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览太极顶

2023-10-12余述祥

大理文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太极

●余述祥

太极顶是镶嵌在弥渡县密祉国家3A级旅游小镇的一颗璀璨明珠,有“妙香佛地”“古滇瑰宝”之美誉。春到,杜鹃花海,山花烂漫;夏日,满林青翠,百鸟朝凤;入秋,红叶似火,桂花飘香;寒冬,太极朝日,壮美苍茫。

太极顶属滇西横断山脉南缘,哀牢山脉顶端,因形似太极图而得名。其十三峰层峦叠嶂,群峰耸立,九溪流叠瀑飞溅,气势十分壮观。最高峰太极峰海拔3061.4米。从最高峰太极峰原始林海放射开去,25.43平方公里茂密的林海里,孕育着无限神奇。

夏日的一个清晨,我驾车沿着密祉镇“大寺街——太极顶”旅游公路来到太极顶山脚下的生态停车场,停好车后,极目远眺太极山巅,透过茂密森林的间隙,目光所及之处,太极十三峰连绵,山间云雾缭绕。强忍内心的冲动,稍作休整后,我迈步顺着人工支砌的石阶栈道攀爬而上,行览这“道山佛地”。

眼前的太极顶像新沏的绿茶一样清新柔嫩,浅淡的绿折射出微光,晨风吹过,漫山的树冠荡起一阵阵涟漪。2000多级石阶像一条巨龙盘亘于太极顶,更像一道绚丽的彩虹,把太极顶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成为弥渡县文旅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踩着石阶,踏着树影,目光所到之处皆是绿色,繁茂的树叶象征着无限希望,带给人蓬勃向上的力量。

攀过1000多级的台阶,在距太极峰顶大约二三百米的一个石阶平台下方的一个山坳处,我看到有青年男女围着一眼泉水在畅饮,还有一些朝山礼佛的老倌老奶,对着这一汪泉水虔诚地顶礼膜拜后,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盛水的容器装满泉水,小心翼翼放入背篓里要带回家。泉边立着的一块石碑上书“万应泉”三字。我向一位盛水的老奶询问缘由,老奶告诉我,万应泉水被奉为太极顶的“灵泉圣水”。古辈老人传下,喝了万应泉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还能让不能怀孕者如愿以偿。如果真心诚意带回家,在神灵前许愿后喝下,效果更好。老奶接着说,传说古时候,万应泉出水量很小,每年的正月初三至初七太极顶庙会期间,朝山的善男信女、香客聚在万应泉边等水喝,一等就是几天几夜,十分辛劳。有一年的庙会期间,恰遇众神仙在太极顶聚仙亭聚会,众神仙目睹朝山礼佛者为求此泉水挨饥受寒辛劳不堪,众神仙大为不忍,决定从小黑龙潭调遣一条小黑龙到此掌管水事。小黑龙到任后,万应泉出水量剧增,朝山祈愿者从此不再为饮此泉水所困。听了老奶的传说,我认为,作为“道山佛地”太极顶,这里山青树绿,土净水甜,生物多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历代朝山礼佛者的心理愿景中,产生了万应泉这一汪“灵泉圣水”,人神共享自然之美的馈赠,却也合情合理。

