024)
地质资料是地勘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成果,是人类探索地球的认识积累和客观记载,能为下一步开展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作基础,是国家和社会投入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取得的宝贵财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1]将地质资料定义为三大类:一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二是地质工作或科学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照项目设计方案和相应技术规范要求,提炼一整套反映工作成果的科技文件材料,包括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和软件等载体形式,即成果地质资料;三是项目产生的岩矿心、标本、样品(副样)、光片、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这三类地质资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成果地质资料是对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总结,而实物地质资料则是成果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的实体依据[2-3]。随着我国对地质资料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为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见表1),逐步形式统一的汇交格式,规范地质资料汇交要求。
表1 地质资料汇交的相关文件
1 山西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现状
截至2022 年底,山西地质博物馆作为馆藏机构,共收藏保管成果地质资料14 293 档,其中,矿产勘查类约占62.3%,水工环类约占23.22%,地质科研类约占6.74%,区域地质调查类约占4.43%(见图1)。
图1 山西省成果地质资料分类占比
馆藏纸质地质资料总量为14 293 档,均已完成数字化。其中,涉密地质资料有12 498 档,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数量为14 293 档,总数据量达到13 498.78 GB。馆藏纸质原始地质资料2 档、原始地质资料电子文档901 档,数据量为855.29 GB。为加强山西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山西地质博物馆于2018 年印发《地质资料汇交指南》,明确汇交范围,规范汇交要求。
2 地质资料汇交验收流程
2.1 原始地质资料
依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 号)和《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 41—2008)[4]明确的原始地质资料汇交详目,参照验收意见书中实际完成工作量,在进行报告评审时,结合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目录,清点汇交原始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包括资料种类和数量),检查电子文件格式的正确性。
2.2 成果地质资料
山西省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如图2 所示,其基本步骤为资料初验→正式验收→不合格或合格→印发汇交凭证。资料初验时,要确定资料归属,核对提交资料的数量和齐全性,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上进行接收;正式验收时,要检查资料的齐全性、类别划分的正确性、电子文档格式的正确性、纸电一致性、纸介质资料的质量及规格;若确定不合格,则通过补充修改通知单将修改意见反馈给送交单位,限期30 d补充修改,直至合格,若确定合格,则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上进行确认操作;印发地质资料汇交凭证。
2.3 实物地质资料
汇交人初次提交资料时,可与其核实是否已在服务系统上上传实物地质资料清单的扫描件,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与汇交。若汇交地质资料含有岩矿心、标本、样品(副样)、光片、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则核实该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是否与项目验收意见书中成果一致,进而提交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及实物地质目录信息采集表。
3 地质资料汇交中存在的问题
3.1 成果地质资料
自2017 年7 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 号)正式实施以来,成果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存档电子文件、管理性文件和源电子文件。由于存档电子文件与源电子文件有共通性,而验收时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纸电一致,验收环节存在部分突出问题。
3.1.1 电子文件
一是正文类。附件、附表目录排放顺序混乱。二是附图类。附图文件不规范,与纸质附图不一致。三是附表类。附表文件组织分散,还有缺页现象。四是其他类。附件、其他和审批类电子文件的分类不明确,整理不完整。
3.1.2 纸质文件
字迹不清晰,印刷质量不高;纸张不统一,装订质量不高;排版存在问题;附图中常出现色差问题。
3.2 原始地质资料
目前,山西省只接收原始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在验收原始地质资料时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汇交人对《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 号)中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理解不透彻,对于原始地质资料中具体细目的分类整理比较混乱;部分原始地质资料不全,未按照项目验收意见书中实际完成工作量细分原始地质资料,致使遗漏部分资料。而在服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出现在汇总表的明细表中,载体形式常常出现错误。
3.3 实物地质资料
山西省针对无实物的成果地质资料目前只汇交实物清单,而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报告则还需要汇交实物地质目录信息采集表,若有钻孔工作,则需要填报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实物地质资料以数据填报错误居多,汇交人未严格按照验收通知书中相应工作成果,填报形成实物地质资料的数量。填写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时,项目名称可能不正确,汇交人经常将资料名称填写在此处,工作区域坐标填写也容易出现错误。“三图一表”基础数据库中,组织机构代码填写可能不正确,化学样品分析结果表没有合成一个文件,孔口坐标、经纬度填写格式不正确。钻孔属性数据表中,项目、矿区名称填写容易出现错误,日期格式填写出错,图幅名称及图幅号填写出错,钻孔、样品和光薄片数量前后不一致。
4 应对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汇交法律意识
近年来,山西地质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定期开展地质资料业务培训,积极宣传地质资料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 号)等的要求开展地质资料验收、保管和服务利用工作。今后,应继续加强地质资料法律的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汇交人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素养。
4.2 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汇交业务能力
地质资料汇交是一项专业性、责任感较强的工作,汇交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学习地质资料汇交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新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地质资料汇交的整体性和规范性。自2017 年以来,山西地质博物馆都会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地质资料业务进行培训,邀请全国地质资料馆和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有关领导专家为山西省地勘单位有关负责人、汇交人进行集中培训,使汇交水平大幅提高。今后应延续良好势头,积极举办地质资料相关业务培训,及时传达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解读新出台的文件政策,提高汇交人业务水平。
4.3 设置汇交专员,确保汇交流程通畅
随着山西省部分地勘单位转企改制、整合重建,各单位人员变动较大,且各单位又下设多个子公司,多数项目随子公司汇交。随着项目日益增多,汇交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把控。下一步可按照全国地质资料馆工作部署,设置汇交专员,专门负责本单位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工作,在向山西地质博物馆汇交前对地质资料进行预审查,对地质资料汇交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前期工作清晰,后期汇交快速高效。
4.4 整合汇交软件,同步兼容信息系统
目前正在使用的地质资料汇交软件有地质资料归档汇交信息系统、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地质资料目录完善小工具、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录入系统以及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采集工具,涉及多种文件格式,而通过服务系统(汇交人)汇交时只支持.xml、Excel 和zip 几种格式进行传输,且软件之间采集内容重复。当前,地质资料归档汇交信息系统日趋成熟,各项功能较为完善。后期可将多类汇交软件整合,将成果数据采集软件(地质资料目录完善小工具和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录入系统)和部分实物数据采集软件(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信息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采集工具)的功能和内容整合至地质资料归档汇交信息系统中,便于数据传导,为下一步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奠定基础。对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涉密信息类软件进行整合,单独处理,以便加强涉密地质资料的管理、统计以及服务利用,提高地质资料的汇交率和利用率。
5 结论
地质资料汇交验收流程涉及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而成果地质资料又分为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目前,山西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依然存在部分突出问题。未来,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汇交法律意识;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汇交业务能力;设置汇交专员,确保汇交流程通畅;整合汇交软件,同步兼容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