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湖涟漪

2023-10-12杨泽文

大理文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密码时代生活

●杨泽文

一个人应当学会发现和观察从内部闪过他心灵的微光。或者说,他应该在自己灵魂深处,寻找与圣贤之言契合的自己的成分。

——(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1

关键词:图快

谁也不会怀疑,我们已经进入了崇尚技术文明的时代。置身在这样一个不断充满了“希望”而没有了“神话”的时代里,生存的经验都在启示我们:只有与“快”字沾上边,只有具备“快”字当头的思想意识,你才会赢得良好的生存能力与生存空间。

一个“快”字首先渗透到了我们的吃、住、行领域,满大街奔跑不止的各种快递业务,为我们提供了一切需要“快”的服务。在吃的方面,中式快餐和洋式快餐替代了色香味俱全的细嚼慢品的传统饮食方式,而所吃的肉类动物,则是用各种生长激素加快产出时间;至于瓜果蔬菜,则是依赖化肥农药提高出产量。在住的方面,我们也越来越快地置换自己的住房,我们所希望诗意安居的房子却永远在不可知的前方。在行的方面,我们也与“快”字较上了劲。比如我们正纷纷告别熟悉的单车和摩托,然后选择亲近速度更快的小汽车;比如我们正在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以此来满足大众的快速出行。在信息领域,“快”字也一样出尽了风头。我们有了联系方便的固定电话,很快又有了更为方便的移动手机;我们刚用传真技术告别了电报时代,但更为便捷的电子邮件和微信又取代了传真;我们才用上了拨号上网,很快又被“一上就有快感”的宽代网络所替换;我们才满足于使用胶卷相机拍摄彩色照片,可哪里想到数码相机和智能(拍摄)手机,又让我们走进了告别胶卷的新摄影时代。而步入大大小小的实体书店或书城,最明显的感受是我们的读书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出书的速度。于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化已经进入了“快餐化”时代,表现在我们所读的是一次性阅读的作品,我们所唱的是流行十天半月的新歌,我们所看的是过目即忘的电视连续剧。

作为一个民间写作者,为了方便与快捷,我早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就用上了电脑。那些年我每每被别人问及的是,你一分钟能打多少字?你的电脑,CPU 是“奔2(286)”“奔三(386)”还是最快的“奔四(486)”?内存是256 兆还是512 兆?硬盘是120G 还是240G?很显然,人们对电脑档次的判定标准永远是“速度”与“容量”。事实是20多年后的今天,即便一台最便宜的电脑,与当年的一台上万元电脑相比,其中央处理器CPU 的速度不知已快了多少倍,而电脑硬盘的容量更是达到了海量级别,临时存储的内存则直接达到了数百兆。其实,用电脑写作,人的打字速度只要跟得上思维进程就行了。而打字速度即使再快,要是思维跟不上的话,这种“快”也就失去了作用。尽管现在电脑CPU 早已从“奔腾”时代进入了快到无法形容的“酷睿”时代,但我之所以坚持“物尽其用”,还在使用着十年前的一台“古董”级电脑,是因为它依旧能够很好地应对写作和上网,因此再快的电脑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其“快”的意义。我由此常常扪心自问:我们的生活真的只有别无选择地与“快”字结缘不可吗?我们真的不需要由“慢”字生发的悠闲境界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否则,“快”字会成为套在每一个人脑袋上的紧箍咒,让人再也没有舒服和快乐可言。

其实,面对技术时代的日益“图快”趋势,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在其小说《慢》中就对“快”有如下发人深省的领悟:“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月。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从这时候起,身体已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米兰·昆德拉还对技术时代被日益消隐的“慢”之境界作了如是追问:“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那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在我看来,米兰·昆德拉至少已经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鲜明的理念:在技术时代里,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尽可能地实现与“快”字结缘,但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快”的理念,让我们极有可能渐渐失去自我,最终变成被抽空了灵魂的单纯物质躯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反对奔跑之“快”,但我们也要尊重步行之“慢”。我们应该警惕那种用一切“奔跑”来全面否定“步行”的发展模式,否则这个世界一切都“快”起来的话,反而会让人失去生命的许多快感、舒适乃至尊严,人类所苦苦追求的诗意栖居也终将成为一种乌托邦。因此,我们别无选择置身于其中的这个“图快”时代,倘若缺少必要的警醒与自省,则很有可能是一个生命日益冷漠与人性渐失的痛心时代。

2

关键词:密码

在首次设置使用银行卡密码之前,密码对我而言充满了不可染指的神秘感。毕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只与影视作品中敌我双方情报战的众多惊险场景相关。

对普通百姓来说,我们所面对的所谓密码,其实就是口令,是用于认证用途的一组纯数字,或是一组混合字母数字,乍看起来也没什么神秘的,可第一次在银行办理存款而被营业员告知请设密码时,我还是有些紧张了。因为我一时不知道用哪几个数字作为密码才能牢记而不至于遗忘。思来想去,最好记的当然是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了。没想到回到家里,妻子就指出了安全隐患:一个人的出生时间是公开可查的,它不具备隐匿性,因此作为密码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听妻子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不应该用出生时间作为密码。不过既能做到密码安全,又能做到容易记住数字,对我来说除了家里的门牌号码与电话号码之外似乎没有了。可妻子又说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不论是单位的还是家里的,都不宜作为密码使用,因为号码本身就处于公开和半公开状态。至此,我只好向妻子声明再也没办法设定既安全又易记的密码了。妻子说,其实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一种办法:将容易记住的两组或多组数字结合起来,分别按一定规律抽取其中几个数字组成新的数字组,这样设定的密码可以做到不易被破解,更主要的是我们都能记得住,即便忘记了,也可以慢慢推测出来。经妻子这么一点拨,我似乎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可接下来真的去付诸实践时,又总感觉自己把事情弄得更加复杂,心里的压力其实并没有减轻。