离开万应泉,上行100余米,我来到太极峰巅下的一处缓坡平地,这是每年正月初七太极顶庙会的“打歌场”。其间依山就势坐落着23座大小寺庙、宫庵,多为石室、石阁,香烟缭绕,供果丰盛,木鱼声声。当我走进这些庙宇石阁,看到庙宇、宫庵中的神仙佛像大多也是由石头雕成,造型质朴、栩栩如生。在这些庙宇宫庵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三教同源”的大千世界,走进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这些文物古迹众多,儒、释、道三教“多源一体”的庙宇宫庵,传导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看向那些千姿百态的石雕神仙佛像,讲述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呈现着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在竹扫寺侧,打歌场旁的一块巨岩上有一石阁,前接歌场,左、右、后临万丈深崖,这就是太极顶集奇、险、灵于一身的转石阁(又名循环阁)。阁的周围有两尺宽的转道,转道外围有新安装的安全围栏,游人可扶阁转圈。据说,若遇风送白云,人在云中循绕,犹如置身于天台之上,飘然若仙。有围转石阁转3圈,寿岁可到99的民俗传说。而我站在转道上后,从箐底呼啸而上的烈风撕扯着、抬升着我,迈步转圈,耳鸣目眩、地覆天翻的眩晕感传来,让我有一种要跌入万丈深渊的恐惧感;抬头看天,蓝天白云飘飘,又有一种飘飘然送我上九天揽月的刺激感。一番体验过后,在我看来,在没有安装安全围栏时,这看上去就让人望而生畏,胆战心惊的转石阁,没有好胆量的人,连站上去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还要转3圈了。

顺着山间小径攀登到了太极峰巅,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地质为剥蚀构造地貌,地壳强烈隆起,河流下切,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剥蚀和重力崩解作用,复杂的地质演变,漫长剧烈的造山运动,便形成了太极峰,峰似玉笔,状如莲花,危崖绝壁,奇峰矗立的山岳绝景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我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太极峰巅,脚踏陡峭绝壁,耳听烈风击崖,满目烟波浩瀚。峰下挺拔苍劲的原始森林显露出似颜真卿楷书的神韵,迎风飞舞的劲竹摇动着似怀素狂草的烈风。极目远眺,云海林海相映成趣,充斥满眼帘的是整片整片的绿色,在蓝天映衬下更显迤逦多姿。目览四面众山,只见形像太极图的巍巍太极十三峰绵延不绝,九条溪流潺潺。天高地阔,八面来风,像透明的手,抚摸着我的身体,自在舒畅之感在心中荡漾升腾,心胸为之一开。

太极顶十三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界碑峰、华阳峰、同庆峰、竹扫峰、小极峰、普陀峰、太极峰、象头峰、桂花峰、狮子峰、凤鸣峰、大风山、小凤山十三峰,这些山峰或屹立如松,或虎踞如兽;或旱地如笏,或伸展如旗。有的破土而出,有的盘石而坐,有的相互叠立,有的垂如陡壁。真是山峰竞秀,溪水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云缠雾绕,仙风神韵,刚柔相济。而那些任性的云雾,时而舒展,时而凝重;时而飘升,时而下坠,更添加了许多迷离的情调,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太极顶的北、南、西三面陡峻,东面相对平缓,地势落差很大。太极顶西险北奇,东秀南绝,太极峰巍峨,既集结了名山大川的精华,又展现了别具一格的风采,也被誉为“小鸡足”。

作为“道山佛地”,太极顶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这里仙灵众相,惟妙惟肖,我行览其间,仿佛遨游于清虚之境,出没于云雾之中,23 座庙宇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钟灵毓秀,异彩纷呈。

作为云南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太极顶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已经查明生长野生植物815种。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异颖草等;还有高山杜鹃、扇叶槭、滇青冈、冬青、米饭花和滇藏木兰、摩莲花、灰木、五味子、茉莉、长沙树、三角枫、三颗针等珍贵树种。

太极沐熙 梁志明/摄

有野生脊椎动物162种。其中有云南缺齿鼩、长吻鼹、中华姬鼠、川西白腹鼠、大绒鼠、西南兔、多疣狭口蛙、昭觉林蛙、大蹼铃蟾等中国特有物种9种;有白鹇、白腹锦鸡、红隼、普通鵟、松雀鹰、鸢、雀鹰、苍鹰、斑头鸺鹠、长耳鸮、红瘰疣螈等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有云南省特有物种云南攀蜥。

