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政策传导效应的乡村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路径

2023-10-12陈麒文张春合樊子祎

体育教育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导双减体育教师

陈麒文,张春合,樊子祎

(1. 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2.湖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在提升“教育强国”与“乡村振兴”等政策推进的大背景下,寻找提高“双减”政策支持乡村学校改善体育教学环境的关键点与着力点意义重大。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在政策传达的过程中其有效执行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如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之阻滞是教育发展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双减”政策传导效应,对乡村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1 教育政策传导效应的界定及其适用性应用

1.1 教育政策传导效应的概念

早期,传导效应研究主要围绕经济学货币政策展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于描述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动态传导过程(Bernanke &Gertler,1990)。货币政策的传导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走向和市场的改革与调整,政策传导效应是货币研究重要且核心的内容,疏通其传导渠道是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政策传导研究的深入,传导的机制逐渐向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延伸。在教育学领域,张新平将教育政策理解为一种有目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为实现一段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2]。刘佳将政策文本理解为反映政治目的或目标的诉求表达,文本从形态向实践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有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作用驱使[3]。张德军,杜少辉从体育政策文本出发,将政策视为应对社会问题,通过国家立法机构或行政部门指定的,对体育事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文本,包括各种法令、通知、规范等,体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育的基本手段之一[4]。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将教育政策传导定义为基于文本的制定、传导、执行、目标达成、评估反馈,进而达到政策调整的全部动态传递过程,是随着时间变化与社会、环境、多方主客体等交互信息并具有反馈功能的复杂系统。

1.2 教育政策传导的适用性应用

在公共教育政策文本执行的方向和原则研究中,对教育政策文本产出需要从静态特征去挖掘其动态内核,从形态向实践转化的传导过程就是其适用性。教育政策特有的属性在于政策传导公平性的保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不应因地域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而有所偏颇。教育政策文本的传导应遵守信息一致性原则,以保证社会教育资源调配的公平公正。

乡村体育发展的延后性一直是当下素质教育的短板之一,政策文本通过传导机制都是首在发挥其实际调节功效。“双增”“双减”、《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政策叠加都为乡村学校体育生态发展提供了引领效应。本文将“双减”政策传导效应定义为由“双减”文本的产生而出现的促进教育发展、地区教育改革的效应。“双减”政策传导至乡村实质上是校正乡村体育教育发展方向,逐步关注学生全身心的发展,补齐乡村体育闭环因素,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因地制宜地探寻出“双减”政策传导效应影响乡村体育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借助政策与乡村本土文化的滋养,弘扬发展乡村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实现乡村体育文化振兴。

2 “双减”政策对乡村学校体育的传导效应分析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这表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给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双减”政策落地,中小学生将更好地保证体育锻炼时间,体验劳动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2.1 “双减”政策对乡村学校体育的传导效应模型

“双减”新政策对于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传导效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见图1):一是对于“校内”教育理念的传导,二是对于“校外”体育关注度的传导。校内传导是指政策作为新理念由城市至农村逐渐深入学校内部,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进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校外传导是指以“双减”为导向引发的整个教育生态改革、相关体育产业变迁发展的过程。

图1 “双减”政策对乡村学校体育的传导效应模型

校内传导旨在拉近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科学合理地均衡发展。“双减”政策带来的正向影响之一是开展课后服务,由于乡村开展体育课后服务的经验普遍不足,政策向乡村传导倾斜也需要一定的时效,大部分乡村学校都是在政策出台之后借鉴城区经验,逐步探索校内课后延时服务。通常乡村学校的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来源于校内教学,课后回家普遍缺少体育活动场所,校园体育课程实施是学生活动学习的主渠道,其优劣更加直接影响“以体育人”的成效[5]。乡村学校开展体育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提供了培养体育爱好的教育主阵地,由教师引导的一系列体育活动和兴趣小组也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学业压力,另外,注重贴近乡村教育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特色优势体育运动项目,可以缩小城乡学生在音体美等起跑线的差距。