然而,谁能想到日常生活中越是不情愿设置使用密码,就越是出现无处不使用密码的现象。比如你的工资卡、住房公积金卡、社会保障卡、市民卡、信用卡、公务卡、加油卡……这卡那卡,卡卡都要设置密码才能安全使用。为了方便记忆,我曾想冒点风险将不同的卡都改设成一个统一的密码,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因为有些卡只允许你设置纯数字密码,有些卡则需要你设置数字加字母的混合密码;有些卡只能设置六位数密码,有些卡必须设置8位数密码……其结果是,这卡那卡设置的密码不要说记在脑海中了,就是写在本子上看一遍都觉得眼晕。不仅如此,除了“卡密”之外,还要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机密”和“网密”,比如微机(电脑)启动密码,手机开机密码,上网用户密码,收发邮箱密码,QQ 登录密码,购物网站登录密码,支付宝支付密码,微信支付密码等等不一而足。为了确保安全,朋友同事甚至建议我设置由数字、大小字母、下划线、八位以上的复杂化密码。如此一来,不得不使用专用笔记本来记录已设置的各种密码,以防密码遗忘时及时查看。自然,这一密码记录本成了必须收藏好的“宝贝”,绝不可丢失外泄。

本来,密码的设置使用是为了拒他而利己,但如若到了无处不用密码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随时都要小心翼翼的时候。说透了,我们正在享受密码安全的保障时,密码也成了潜在的麻烦制造者。尤其是在货币无纸化时代悄然来临的今天,一旦出现忘记密码或泄漏了密码,轻则正常生活出现麻烦,重则卡里的钱会不翼而飞。为了弥补固定密码存在的不足与风险,如今很多在线支付引入了动态口令作为支付的扩展保护手段,它和固定密码最大的不同就是,动态口令会在很短的周期内(如30 秒或60 秒)变化密码。如此一来,我们在线消费付款时必须快速准确输入动态口令(密码)才能成功付款,这对中老年人以及视力不好、手指不灵敏者确实增加了难度。

生活在密码时代里,即便再怕密码的折腾,也必须强制自己牢牢记住一些密码,否则面对万物互联互通的智能世界,你将孤立无援而寸步难行。好在我们正在为密码时代所困扰时,以面部识别认证为主的刷脸时代就要来临了,只不过用“生物识别”来替代“密码认证”,到底是完全轻松可靠还是会存在着另一些隐忧,现在还真不好说。

3

关键词:触控

我最早体验到“触控”的奇妙是在银行自动存取款机上。面对一块显示操作信息的神秘触控屏幕,用指尖小心翼翼地通过简单点击输入,整个存取款过程竟然可以自助轻松完成。尽管这一“触控”的过程使存取款业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可当初自己曾经跟许多中老年人一样,宁可排队到人工服务柜台前办理存取款,也不愿跟自动存取款机进行亲密接触,原因自然是对那神秘的柜员机还缺乏足够的信任。

任何人接触新鲜事物总有一个时间长短的过程。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要慢一些,年轻人要快一些。这在电脑使用与网络应用方面,尤其表现得最为明显。记得当我能够在银行柜员机上用指尖“触控”来轻松地办理业务而沾沾自喜时,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告诉我那是“单点触控”,而真正神奇的是“多点触控”,比如可以用手指滑动屏幕来切换图片,用两个手指能够缩放文字或图片,还可以进行可视页面的翻动等等,因此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将是“多点触控”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

正当我对女儿的话还在半信半疑时,苹果iphone手机很快就来了,是“多点触控”的技术应用让一款手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无限魅力。很快,“多点触控”也不再是苹果独占的技术,众多手机厂商都纷纷推出了“多点触控”的智能手机,并由此真正完成了手机的一次革命性换代。而使用了多年的“物理按键”手机,则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古董”而只剩下个人收藏的价值。

是平民的“指尖革命”,开始迎来了神奇的“触控时代”。而之所以能顺利实现“全民触控”,我们得感谢康宁玻璃的成功研制以及成功生产与应用。据相关资料介绍,康宁玻璃又称大猩猩玻璃,它是一种铝硅酸盐玻璃,是由美国康宁公司设计的一款神奇玻璃。它在化学强化前,与普通的玻璃从外观和性能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经过化学强化后两者的性能就截然不同了。康宁玻璃具有高耐用度和防刮伤性,能够承受强力的挤压和反复的触摸,因此广泛用于电子视窗,如手机触摸屏和便携式平板显示器,以及显示器保护玻璃和光学机器玻璃等等。

一块高科技玻璃将很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平民触控时代的来临正在预示着一种神奇的未来。未来是触控的,触控的未来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而在难以想象一切皆可触控的未来世界时,我偶然间看到一部展望未来的“教育大片”——《玻璃构成的一天》。里面展示的关于玻璃的应用可谓神奇到了极致:屋顶有玻璃,墙面有玻璃,卧室有玻璃,卫生间有玻璃,灶台有玻璃,冰箱上有玻璃,书桌上有玻璃,远程医疗检查也用玻璃……而一切有玻璃的地方,都是可以触控的,或者说都是可以凭借触控来完成想要完成的大部分工作。