奇峰怪石、古树名花、太极日出、云海雾涛被称为太极顶景观“四绝”。早春杜鹃如霞、三九云海茫茫、金秋栗叶流丹、寒冬霜雪晶莹,是太极顶的四季之美。太极顶奇峰怪石妙不可言,云雾宝光令人叹为观止,灵泉叠瀑与丹井玉液媲美,珍树仙葩世所罕见。

沿石阶东下,我走进了阳面山坡的原始森林片区,展示在我眼前的是保留完好的森林风貌。这里真是奇林古树的世界,独树成林,奇树成片。从树上挂着的铭牌我看到,仙人床树、荡秋千树、庆门树、龙主树、太子树、孔雀树……这些树,形象逼真,恰如其名。比如:“孔雀树”,巨大的树冠形成孔雀开屏身姿,山风吹拂,似在翩翩起舞欢迎游客;“仙人床树”,一棵古树巨大的树根横卧于地上,恰似一张大床,我躺在上面,那份舒适与惬意,真有一种神仙般的逍遥与自在;“荡秋千树”,几根粗壮的树藤从几枝古老粗大的树干上垂下,交织成“秋千”。我站上“秋千”荡了起来,顿时让我感到飘逸自在——在这个时刻,很少有人和我一样,能够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巅荡“秋千”。

我漫步在太极顶原始森林中,呼吸着略带腐质气味的清新空气,沉浸在自然景观的优美中,几只野雉在树丛里觅食,看到我走来,并没有立即飞走的意思,反而好奇地歪着头看我,乌黑的眼珠不停地转动,见我并没有伤害它们的意思,休息片刻后在几声鸣叫声中便飞走了。森林的上空盘旋着几只不知是鸢、雀鹰,还是苍鹰的大鸟,忽而展翅翱翔,忽而回旋盘桓,忽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进山谷之中。

紧挨古树林的是杜鹃花海。一年四季鹃花烂漫,姹紫嫣红。太极顶杜鹃种类众多,有的高大粗壮无比,有的低矮小巧玲珑;有的叶大如掌,有的叶小如指甲盖;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老态龙钟,保持着原始生态群落的姿态。花开四季,或是春如朝霞,或是夏季盛宴,或是秋景添辉,或是霜天吐蕾,争奇斗艳。1987 年,英国植物学家米莱斯夫妇,在省州植物学专家的陪同下,登上太极顶杜鹃群落考察,发现了被称为“杜鹃的祖先”的世界稀有长叶凸尖杜鹃、大白杜鹃、亮毛杜鹃、露珠杜鹃等品种,还有粗柄、厚叶、云南露等珍稀濒危品种,以及能与大理点苍山西坡媲美的马缨杜鹃花。

眼前的太极顶山风吹过,荡起一阵阵涟漪。远处的山峰渐渐起了云雾,向着我所在的山坡飘来,不一会我就被漫山的“雾露”(弥渡方言,把带有水汽的云雾叫雾露)包裹,身上有凉凉的水汽留落。我仔细辨认着山坡上的植物:山茅草、蒲苇、狼尾草……那极细的叶尖,比老母亲的缝衣针还细还长,叶尖上附着“雾露”水汽留下的许许多多晶莹的露珠,像晴朗夜空中的星星,每一颗都闪闪发亮。不一会儿,细长的叶子承受不住露珠的重量,它“伸个懒腰”,露珠们便纷纷滚落地下,滋润万物生长。