校外传导的根本任务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双减”政策是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补习常态化,学业减法也催生了体育、艺术等户外活动的加法,这使体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迎来契机。以往校外培训机构定格在主流学科之间,“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机构开始“转型”,聚焦于助推青少年体质、缓解应试考试焦虑和培养青少年运动兴趣爱好方面。在“双减”政策传导下社会更加意识到体育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涵义。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政府有计划地引导教育机构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全面推进乡村素质教育发展,满足乡村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形成共赢的局面。

2.2 “双减”政策传导效应的作用价值

“双减”政策传导效应赋能乡村学校体育新的职责和功能属性,对于现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氛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力量,而政策的传导也推动三方厘清了各自的职责所在(见图2),进而明确乡村体育教育育人的功效。

2.2.1 政策引领下“校园”主导强化推进

“双减”政策要求体育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减轻功利化的学习给学生带来负担,推动教育公平发展。政策引领下乡村体育教育开始回归学校主阵地,体育教师尴尬处境将得到重新审视。相关研究指出,“学生作业总量市场得到有效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6],由此可以看出“双减”政策的传导行之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远不如城市,因场地器材等原因开展体育课后服务的形式有限,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本土特色体育项目是乡村学校的亮点,乡村体育也在逐步走上正轨。应充分保障乡村体育课堂的开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也能提升体育教师的话语权。学校是乡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阵地,只有充分保障好体育活动时间,以学生为本满足个性化需求,强化校园体育教育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乡村学校教育稳健推进。

2.2.2 政策引导下“家庭”引导充分彰显

2021年4月1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家庭体育作出了要求,指出学校要为学生布置适宜的体育家庭作业,充分确立了家庭应主动承担起“引导者”的责任。乡村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父母普遍忙于生计,祖辈成了孩子的监护人,年龄因素的影响导致和儿童一起参加的体育活动较少,家庭体育氛围的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在政策传导下应主动探索适合乡村家庭的体育教育模式,比如扭转农村家长“体育无用论”的思想观点,鼓励家长在体育用品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并结合当地特色举办老少皆宜的体育活动。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双减”政策颁布后,有91.8%的消费者购买过儿童体育用品,运动鞋服的消费人数占比超过85%[7],可见政策传导下,家庭对于体育的认知度有所提升。

2.2.3 政策指引下“社会”指导提供助力

“双减”政策的出台规范了学科类教育培训,明确了可以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赋予了体育培训业重要发展机遇。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出台《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督工作的通知》,更加明确了各地体育部门要根据地区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为中小学提供课外体育活动平台。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政府也在有条不紊地引导非学科培训向乡村转移[8],完善乡村整体的教育环境。乡村学校非学科类培训和城市学校相比相差悬殊,乡村学生缺少对于自身建设的挖掘力,山区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阶层固化,导致整个乡村教育一直秉承着只有分数才是唯一出路的教育观。现今国家政策向乡村倾斜,倡导乡村体育赛事和特色文化产出,为乡村体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9]。“双减”政策实施后,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企业新增了3.3万余家,较同期相比,增长率为99%[10],这能盘活乡村体育发展需要,使乡村学生可以接触到新颖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趣味性赛事,给乡村学生提供展示体育运动特长的机会。社会的指导助力将成为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化剂。

3 “双减”政策在乡村学校体育的传导困境

3.1 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内部动力失衡

首先,乡村学校体育相关从业人员严重匮乏。《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现有体育教师 653 055人,但乡村体育教师人数占比只有18.9%,小学体育教师缺口约有10万人[11]。“双减”政策的到来也伴随着“双增”政策的出台,也就意味着需要增加体育课时比重、开设体育课外延时活动。然而,体育教师工作量增加的同时,薪资待遇并未相应提升,形成新的问题。其次,乡村学校领导对于体育专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为规避体育课堂的安全风险,往往要求简化体育课程。乡村学校长期受分数论的固化影响,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更是主动性不足。而学校体育观念转变不是“孤立的、顿悟的”思维跳跃,而是受到学校主体、家长受教育程度等政策条件和思维逻辑多重约束[12]。体育课程的边缘化,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体育教师形成职业倦怠感,教师的教学热情下降,成就感和幸福指数也急剧下降,进而导致乡村体育教师的发展困局。最后,乡村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不健全。体育教学的方法、目标、形式、手段等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并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当前大部分乡村学校没有自己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合理,就无法体现出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师范性、趣味性。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就难以保证乡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也会消减体育教师自觉、主动寻求发展的欲望。

