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身体的“干旱”危机
2023-10-12
受访专家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教授,对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颇有研究,潜心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主张中医临证与科研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传统特色,理论联系实际。临床上灵活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疾病、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心脏病、咳嗽、气喘、发热类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痤疮及各种皮肤痒疹、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病、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小儿发热等内科、妇科、儿科、皮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症。
门诊时间:周四、周六下午
当燥邪遇到多雨的秋季,会发生哪些变化?有人认为,秋季燥邪当令,秋季养生离不开“润燥”;还有人认为,秋季雨水偏多、雨量偏大,环境的外湿会加重体内的湿邪,湿邪都来不及祛除,没有必要再“润燥”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明教授介绍,润燥、祛湿应结合时令、体质辨证地看待!
多雨之秋,润燥还是祛湿
虽然在传统认知中,燥邪在秋季会成为天地间最主要的邪气,所以秋冬养生都应该重视润燥。但其实,如果一味润燥,反而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中医看来,无论是养生或是治病,均应该考虑实际的天时,以及人体的状况。比如秋季多雨而湿润,自然湿邪在天地间的存留较之干旱少雨季节明显偏多,更容易导致湿邪侵入人体,如果一味润燥反而有致病的风险。
同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迥异,比如南方沿海比如海南、广东、广西沿海等地,即使进入秋季,气候也以温暖、湿润的特点为主,自然不应一味润燥。
陈教授介绍,除了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考虑外部环境,辨证地看待人体内部环境也十分重要。所有的邪气均须进入人体,与人体相合后才能治病,比如脾虚之人,运化湿气、抵御湿邪的能力不佳,哪怕是秋季的湿润也有可能导致湿邪入体、致病。脾胃强健之人,可能并不会遇到这种困扰。
另外,湿邪与燥邪甚至可以同时出现在人体中。陈教授曾经接诊过一位70多岁的患者,她的主诉症状是口干咽干、眼睛干,身上各个部位都觉得很干。同时伴有唾液的严重不足,吃饭时必须喝水才吃得下去。一开始陈教授以为她是阴虚,开了一些滋阴养液的药,服药之后反而还腹泻了。陈教授再次辨证并仔细询问患者,发现患者有口渴但不欲饮水、小便不畅的症状,再仔细观察发现患者有不典型的水滑苔的舌象,最终发现她是“膀胱蓄水证”,相当于人体中的水都集中到了下焦膀胱(并不等同于现在医学中的膀胱充盈),同时其他脏腑缺水、干燥,这是一种人体中水液的分布异常,而不是绝对缺水的状态,所以应当以通利水道、排出下焦蓄水,促进水液重新分布作为治疗的原则。于是,陈教授使用了经方——五苓散。
● 五苓散
【药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功效与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证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义】方中茯苓、猪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泽泻干咸,入肾与膀胱,利水渗濕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以桂枝外解太阳表邪,内助膀胱气化。配合成方,既能健脾祛湿,又能化气利水。凡属脾虚不运、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宣,见证如上所述者,不论有无表征,均可使用。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患者体内的津液,避免其因为去湿邪而从“相对缺水”变成“绝对缺水”,所以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津液,保护其他津亏的脏腑。
津亏、液枯大不同
水液的缺失可能导致多种不适症状,产生不同的证型。而随着严重程度的加深,很多我们平时认为不属于水液缺失的症状,其背后的病因也是津液亏虚。陈教授介绍,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小便色黄、大便干结是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津亏症状,而关节屈伸不利、疼痛、健忘甚至痴呆,也与津液亏虚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津和液其实是两个概念,津亏和液枯不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更会给脏腑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
