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3-10-12陆志群夏立平郭艳侠侯赛宁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学生专家

陆志群, 夏立平, 郭艳侠, 侯赛宁

公共卫生人员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人员,通常来自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报告和解决管辖范围内的传染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1]。《“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强调了补齐短板和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建立符合公共卫生工作特点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随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途,人民群众对医疗体验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社会关注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崇高的医学人文素养,充分体现了抗疫精神[2]。因此,国家对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德育培养也逐渐给予了重视。在当前社会中,医疗卫生人才需要具备出色的技术能力和崇高的医德。作为潜在的公共卫生人才,医学生正处在重要的夯基固本阶段和蓄力厚植的培养期。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有利途径。目前大多数医学人文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且研究内容不深入,对社区公共卫生领域人才开展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欠缺。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符合我国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医学人文素养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为社区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小组由9人组成,其中有2名拥有教授兼博士研究生学历,另外7名则为讲师兼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2人统筹研究进展、质量控制,1人负责质性访谈,2人负责文献回顾,2人负责收发问卷,2人负责数据录入及数据分析,集体讨论各条目的构建、筛选、确认。

1.2 初步拟定指标

课题小组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分析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养的核心特征,进而拟定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6名公共卫生及相关医学专业教学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挖掘并提取出8个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因素。通过小组专题讨论和修改,最后制定了指标条目池初步方案,其中包含6个一级维度、18个二级维度和71个三级条目。

1.3 专家咨询

2022年10月至12月期间,通过电子邮件和问卷星等方法开展了专家咨询。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包括:①指导语,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②问卷主体,包括指标内容草案和填表说明,要求专家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评分。每个条目后还设有“增加指标”和“修改意见”栏。③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基本信息、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判断依据以及熟悉程度。专家的纳入标准包括:具有5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工作领域为公共卫生、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或护理教育;愿意参与本研究。根据文献回顾的结果,10~15名专家成员足以满足咨询需求[3]。

1.4 指标筛选标准

问卷回收后,立即开展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在两轮专家咨询过程中,指标保留标准都是一样的,即重要性评分均值≥3.5分和变异系数(CV)≤0.25都要同时满足[4]。研究小组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并在集体讨论后确认了指标筛选结果的最终版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内容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统计描述。专家熟悉程度(Cs)和判断依据(Ca)的平均值可以得到专家权威系数(Cr)。肯德尔和谐系数(W)和变异系数用来表征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当Cr≥0.7时,说明研究结果可靠;当P<0.05时,则标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本研究总共邀请了12名专家参与两轮咨询,其中包括7位护理学专业专家(3名护士,4名教师),公共卫生专业5人(1名临床医生、4名教师);工作年限平均为(17.18±2.56)年;本科2人,硕士7人,博士3人;中级职称6人,副高职称3人,高级职称3人。

2.2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

每轮咨询都发放12份问卷,且全部回收并都为有效问卷。结果显示专家积极性达到了100%。两轮专家的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判断依据、专家熟悉程度分别为0.804、0.942、0.670;在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方面,第1轮咨询变异系数为0.102~0.120,第2轮咨询变异系数为0.100~0.111。此外,第2轮咨询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从0.250增加到0.333,在二级指标里从0.158增加到0.184,而在三级指标中从0.169增加到0.189(均P<0.01)。详见表1。

表1 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

2.3 专家咨询结果

第1轮专家咨询后共形成一级指标6个,其中,指标重要性评分4.67~4.92,满分频率0.67~0.92,变异系数0.102~0.107,均符合标准,无需修改;共形成二级指标18个,其中指标重要性评分4.5~4.83,满分频率0.67~0.83,变异系数0.103~0.111,均符合标准,无需修改;共形成三级指标71个,其中指标重要性评分4.25~4.92,满分频率0.42~0.83,变异系数0.102~0.12,在满分频率测定值中“Q10参与卫生政策制定及医疗改革的能力”“Q33接受过医学人文素养培训”“Q58文哲史知识”“Q61求知精神”“Q62独立人格”5个条目不足51%,根据标准及研究小组讨论将其删除。在第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的意见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一级指标重要性4.58~4.92、满分频率0.58~0.92、变异系数0.102~0.109;二级指标重要性4.50~4.83、满分频率0.67~0.83、变异系数0.103~0.111;三级指标重要性4.58~5.00、满分频率0.67~1.00、变异系数0.100~0.107,无需要删减的条目。因此,最后生成的指标包含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我国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指标