一切皆可触控的世界,虽然令人兴奋也令人期待,但也隐约让人感到了某种焦虑与不安。记得早年间阅读过诺贝尔特别奖(生存权利奖)得主何塞·卢岑贝格所著的《自然不可改良》,书中讲述了自己由一个普通的肥料经纪人到一位反对在农业领域中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的环保专家的转变历程。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提出的“自然不可改良”的“绿色哲学”的确发人深省,遗憾的是并没有引发全球性的共鸣与警醒,以至“改良自然”的诸多“美好行为”反而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愈加恶化。于是,“技术至上主义所带给人类的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的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生活在触控时代里的人们,自然可以惬意十足地享受触控所带来的一切方便与安逸,殊不知,触控时代的心智灾难其实已经不可避免。当电脑可以完成储存和运算之时,人的博闻强记似乎失去了意义;当网络可以虚拟一个神奇的世界时,人的感觉器官好像也不再那么灵敏;当数百册乃至上万册电子图书可以任意下载或拷贝至手机或平板电脑之后,我们见到的却是一目十行的浏览代替了静心入脑的倾心阅读……人就在这一切“美好”之中,变得轻飘和浅薄,变得浮躁和功利,以至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人因为能够思想而变得伟大,人也会因为缺少思想和失去思想能力而变得日渐渺小,直至与一棵脆弱的芦苇没有什么区别。触控时代的到来,不存在只有福音。如果缺少必要的警觉,倘若没有清醒的眼光,那么当触控变成了被触控,当被触控的对象变成了主体,当发明触控技术的人变成了触控技术所触控的对象,那生活在触控时代里的人们,很有可能从光明走向晦暗,从坦途通向曲径乃至绝境。

马丁·海德格尔说过,“技术的白昼,就是世界的黑夜”。

4

关键词:吃药

这年头,人们除了吃饭之外,吃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药物了。过去是有病才吃药,如今是即便没病也常吃药,理由是为了预防这病那病,以致彻底将“是药三分毒”的老话置之脑后了。

俗话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本来生病是正常现象,但人一生病就有了苦痛,因此也就有了治病的迫切愿望。这种迫切愿望是支撑人类医学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谁也不会怀疑,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人类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医学史,乃至在中华民族的医学史上,一个华陀,一个李时珍,就可以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而现代医学,已彻底打破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界限。如此一来,任何一种治病良药,都有可能很快成为人类通用的药品,这是现代人类社会的最大福音。

看当今中国,可以说与那些快速发展的国家一样,已步入了吃药年代。表现在大小城镇,医院和诊所随处可见,药房和药店更是遍布街巷。看病难可望成为昨日的往事,而买药易则成了今天的现实。

记得早年在乡下生活时,除了生长在野外的药草之外,家里唯一常见的药片就只有“胃舒平”,那是因为父母都是胃病患者。不懂事的我,常常出于好奇而偷食几片不咸不酸不甜的胃舒平,父母知道后自然要责骂。毕竟在他们看来,没病吃药有如瞎子点灯白费油。再说,那胃药来之不易,毕竟那是缺医少药的年代。而多年之后,当我有能力领着父母进出大小医院检查他们的胃病,最终面对每个医生开出的不同种类的胃药,效果却并不见明显好转时,直觉告诉我,医生还是没有下对药,需要自己购买换药试试的念头便占了上风。

然而当我走进大小药店的胃病药品专柜时,看到治疗胃病的系列药品就达四五十种,价格也从每瓶每袋十几元到几十元乃至上百元不等,最贵者甚至达到上千元。面对这种药品“新气象”,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只好花时间耐着性子一一细看各种胃药的说明书,然后判断哪种胃药的治疗说明与父母言说的胃病症状相吻合。可这样做的结果也常让人失望,原因是几乎所有胃药的说明书都大同小异。仅同名不同厂的胃病药就有很多种,其分别只在于或丸或片或粒或剂,或瓶装或袋装或盒装。抱着每一种都试一试的心理,十多年间我曾先后给父母买过不知多少种胃病药。他们多年的胃病也最终有了好转,但老实说,我也不晓得到底是哪种胃药起了真正的药效。可以肯定的是,有些胃药是白花了钱的。面对这种同类药品太多、价格多样的现象,相信每一个用药者都会有不知所措的诸多感慨。毕竟药品多了,选择的余地大了,也就往往不知哪种药好或是最好。而在绝大数人的观念里,凡是价钱贵的应该是好药,因为贵有贵的道理。可一位在医院药房工作的老同学明确告诉我:并非全是这样,因为价格高昂的药品大都是全新研发的药品,其中包含有药品研发成本,新药品价格自然要贵,至于疗效是否显著,毕竟还没有经过受药者的广泛使用和长时间使用,当然不能轻易下结论。

不管怎么说,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品随之也就越来越多了,人们选药、买药也就越来越方便了。自然,许多没什么病的人,也时常少不了要吃些药,否则对自己的身体似乎不大放心。为了健康或为了更好地健康,当然哪怕没什么病也要吃点药。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还常常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往往是,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或是疼痛了,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或诊所,而是立即用手机或电脑(上网)用“百度”搜索一番,接下来就是买一大堆药来吃。要是吃了没效果,就再用“百度”搜索更换其它药品,直至折腾到实在不行了,才肯去医院或诊所找医生诊断。如此冒风险,其实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轻则拖延病情,重则加剧病情乃至危及生命。

吃药已然成为一种“风气”之后,需要注意的“误区”当然也就不存在了。那些原来不病不吃药的人们开始担心,担心自己没有吃药进行必要的预防,那真的到疾病来了怎么办?到那时疼痛难熬不说,花大钱治病可就麻烦大了,所以只有做好预防为主,才有可能达到治疗为辅。应该说,这是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没什么病也要常吃药的主要原因。如今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没病吃药不仅不是瞎子点灯白费油,而且还是最稳妥、最经济的保健和养生方式。于是健脑补脑、舒胃养心、滋阴壮阳、润颜嫩肤、明目助听、通筋活络等等种类繁多的药品或保健品,人们都会争相购买,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买药吃药积极性,不可谓不高。以至于此类药品总是常销不衰,许多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甚至药品也因此而容易混杂其中,让不少人白白花了许多冤枉钱也全然不知。

这是一个人人都热衷于吃药的年代,不管你有病还是没病。然而说透了,许多时候,我们健康的身体并不见得时常需要药物,而是我们的内心对现代药品的依赖正在变得愈来愈强。故此,我们需要警醒的还是那句老话:是药三分毒!因为药物并不等同于我们生存必需的空气、水源和食物,而只是用来治疗(克服)疾病用的。