3.2 乡村学校体育外部联动模式阻滞

首先,体育相关配套设施落后。目前我国体育建设主要还是围绕城镇展开,乡村体育基础环境设施的不足也制约着乡村体育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54.4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9.17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其中,村委会体育场地面积5.26亿平方米,而2019年底乡村常住人口5.52亿人,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0.95平方米[13]。根据调查发现,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器材资源短缺的问题,甚至没有田径场地。体育设施与体育课程高质量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育设施条件是衡量学校教学环境的重要指标,当前乡村体育场地设施无法满足学校体育教学活动需求的现状,限制了乡村体育联动发展,也无法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其次,体育教师交流学习受限。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新政策的接收不够及时,对新兴教学方式和技能不够了解,其专业水平也无法显著提高,因此难以突破传统的课程教材和上课形式,尤其在学习技能重复出现、学习手段单一的情况下,很多喜欢体育的学生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使体育课程的生命力大大消减。最后,“家-校-社”联动受阻。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沉淀在乡土的劳动力在城乡势能驱动下发生人口转移,农民走出乡村进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大都是老龄化人口和留守儿童,学校难以与学生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家长也无法陪伴孩子成长教育。“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体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呈现出指导思想的变化、课程性质的变化、基本理念的变化,才能切实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 “双减”政策在乡村学校体育传导中的发展策略

根据“双减”政策对乡村学校的传导效应,结合乡村学校实际状况,建立乡村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导向(见图3)。

图3 “双减”政策对乡村传导的发展策略导向

4.1 优化内部动力,为乡村学校体育服务提供行为动力

内部动力转化是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策引领导向挖掘乡村特有体育文化素养,赋能新时代创新理念,乡村学校体育需要紧跟时代浪潮,打破学校体育体制的老观念,加快创新驱动,走独特的乡村体育教育体系。

4.1.1 优化乡村学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

注入发展动力,推动体育生态。乡村体育谋发展要以实际行动改善结构失衡问题,《“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为体育人才工作去向和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将青年教师纳入乡村教育事业是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新鲜血液,打通体育教师担任渠道,从新思想、新模式等进行创新性交流学习,对乡村体育教师进行多方面培训,建立学习平台通道,增设外出学习渠道,向城镇优校学习创新教育理念和体育活动开展,前往省队等体育专业院校学习训练方法和创新手段。同时,要积极发挥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使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职体育教师等职务,与高校、优校、体育俱乐部等建立联系,对乡村学校体育进行对口扶贫,鼓励支教扶贫团队走进乡村学校,提升乡村体育教师待遇及荣誉授予,形成良好的乡村体育教育生态体系,助推乡村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

4.1.2 破局乡村学校体育育人新视野

传承体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体育与健康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涵养情趣、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和身心和谐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应将涉农属性的地域特色运动项目打造成优势和亮点,扶持推广乡村非遗等本土体育项目,打造“一村一品,一校一项”乡村校园特色品牌和优势体育项目,传承乡村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拓展体育游艺民俗的产业化发展[14],将其民俗文化精神内核贯穿到教育当中。除此之外,可以在校园外通过少年文化宫,将乡村体育文化简介、乡村农民丰收节等农需农趣文化特征纳入展示平台,讲好农民体育故事,传承乡村体育文化,展现乡村体育文化关怀,促使青少年将乡土情怀根植于心。

4.1.3 改良乡村学校体育教学单一模式

改良体育活动,实现素质提升。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作为我国未来十年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了学校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身体条件制定相应的目标和适宜的教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良好的学练体验。乡村学校应根据“新课标”制定适合乡村体育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比如增设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小组等,将大课间操、体育竞赛常态化,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内容选择运动项目和场地,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乡村体育教师应把握新课标课程理念,学习“教会、勤练、常赛”等课程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此外,可以开展体育传媒学习课堂,传播健康知识、预防动伤病等知识与方法,让乡村农耕体育文化进课堂,将体育教育融入生活和学习当中。