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分布在体表、肌肤、孔窍,渗注血脉,能够滋润肌肤孔窍,补充血量。而液的质地稠厚,流动性小,分布在内脏、骨节、腔体,灌注脑髓,能够濡养脏腑骨节,补脑益髓。当发生津液亏虚时,最先出现的是“少津”的症状,即口、鼻、唇、舌、咽喉、皮肤干燥;口渴、尿少、便干;舌红少津等。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到了“少液”“液枯”的状态,就会出现关节、脏腑的症状,比如关节退化,行动不便;脑髓空虚,健忘痴呆;皮肤枯瘪,眼球深陷;舌红少苔,甚至光红无苔。
总结来说,津亏是我们比较容易发现的,而液枯相对来说更隐蔽,液枯的严重程度大于津亏。陈教授也分享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分辨自己有没有津液亏虚的。
自我分辨小方法
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内侧的皮肤称为“尺肤”,如果皮肤摸起来很光滑就是正常的,反之如果皮肤摸起来很干涩,一般就是津液不足了。或者也可以按压,如果一按一个坑,不能马上回弹也代表津液亏虚了。
科学应对常见津亏、液枯
1.应对津亏
相比于严重一些的液枯,津液亏虚其实更加常见,其病理本质是阴虚,五脏六腑都有可能出现。陈教授告诉我们,比较常见的有肺阴虚和胃阴虚。
(1)胃津亏虚——胃阴虚
胃阴虚多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常见病因是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等。主要症状为胃中隐隐痛及空虚感,嘈杂不舒,饥而不欲食,或反酸水,干呕、打嗝、口干舌燥,便干,舌苔花剥或舌红少苔或镜面舌。
● 家用养胃阴小妙方
【药材】石斛10克、麦冬15克、大枣4枚、粳米100克。
【功效】健脾益气、温胃和中、养阴生津。
【方义】其中石斛、麦冬为养阴的经典药材,石斛侧重生津,麦冬侧重养阴;粳米本身就有养胃健脾之效,搭配补中益气、温胃和中的大枣,可发挥出良好的养阴护胃功效。
【用法】先将石斛、麦冬浸泡约15分钟,随后放入壶中水煮半小时,滤去药渣保留药汁。随后在锅中加入大米、粳米,倒入药汁,开火炖煮,共熬成粥食用。
(2)肺津亏虚——肺阴虚
肺阴虚证多由燥热之邪灼肺,或痨虫袭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典型症状为干咳,痰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丝,咽痒咽干,鼻干,皮肤干燥,声音嘶哑。
● 家用养肺阴小妙方
【药材】百合15克、麦冬15克、川贝母3克。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义】百合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入肺经;麦冬则擅长养阴,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效力较强;搭配善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川贝母,三药组成的养阴茶饮养阴润肺效果甚强,且冲泡简单,易于饮用。
【用法】水煮代茶饮,平时都可以饮用。
2.应对液枯
陈教授介绍,液枯比津亏更严重。那么,如何缓解液枯呢?他带来了一味治疗液枯的方药——左归丸。
● 左归丸
【药材】熟地黄、山茱萸、川牛膝、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山药。
【功效】滋肾补阴,用于肾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等。
【方義】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益精;枸杞子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其中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意在“阳中求阴”;菟丝子性平补肾。以上为补肾药组。佐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补肾又兼补肝脾。
一般陈教授会用左归丸来治疗健忘、关节不利等疾病,再搭配上香砂养胃丸,能够缓解左归丸的滋腻,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 香砂养胃丸
【药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醋香附、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
【功效】温中和胃。
【方义】方中白术能补益中气,脾为中土,喜燥而恶湿,醒脾开胃;半夏可燥湿健脾;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又脾主健运,故以醋香附、木香、陈皮、姜厚朴、砂仁、豆蔻疏畅气机,兼以化湿、温中、止痛;香附能疏肝解郁;枳实可化滞解积;甘草可调和诸药,且益气健中。诸药合用,以温中和胃。
陈教授提醒,上述药材均有中成药丸剂,用药方便。若如需用药,应至专业中医医师处就诊,辨证后再用药,切勿自行随意辨证、服药。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