森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滇藏木兰、摩莲花、灰木、五味子、茉莉、牛紧巴、山白杨……每到开花季节,它们开得满山万紫千红,似花海,似火焰,似彩霞,把太极顶打扮得如同一幅重彩浓墨的中国画。如今好多花木已经过了开花时节,只见鲜嫩的果实挂满枝头。还在开得正艳的有琼花、米饭花、银合欢。琼花为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满枝满树,宛如玉树凌空、玲珑剔透,好一幅玉琢冰雕的花景;米饭花,花冠白色,有的带淡红色,让人能嗅到一缕幽幽的微香;银合欢,一根根细小的枝条开满了如绣球一般的花朵,看上去就是一棵开满了花朵的树。在一片湿润山坡林地边,我还看见了一丛丛野生的蓝色鸢尾花,这真是意外的惊喜。优雅美丽的鸢尾花,像一只只蓝色蝴蝶飞舞于挺拔的绿叶之间,享受着白云的注视和山风的抚慰。我凑近了瞧鸢尾花的花瓣,顶端的两片花瓣向下反卷,其他四片花瓣向外伸展,看似恣意生长,却又组成奇妙的形状。最有趣的是花瓣上的髯毛,它们一根根竖起,像雄鸡的鸡冠。

我一个人游游逛逛,偶尔可遇三三两两的游人。不知不觉间,我攀上了太极峰巅的“睹光台”。换了个视角,继续领略太极顶的雄险奇秀。太极顶森林覆盖率达97.4%,莽林翠松,飞瀑碧潭,鸟语花香,堪称天然大氧吧。夏日的太极顶虽艳阳高照却不湿热,阴凉适宜爽风习习,空气里似乎飘着一种特别的仙气,呼吸一口,感到太极顶富含负离子的氧气浸入心脾,这是在其他地方难以得到的享受和待遇。让我这个住在嘈杂喧闹,偶有雾霾发生地方来的人,浑身通泰,舒心愉悦!

站在“睹光台”,我想起了关于太极日出的诸多记载:因其太极日出幻化无穷,自古以来,总有众多“朝山礼佛者于五更之初陟此山”,站在“光睹台”看太极日出的壮美时光。1992 年5 月9 日,国家文化部来人,在“睹光台”,从凌晨4时半开始拍摄直到6时止,拍摄了太极日出的整个过程。美哉太极日出,占尽山水风韵,冠绝天下奇景。

我从“睹光台”缓缓下行,返回到转石阁时,遇见几位青年男女游客,其中一位健康靓丽、活泼开朗的姑娘,举着一把小小的油纸花伞,衣袂飘飘。四周很静很美,风很柔很软,时光很轻很慢,她站在转石阁的最佳拍摄位置,举起手机准备来张自拍。我提出可不可以拍照,她欣然应允。镜头里,姑娘笑意盈盈,与这宛若仙境群峰绵延的妙香佛地古滇瑰宝相依相亲。这时的太极顶,愈发秀丽空灵,森林,愈发青翠挺拔。

一座山,有寺则“名”,有“会”则灵,有“水”则润。具备了这些,这座山就有了仙风,有了道蕴,有了传说,有了故事。每年正月初七的太极顶庙会,就有了弥渡、巍山、南涧身着彝族、白族、汉族等节日盛装的万人男女汇集于此,在山中微风里舞龙耍狮打歌唱花灯,跳得那个气势宏大,唱得那个婉转流长;正因有万应泉的“灵泉圣水”,太极峰形似玉笔、状似莲花,转石阁的惊心动魄,太极顶才显得这样的灵验昭然,雄险奇秀,令人神往。

在画家眼中,太极顶是中国山水画的天然范本;在地质学家眼中,太极顶是哀牢、横断山脉中最美丽的花岗岩峰林;在植物学家眼中,太极顶是珍稀濒危植物的避难所;在儒释道诸家眼中,太极顶是“妙香佛地”“古滇瑰宝”;在朝山礼佛者眼中,太极顶是“道山佛地,小鸡足”;而在我眼中,太极顶则是跳动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是感悟人生的最佳课堂……行览太极顶,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略和心智的熏陶。弥渡太极顶,是一处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猜你喜欢

太极
太极
游太极洞
精密热控技术在太极一号卫星上的应用
『太极+』,未来可期
陈家沟:孕育『太极梦』的地方
世界,从此『太极』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太极
太极马扎(三)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