5

关键词:阅读

生活在因技术至上而不断弃旧图新的年代,快速变化的世界似乎愈来愈使人无所适从,或者说越来越让人难以安宁与从容。

感谢阅读,是阅读让我浮躁的内心得以安静下来,是阅读使我图快的脚步得以放慢下来,然后让我的生活能够从慢开始,并在越来越慢的过程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

阅读是一种缓慢的心智活动,阅读生活是一种真正的慢生活。寻找一本又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或者说获取一部又一部自己喜欢阅读的作品,接下来的忘我阅读过程,其实是一个想急也急不了、想快也快不起的自在过程。对于自己喜爱的一本好书,用心阅读的过程注定是美妙而又缓慢的,是缓慢的阅读才让人从所阅读的书本中汲取最多的滋养,否则就会囫囵吞枣,消化不良,阅读也终将不可能善始又善终。

当一本具有深度智慧的书,被某个忠实的读者有幸阅读成一本“浅显”的澄明之书时,说明这个阅读者已经在徐缓而又宁静的阅读时光里,不是获得了一次蜕变就是完成了一次再生。而阅读者通过阅读活动所获得的蜕变与再生,其实就是生命的蓬勃与精神的升华。

对我来说,回首四十多年的阅读生活,最大的感受是心灵获得了解放和思想获得了自由,个体生命也因此获得了应有的独立与尊严。假如没有可能的阅读生活,即便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生命的质量也不会因此获得真正的提升。事实是,在我所见识过的一些只知聚敛钱财者,不少人最后都“富得只剩下钱”。正因为没有精神追求和缺少思想境界,自然也就免不了“富而不贵”乃至“为富不仁”,以至被大众所不齿。

我的阅读只在乎与心灵相呼应。与心灵相呼应的阅读,既是我精神发育的持续需求,也是不断充实生活、引导我灵魂前行的有效正能量。因而对我来说,阅读注定是一辈子都会在意与坚持的事情,是一种漫长的没有终点也没有止境的“自我教育”,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也正是自由自在的阅读生活,让我能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并没有盲目跟着别人的步伐而失去自我。让我有能力在纷纷扰扰、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以自信者的姿态停下匆忙的脚步,在慢生活中在意被人忽视的太多风景,从而有条件去享受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美好;有机会去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用心去感受时光之珍贵和天地之大美……

记得年少时曾背诵过唐朝布袋和尚所写的一首《插秧歌》的禅理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直到成人之后我才明白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原来退步并非就是落后;原来退步是更好地向前。英国现代诗人约翰·列侬甚至明白无误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不是么,我们对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莫过于“丢失”二字。虽然我们获得了机器、速度等等,但我们却丢失了宇宙、丢失了大地的触摸,最重要的是丢失了自己的个性与表情。

慢生活虽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懂得生活的艺术,但并非人人都能够轻易放慢习惯了奔跑的脚步,毕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心智健全者,不妨通过亲近书本坚持阅读,试着让躁动的内心彻底宁静下来。要相信阅读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最终可以让我们安静地存在于大地。生活的经验告诉我:阅读能够让人回归慢生活,而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其实也就是慢生活的拥有者和享受者。

6

关键词:异乡

转眼之间,我在异乡生活了四十余载。

异乡,即外乡、外地,是相对于故乡而言的。显然,一个人的生命意识中有一个永远牵挂的故乡,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正在生活于异乡,是一个异乡人了。

人为什么要常常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呢?是为了生存或生活?是为了梦想和希望?是为了挣脱束缚而寻找机会?是为了逃避唯一而增加选择?是为了灵魂的自由?是为了心灵的放逐?是为了告别熟悉而向往陌生……我们还可以再提出许多疑问,但不一定触摸到一个人离开其诞生之地的真正缘由。一般来讲,不言而喻的缘由当然是为了生存或生活,或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生活。可事实上,对一个地方的人而言,他们即便能够生存或生活,甚至生存或生活得不错时,还是会滋生到远方生活与发展的念头,一旦这个念头变成强烈的愿望时,就会让人毅然背起行囊上路,开始闯荡或漂泊于异乡的生活,践行所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这大概是对一个人告别故土而在异乡谋生与发展的一种积极肯定与提示。故而,异乡成了远离故土的人们努力选择与积极接纳的舞台和天地。许多人甚至在异乡苦苦挣扎一生一世都无怨无悔,表现出这样一种值得称颂的生活智慧:一个人远离故土生活,最重要的是努力地生活和诚恳地生活,而不是更好地享受或更多地挥霍。

其实,人们并非不知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道理,也并非不知道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艰难与孤苦。但人们还是不断滋生去异乡甘当漂泊者甚至流浪者的勇气。人啊,也许主观上就是为了要证明在异乡跋涉才能更好地舒展自己和丰富自己,因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其实都是一些异乡人。因为世代安居于某个地方者,总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我们能看到的许多显赫家族史,也几乎都是漂泊史、流浪史或迁徙史。

人的异乡意识还深刻体现于思想意识中,精神上的异乡对许多人而言,不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现实。人们通过学习掌握了知识,开始了思想与自我追问之后,其实也就开始了精神上的异乡之旅。正因为有精神上的异乡旅程,也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如果做不了物理空间上的异乡人,就选择做精神领域里的异乡人。

在现实世界中做一个异乡者,还是在精神世界中做一个异乡者,无奈是难免的,落寞也是难免的,但毕竟可以给人生一些机会和一些选择,进而有机会给生命增加重量和提升质量。否则,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时,又好像别无选择。

1845 年,28 岁的美国青年梭罗告别了在大思想家爱默生家里当门徒的生活,只拿了一把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畔的山林中,造木屋、垦荒地、种蔬菜,开始了他自给自足的独居生活体验,后来写出了大放思想光芒的名作《瓦尔登湖》。在物理空间里,他在瓦尔登湖畔做了隐居者,乃至一生都很少离开生他养他的美国康科德城,但在精神空间中,他做到了“无限行走”,成了一名优秀异乡者,抵达了他所能抵达的地方,让其生命有了令人瞩目的高度、深度与广度。

