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暴之下,医务人员众生相

2023-10-13章梦晗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医药科室药品

章梦晗

7月以来,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强”的反腐风暴席卷整个医药行业,各大医院看上去照常忙碌。随着各省频频传来医药领域领导干部落马的消息,医药反腐带来的阵痛也在普通医生的工作中渐渐呈现。

在外界疾风骤雨般的消息中,那些处于风暴中心的人们呈现出怎样的状态?那些身处一线的医院各部门和医生是否受到了影响,又遇到一些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困惑?

9月初,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分别与4家三甲医院不同职级医生、行政人员对话,并对其中1家医院开展了“医药反腐下的工作感受”问卷调查。在五花八门的回答中,医生们或平静,或苦恼,有人对此轮反腐工作抱有很高的期待,也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医药反腐下医务工作者的众生相。

“基层照样忙碌,检查审核变得越来越多”

早晨8点,记者按照医生夏弘毅告知的上班时间准时来到其工作医院的住院大楼。见到夏弘毅时,他已经穿好自己的白大褂,胸前别着3支中性笔。他对记者开玩笑说,在医院,桌子上放200块钱可能不会丢,但是放一支笔,可能转眼就不见了。对于他们这些需要随时记录病案的一线医生来说,笔、本子这些不起眼的文具,是办公室消耗量最大的。

夏弘毅和记者交谈片刻转头又回到病房,一边走一边说,几乎算得上是小跑的速度。这时记者才得知,虽然医院规定白班早上8点上班,但夏弘毅所在的科室人手不多,医生值白班时,最晚7点半就要到病房,有时候还更早。

这天早上,夏弘毅一早醒来就收到信息,昨夜他值夜班的同事一晚没睡,收治了7个病人。其中2人需要在今早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查,需要他前去嘱咐注意事项。“我们的排班是两个白班、一个值班、一个休班轮着来,但休班那天往往早上也要把病人的医嘱、病志这些事情处理好才能休息,因此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时间。”

27岁,这个大多数人都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年龄,但对夏弘毅这样的医学生来说,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去年,夏弘毅结束自己在西南某省会城市三甲医院的规培,之后入职当地某区三甲中医院消化内科。比起刚开始工作的头半年,今年以来,夏弘毅感觉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

“刚开始工作的半年,毫不夸张,我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现在对工作渐渐上手,我才找得到一些喘息的时间。但是今年3月開始就听说内部要搞检查、整治,后面我们知道是波及全国的医药反腐大动作。不过就我和周围同事的工作状态来看,这一轮的整治对于我们的日常出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在此次记者展开的问卷调查中,超过八成的医生认为,本轮反腐前后,自己的工作状态并无太大改变。其中一份问卷写道:本轮医药反腐工作开展以来,主要还是针对医院高层以及个别典型,对于一线医生,唯一感受到的变化就是需要应对的检查以及一些事项的审批流程变多。

来自某三甲医院的心内科主任瞿丹在与记者交流时说,基层医生有这样的感受,可以看出本轮医药反腐释放出的紧盯“关键少数”信号。瞿丹认为,从各地已通报的医疗卫生系统腐败案来看,各地医院的院长、书记,还有一些涉案情节严重的科室主任和相关人员是今年医药反腐的重点关注对象。“基层和一线工作照常忙碌,要说影响最大的,除了院领导可能就是采购这些关键部门。”

“我们也听到一些说反腐工作开展后医生不出诊,医院无法正常运行的新闻,但只要到医院看看就知道这不太可能。”瞿丹认为,对于基层医生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要花费极大心力。并且医药反腐并不是今年才有,基层医生的操作大多数还是比较规范。“比如‘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是早在2013年就发布的,在整肃行业纪律、纠正医疗卫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等方面还是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我们科室的医生随便抽个人出来都能背诵。”夏弘毅认为,基层医生可能涉及腐败的最大的灰色地带应该就是开药时对药品的选择,“但什么诊断用哪类药科室主任一般都会发话,我们也没多少选择权。总的来说基层医生的个案性很强,即便是有医生收到医药代表的贿赂,但这也是极少部分。”

“我们同样也是医药腐败的受害者”

比起刚入行不久的夏弘毅,瞿丹执业生涯已有近20年,在他的印象中,10多年以来,药监部门架构几经调整,反腐举措也在不断加码,两票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谈判等顶层设计先后落地,也在不断挤压医药腐败的空间。

“就我们的感受,现在要红包、吃回扣的情况在基层医生中已经很少见,要说医药代表的话,基层医生也不是他们主要的行贿对象,科室主任对药品、耗材的选择权、决定权明显更大。但十几年来,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一些观念和作风已经发生了改变,我认为这也不是今年医药反腐需要面对的重点问题。”瞿丹说。

在与一线医生的交谈中,记者感觉到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于执业规范化、药品使用规范化还是有较强共识。在问卷调查中,有少部分医生表示,尽管今年医药领域反腐工作力度加大,但是在基层教育整顿会以及一些精神学习中,向基层医生传达的做法信号并没有太脱离“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这也让部分医生对此轮反腐工作产生了一定困惑。“今年反腐开始后,我们要开的会倒是变多了,可内容无非就是教育廉洁从医,但要说一种药进入医院是谁在操作?这是顶层设计的问题,普通医生只是这套制度的执行者。这些多出来的会议、走不完的程序让基层工作负担变重,加上舆论的影响,一些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问卷中,一位普外科医生写道。

