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12胡佩丽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胡佩丽

摘 要:中学阶段对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其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其涵盖了政治意识、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等四个方面。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需要紧密围绕这四个主题,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深度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传统观念中,政治学科往往被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不生动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求一些新的策略和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如增加课外延伸、利用新媒体资料等。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现状

(一)课程不能吸引学生注意

考虑到高中政治课程本身的学科局限性,难以生动地呈现学科的生命力,导致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首先,政治课堂更多地采用书写、背诵和朗读等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内容,缺少主动性和相关经验,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在部分政治教师的课堂上,实践性课程内容相对不足。政治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性的学习机会,如开展模拟选举、辩论和政治调研等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加深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实践性课程,政治课堂被局限在室内,影响了政治学科的真正呈现。

(二)学生学习参与感不足

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教学来实现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此外,政治学科的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很难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全部内容,而更需要教师言传身教才能深入理解。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普遍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也存在一些政治教师对政治学科重视不够的情况,尤其是在理科班的政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也出现了对政治学科的漠视。这种情况对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单靠教师讲、学生读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容易引起学生对政治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最终影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教学内容过于松散

政治学科的教学往往存在单元间的跨度过大的问题,使得学生难以系统地学习政治学知识。此外,政治学科对于各种外部政治思想没有直接明确的态度表达,而需要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自主提炼并加以理解。这种情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习政治成为一项难以控制的任务。例如:目前的政治教材,在不同章节之间的跳跃过大,让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整体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政治学科学习的难度,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四)课后复习较少

部分学生认为,政治学科属于文科,但在文科里相对难度较低,这一学科主要以记忆为主,因此,在政治课堂上表现得不重视政治学习,不够积极,导致政治学习不主动,仅仅通过40分钟的学习难以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实际上,政治学习是一个需要延续性学习的过程,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和实践来深入理解。因此,只停留在课本和课堂上的政治教学很难产生深远的影响。认为其他学科的难度常常高于政治学科,使得学生更容易忽略政治学习。

二、高中政治教学优化策略

(一)加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优化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政治教学中涉及很多生涩的专业术语,政治教师需要先学会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通过联系实际、解析案例等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简练明了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政治素质,同时完善他们的人格。

例如: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之前学习政治的有趣经历,说明自己选择教授政治学科的原因,或为学生提供毕业后人生道路规划的建议,以塑造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生动有趣的政治教师形象。通过这些手段,政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之中。这一系列的教学技巧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更丰富的选择和独特的政治吸附力[1]。

(二)结合教育目标丰富内容的教学策略

政治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教材知识,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教师需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手段,如幻灯片、纪实短片和碎片化新闻整理等方式,来为学生创造更具深度和内涵的学习环境。特别对于寄宿式学校的学生,他们难以快速接触到外界社会的最新动态。因此,政治教师可以使用小型新闻展示的方法来分享关乎国家或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

例如:可以采用课前五分钟或十分钟的形式,利用幻灯片、图片或短视频,向学生生动展示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详细过程和具体分析,通过启发学生对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引导学生探讨时事新闻的背后政治因素,提高其对政治的认知和兴趣。

政治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新闻观看之后,配合互动式投票、政治论坛等形式,深入交流学生对政治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加深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针对教材知识,政治教师可以通过事例、案例等形式,将抽象的政治概念生动具体化,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经济生活方面,可以讲解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在政治生活方面,可以讲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内容;在文化生活方面,则可以讲解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内容;而在哲学方面,则可以讲解百舸争流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等重要概念。通过这些实例的展示,政治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学科,有效推进政治教育的进步[2]。

(三)发展个体思维的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和辩证思维能力,而理性精神则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和行为特征。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以负责的态度和行动促进自身的健康發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治教师可以采用辩论式教学的创新策略。

可在每个单元学习任务结束后,对基于课程内容的思想疑点和理论疑点确定辩题,进行分组辩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理性思辨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例如:可以开办一场辩论,选择“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题进行辩论。通过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辩证的分析,强化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其对政治的认识。此外,辩论式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考试提供更丰富的应试技巧,可谓是一举多得。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教师在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切实负责的公民[3]。

(四)树立法治意识的教学策略

法治意识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它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权益,以及他们的道德准则。它涵盖了宪法、民事诉讼、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国家安全、社会公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公民自由[4]。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质,需强调法律的尊严以及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同样的权利,鼓励他们按照规则来实施权力,遵守社会公德,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责任心以及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教师应着力强化教材中的关键部分,如重要的章节及其相关的主题。《经济生活》旨在培养正确的消费理念,让每个人都能够合理地使用财富,让每个人都能够从合理的财富管理中获益。《政治生活》则重点关注如何保障每个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文化生活》则聚焦于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够融入主流文化之中,让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实际的法律事件中学习,如购买伪劣商品、企业欺诈、网络谣言、反贪污贿赂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增强法治意识。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渗透,在课堂上播放和法治意识相关的视频课件、纪录影片等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法治理论的热情,使他们在观看过程中受到法治意识的熏陶[5]。例如:在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组织学生系统观看《光辉历程——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录影片。通过对纪录影片的观看学习,使学生详细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我国成立之初制定宪法的经过、改革开放初期对宪法的修订、依法治国理论的推广、选举权和选举制度的内涵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在影片观看过后,学生纷纷表示,看完影片后对课本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和彻底[6]。

(五)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

政治学习确实不应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它应该有独特的实践意义。此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政治涵养,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例如:针对当前某个国家大事或国际重大变故进行街头采访,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可以对社会事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此外,政治教师也可以组织同学参与社区或养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为老人和孤儿提供人文关怀,如扫地、拖地、清理杂物和垃圾、表演节目、做游戏等,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除此之外,政治教育也可以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提出一些热点问题和话题,例如: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如何看待朝核问题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扩宽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拓展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需要把握好时间,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受影响。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实践机构的沟通和联系,确保学生的安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政治教育既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又需要加强对社会实践的投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7]。

政治学作为具有实践性的学科,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走出教室,到基层实践中去学习,以增强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政治教师应该通过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丰富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政治素养和高尚品格。高中政治教育是文科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每个高中生都应掌握和理解。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逐步丰富社会知识,得到建设性意见的提供。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将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获得感。

结束语

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不应将课堂内容局限于教室之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学生的特质,激发其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向基层实践,增强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在培养拥有完善人格、政治素养和高尚品格的教学模式上,政治教师应该采取不断学习、不断交流的方式,通过学术交流来提升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和丰富教学方法。高中政治教学作为文科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每一位高中生都应该理解和掌握。通过不断完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我们可以让学生逐步丰富社会知识,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最有获得感的地方就在于,通过不断提升教學质量来帮助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陆卫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1(8):26.

[2]车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6):147-148.

[3]石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2021(12):239.

[4]金亚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21(23):148-150.

[5]陈晓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1(14):37-38.

[6]付熹.基于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18(36):22-23.

[7]车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6):147-148.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