1975年,46岁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被迫无奈离开生养他的国度,开始了他的异国流亡旅途。在异域行旅中,来自于物理空间和精神意识的双重考验,让他在原乡之恋与异乡之思的漫长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了生命之轻与人生之重,从而写出了一系列影响世界文坛的文学作品。他不仅写出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他还写出了《告别圆舞曲》。

人在异乡,因为有了乡愁,故乡又成了“诗和远方”,而生活还是眼前的苟且。梭罗说:“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那他一定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两个不同年代、不同经历的作家,都相继点明了人在异乡生活的可能性和生命的可塑性。

为了希望的生活或不被看好的生活,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身处异乡,在天地之间,在灵魂之中。

7

关键词:怜悯

有整整十二年的时间,我供职的单位曾经与残疾人联合会同在一栋楼里上班,这让我有机会时常看见渴望救助的残疾人,同时也让我时常看见健康人是如何对待残疾人的许多场景。

生活中的大部分残疾人,其实是心地善良的人,也是对人诚实的人。本来,残联就是残疾人的家,是可以让残疾人倾诉苦难的地方。遗憾的是我发现,几乎每一个来残联的残疾人都显得小心翼翼和诚惶诚恐,以致面对在残联里上班的每一个健康人,他们不敢主动声诉艰辛与苦难,更多的只是被询问之后的一一如实交代。而这种交代的背后,自然有着深深的自卑感与无奈感。

作为一个写作者,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一个残疾人的心路历程应该怎样抒写?一个残疾人眼中的世界是如何残缺?故而对误入我办公室的每一个残疾人保持着热情,甚至在一杯茶和一些家常话语中,给对方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房倾诉甘苦的平台,而自己则乐意作为一个诚恳的倾听者。当对方倾诉完之后,有些心结如果我能开解时,我就不会放弃机会。我知道,这是同情之心使然。我更知道,每一个残疾人的苦难史,其实就是一部让人动容的“心灵史”。如果常常“阅读”这样的“心灵史”,心灵就不再硬化,随之而来的是日渐拥有一颗佛家所说的“柔软心”,然后会情不自禁地对身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表现出由衷的同情。想到这一切的时候,我甚至心生遗憾,遗憾自己毕竟不是残联的职工,让我无法将自己对残疾人的看法与想法一览无余地表达出来。因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些误入我办公室的残疾人在得到了我的倾听与交流之后,并没有按我的指点而再踏进残联办公室的门,原因似乎是没有必要了,心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原来,有些残疾人不是为生计来残联,而是为心病来残联。这部分人需要别人首先做一个倾听者,然后再做平等的交流者。他们需要救助的是内心,而非外在的物质。一旦麻木的心灵被激活,生命也就拥有了苍翠的颜色,也就有信心承受凄风苦雨。因此,许多残疾人其实对健康人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希望健康人有一颗同情心,然后进行平等地交流与对话。事实是,我们面对一个残疾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将会给自己带来的不便与不舒服,进而担心被“粘”上之后麻烦不断,因而往往表现出用钱和物质来草草打发。其实,面对一个残疾人,我们可能掏出了钱,也拿出了东西,但我们并不一定释放出一份怜悯之心。我相信,如果让残疾人来解答促使世界变得黑暗的原因,怜悯之心的或缺应该是答案。

曾经看过一个由于怜悯之心的或缺而带来痛失儿子的真实故事。现在我在此复述并不仅仅是行文的需要,而是自己也想再次重温。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名美国士兵在参加越南战争之后打算返回故乡。他从旧金山给父母打电话说:“妈妈,爸爸,是我,莱昂内乐,我马上就要回家了。但是,我想请你们同意我带个朋友回去。”电话的那头父母兴奋不已地回答:“当然可以,我们很高兴认识他。”儿子接着说:“只是有些情况你们应该清楚。他在战斗中踩到地雷,伤势很重,被炸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没有地方可去,我希望他能跟我们一起生活。”电话那头是母亲的声音:“孩子,我们听了很伤心,我们可以帮他找一个他可以生活的地方。”儿子口气坚定的说:“不,爸爸妈妈,我希望他跟我们一起过。”电话那头父亲接过母亲的话筒说:“孩子,你不知道你提出的是什么要求,这样的残疾人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可怕的麻烦。我们必须过自己的正常生活,不能让这样的事情来干扰我们。我认为你应该回来,忘掉那个青年,他会找到独自谋生的办法。”听完父亲的话,儿子挂断了电话,父母再也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几天之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警察说,他们的儿子从一栋大楼上跳下来摔死了,是自杀。受到惊吓的父母立即赶往旧金山,被带到陈尸所辨认儿子的尸体。他们认出了儿子,但让他们震惊和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至此,他们才明白了一切,可惜已经晚了。在这个辛酸的故事里,我们不能只说这对老夫妇没有根据迹象作判断,还应该说其怜悯之心并未适时到位。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恐怕都和这对老夫妇具有一样的心态啊!