导入情景教学,创新育人方式。乡村体育情景化教学占据环境优势因素,应结合特有属性制定适宜的教学模式,开展情景化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乡村学校要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需求,比如转换育人方式,更加注重游戏化、生活化、层次化以及课堂内容丰富化,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求知欲。例如攀岩、荡秋千、采茶舞、农体竞赛等新颖情景化课程教学都是乡村体育之特有,情景化教学可以将体育的运动技能、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等健康行为态度渗透其中,突出育人、育智、育体的和谐发展功能,对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学会情绪调控、提高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提升外部联动,为乡村体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多方机制的支持和协作,应吸纳多方主体参与到校园体育的发展当中。优化资源,多元支持运行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保障乡村学校体育教育长期良性发展。

4.2.1 补强公共体育文化保障

2022年,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于学校体育教育资金专款专项的投入,应在基础设施、教师补助、场地建设等进行专款专用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比如增建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建设相应的室内体育场馆,内置设备应定期开放和供学生使用,避免空置等现象发生,同时应在村委会等场所建立体育场地,满足学生放学之后体育锻炼的需求。体育教育不能脱离体育器材等实际问题,要将资源优化落到实处,营造乡村学校体育氛围,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乡村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

4.2.2 搭建教师信息互动平台

当下乡村创新发展理念的渠道和信息相对传导较慢,应积极搭建体育学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平台。共同体平台的建立便于志趣相投的教师在平台相互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体育课后服务等问题,促进教师团体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数字经济化时代也能加速乡村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将数字化技术赋能于乡村学校体育,通过融合线下实体教学与线上直播、录播教学的联动培训模式打破教学的时空局限[15],借助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和方案来对乡村体育大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将此观念运用至评价制度,可以使学习体系从教师的“教”到自主的“学”,也要以评促学、评促教等多种手段来激发教师专业化学习发展的全面提升。

4.2.3 构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

家庭、学校与社会层面共同形塑的教育贫困文化是导致乡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三者良性互动非常重要。首先要家庭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要承担起家庭教育青少年主体责任[16]。但乡村基于特殊的环境性,家长外出务工以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难以逆转,这就需要家长做到缺位不缺职,加强间接沟通,采取网络、电话等方式多频次与孩子互动交流。留守儿童往往缺失的是关爱,家长需时常与孩子交心互动,监管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体质健康,比如可以和孩子制订家庭体育小目标,与孩子线上沟通交流时可以增加趣味性,通过进行体育小游戏或对体育小目标进行线上打卡展示加强互动性,避免亲子的疏离感。此外,家长应紧密联系学校了解学生动态关注健康成长,发挥家庭育人的重要责任,确保缺位不缺职加深亲子关系,创建良好家庭体育氛围。

其次,学校主导。学校作为育人的主导者,应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升乡村体育教师地位,丰富乡村体育教师学习资源,开创新理念、新科技、新元素、新手段,构建良好体育教学环境,合理提供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改变以往机械化教学模式,注入趣味体育游戏、情景教学、乡村特色体育项目等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在务农和采摘等方面进行特色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在劳动与服务中锻炼身心,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体育育人的目的。除此之外,乡村学校要向政府反馈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体育器材的修建,农村学校可以依托其自然资源打造特色学校体育,结合当地学校特色开展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最后,社会指导。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政策导向成了体育学科失衡的“有利因子”,政府也在引导体育培训机构向乡村涌入,为乡村学校注入社会力量,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和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提供可靠助力。社会指导往往会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乡村正需要这种新元素来营造体育氛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学校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17],此举能有效构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互补机制。除此之外,农村弱势群体家庭普遍较多,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应主动在乡村建设相关专业化帮扶机构和站点,通过社会力量转变乡村体育教育资源供给。

5 结语

“双减”政策传导有着特定的实践逻辑,政策效应的发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过程。现阶段乡村学校对于“双减”政策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指导思路,需要继续加强其在乡村教育传导中的路径明晰。一方面,政策的传导过程总会伴随着多重阻碍,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建立乡村体育体系和特色体育文化道路。另一方面,“双减”政策的传导有利于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学校体育之间的互动,优化乡村教育资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传导双减体育教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神奇的骨传导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