“一线医生并没有药品采购权,选一个药品是要科室主任打报告,走程序层层审批的。但在一些自媒体的渲染下,很多人一口咬定所有医生都是高收入群体,有灰色收入。前几天门诊时,一位患者直接问我,一年的收入是不是有上百万。人们对一线医生的工作、收入存在误解,就觉得我们要干违法的事情,这让很多医生哭笑不得。”来自北京一家知名医院的主任医师向记者诉说,很多人把医院看作一个整体,但医院也和其他机构一样,有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层级,不能一概而论。一线医生是普通患者最常接触的医疗群体。因此,控诉医药腐败的“炮火”与情绪难免会影响到一线医务工作者。

对此,有医生表示,尽管一些人对增加的会议有所微词,但在私下交流中,没有谁认为不应该整治医药腐败。“大家都明白,越是严重的问题阵痛越长久,越说明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如果放任其生长,那么在未来,其恶劣影响是不可估算的。但我们也希望,这些整治的信号能让人们重拾对基层医生的信任与信心。”

瞿丹认为,涉及腐败的“红线”区域,以前没有规定,或规定比较模糊,所以存在一些人打“擦边球”的现象。因此本质上来说,医疗行业再怎么反腐都不为过。

某区三甲医院科教科领导田丽丽认为,当前医改面临着特殊形势,近几年来,药品加成取消,药品集中采购也在全面推行,此外还明确医药代表职责,全面实施跨省异地看病直接结算等医改举措,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以药品购销为例,尽管‘两票制’使得中间加价无法实施,但源头涨价仍可让药价虚高。传统医药代表的手段也在推陈出新,滋生虚假资助科研和赞助学术会议等手段。此时若不强化医药反腐,部分医改成果有被蚕食的风险,新的腐败现象拖延久了,还会导致积重难返,最终整个行业都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尽管反腐‘阵痛’让一些人感到不快,但医药反腐的必要性无可置疑。”

“理解还需再多一些,

对合理与违规行为进行精准区分”

“目前我们省所有医疗学术会议已经暂停,还在审批过程中的学术项目也都在延期,有的已经推迟到两年后。”

在问卷中,一位来自科教科的行政人员质疑,此次反腐工作中,一些医院是否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尽管一线医生的工作照常推进,但是学术会议基本已经暂停,很多项目推进不下去,有人对之后学术工作的开展表达了些许担忧。

对此,田丽丽感受很深。“比如我们要和一些机构签合作协议,但有些协议、经费签了大半年都还卡在医院某个审批环节里。现在这个节点上,一些领导怕担责,宁可选择不做,也害怕做错。”

对此,瞿丹认为,学术工作暂时的放缓可以让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也让一些钻孔子的医药公司停下动作,但长久来看,要风清气正地推进学术科研工作,没有动作显然不行。作为一个科研、教学、医院工作三线推进的科室主任,瞿丹表示,医院应将目光放在目前制度建设和审批监管措施的落实上。“很多事情可能需要矫枉过正,否则无法达成目的。但是一个药品、一项新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正规的学术交流活动。而学术会议的组织离不开药企,医疗机构经费有限,即使我们真的自己组织会议,也得拉赞助,也得找药企。所以重点在于活动的组织要合法合规。比如有没有报备,开会有没有签到,是否开满、听满会议全程?就怕有些领导误解了政策的意思,把事情扩大化。”

田丽丽告诉记者,在与一些同行的交流中,各医院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层层加码的情况,并且一些新出的审查政策并未考虑到不同科室部门的真实情况。“在原来规章流程上的每一个步骤现在都要再多一轮审查,先审计,再上各个委员会,然后是院办公会、党委会。并且一些环节对资金使用出台了硬性限制,但不同的项目对资金的用量显然不同,一个调查类的项目和一个涉及实验的项目现在共用一个资金标准,这就让工作很难推进。”

在问卷调查中,许多医生和基层行政人员都表示,对一些审查表示理解,但也希望医院能够“更进一步”。“有决心是好的,但是不能浮于表面,这样反而增加基层工作难度。”

对此,瞿丹认为,医药反腐重点应加强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警示案例教育,让“关键少数”的落马起到震慑作用。在内部严查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让临时组建的审查部门随意指挥,以免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有能力的医院可以建立专家库,或内部问询机制,对不同科室部门实施“灵活整治”,有针对性地建立审查机制。“一些医院对这次集中整治医药腐败行动的理解并不深刻,这反而不利于消除错误观念和不必要的担心。衡量反腐成效,不应机械地以数据的降低或提高为标准,尽量避免反腐簡单化、表面化。”

有人呼吁,反腐不能污名化医疗学术活动,更不可简单粗暴地切割正常学术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应当得到大力支持。只有甄别好两者,医药反腐才能把握好分寸、对准靶心。

猜你喜欢

医药科室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