正如这个世界不能缺少爱一样,这个世界更不能缺少怜悯之心。一个人,如果一生都有一颗怜悯之心的话,那他(她)肯定会不计任何报酬地帮助许许多多他能够帮助的人,并因此而凭借怜悯之心最终抵达心灵的制高点。

怜悯之心或缺的年代,自然是一个心灵普遍坚硬的年代。

8

关键词:一粒沙

说一个人是很渺小的,可能会有异议,因为一个人也可能是很强大的,强大到可能改天换地。而如果说,一粒沙是渺小的,不起眼的,相信不会异议。因此我就不说人了,只说说沙吧。何况在苍茫天地之间,一个人渺小到还不如一粒沙。我相信只要理解了一粒沙的价值所在,也就不难理解了一个人的存在意义。

一粒沙是很渺小的,是极不显眼的,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许多时候我们自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和注重的是“沙”这个名词的所指,即以聚合一粒粒沙而堆集成的沙漠、沙洲、沙滩等等。沙漠如今已让人类感到了生存的危机,而水边的沙洲或沙滩则让人们的当下生活可能变得极有情趣。而一粒沙,常常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而被我们的具体生活所忽略。

一粒沙常存在于沙中,而沙的存在就隐去了一粒沙的存在。即便我们双手虔诚地捧起一把沙,我们看到的也是沙,而非是一粒沙或某一粒沙。当我们叉开十指,指缝间流动的也是沙漏,而感觉不到一粒沙和又一粒沙在消逝。一粒沙对沙来说也许是可有可无或者说无关紧要的。但千千万万个一粒沙对沙就至关重要了。因为只有一粒粒沙的存在才最终有了沙的存在。而沙的存在,就肯定有了一粒沙的存在,要寻找一粒沙就变得易如反掌。只是我们常常看见和寻找的是沙而非一粒沙。只有那些沙漠的治理专家才常对一粒沙感兴趣,在他们科学研究的居所,你不难从一些试管中找到一粒沙被备受关注的情况。

在自然世界里,只有风或水才常感到一粒沙的存在。因为一粒沙常在风中走动,因为一粒沙常在水中游移。不是有“飞沙走石”和“泥沙俱下”的成语吗?一粒沙往往是被大风大水打磨而成的。一粒沙的前身可能就是一块石头。一块块石头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风与水打磨成一粒粒沙,然后我们才感觉到有沙的存在。现代工业文明中,水泥的诞生,又让沙有机会粘合而成各种规格的人造“石头”,成为最好的建筑材料。

沙是拒绝绿色植物生长的。在沙漠或沙滩我们很难见到绿色的草木。一旦见到了,那就是风景,那就是奇观。而一粒沙或几粒沙,对绿色植物来说,则是福音。因为只有在泥土中存在有沙粒,泥土才会疏密有致,才会有利于植物根部的伸展与吸收各种养分。于是在生活中我们才偶尔有一粒沙不请自来的情况:食物中的一粒沙,有可能硌伤我们的牙床;衣服或鞋袜中的一粒沙,有可能硌伤我们的皮肤。但也只有这时候,我们才感到一粒沙的确实存在,并且离我们不远,或者说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一粒沙在沙中或是在泥土中始终是独立的。一粒沙就是它本身这粒沙而非那粒沙。一粒沙始终是一个完整的自我。一粒沙的呈现状态是普通与平凡。一粒沙的存在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由此让人联想到:人在人海中不也就是与一粒沙在沙中一样么?那么作为个体的人,有没有必要像一粒沙那样,不论存在于何处,都要呈现独立、普通与平凡的自然状态呢?尤其是在人们热衷于追赶潮流与时尚的年代。

一粒沙,就因为它仅仅是一粒沙,而不是一粒米或一粒金子,因而才特别显得本真与异常生动。

一粒沙的存在让我明白,即便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9

关键词:怨恨循环

人生在世,工作是不会轻松的,生活自然是不容易的。故此,怨恨也是少不了的。而我们需要努力做的是:走出怨恨循环的怪圈。

只要我们稍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常有一些含有荒诞成分和带有黑色幽默的各种怪圈。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生活中的这些悖论式怪圈,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见惯不怪了。比如说,“怨恨循环”的怪圈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说冤冤相报的怪圈,因充满了你死我活的敌对情绪而使人有所警惕的话,那么生活中的“怨恨循环”之怪圈,则由于缺少与对立面之间的直接交锋,因而更容易让人忽视其潜藏的危害性。因为它悄然地破坏人与人之间原有的亲和力,乃至不知不觉地硬化人们的心灵。一切可能是无声无息式的,但一切又是在逐渐变化着的。以至有一天,我们会认为那是一种必然,那是一种别无选择,那是一种正常现象。

在公安局工作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二十多年间,他对十个屡抓屡判屡犯的“三屡”犯罪人员进行过跟踪观察,结果得出这种反复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都进入了“怨恨循环”的怪圈,始终没有得到来自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适时化解机会。在一种被社会以及亲人和朋友所遗弃的强烈自卑感中,由怨恨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得不到排除与疏通,继而一次又一次地走上了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乃至最终彻底走上了生命的不归路。如果说人生中的第一次走错路,是因为无知或有其它难以逆转和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人生中的第二次第三次直至第N次地走错路,恐怕就不能简单地用“明知故犯”四个字来说明一切了。可见,“怨恨循环”的怪圈并不可小视,更多的时候它可以使卷入其中的人受到愈来愈多的误会和越来越重的伤害。因此,充分寻找化解“怨恨循环”的机会与方法,让人们自觉自醒地及时走出“怨恨循环”的怪圈,应该成为社会与家庭必须面对的恒久课题。

也许有人会说,“怨恨循环”的怪圈只在少数不安分的人群中产生,它与大多数守法公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无关。可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工作的压力、出行的不顺、生存的烦恼、沟通的障碍、情感的波折等等生活常态,往往会让我们透不过气来。于是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怨恨循环”的怪圈。这一点不难从下面所叙述的这个故事中看出来——

“一家公司的大老板正在气头上,他对公司的经理大声喝斥。受了委屈的公司经理回到家中对妻子也大声喝斥,说她太浪费了,因为他看到餐桌上的饭菜太丰盛了。接下来经理的妻子也对保姆大声喝斥,因为保姆打碎了一个碟子。而保姆则在狗身上猛踢了一脚,因为它挡住了她的路。挨了踢的狗跑出了院子,咬了行人一口,因为这个行人正好从这户人家的大门口走过。行人是一位妇人,她赶紧去医院治伤。她也对护士大声喝斥,因为护士给她上药时弄疼了她。护士回到家里后也对母亲大声喝斥,因为母亲做的饭菜不合她的胃口……”

