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户外行走活动实践探究

2023-10-13郑少密

教师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教育

郑少密

(德化县城关幼儿园,福建 泉州 362500)

幼儿户外行走活动是幼儿在户外进行步行、探索和游戏等活动的统称,旨在促进幼儿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行走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一种非常容易参与的运动,能够让幼儿更加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运动上,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对幼儿来说,这种简单、容易参与的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与此同时,幼儿在行走的时候,肌肉的张弛具有很强的节律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发展幼儿的心智。具体来说,户外行走活动能加强幼儿心肺机能,提高双腿的力量,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改善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随着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出门乘车、上下楼乘电梯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却无形中减少了人们运动的机会。对幼儿来说,他们在运动形式和运动量上普遍不能满足身体发展的需求,以致体质和身体协调方面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开展幼儿户外行走活动,尝试让幼儿户外行走活动融入幼儿生活,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实施幼儿户外行走活动的意义

(一)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幼儿在园教育若能突破课堂限制,丰富教育形式,那么幼儿的成长将比想象中更快。行走活动是幼儿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能较好地释放幼儿长期生活在室内所蓄积的身体能量,并且以饱满的激情去迎接美好的事物。通过有趣而丰富的行走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能使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中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二)丰富幼儿的经验结构

户外行走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幼儿间的沟通和交流,幼儿的亲身感知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即丰富自己的经验结构。教师开展幼儿户外行走活动课程,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如队形的排列、户外行走活动的场地选择等,就可让幼儿及同伴独立进行,这样幼儿能体会到自己动手和动脑去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三)发展幼儿的学习能力

户外行走活动更加注重现场感。这种现场感,就是要通过真实的户外行走活动场景,去提高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在真实情境下,幼儿能较好地理解某些抽象概念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另外,户外行走活动本身的综合性很强,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求活动环境的真实性。

(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提到:“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能力、需要、爱好”。在他看来,兴趣在儿童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良师。富于教育意义的户外行走活动,是幼儿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户外行走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地与同伴交往、交流、体验。同时,天然的活动场景,给幼儿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教育的契机。户外行走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满足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的认知需求,从而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

(五)促进幼儿的感官发育

孩子3~6岁时,大多数是通过最原始的感官体验去认知世界的。多感官参与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调动自己的感官,自由地与同伴交往、交流,体验快乐和满足。从幼儿身体成长和发展规律出发,营造一个刺激幼儿多感官参与的自然环境,能够让他们体会到事物的多样性,进而形成自己的感官认识。户外行走活动选择自然环境作为教育场所,充分挖掘幼儿感官体验,既满足了他们的活动需要,又让他们走近自然、探究自然,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二、幼儿户外行走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幼儿户外行走活动的环境营造

天然的活动空间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行走活动机会。因此,园所想要更好地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就需要重视对幼儿开展户外行走活动空间的营造。这就要求教师在营造幼儿园自然环境时,结合幼儿的爱好,合理利用户外空间。

开展幼儿户外行走活动,要求教师巧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在幼儿户外行走活动的空间选择上,教师要审视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了解幼儿园周围适宜开展行走活动的实地面积、地势地形等情况,看看幼儿园周围环境中哪些部分可以利用,什么地方光线充足,等等。在营造户外行走活动环境时,教师还要掌握什么是有利的因素,什么是不利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一旦发现幼儿对户外环境存在不适,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出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户外行走活动空间。在具体的户外行走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区域内自然资源特点与幼儿发展需求来确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将户外活动场所的优势最大化地利用起来,使其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心理需求,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户外行走活动。

(二)幼儿户外行走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各方面的特点,并遵循幼儿身心成长规律来组织户外行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引导,发展其各方面的素质。也就是说,在幼儿户外行走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1.主动引导幼儿参与。感知和体验对幼儿至关重要,是幼儿对事物由注意到感兴趣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户外环境,创设户外行走活动情境,如保护自然,帮助幼儿在户外行走活动中获得角色体验,引起爱护环境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

2.充分发挥户外场地效用。幼儿园户外行走活动的场地应丰富多样,不论平面、立面还是斜面,都具可供利用的价值。充分发挥户外场地的效用,有助于幼儿建立空间感知和经验。

3.户外活动的启动设计。在进行户外行走的活动流程设计时,最重要的是在活动流程开始阶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户外活动意识,使其主动参与户外行走活动,感受和理解户外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及其关系,获得相应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在户外行走活动设计时注意开始阶段,要让户外行走活动充满“仪式感”,从一开始就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这一目标。

4.保证户外活动的游戏性。教师在户外行走活动中应尊重幼儿主体性,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引导他们独立完成行走活动的特定环节。这就要求户外行走活动要有一定的游戏性。教师开展户外行走活动时,应针对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成长需要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并根据活动反馈进行调整。

5.行走活动后反思总结。户外行走活动结束后,教育并没有结束,教师要带领幼儿一起反思和总结活动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采用自我暗示、内心独白、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帮助幼儿建立经验结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通过反思和总结环节,幼儿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评价自己在户外行走活动中的表现,并获得教师的鼓励。最后教师根据此次户外行走的活动内容,分享照片,做回忆描述。教师还可根据户外行走活动的总结,向幼儿父母提供家庭活动建议。

三、幼儿户外行走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一)活动资源选择

户外资源丰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然而,并非全部户外资源都能适用于行走课程并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户外资源必须经过反复的筛选处理,方能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在环境资源选择时,要注意实用性。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体力和意志力上有显著差异。对于相同的户外教育资源,不同年龄的孩子所关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合理地选择不同的户外资源,合理地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师让幼儿在他们喜欢的户外环境中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够保证幼儿有较高的参与度。

(二)安全应急预案

在开展户外行走活动之前,教师要事先进行多次模拟,并对行走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能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户外行走活动的风险,保证户外行走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已有的大量实践和课程模拟,可能的安全问题可以归结为“幼儿四处乱窜”和“意外摔倒受伤”等几类。教师应根据这些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预案,以便保证幼儿在行走活动中的安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行走活动前进行相关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三)教育主题选择

幼儿户外行走活动的教育主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行走活动教育主题的选择。例如,幼儿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就可以通过行走活动带领他们去认识不同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等,让幼儿亲身感受自然之美;又如,户外行走活动是一项健康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幼儿注重身体锻炼等;再如,教师可以通过户外行走活动中的讨论环节,鼓励幼儿更好地互动,扩展社交圈子,增强交际能力。当然,幼儿户外行走活动可供选择的教育主题不止这些,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发掘教育主题,并利用户外行走活动的契机实施教育。譬如,幼儿尚未进入社会,缺乏规则意识,教师就可以在户外行走活动中渗透遵守规则的教育,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幼儿户外行走活动应挖掘多种教育主题,通过各种形式,唤醒幼儿认知,不断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结构,让幼儿在行走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实施幼儿户外行走活动既要与幼儿个体的生活紧密联系,还要超越幼儿的个体生活经验,拓展活动空间,开阔幼儿的视野,不断地启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教育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国外教育奇趣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