3 讨论

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在推动社区健康发展、疾病防控、卫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在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1]。本研究构建的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医学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专家访谈、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我们确保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使其能够全面覆盖培养目标。本研究主要从培养路径和方法方面探讨了公共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有效融合医学专业课程与医学人文课程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医学院校应构建一套新型的课程体系,融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知识,从而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提出专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低等因素影响医学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就业[5]。田丽娟等[6]的研究表明,超过80%的医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因此本研究突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在总体目标中增加了“公共卫生知识”的知识目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能力”以及“参与卫生政策制定及医疗改革的能力”的能力目标、“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职业认同”“为居民服务的意识”的素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为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分别从专业课程、人文课程、实践课程三大类别开展教学工作。其中,对人文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如生命伦理学、生命教育、品读名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文综合课程,如社会学、法学、卫生经济学;人文应用课程,如行为医学、医患沟通技巧、心理学、伦理学、临床决策中的道德思考等。本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法律法规意识、临床实践能力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群。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体现在多个层面知识与素养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技能层面,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技能的培养等[7];其次是沟通与人际关系层面,培养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与居民、团队成员以及其他卫生相关机构之间有效沟通的能力[8];此外,还需要关注道德伦理层面,强调其在卫生服务中的职业操守,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居民需求的尊重[8]。

3.2 组建公共卫生领域专业化教师队伍

专业化的公共卫生领域教师队伍是培养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的关键。他们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等,使其能够更好地在社区卫生领域中发挥作用[9]。教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际效果为目标,并以自觉提高教书育人荣誉感和使命感作为首要任务[10]。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能够传授最新的公共卫生领域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6]。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师发展中心,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医学人文素养培训等活动,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师资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此外,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依托“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平台,持续开展教学改革研讨,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德典型案例,注重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换位思考、团队合作、尊重生命等基本医学人文素养,并将其润物细无声于教学全过程,始终坚持教育教学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

3.3 营造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培养医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和砥砺德行起到一定的作用[11]。在校园人文治理环境的基础上,设计高校政治课程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1-12]。医学院校可以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作用,并渗透其中,以实现特定目标。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成立各种社会团体,定期组织多样化的人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和参与;邀请著名学者、专家和行业人士举行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来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和眼界,激发对人文科学领域的兴趣;图书馆可以成为教育基地,收藏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书籍,提供丰富的资源供学生学习和研究使用。通过这些举措,医学院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元素,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环境,培养其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4 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为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体系更系统性、有效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和多元化评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一些不同,自然科学注重知识的建构,而人文社会科学更强调价值观念的审视和评估[13]。而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体现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有德育价值观的强化渗透。通过教师对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正向评价,引发学生从思想深入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4]。本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托于医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①能力目标,从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领导和社区资源管理能力、合作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预测及处理常规或突发事件能力、参与卫生政策制定及推动医疗改革的能力的角度,全面评估医学生人文素养能力发展程度;②知识目标,从社区公共卫生护理知识、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及相关重点人群(老年、青少年、儿童、孕产妇)心理学知识、文哲史知识、文化传统知识,考核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学习情况;③素养目标,从坚持不懈精神、人文关怀精神、自我奉献精神、求知精神、批判精神,全面评价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现状,为继续做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3.5 实施符合医学人文教育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健康和疾病问题,更好地与患者和社区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15]。在本研究中,建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法主要包含闲暇教育法、案例教学法、环境熏陶法和情感体验法,其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查找一些真实案例,并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案例翻阅和查找资料,思考相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他们积极参与,并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为引发学生的共鸣,案例的选取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事件、时政热点和名人事迹等。鼓励学生以临床思维的角度,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中相关法律法规、道德伦理、心理沟通等人文素质教育,使得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更易于学生感悟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价值[16]。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建立起他们在医学领域中的人文关怀和专业素养。

4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涵盖了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多种信息来源的综合分析和专家意见的融合,确保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该体系的建立需要在医学知识与人文素养之间找到平衡,多层面、多角度地培养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优化指标体系,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研究可用于指导专业化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随后将进一步详细规划培养方案的实施路径,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的完善。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医学生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请叫我专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专家面对面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