从就此暂且打住的故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怨恨循环”怪圈的真实存在。其实,在大老板之后,除了“狗”之外,无论是“妻子”“保姆”“妇人(行人)”“护士”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有机会让怨恨循环加以停止,可惜的是他(她)们都没有释放爱心,没有理解他人。说实话,我很担心故事中“护士”的母亲在受到女儿的大声喝斥之后,会继续“怨恨循环”下去,从而使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们充满了沮丧和无奈。令人欣慰的是,母亲毕竟是母亲,她的博爱与宽容,使可怕的“怨恨循环”到此为止。故而我们才能在故事结尾处看到了这样无比感人的细节:

“母亲并不生气,只是温柔地对女儿说:‘好孩子,明天我一定做一顿你喜欢吃的饭菜。你今天工作很忙,一定累了,需要睡一个好觉。我给你换一条新床单,一条有香味的床单,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明天起床后,你就会浑身是劲。’母亲安慰了孩子后离开了房间,让女儿一个人在房间里独享母爱的温馨。”

随着故事的结束,我们也就知道,“怨恨循环”的怪圈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女儿的“怨恨”已经彻底化解在浓浓的亲情里。毕竟在亲情中有的是宽容与爱心。而宽容与爱心,也同样可以出现在友情和爱情之中啊!

说实话,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我自己也常常有意无意地卷入到“怨恨循环”的怪圈。直至人到中年之后,才逐渐学会忍耐与退让,学会不争与少怨,学会理解与包容,从而让自己有机会一次次走出“怨恨循环”的怪圈,尽可能地不再给别人提供继续加入“怨恨循环”的机会,并以《增广贤文》所说的“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来时常警醒自己。

作为凡夫俗子,我感受最深的是:做怨恨的传递者并不难,难的是在自己身上做怨恨的斩断者。

10

关键词:物质时代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物质时代。物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世界观,乃至以物质为标准来判断一切、营造一切和管理一切。

生活在物质时代里的许多人们,正纷纷打开自己的物欲之门,然后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物欲。而精神萎靡、道德滑坡的结果是:原有的价值体系出现了断裂,原有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变化。乃至正与反、对与错、黑与白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偏差,严重者刚好调了一个对应位置。这样的突变,人们并没有更多地唏嘘和喟叹,而是一夜之间就换了一个陌生人似地适应了。这功劳当然要归于物质时代本身。因为物质时代的特征之一是:被物质左右着的人们,正在散失思想能力而慢慢丢失自己。因而,“我是谁?”这样的疑问在物质时代里常被认为是疯子式的诘问。

帕思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这道出了人与其它生物是平等而具有许多共性。可帕思卡尔又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这就道出了人与其它生物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指明了人的最大希望所在。人的有思想和会思想,使人类从远古走到现在,从愚昧走向文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开始渐渐摆出了妄自尊大和不可一世的架式与姿态。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似乎暂时成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并随之进入了疯狂创造物质的时代,使更多的人们因生活在物质世界而竭力追逐物质和占有物质。然后为物质而荣与衰,为物质而贵与贱。甚至为物质而丧失人的本性,为物质而唤醒久眠的兽性。人类曾经为物质的贫乏而互相残杀,但人类也许有一天又为物质的极大富有而更加残杀不止。原因是物质时代在慢慢消蚀着人性,使许多人在慢慢暗淡着人性的光芒。这不是危言耸听,只要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人类所创造出的一个个现代都市,就不难捕捉到让智者沉思的镜头……

在人类所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因人的聚居而诞生了一个个远离大自然的现代城市。而现代城市,说白了,就是一个物的帝国。到处都是物的“丛林”和物的“山峰”,它们遮挡了都市人所有企图瞭望的视线,严严实实地充塞了人们的所有视域。被太多的物质所不断诱惑着的人们,注定一生一世都要为拥有更多更好的物质而劳累奔忙不止,于是他们从不会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想他人,想想自己生存着的世界,然后求取心灵的自由,寻觅精神上的愉悦。许多人愈来愈远离着智慧与思想,从而由物质的创造者、追求者和占有者沦落为受物质的奴役者。在大大超出生存与生活需求的物质占有和被物质奴役中,外在的痛苦似乎在日渐减少,但内在的痛苦却在急速加剧。因为你面对更多的是人情冷漠的环境,你目睹更多的是瞒和骗的镜头,你置身的是权力追逐和腐败丛生的时代。

人类的发展与强大,人类的霸道与无情,使得动物渐渐失去应有的发展与生存环境,于是动物不能与人类同存共荣。日渐减少的动物最终大多被关进了笼中,然后集中到动物园勉强生存而不至于灭种。可在笼中不愁吃食的所有动物,最终都一致失去了作为这一种动物应有的实在风采。它们所传达给人的不是本真,而是许许多多错误的信息。虎性变成了猫性,狼性变成了狗性,鹰性变成了鸽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导致这种悲哀的直接责任者就是人类。是人类让许许多多动物不是灭绝消亡就是纷纷失去本性。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生命存在,生命的本性原则那是最高原则,那是一种生命得以独立存在与延续乃至发展的基础。一旦生命的原有本性得到改变,那实际上就标志着一种生命已经消亡。其中,生命的本性变异实际上也是一种本真生命消亡的一种形式。

被关押中生存繁衍的动物,注定要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本性,那么人呢?在物质时代里,人们纷纷被自己所制造的物质所包裹、所围困,是不是也会慢慢失去人应有的许多本性?显然,悲观者与乐观者的回答无疑是相互否定的。但不论回答肯定也好,回答否定也罢,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面临着物质时代里的“物质”这把双刃剑。它既雪亮夺目,让我们生发披荆斩棘的雄心,但也寒光闪闪,一不小心,就会割伤我们自己。这也是为何我始终在意亲近书本,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因。

我相信,物质充裕之后,人的真正丰盈,那就是读书,那就是精神领域的拓展与追求。你倾心阅读过的那些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认识这个世界,会在悄无声息中帮你除去无知与肤浅。

11

关键词:堵车综合症

在一些年月里,我曾经为自己作为一个城市居民而感到满足。这种满足更多的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便上。尽管家在城市的北郊,我和妻子的单位都在城市的南郊,上下班要穿越整个城市,但因为有方便的公交车,有招手即停的出租车,因而很少感到有不便之处。可谁能想到,这种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以至于进入新世纪之后,每天上午和下午按时上班成了问题,而原因只有一个:堵车!

我所在的这座四线城市,城市道路拓宽了不少也新修了不少,但并没有因此而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堵车问题。我曾经就此问题询问过一位供职于交警部门的熟人,可得到的答案是,要解决城市堵车综合症,仅仅靠不断地扩建和修建道路是不行的,相反会引发更多的车辆上路而愈加堵车。说实话,我似乎对这位朋友的高见并不太理解。因为按常规思维,城市道路经常堵车,那就证明我们的城市道路不够宽了不够用了,因而需要赶快扩建和新修道路了。而事实是,我所在的城市年年没有停止过道路的扩建和道路新建啊,可堵车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日益加剧的趋势。这种尴尬的态势,自然让市政决策者头痛,也让城市居民不满,更让开车者责骂。

为了便利出行,我也随大流购买了小车。本以为就此能结束挤公交车之苦,骑自行车之累,可谁能想到没车时烦,有了车更烦。因为上下班、节假日和雨雪天里,你驶入大小街道的车子,往往被困于静止了流动的钢铁洪流之中。于是又开始思考那个想不通而不想了的老问题:为何城市道路修得越多反而堵得越厉害?

想不明白可又希望找到答案,于是只能寻找相关书籍的帮助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本书终于被我在书海中发现了,书名叫《后汽车时代的城市》,作者为当代著名国际建筑师、美国哈佛大学规划系前主任莫什·萨夫迪。

原来,萨夫迪在书中早已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即将迎来汽车拥堵导致的病态城市问题发出了警示,遗憾的是,这本25 年前就已经在美国出版,2001 年10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文译本的《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萨夫迪在开卷的前言中就明确指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将在二三十年内进入史无前例的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但随之出现的‘重蹈西方城市进化的过程’问题则不容忽视。”故而将自己所著的《后汽车时代的城市》中文版权慷慨地赠送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众所周知,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由手工业生产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城市化的时代。特别是汽车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之后,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城市化水准也大大提高了,以至于今天全球八十亿人口中,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大。然而,对于今天的众多城市居住者来说,几乎一致的意见是我们的城市不够好,主要表现为低效的城市交通、层出不穷的暴力犯罪以及不断加深的人际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由此加入了病态发展与畸形进化的行列。而周游过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萨夫迪教授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之后开始了冷静的反思,并将切入点放在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上。

在萨夫迪的眼中,与现代城市和后现代城市相对应的是前汽车时代与后汽车时代。在前汽车时代里,现代城市与汽车之间出现了相互纠缠不清的尴尬态势,都市人所希望的诗意安居注定遥不可及。毕竟汽车不仅仅塑造了城市,同时还将城市塑造成再也离不开汽车。从此,在城市的规模与服务城市的交通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相适应的根本冲突。我们建造的高速路越多,它们就会越快地变得超负荷。而越多的停车空间只会吸引更多的汽车,然后又进一步要求更多的停车场。之所以会形成汽车——停车库——高速公路构成的一种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是因为今天我们的城市是按照汽车的意愿来设计的,并因此而普遍忽视了都市生活的基本要素,即步行者的领域。尽管行人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成份,但在城市建设中却总是片面地关注与汽车相关的群体,其结果是,符合人性的、有魅力的良好生活与都市居住者无缘。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因置身于非人性和迷宫般的环境而愈来愈丧失生命的活力。更为可怕的是,在堂而皇之的“高效开发”与“规模建设”的背后,城市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普遍受到漠视而纷纷消逝。一旦山麓被削平、山谷被填充、河流被覆盖、海湾被拉直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只能呈现出相同的苍白面孔。即便是这样的努力也没有丝毫缓解汽车对于城市的强大压力。相反,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愉快乃至最痛苦的就是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置。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告诉我们,前汽车时代注定是一个日益拥挤的时代,因而也将会是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的时代。在后汽车时代里,城市建设将以人性主义作为重要的理念。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因有方便快捷的通用车、运送机以及宽敞的步行道路而自觉放弃给城市造成环境压力的小汽车,城市的发展道路将由此发生根本的转折。因为事实正在证明,人人都有小汽车的城市将是难以想象的可怕城市。

萨夫迪教授曾在1973 年和1999 年两度来过中国访问,并特别关注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即将出现的问题。例如对于北京这座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化大都市,他就不客气地指出:北京在几十年之中就重蹈了许多西方、南亚和拉丁美洲城市进化的过程,同样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对汽车的依赖,同样的忽视公共交通,以及到处可见的历史区域的损毁和混乱布局的高层建筑。

显然,萨夫迪教授的坦率来自于其深厚的建筑师背景和在大学多年的执教理念,他所著的《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在充满着城市批评的同时也充满了城市的展望,无疑对正在全力走向城市化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译者吴越博士所言:“对于我们即将推行汽车消费,尚未形成汽车化体系的中国来说,面对后汽车时代,如何选择我们城市的发展方向,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作为迟到的阅读者,我希望《后汽车时代的城市》这本书能够再版,让深受城市拥堵之苦的普罗大众能够得到一些开解,让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其实,生活在患堵车综合症的城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看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猜你喜欢

密码时代生活
密码里的爱
密码抗倭立奇功
e时代
e时代
生活感悟
e时代
密码藏在何处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夺命密码